核武皇帝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

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13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浪子刀)


此時的歐洲繼續在血與火的殘酷地獄中掙扎著,逼退俄國之后,德意志帝國又仿佛是看到了新的希望,決定在美國完全迸發出戰爭實力之前將英法擊潰,最有利于德國的地方就蘇俄的成立對于中華帝國也有著極大的牽制作用,以至于華皇離開歐洲,重返亞洲控制局勢,帝國遠征軍也逐步在調整,多支主力部隊撤回到本土應對蘇俄的威脅。

不管是英法美,還是德國和意大利,大家對于蘇俄這種新體制的國家都充滿了未知和恐懼,只是暫時都來不及操心,而中華帝國是不能置之不理的,中俄之間的交界線太過漫長,雙方的大后方完全重疊,對于中華帝國重新調整軍事部署應對蘇俄的態勢,英法美等國也能理解,只是戰爭如火如荼,都希望中華帝國繼續增兵歐洲,擊潰德國之后再返回去對付蘇俄。

每個國家都是自私的。

在宋彪離開歐洲之前,他已經和英法聯軍統帥福熙元帥達成君子協定,中華帝國重新調整戰略應對蘇俄的變化,但是,帝國遠征軍不會從歐洲戰場撤離,現在的部隊在奧匈帝國維持守勢,吸引德軍繼續協防奧匈帝國,最大程度的有利于英法美聯軍對德國的進攻。

于此同時,新成立的蘇俄急于清剿國內的白軍,也愿意同中國維持友好和平的關系,雙方相互派遣外交官進行試探,中方的要求有四點。第一,蘇俄廢除含《尼布楚條約》在內的四十七條中俄不平等條約,正式歸還中華帝國領土;第二,西突厥區自治,中俄共同持有保護權;第三,蘇俄承認沙俄帝國時期所欠帝國及其他國家的一切債務;第四,沙俄在華一切資產收歸中國所有。

基于此四條。中方承諾承認蘇俄政府,不再支持白軍,不對蘇俄進攻白軍實施干預。

不客氣的說。宋彪讓身為副外相的梁敦彥向蘇俄代表提出這四條時,基本就不覺得蘇俄會認真的坐下來談判,他就是要逼蘇俄不同意。不同意才好開戰,謀取更多的利益。

結果……讓帝國內閣政府大吃一驚,蘇俄居然愿意協商這些條款,列寧還公開發表演說譴責沙皇掠奪和侵占中國及其他國家領土之事。

宋彪當然清楚列寧領袖會這么說,但那只是一種姿態而已,從各種資料上來看,列寧實際上也根本沒有放棄這些掠奪所得領土的打算,所以真沒有想到蘇俄一心想談判。

這就有點麻煩了吧。

既然蘇俄真的愿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中國也不能立刻就付諸于武力,只能也認真的洽談。歷史一再證明,只要想有爭議,怎么都會存在爭議的。

蘇俄此時的局勢并不太好,而中華帝國在歐洲戰場上確實是很強勢的證明了帝國陸軍的強悍,為了保存革命之火。列寧委派最重要的助手和黨中央委員布哈林親自帶隊到北京同帝國內閣政府洽談。

雙方很快就有一個爭議,蘇俄也做了很充分的工作,認為從貝爾加湖畔東岸到外興安嶺就是中國在雅克薩之戰前的領土分界線,如果要取締《尼布楚條約》,蘇俄的領土歸還就到此為止,可中國也翻資料。章炳麟和蒙古籍的前朝官員一起努力,大肆翻出了土謝圖汗部和烏札薩克圖汗部的地圖,還翻出了各種漢書資料,正史不足翻野史,野史不足翻外傳,總之是很厲害的證明了布里亞特部是蒙古分部,西西伯利亞一帶也屬于帝國疆域,要求收回的領土一直劃到了新西伯利亞城。

蘇俄這一下子就有點受不了啦,而且新西伯利亞這一帶還是白軍的控制中,蘇俄正準備調動軍隊圍攻。

另一邊呢,蘇俄也不安分,它本身就是立志要推進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明明雙方已經有合作意向要讓哈薩克地區恢復自治,還是派遣紅軍和革命者進入哈薩克,中國立刻派遣騎兵直撲阿拉木圖,驅逐蘇維埃。

其實呢,列寧這邊是真的準備讓步,相對沙俄帝國龐大的領土疆域,將外興安嶺以北,貝爾加湖以東的遠東,以及巴爾喀什湖以東的領土歸還給中國,充其量也就是150萬平方公里,前面和德國作出的讓步還更大呢。

只要和中華帝國達成這一協議,沙俄帝國的東西兩側都是非常穩定的,外國不可能繞過中國和德國進攻蘇俄,足以讓蘇俄紅軍集中精力消滅內部的白軍,日后再慢慢從長計議也不遲,畢竟的勝利是歷史的唯一方向,資本主義國家必將毀于一切無產階級勞動者。

列寧還是想談,中國則咬定新西伯利亞這一點不松口。

這一時期,蘇俄不能積極對華備戰,也確實不覺得中國會悍然出兵,主要將精力用于進攻白軍,而中國則在全力備戰。

1918年5月,奧匈帝國在中法意聯軍的逼迫下宣布退出戰爭,但在幾乎同時,匈牙利首先爆發了無產革命,在法軍和意軍觀望的情勢下,宋彪當即命令帝國遠征軍介入匈牙利,為后續進攻基輔做好準備。

德軍在西線的幾次大規模進攻是同期遭遇重創,只能退縮回國內防守,歐洲戰爭到了這一時期已經基本沒有任何懸念,唯一的疑問就是英法美中四國聯軍大致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最終擊敗德國。

5月底,隨著新疆鐵路貫通阿拉木圖,在白軍的幫助下,克孜勒鐵路也提前貫通阿巴坎,帝國對俄的全面備戰已經大致結束,帝國對蘇俄也進一步采取更為強硬的姿態,利用蘇俄東部到處都是白軍的情況,派遣了兩個集團軍深入貝爾加湖和新西伯利亞地區。

為了避免日軍乘機搶占便宜,帝國提前派兵占領海參崴地區。并派遣多支新編團占領遠東地區。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蘇俄依然未能想到中華帝國出兵蘇俄的決心是極其彪悍的,而日本卻看得出來,日本吃過中央陸軍的虧,很清楚這個時期的中國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和對手強硬,顯然是已經做好的充分的開戰準備。

日本立刻派遣陸軍參謀本部的訪問軍官抵達中國。借著協商歐洲戰爭局勢的名義,試探中國的政策,并且提出一起出兵干預蘇俄的計劃。結果遭到了中央軍部的拒絕,理由是“蘇俄答應我國一概要求的概率極高”。

如果軍國主義的巔峰是納粹德國,一戰中的德國和日本只能算是軍國主義的雛形。那中華帝國在這一時期實際上也是軍國主義的中級階段,皇帝直接控制著全國的軍事武裝,國家工業以軍工業為核心,國家宣傳機器也大體控制在親軍方的陣營中。

《申報》已經落伍了,此時在帝國最具影響力的四大報紙《中央日報》、《遠東日報》、《新華報》、《青年報》都屬于親帝派和親軍派媒體,對全國的影響力很大,在中央軍部的協調下,國內各大媒體都按照軍部統戰局的要求報道蘇俄,將蘇俄在革命初期暴露的各種問題都擴大幾倍,特別是在一些看似很小的問題上。比如蘇俄早期執行的否決婚姻制度,以共妻之名前強暴和婦女,查抄企業,殺害企業家、地主等等擴大和扭曲報道,使得帝國內部的國民從一開始就對蘇俄產生極大的恐懼和憎惡心理。

更重要的宣傳則是大肆報道俄國侵略中國領土。以及海蘭泡屠殺等事件,甚至新疆動亂和西北叛亂也完全歸罪于沙俄的支持,將對蘇俄宣戰定義為民族復興的必需品。

帝國本身就一直保持在長期的高度備戰狀態,新兵擴編的速度極快,隨著歐洲軍需物資的需求削減,帝工業從2月份開始所生產的軍需物資大體都被中央軍部緊急購入。繼續保持帝工業的高速生產規模。

帝國陸軍的八大陸軍士官學校在這一時期都陸續達到了大規模培養尉官的水平,雖然中央陸軍的兵力規模增加到接近五百萬的程度,帝國內部的尉官生總量依然足以保證基層士官的充裕。

思想、裝備、士官。

帝國都不缺乏。

只是在這樣的時刻里,身為皇帝的宋彪反而要更為慎重的評估事態,最終選擇戰還是不戰,德皇威廉二世正是他的先例和寫照,信心滿滿的宣戰后所面臨的困境是讓人畏懼的。

再弱小的蘇俄也是蘇俄,再弱小也是俄國。

在戰爭動員即將進入最后階段時,宋彪也有些猶豫難決,內閣實際上是明確反對進攻蘇俄的,因為通過談判確實已經能解決掉絕大多數的爭議問題,中央軍部內部同樣存在較大的爭議。

就在這時,馬爾托斯將軍臨時從歐洲戰場返回國內。

因為中英法聯軍的最高指揮權都交給了法國陸軍總參謀長福煦將軍,馬爾托斯將軍暫時從南線戰區參謀長的位置上休息,短暫的回到帝國。

宋彪晚上親自為馬爾托斯將軍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國宴歡迎他的回國,雖然帝國在原則上承認雙重國籍,但在蘇俄十月革命之后,馬爾托斯將軍已經正式放棄了自己的俄國國籍,此時就只是一名中華帝國公民。

鑒于馬爾托斯將軍的回歸簡直像是帝國遠征軍勝利凱旋歸來的前哨聲,內閣總理大臣唐紹儀等人也一起赴宴,所有人的心情都好極了,包括身為皇帝的宋彪。

在國宴結束后,宋彪請馬爾托斯將軍到自己的御書房里坐下來休息,并且談一談歐洲那邊的情況。

兩人抽著雪茄,喝著茶,彼此心里都充滿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帝國陸軍在此次歐洲戰爭中真正締造了自身的威名,所取得的戰果也是驚人的,贏得了英法美等國的一致贊同和公認。

回顧過去十幾年的生涯,他們兩位才能真正意義上算是帝國陸軍之父。

對于帝國陸軍,馬爾托斯將軍所作的貢獻并不比宋彪少。如果他是一個純粹的中國人,那他真的有可能存在功高震主的危險。

兩人談了一會兒,心里都很高興,頗有種十幾年辛苦耕耘,如今才終于有了最后的收獲一般的心情。

考慮歐洲戰場還沒有徹底結束,以后后續可能出現的新變化,宋彪還是打算繼續委派馬爾托斯將軍回到歐洲。率領帝國遠征軍向北進攻。

在心里稍作琢磨,宋彪和馬爾托斯將軍說道:“你在國內也可能休息不了太多,我原先的意思是安排你在希臘。或者是埃及休息幾個月,可你既然堅持要回國一趟,我就沒有攔著你。”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卻道:“陛下。我此次回國完全不打算休假,在和您,還有軍部溝通之后,我就會立刻乘船返回歐洲戰場。我們已經和波蘭的一些民族起義者聯系過了,特別是社會黨的畢蘇斯基,此人基本可以說是波蘭復國運動的領袖,并且通過依附德奧反抗俄國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武裝。此人承諾,如果我們確定要進攻蘇俄,獨立的波蘭軍一定會支持我軍,雖然我們的情報人員對波蘭武裝的評價并不高。但就聯軍力量而言,這還是非常不錯的。此外,在我回國之前,英法兩國也都派遣了官員和我們交談,對于我們進攻蘇俄的現狀是支持的。如果能夠更早的擊敗德國,預計,我們可以從歐洲獲得支持兩線進攻蘇俄。”

宋彪并不急于回答,他知道沒有一個波蘭人不想向俄國復仇的,現在正是最好的機會,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也不例外。

思量片刻。宋彪才和馬爾托斯答復道:“軍事行動總是有風險的,而進攻蘇俄最大的兩個風險來自于俄國的氣候,以及蘇俄的那種特殊思想和士兵意志,一旦冒險失敗,我們所能面臨的懲罰也會是很厲害的。”

馬爾托斯則道:“陛下,現在應該說是進攻俄國最好的機會。我們都太了解俄國人了,一旦讓他們站穩腳跟,他們還是會繼續向我們發難,即便現在同意歸還一些利益,未來只要有機會,他們還是會繼續吞并我們的疆域。不管俄國人堅持什么樣的主義,俄國人終究還是俄國人,就像是中國人永遠是中國人,波蘭人永遠是波蘭人一樣,民族性格深處的那些東西永遠不會變的,輕易丟回的東西總是會想辦法奪回去,必須要通過強有力的軍事行動給予蘇俄一擊,限制他們的發展,不給他們機會復蘇和重新武裝到牙齒再同我們決戰的機會。”

宋彪沉默的思索片刻,才和馬爾托斯將軍回答道:“我知道波蘭會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但是,我一點也不認為沒有我們的支持,波蘭可以和蘇俄部隊抗衡,而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被波蘭所牽制。正如德奧同盟中,奧匈帝國固然看起來強大,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德軍的作戰力,假如德國只是單獨和英法作戰,德國是有機會在陸地上打贏英法的。我們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并不難,一旦將波蘭加入到局勢中,很多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局勢就會變得復雜。所以,在原則上不能同波蘭締結軍事同盟,只是保持軍事互助的關系,我們自身還是要走烏克蘭這條戰線,但我們承諾,只要波蘭支持我們,我們在撤離烏克蘭之后會允許波蘭繼續保持駐軍和占領爭議地區。”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在這一立場上是非常困難的,他其實更希望帝國和波蘭結盟,幫助波蘭達成自己的目標,但這顯然不能得到華皇的同意。

他很清楚這位皇帝是堅定的利己主義者,根本無意和任何一國保持真正的同盟關系,沒有利用價值就會立刻甩在一邊,所謂對波蘭的承諾,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種陷阱。

帝國一旦和蘇俄達成合適的協約就會立刻放棄波蘭,任由波蘭自生自滅。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也沉默了一段時間,隨即才和宋彪詢問道:“陛下,能否給予波蘭一部分更可靠的支持,至少保證波蘭本土的安全,一旦帝國提前和蘇俄達成協議,而蘇俄全面集中力量反攻波蘭,波蘭就會被輕易的擊敗。這可能對帝國的長遠也是不利的,帝國需要波蘭繼續牽制蘇俄,除非我們一開始就決定直接消滅蘇俄政府,換一個更安全的新俄國政府。”

宋彪微微頷首,道:“直接消滅蘇俄顯然不是最利于我們的方案。如果我們從蘇俄政府手里獲取了大面積的新領土,原則上反而要維持蘇俄政府的穩定,以避免新上臺的俄國政府立刻在民眾的壓力下試圖奪回失去的領土。而且蘇俄對歐洲世界的威脅是根生蒂固的令人恐懼,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分散英法等國對我國擴張的壓制力度。”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道:“那似乎就更應該給予波蘭一些合理的支持和保障,我圣明的皇帝陛下。這絕對不僅僅出于我個人對民族和祖國的熱愛,您知道我對您和帝國的忠誠。”

宋彪嗯了一聲,道:“我知道。而且我非常理解你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假如帝國有美國和英國那樣的實力,我完全會出于你的因素,在符合帝國利益的基礎上給予波蘭更多的幫助,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的力量還是很有限的,這一點,你比我心里更加清楚。”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答道:“是的,陛下。”

宋彪道:“那就這樣吧,讓我們加快對蘇俄的戰爭部署和動員吧。用我們在東線的兵力調動和吸引蘇俄的主力部隊,爭取在新西伯利亞地區和蘇俄交戰……!”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忽然建議道:“陛下,考慮實際的狀況,我建議直接在鄂木斯克地區和蘇俄交戰,對于我們直接占據整個鄂木斯克地區的領土更有實際意義。”

宋彪斷然拒絕。道:“那不現實,高爾察克和馬德里道夫將軍所領導的白軍雄踞在鄂木斯克,我們沒有必要直接深入到這里,支持他們和蘇俄作戰,為我們爭取時間強化在新西伯利亞地區的駐防。”

宋彪考慮問題會更為長遠,即便他現在強行占領了鄂木斯克。甚至一路推進了葉卡捷琳堡,難道就一定保證中華帝國可以永久占領這些領土嗎?

顯然是很難說的。

保守起見,宋彪真正的想法并不是大規模占領俄國的可開發地區,而是在保住帝國傳統疆域的基礎上,在貝加爾地區的110度經度線劃設了一條漫長的分界線,將整個西伯利亞一分為二,中國一半,俄國一半。

假如俄國退讓的比較厲害,他會進一步占領新西比利亞地區,然后以葉尼塞河為界,但他對于這個計劃不敢興趣,因為實際的意義并不大。

即便真的占領了,帝國內部過多的俄國人口也是一件很難處理的事情。

其實很多人并不理解宋彪的心思,他攻打蘇俄不是為了領土,而是要在國家心理和文化上奠定一個基礎,確保國民認為蘇俄是弱小的,沒有學習和借鑒的余地,減弱蘇俄思想在帝國內部扎根的可能性,以及斷絕其社會根基。

身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家之一,宋彪絕不可能允許帝國赤化。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顯然也不明白這一點。

這天晚上,宋彪和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討論了很多關于帝國進攻蘇俄的各種細節問題,特別是具體的時間把握上,由于蘇俄還未能控制鄂木斯克以東的地區,但又積極的滲透到了這一地區,帝國此時陸軍又已經和白軍一起占領了新西伯利亞地區,這就意味著帝國可以在新西伯利亞守株待兔。

宋彪的計劃正是如此,在新西伯利亞地區大量構建防御工事,扶持白軍在鄂木斯克和蘇俄拖延時間,等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然后在新西伯利亞打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消滅蘇俄紅軍的主力部隊,此后再重新反攻到葉卡捷琳堡和車里雅賓斯克地區,繼續以守代攻,直到整個戰爭結束。

他并無興趣完成拿破侖的遺志,完全無心進攻莫斯科,他只是要實現帝國的利益最大化,讓蘇俄在兩面為難之間選擇妥協,并且在經濟上給予蘇俄一個重大的打擊,強行施加一個巨額的債務,使得蘇俄無法在斯大林時期實施有效的國家重工業計劃。

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并沒有在國內逗留太久的時間,和中央軍部溝通之后,他就帶了幾名參謀軍官和帝國的支持、承諾秘密前往波蘭,和波蘭的國家獨立運動領導人約瑟夫.畢蘇斯基秘密會晤。

宋彪知道此時的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一心都撲在了波蘭復國運動之上,但他并沒有阻攔此時,雖然他并不喜歡波蘭,但也很希望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的加入,能夠有效的提升波蘭現階段的軍事實力,可以協助帝國一起采取拖延戰術消耗蘇俄,使得蘇俄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同意退讓則丟失領土,不同意退讓則政府崩潰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