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

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3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會爆發,正是因為歐洲大陸奉行“強權即公理”的霸道觀念,每個國家都妄圖通過軍事實力爭奪在世界上的霸權利益。()

同樣正是因此,英國才會在很長時期里都對西藏保持著極大的貪婪。

1912年8月,就在中法締結軍事同盟,中英達成《中英互惠通商條約》之后不久,英國外交部在秘密簽訂的《關于印度東北部毗鄰邊境國家形勢備忘錄》中,如此寫道“務必要確信西藏的新地位”,即“西藏名義上維持其中國宗主權之下的自治國的時候,西藏實質上應處于絕對依靠印度政的地位”,“西藏國應當十分真誠之完全的屬于英國勢力”。

英國希望將“西藏”變成大英帝國印度殖民地周邊的一個“緩沖國”,僅在名義上保留中國的宗主權,實際政權則由印度殖民政控制。

英德矛盾在歐洲繼續醞釀,英法俄已經簽署三國協約,中法也簽署軍事同盟協約,仗著大英帝國的實力和強權即公理主義,英國繼續委派了多支探險隊進入藏南地區,中華帝國國土資源部委派的勘察巡防支隊也在這一地區密集活動,英國將勘察隊設立的邊界石全部拔出扔掉,導致雙方為了邊界碑石的事情發生多次沖突。

英國印度事務大臣h.crewe的規劃是召開一次中英藏三方會議,迫中國承認西藏的自治國和緩沖國地位。在此基礎上,英國就可以甩開中國單獨和西藏協商所有問題,而再也不用理會中國,如果中國有意見的話,那就用大英帝國的無敵艦隊回答他們。

何等之傲慢啊!

這樣的傲慢不是英國的某位大臣的問題,而是整個英國的問題,也是整個歐洲的問題。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必然會爆發,老歐洲的這種傲慢注定會摧毀他們。

英國殖民地政外交大臣麥克馬洪此時也提出了一條劃界線。也就是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正如大英帝國留給中國的無數邊界遺產一樣,這又是一條非常邪惡的不平等劃界線。仗著大英帝國的實力瘋狂占據別人的疆域。

但是,中華帝國內閣政并沒有同意英國關于召開中英藏三方會議的要求,同時拒絕了英國對此的任何要挾,雙方在政治外交中斗勇斗智,甚至是斗狠,直到1914年也沒有得出任何結論。

世界政治永遠是復雜的,簡單的去理同盟這樣思維就一定會吃虧,因為國家之間永遠沒有真正的盟友,有的只是一群投機摸狗的鼠輩之流,同樣的。各國政之中也是復雜多變的,有人親華,有人歧華,有人親英,有人親德。總總變數糾葛在一起就是扯不清的狗屎般的國際政治。

所以說,政治是世界上最骯臟的東西,戰爭是世界上最殘酷的東西。

身為國家的統治者,自當既骯臟,又要殘酷,擰干別國和本國的國民鮮血。擠軋出自己想要的所有結果。

同樣的,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真相。

宋彪回到北京之后。

1914年4月,帝國中央貨幣儲備管理局以增加黃金儲備為由,將帝國持有的馬克、盧布、法郎等外匯留存都在各國央行兌換為黃金,這樣的兌換在去年10月份就持續的進行,帝國持有的英鎊和元則在通商條約的許可下,投資于各國證券市場,大量購買與戰爭有關的公司證券。

對于帝國中央政而言,如果戰爭沒有爆發,那是皆大歡喜,對于中國現階段的長期穩定發展是有利的,如果戰爭爆發,政的投資就將起到充分減少損失,平衡外匯風險的作用。

此時,英國最大的軍工業康采恩式壟斷集團維克斯公司的總資產規模是1800萬英鎊,瑞典諾貝爾公司的資本規模大致相當,而國杜邦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則在400萬英鎊左右,帝國中央外匯管理局通過證券市場大量持有著這三家公司的股票,并且在國際市場進一步買下其他關聯產業的股份,包括進一步在芝加哥買斷國芒硝的長期期貨合同。

以此為對比,似乎就能看出中工業在過去四年中擴大的規模程度,帝國六大兵工廠和金州、福州、江南三大造船總廠的資本總額加起來接近7000萬英鎊,遠東武器總公司、遠東化工總公司、遠東船舶總公司更是中工產業的三大巨頭,壟斷著超過75的產能。

在《工業科學管理法案》實施了兩年之后,帝國已經大幅度的接受了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和制度,特別是在冶金、紡織、采礦、食品等以人力優勢為基礎的產業中,這一制度被遠東財團推行的更為普及。

在東北視察期間,宋彪充分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說中國已經準備好了,乘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向工業國的地位發起沖擊。

1914年6月28日,塞維利亞的“黑手會”成員加夫里諾.普林西普在斯尼亞首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的費迪南大公,“塞爾維亞黑手會”這一組織奉行南斯拉夫的統一政策,希望通過刺殺奧匈帝國的權貴來達成這一目標,毫無疑問,圣公會一直與這樣的組織有著某種藕斷絲連的往來,這一點在加夫里諾.普林西普所使用的溫徹斯特m1910型半自動手上顯得特別明顯。

溫徹斯特m1910型半自動手的機結構基本和92式手一樣,1911年正式成為中央國防軍和國家警察的制式手,此后又成為法國、俄國、希臘、墨西哥等國的制式半自動手。

在帝國,這一手的正式型號編制是p3。最早列裝部隊的納甘左輪為p1,此后列裝的駁殼為p2,也簡稱為“三式手”。

在第二次巴爾干戰役時期,p3手被大量賣到巴爾干地區,使得這一手的來源很難被查清楚。

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這一事件某種程度上并不屬于偶然事件,黑手會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塞爾維亞參謀本部的情報主任德古拉丁上校,在費迪南大公訪問斯尼亞之前。塞爾維亞政就已經提前知道了這一事情,并且勸說費迪南大公中斷行程,同時派遣情報人員去阻攔這些暗殺手。但在其他一些政官員和軍隊高層的阻攔下,幾名刺客都順利進入薩拉熱窩。

塞爾維亞參謀本部的情報部和帝國中央軍事情報部有著密切的來往及合作,至于此次事件中。中央軍事情報部是否有所涉及,那就不得而知,但在此次事件發生之時,中央軍部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陳其采確實在塞爾維亞訪問。

此后的情況正如所有人都熟悉的那樣,一個“偶然事件”將整個歐洲都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中。

這一事件只是被歐洲列強們所利用,其實戰爭早已在準備中,奧匈帝國想要正式吞并塞爾維亞更已不是一兩年那么短暫,一切準備就緒,所有列強都相信自己準備的最為充分,只需要在一次大規模的決定戰役中擊敗對手。他們就可以簽署一份合約,迫對手作出重大讓步,并且從對手那里索要一份驚人的戰爭索賠。

誰也沒有想到會是一場真正的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

德奧同盟開始積極的宣揚戰爭可以決這一切的問題,彼此都在積極的動員,并且不給對手任何機會。因為德國堅信如果現在開戰,那將是對德國最好的選擇,奧匈帝國正在衰落,而俄國正在日益強大。

7月20日,法國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尼亞一起訪問俄國,并和沙皇舉行了盛大的會晤儀式。一起宣稱“珍貴的親如兄弟的海陸軍盟邦友誼”。

同樣是在這一天晚上,華皇宋彪在宣政園召開了一個規模很小的內閣訓政會議,除了外相歐陽賡正在俄國之外,重要的內閣大臣都列席參加。

三盞金碧輝煌的水晶吊燈將整個會議室照的亮如白晝,在華致的雞翅木的會議桌上,內閣總理、財政大臣、海軍大臣、陸軍大臣和稅務總局的局長歐陽錫、海關總署的署長梁士詒都已經到了,中央貨幣儲備管理局的容耀垣也破格列席參加會議。

中央軍部的總參謀長蔣方震因為另外要等一份重要的秘密情報,暫時還未到場,其他官員該到的都已經到了。

宋彪作為皇帝倒是早到了一步,坐在席位上靜默的等待著,也不急于召開會議。

說起頭頂的三盞水晶吊燈倒是很有趣的事情,最初是打算從法國購買,宋彪卻覺得這樣的經費給法國賺取未免可惜,他一貫是堅持“減少進口,增加出口”的經濟原則,所以就讓內廷總署將清政時期的宮廷工匠和御造坊的工匠都重新召集起來,由內廷總署出資在北京開辦一家公司,專從事奢侈品的生產,并且和遠東電氣公司合作訂制水晶吊燈。

當初是省了不少錢,可后來很多人坐在這里總是擔心水晶吊燈會突然散架之類的,經常有大臣莫名的會抬頭多看一眼,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反正三盞水晶吊燈即便全部砸下來也斷然砸不到宋彪這里。

這是一個小事情,不過在內閣政引起的瀾還是很多的,處處都以類似的方式處理事務,但凡是能減少進口之處都盡可能的減少,但凡是能減少開支的地方,也都盡可能的減少開支,畢竟,中央調查總局是不歸內閣大臣們節制的,就如同明朝的錦衣衛一般在全國活動著,誰知道這幫人會在哪里告一狀。

諸位大致等了幾分鐘,總參謀長蔣方震才拿著最新整理的一份新情報匆匆進來,進后單獨同皇帝躬身敬禮,隨即就將這份情報單獨呈交給皇帝。

宋彪大致看一眼,才知道是法國總統彭加勒和沙皇的共同宣言。

他將情報檔案合起來。封好之后交還給身后的一等內官蔣作賓,道:“既然諸位都已到齊,那就正式開會吧,關于此次訓政,我長話短說,法國外交副部長巴斯德在兩天前抵達北京,已經和唐總理會晤。并且在昨日見到我了。中法是軍事同盟,按照軍事同盟協約,一旦法國遭受進攻。我國務必派兵增援。只是在派兵數量上,雙方并無明確約定,我和巴斯德談及此事。承諾是根據法國的情況派遣部隊對德國在亞洲的軍事武裝開戰,而法國亞洲艦隊將會協助我軍作戰。當然,這一承諾是基于法德兩國已經開戰的前提。目前的歐洲局勢還處于非常混亂的狀況中,戰爭肯定是要發動的,現在只是規模大小的問題,就已知的情報來說,英國并未決定參戰,英國和俄法簽訂的三國協約并非真正的軍事同盟協議,如果俄法和德奧開戰,英國有可能中立。但是這種中立在理論上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英國一旦中立,而德奧戰勝俄法的話,英國就將徹底被孤立,并且最終會被德國取代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我認為只要奧匈帝國進軍塞爾維亞,英國必將參戰,只是需要一個更為合適的理由,以及時間的早晚問題。所以,即便法德開戰,而法國遠東艦隊愿意協同帝國海軍對德開戰。我們也當等待英國的行動。”

等宋彪說完這番話,蔣作賓將德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海陸軍事武裝統計數據表分發給在座的每一位內閣大臣。

德國在遠東的軍事武裝力量并不強,主要都集中在青島,以膠東灣租借地為主,陸軍約六千人,只相當于一個德軍中的縮編旅,而德國遠東艦隊在華及太平洋地區的總噸位是六萬噸左右,對中央帝國海軍威懾力最大的是一艘裝甲巡洋艦和兩艘老舊的鐵甲艦,其他都以輕巡洋艦為主,總體不如法國駐越南的亞洲艦隊。”

在簽署中法軍事同盟后,法國暫時保留在湛江港的租用權,帝國中央海軍的南海艦隊也經常進入湛江港,同法國亞洲艦隊實施合作訓練,也利用這一機會在法國的幫助下強化海軍的訓練。

總體而言,德國海軍的威脅不大,只要法國亞洲艦隊和帝國中央海軍聯合起來,完全可以輕松的擊敗德國海軍,而德國陸軍對中央陸軍的威脅則可以忽略不計。

在座的各位大臣自然是在心里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萬一德國在歐洲打贏了,那該如何是好?

是啊,現在吃掉德國在亞洲的部隊很容易,可等到德國打贏法國,中國以后該怎么辦呢?內閣此時有很多人都不希望對德宣戰,只是受制于中法同盟,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甚至有人提出由中國出面拉攏德法繼續談判。

還好皇帝是宋彪,總理唐紹儀和外相歐陽賡也都是明白人,中國還沒有這種國際聲望和影響力,當初從法國借貸款的時候人人都很興奮,現在輪到還賬的時候就害怕了。

見大家都不說話,宋彪心里明白諸位有什么樣的憂慮,道:“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還是不希望參戰,或者是名義上參戰,其實不出動任何部隊。這樣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想要光復中華民族,那就一定要締造一個強大的中華帝國,一個真正的大國,那就是在國際世界說話算話,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世界其他各國的尊重。哪怕我們最終戰敗,只要我們打出民族的尊嚴和中央國防軍的威信,只要手中有實力,能夠讓外國害怕,就算德國在歐洲打贏了英法俄三國,那時候也沒有能力繼續跑到亞洲和我們瘋狂的繼續開戰。所以,這是一個真正的好機會,帝國要履行承諾,當然,一個外交副部長還足以讓我們出面承諾,要我們出兵和鄭重的履行承諾可以,請法國派一位真正有份量的最高官員過來。”

一聽這話,梁士詒也忍不住的感嘆道:“是啊,咱們中華帝國有四億五千萬國民,一百三十萬的陸軍,怎么說在國際上也能有大國的基礎,法國總統和總理都跑到俄國宣揚同盟關系,卻只派一個外交部的副部長過來請我們宣布遵守中法同盟的承諾。這未免太看不起我們了。”

梁士詒是新政強國會推選的官員,其實就是袁世凱的人,只是袁世凱故意退出新政強國會,以不是任何政黨成員的身份擔任內閣大臣,表明自己和徐世昌、梁士詒、蔡廷干、段祺瑞等舊部都已無關聯。

新政強國會其實在內閣中的實力很強,而且具備完全取代光復黨獨立組閣的實力,這一點是新政強國會和其他幾個政黨截然不同的地方。所以,光復黨才選擇和新政強國會共同組閣執政。

宋彪并不喜歡新政強國會的這批人,只是這些人的能力和經驗也是帝國目前所急需的。光復會中真正有能力主持重要內閣部的人員并不多,至少在第一次組閣時還不夠多。

聽了梁士詒的話,唐紹儀則更有經驗的說道:“帝國之聲望尚屬二流。絕非辛亥一戰就能躋身大國之列,俄國能有今日地位也是歐洲歷次大戰證明的。皇上圣明之致,事已至此,贏多損少,不妨就大張旗鼓再和德國一戰,以此證明我國之地位,皇上的意思,諸位心里要明白,若要我國正式宣戰,法國只派一個副部長是小事。不多給點條件則是不可能的。”

宋彪笑了笑,指了指唐紹儀道:“還是你這位總理懂我啊,當然,小事也是大事,既然法國總理維維尼亞已經到了俄國。那就讓他來一趟吧,不來得話,內閣這邊也就模擬兩口的說幾句勸說和平之話而已,更別指望我出面做最后的表態。”

唐紹儀點頭稱是,道:“皇上放心,臣下已讓身在圣彼得堡的歐陽賡外相當面向法國總統彭加勒表態。如果法國總理不能抵達我國,并且做出一定的承諾,我國不會冒險和德國這樣的國家全面開戰!”

宋彪則道:“面子是要靠實力的,只是有時候,有實力也容易被人認為是好欺負的,所以,帝國既要說話算話,又要充分做好一個無賴流氓政的準備,非如此不能為帝國和四億國民爭取最大利益。”

唐紹儀只能唯諾稱是,道:“圣上所言甚是!”

此時此刻的梁士詒雖然只是海關署長,倒是有點看不起唐紹儀這番懦弱,他當然知道任何人坐在這個位置上都只能如此,只是覺得與其這樣,與其讓唐紹儀做總理,不如直接讓他來做總理大臣。

他一貫覺得當初和法國簽訂同盟協議,本身就是一個大錯之事,如今正想要看唐紹儀如何收場,想要看唐紹儀的笑話,雖然當年他也是唐紹儀的下屬之一。

梁士詒正這么想著,宋彪忽然話題一轉,和諸位大臣說道:“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我國絕無逃脫之可能,現在就要緊急動員,諸位所負責的部也當要積極配合中央軍部的工作。”

以唐紹儀為首的諸位大臣同時點頭稱是,一起答應下來。

宋彪則續和梁士詒問道:“海關那邊的應急預案是否已經做好?”

梁士詒當即答道:“回稟皇上,海關這邊的應急預案早已準備妥當,若是德法開戰,我國對德出口必定全線停滯,海關會增設審批日程,啟用各地關口的備用倉庫站。此外,海關已經發布警告,讓各地商戶暫停購置德國商品,并堅決不能提前付款,以避免戰爭中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宋彪微微頷首,繼續和張康仁、歐陽錫、容耀垣三人問道:“國際銀價在這幾天的情況如何,后續影響會怎么樣?你們大致有了對策嗎?”

張康仁答道:“回稟皇上,國際銀價從6月底就開始一路飛漲,6月初的國際白銀兌金價是28.53,7月20日就增長到了24.45,我們當初預估的底線是25,所以就提前在倫敦、震旦、上海、香港同時沽出白銀儲備,購買黃金。我們的白銀吐出量大,暫時是將白銀價位壓回到了25以下,只是能壓多久還很難說,國際資本從東歐、德國、法國和俄國撤離的速度很快,大量逃往白銀市場,如果不是我國年初就已經制定了更為嚴格的《國家貨幣外貿法案》,還真不知道會有多少白銀從市場流向國外。現在的問題是帝國以銀本位和白銀儲備為貨幣根基,目前沽出的白銀儲備已經達到了四千萬兩,而這實際上只是剛開始。”

宋彪思索片刻,問道:“帝國白銀儲備還有多少?”

張康仁道:“還有1.34億兩白銀,遠東銀行、通商銀行、上海銀行和其他外資銀行持有的白銀貨幣增值儲備加起來約有2.3億兩白銀。據目前所知,德華銀行已經沽出了大量的白銀儲備購入黃金,其沽出量應該已經超出了銀行法的限制范圍,并且未向帝國央行做出任何通報。”

宋彪道:“暫停其在華的一切業務,派警察暫時封存其在上海和東北的白銀儲備倉庫。”

張康仁稱是。

宋彪短暫的考慮了一段時間,他對于這些問題還是不太通,所以也很難說清楚具體要如何布置,至于白銀漲跌的問題,他和歐陽錫在幾個月前單獨探討過。

按照歐陽錫的分析,如果白銀是像前幾年那樣穩步的從31的兌價緩緩增長到28,這對帝國是有利的,但如果是急速的在一年內增長超過20,對帝國實際上就是弊大于利,除非帝國能禁止民間機構和個人的白銀外流。

所以,一旦白銀價格突破了一個極限,帝國央行就必須出面干預國際市場的白銀價位,迫使白銀降低,以避免國內銀價暴漲導致短期物價上漲,即便白銀價格的增長是必然的趨勢,帝國無力抗爭,也當盡可能的使得銀價增長的過程更為平緩。

如果是平緩的增長,對帝國則是利弊參半,弊端是本國勞動成本優勢減少,利端則是國家和民間購買力增強,國民購買力增強,特別是在短期物價上漲之后,長期來看,隨著白銀價格上漲,物價會相對國民收入增長呈下跌趨勢。

宋彪暫時也說不清歐陽錫的分析對錯與否,但除了歐陽錫之外,國內暫時也找不出更為合適的這方面的專家。

所以,宋彪選擇相信歐陽錫的判斷,盡可能的還是先阻止白銀價格的增長,或者是盡可能讓這種無法阻止的趨勢變得更為平緩,然后在一個合適的條件下放棄銀本位,避開國際銀價增長帶來的沖擊。

中國的中央財政實力還是太弱小了,相對于此時國際市場上多達數十億英鎊的溢出資本,幾億兩的白銀儲備簡直是不堪一擊,國際資本市場只有兩億英鎊瘋狂涌出來購買白銀,就可以直接吞沒中央貨幣儲備管理局的白銀儲備。

還好,兩億英鎊暫時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只要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真的爆發,預計就不會那么瘋狂,可一旦一戰徹底爆發,并且持續到雙方明顯進入消耗戰的狀態,那就真會有超過十幾億英鎊的資產進入白銀市場,將白銀價格重新推高到1:15,甚至是1:10都有可能,除非世界最大的白銀流通國——中華帝國徹底放棄銀本位。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中國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此時連歐陽錫和張康仁也沒有一個準確可靠的答案。m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