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

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5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簽到是貼吧人氣、榮譽的比拼,讓我們的簽到見證一份堅持吧!!!

❤:正版鏈接:

大家有能力的去投張月票;沒有月票的,是VIP的,去訂閱,打賞;不是VIP的,有起點號的,去投幾張推薦票;還沒起點號的,你可以花幾分鐘時間注冊一個,去點一下公眾章節,增加一下點擊率,也是對浪子的一種支持!威武!

禁水最近10章鏈接帖

核武小說總連載貼

京師新政考察團在東三省巡視了一個月之久,主要行程還是安排在沈陽新區、遼陽、長春、海城、金州等地,至于載灃巡視新軍之事,在慈禧的勒令下不了了之。

慈禧確實是讓載灃來碰壁的,卻不是讓他來送死的,萬一真被殺了,追究還是不追究都是一個棘手問題,而且會比立藩之事更加尷尬。

和張之洞、蔭昌商議之后,蔭昌陪同載灃去遼陽考察東三省工業新政,而宋彪則陪同張之洞前往長春視察農業,不是宋彪專程要去長春,而是他正好就有這個行程。

隨著外聘專家和研究項目的增多,奉天農業研究所在年初擴大為東北農業研究院,并且在長春軍墾局設置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研究基地,之所以不在奉天省,主要是奉天土地開發率較高,不像吉林、黑龍江省有大片的土地可供開發。

長春軍墾局位于長春府西長嶺縣和府北的農安縣一帶,占地約四十公里方圓,總計1525平方公里,約合15萬坰地,在整個東三省的軍墾、官墾局中處于中上等的面積規模,目前主要種植大豆、甜菜和其他農業作物,配合東北農業研究院從事良種研究。

陪同張之洞抵達長春軍墾局后,宋彪仔細的視察了本地的六個主要種植示范區和十四個良種培育基地,此時的東三省在良種研究上正在步入一個嶄新階段,從早期的大規模引入外國良種轉向本地培育為主,目前遴選出的長春大豆種3號相比美國和德國豆種,以及其他本地豆種具備更高的出油率和綜合的高產、抗病效果,且更適合東三省的本地環境。

國際上的大豆平均出油率一般在15左右,能夠達到18就能算是最優良的品種,而東三省的大豆出油率一般都不低于18,在國際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價格也要相對于國際平均價格水平,而新推出的長春3號則能達到20的出油率。

除了長春3號,東北農業研究院在東三省各地正在研究和培育的新豆種還有六種,甜菜品種四種,土豆3種,玉米和春小麥各有六種。

在視察長春之后,宋彪和張之洞繼續前往牡丹江軍墾局,視察當地畜牧業示范研究基地。

在東三省總督府的主導下,各地的軍墾局正在成為推動東北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這里不僅是大規模農業種植、畜牧業的發展基地,也是研究基地,三省遍及各地的十四家軍墾局擁有三百萬坰地的耕地面積,同時擁有大量的林牧地,積極推動著東三省的開墾和大規模農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軍墾局通常采取長協經營的方式,將下屬各軍墾農場租賃給糧牧業公司和農戶經營,收取租金和按協議購買農產品,以減少直接管理和經營。

跟著宋彪在東三省就農業問題視察一番,張之洞對于東三省新政是更為了解,心中無限唏噓,以東三省農業如此高速的發展速度,張之洞愈發覺得關內已經不可能追趕東三省。

這是很顯然的事實,按照東三省的農業發展規劃,預計在1910年左右使得農業總產值擴增到20億關東銀圓的規模,其中僅大豆產業一項就將達到5億銀圓規模,出口3.6億銀圓,本地通過發展豆油加工和油脂產業的發展,以及傳統大豆產業的培育和消費,包括對關內地區的銷售達到5億銀圓規模。

甜菜產業將在1910年達到產砂糖十五萬噸的規模,不僅能滿足中堊國北方地區的消費,滿足本地糧食工業的發展需求,還能向美國、東南亞、日堊本、朝鮮大規模的出口。

牧業領域,東三省的規劃是在1910年擴大到四萬噸奶粉的生產能力,以及六十萬只細絨綿羊的養殖數量,包括發展大規模的馬、牛、山羊養殖和特種養殖,將產業規模擴張上去,其余在牧業林業、造紙、木材、家具、棉花、小麥、玉米、藥材領域都要有較快的發展計劃。

如果東三省真的能夠實現這一規劃,東三省僅僅依靠農業產值就超過了日堊本經濟的規模,考慮東三省的面積,特別是耕地面積和本地農業優勢,這完全是有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的目標,小日堊本嘛,畢竟也就是小日堊本。

對于這樣雄偉的大目標,陪同宋彪一路視察的張之洞所能感覺到的不僅是驚訝和唏噓,更多還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震懾和憂患意識。

從乘坐火車從牡丹江繞道輝南返回奉天府,張之洞已經不知道關內的清政府該如何努力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總之,他實在說不清一個經濟上比關內各省加起來還要強大的東三省,對于清政府而言到底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宋彪和張之洞一行回到奉天之時,蔭昌和載灃也正好回到奉天,京師新政考察團圓滿完成了所有的視察事項,這就準備返回京師,此時再匯合的載灃和張之洞已經是無話可說了。

在東三省視察了一圈,看到三省各地欣欣向榮之局面,看到各地工廠如林,以及那些龐大的生產規模,還有轟隆的數千數萬臺機械設備,包括快速發展和開拓中的鐵路,不管是載灃,還是張之洞,心里都有著太多的失落和驚悚之情。

從1904年逐漸興起的“收回礦權”、“保路風潮”、“實業救國”的大熱潮中,日堊本《朝日新聞》如此夸張的形容道:有錢的中堊國人“正處于狂熱之中,他們抵押土地,掏空錢包興辦西方式的工業”,據統計,從1904年至1911年,全國民間資本總計開設新式工廠650家,大多數都是繅絲業、面粉業、紡織業,而機器、冶金、礦業僅占1成。

此時在東三省注冊的新式企業則有9453家,礦產、水泥、食品、紡織、冶金、化工、制糖、飼料、玻璃、陶瓷、油脂、地產、鍋爐、機械、化肥、染料、火齤藥、輪船、列車、軍工、五金、電氣、通信、制藥……幾乎是能有的工廠都有了,本地能夠供應的礦產迅速增加到72種,金融、保險、證券公司等金融行業也逐漸完善,本地內外資銀行公司23家,本地公司注冊資本超過一千萬銀圓規模的超過44家,其中僅內外資銀行就超過13家,遠東財團下屬企業和控股公司在這44家中又占堊據著1/3。

這樣的工業規模在載灃看來是那么的驚人和令人羨慕,而張之洞所看的則是另外一種極致的強悍,他看到的美國式的大規模種植和畜牧業的發展,看到的是東北新軍在東三省發展擴張中的另一面。

由載灃和張之洞帶領的新政考察團在東三省的行程就此結束了,四十多名官員在1908年4月7日乘坐京奉鐵路的火車返回京師,他們來時是如此之忐忑,歸時卻只能用驚悚和恐懼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對于東三省,他們不僅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還明白了身為東三省總督的宋彪為何如此霸道,為何不將清政府放在眼里,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回到京師,載灃、張之洞、蔭昌三人就被慈禧召見密談,他們四人究竟談了什么,除了他們之外也無人知曉,據說是張之洞說了一番實在話,他說,以他看來,東北新軍的開支每年恐怕遠遠不止一千萬兩白銀,相當于是北洋新軍的兩倍,除了已經知道十四萬新軍外,宋彪在東三省另外控制著大約不低于二十萬人的民兵部隊,裝備訓練也堪稱精良,未必弱于其他各省新軍。

張之洞的這番話,以及他和載灃、蔭昌對東北新政的如實匯報對于慈禧之死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假如慈禧此前對于收復東三省還抱有一絲幻想,現在則是真正的徹底破滅了。

甚至不客氣的說,只是兩年時間而已,東北新軍已經具備了消滅清王朝的實力,而東三省的財政完全能夠支撐東北新軍打完全國,支持東北新軍長期穩定以及更快的發展下去。

真相總是如此之令人恐懼,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里,慈禧就注定要生活在這種令她窒息的恐懼中,不僅是她,包括載灃和蔭昌也都明白清王朝的生死已然操控在宋彪的手中,他們根本得罪不起宋彪,就算清王朝現在發瘋圖強,實際上也晚了,不可能比東三省更快了。

兩年而已,宋彪就讓東三省具備了挑戰整個關內的實力。

在這場密談結束后不久,慈禧生了一場重病,就在清政府忙于制定第一份《憲齤政大綱》時,1908年5月底,慈禧病重的已經不能起床,誰也未能想到,真正讓慈禧無法繼續堅持下去的居然是清政府赴東三省的新政考察團。

就在京師上下惶恐不安之時,宋彪卻漠不關心的繼續按照自己的進度工作、生活,和舒萱正式訂親,并且將婚期定在今年10月12日,農歷九月十八舉行。身為東三省總督的男人,宋彪在婚姻大事上可選擇的余地很多,不管是蔭昌還是袁世凱,都有那種招攬他做女婿的心思,可他實在犯不著。

他喜歡舒萱,因為舒萱更符合他的要求,知書達理,懂得照顧家庭,并且是非常難得的漂亮,出身名門,在美國接受過現代教育,這一切都很滿足他的要求。

在這個時代的中堊國男人有個三妻四妾的都很正常,娶誰不是娶,可大老婆總還是要特別小心點,舒萱這樣的大家閨秀正是再適合不過的。

就在宋彪和舒家訂親后不久,并且忙著準備新婚的房子等事之時,光緒皇帝卻在京師之中病逝,享年38歲。

這比宋彪預想的要早很多,唯一的解釋就是慈禧太后也撐不住了,所以只能提前下手處理此事。隨之也如宋彪的預料,慈禧太后在兩天后病逝,宣統皇帝即位,醇親王載灃成了攝政王。

光緒死了,慈禧死了,此時的大清帝國舉國巨震,朝野悲痛萬分,東北新軍卻沒有太多的感受,他們正沉浸在軍座即將新婚的大喜之中,全軍上下都蔓延著特別的歡樂氣氛和美好期盼。

軍座終于要結婚了。

大家去年就估算宋彪和舒萱小堊姐要訂親,居然拖到了今年,真是讓大家等了又等,可總還是很高興,全軍上下都恨不得一起去鬧洞房。

宋彪肯定是最高興的那個人,正好最近除了光緒和慈禧之死外,總督府和軍部都沒有什么大事,他就安心給自己放了幾天的假期,親自在軍部機關宿舍區挑選了一片空地用于修建一棟別墅,也來一個金屋藏嬌。

他親自設計別墅,規模不需要太大,也不用太奢華,實用才是第一位的,羨慕舒萱小堊姐娘家那么多兄弟姐妹的同時,他在設計房屋的時候連嬰兒房和奶媽、月嫂的房間都考慮在內,風格是很民國風的那一種東西合璧,簡單笨拙的還像是機關樓,有非常大的院子,可以讓孩子們在院子里安心的玩耍,曬太陽,曬尿布。

他原先在總督府的宿舍區就比較大,現在的新別墅則更大,并且一次性就建有足夠六個孩子居住的房間。

宋彪倒不在乎是哪一種風格,他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設計,并且給軍部直屬工兵營下了一道鐵命令,必須在明年四月份之前完工。

新婚一周年之際,他就打算搬遷到新房居住。

結婚對宋彪這樣的人來說,還真是沒有任何壓力,既不用做房奴,也不用做卡奴,更不用做車奴,作為這個時代的女子,舒萱小堊姐其實對物資上的要求很低,能住下兩個人就行了,她自己都沒有想過以后要生孩子之類的事,反倒是宋彪盤算的很仔細。

就在宋彪忙于自己的婚事安排時,以及沉浸在這種即將組建家庭的快樂中時,清政府正在為新的宣統皇帝登基而忙碌著,還要同時安葬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

在此之前,清政府剛剛批準了《憲法大綱》,明文規定“皇權神圣不可侵犯,皇統永遠世襲”。

宋彪抽時間看過《憲法大綱》,他只能說滿清皇室是脫了褲子放屁,你們能守住大清國的統治,自然是皇權神圣不可侵犯,你們要是守不住,那還談這些屁事做什么。

說真話,宋彪從來就沒有見過比這群人更無知犯賤的。

他都發展到這種水平了,滿清皇室居然還在那里做白日夢,真以為他不敢造反是吧?滿人也不想想,就他們手里那點可憐的兵力哪里夠宋彪的東北新軍塞牙縫的?

話說,清政府手里還有所謂的兵力可言嗎?

1908年7月2日,宣統帝溥儀比預期早了半年繼位,定明年為宣統元年,醇親王載灃成了萬人之上的攝政王,隨即就開始著手對付袁世凱。

曾幾何時,那樣風光的袁世凱也有今日。

袁世凱和宋彪兩個人的路差別很大,同時手握重兵,前者屈服于朝廷,主動讓出兵權,以求自保,后者則動不動就給清政府玩點狠招,擺出一副“你再逼我,我就造反”的架勢,欺軟怕硬的清政府果然也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

對付袁世凱,滿清權貴們下手極其兇狠,恨不得立刻殺之,對付宋彪……他們只能一拖再拖,先以不激怒宋彪為原則。

在宋彪被賜封為一等安遠敬毅公,賜正蟒方補、紫韁、皮條,加授三眼花翎,封東閣大學士,留在東三省兼任東三省總督兼東北通商大臣之時,袁世凱心里是何等的痛苦。

可惜,宋彪不能幫袁世凱。

7月15日,載灃不顧軍機大臣張之洞和直隸總督蔭昌等人的勸說,執意命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開缺回籍,在第一時間知道消息后,宋彪秘密給袁世凱發了一封電報,勸說袁世凱不要回原籍,盡可能想辦法去天津,秘密乘船到大連。

宋彪承諾,只要袁世凱到了天津租界,他就能保護袁世凱到東三省避禍。

袁世凱謝絕了宋彪的好意,執意遵從載灃的命令開缺回籍養老。

袁世凱就這么走了,暫時從中堊國政治和軍事的舞臺上消失,在收到袁世凱回電的那一刻,宋彪也忍不住的回想起青木宣純第一次將袁世凱手書帶給他的那些舊事。

袁世凱最初贈送的那一對黃金虎符還擺設在宋彪的書房里,作為一對裝飾品靜靜的擺放在書架上,閃閃發光,送禮的人卻已暗淡晦然。

都說袁世凱精明能干,宋彪也這么覺得,可他還是覺得袁世凱畢竟是舊官僚出身,和曾國藩一樣,都撕不下最后的那一張臉。

其實這些人的心腸只要狠一點,別那么要臉,滿清朝廷早就毀了。

有人說袁世凱就是東北王宋彪的前車之鑒,滿人也是這么想的,以為英明神武的攝政王載灃下一個要處理的就是東三省總督宋彪,可宋彪滿不在乎,別看他正在忙著自己的婚事,只要載灃有一丁點敢動手的意思,他立刻就能回過頭打的愛新覺羅斷子絕孫。

此事早已絕無懸念,就滿人自己還以為勝負在五五之間,話說如今真有點清醒的大約也就是載灃、蔭昌,還有新政考察團中那些隨團來訪的滿人,或許連他們也未必很清醒。

袁世凱一走,張之洞在京師里也因為和載灃意見不合而淪為附庸,大清帝國的政局基本上就成了關內、關外由載灃、宋彪二人分割的局面。

就在載灃著手批準各省籌辦咨議局之時,宋彪繼續加強東三省的中堊央集權,對于籌辦咨議局之事,宋彪只當是載灃放了個屁。

滿清權貴此時對地方各省的軍政事務早已喪失了控制權,設立咨議局分刮各地督撫之權,這當然是正合滿清權貴們的心意,所以,嚴令各省興辦咨議局并不代表滿人真想大改革,否則后面也不會搞出一個滿人內閣,乘機將漢人堊大臣排除殆盡,自以為又能借著各地立憲派的運堊動大潮乘機奪回失去已久的朝政大權。

真是扯淡的一群人,根本不懂得掂量自己的實力,還沉浸在康乾盛世之時的美夢里,這樣的人在老舍的《茶館》里有著太多描述,動不動就那一句“乾隆爺的時候,他這可都是死罪,我祖爺爺那一輩份上……”。

宋彪根本就沒有在東三省搞咨議局的想法,他搞他的總督府和新政局、調研局,并且乘著袁世凱的下臺大肆從袁世凱的麾下大量邀請人才到東三省工作。

宋彪推行他自己的新政,根本不理財清政府的那一套,他在奉天政法學院的基礎上開辦東北政法大學,公開面向全國招考東三省各地鄉鎮長,考試合格之后,在東北政法大學參加為期一年的行政進修培訓,課業結束考核,按成績委派至各地出任鄉鎮長。

東三省所有知府、知縣,一概要輪換參加東北政法大學的行政進修班,課業合格才能繼續回任原職,利用這一手,宋彪打算在兩年之內將各地知府都淘汰一遍。

1908年的7月之后的中堊國注定進入了一場新的風暴,大清帝國在關內折騰著,載灃卯足勁想要追趕宋彪的步伐,加緊在各地催促督辦新政,開設新學堂,置辦新工廠,辦理新銀行,還要投入大量經費置辦新軍,宋彪在關東折騰著,雙方像是較著勁的各走一條路。(。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提供]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