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么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么辦?

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么辦?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5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醇親王載沐是個養尊處優的人,想法有點草率,看起來有點憨厚,其實內心深處是一個非常頑固的滿人永統論分子,滿腦子的滿人優勢論和皇族血統永垂不朽、萬年不變的破思想。

他之所以會成為后來的攝政王,因子而貴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就是滿人之中真的已無多少人才可言,他都算是比較有人格魅力的那一類,他有恢復偉大滿族帝國之“抱負”,卻無實際的能力,此前甚至談不上有什么政治閱歷和從政經驗,這就決定了載沐容易犯錯,而且是容易犯下對一個王朝而言最為致命的錯誤。

載詳執意要代表朝廷檢閱新軍,大有以此來證明東北新軍的主子還是滿朝皇室的想法,這樣的態度讓事先負責協調此事的張之洞和蔭昌都頗為尷尬,因為這兩人都已經同意了宋彪關于新政考察團不視察新軍的條件。

晚上和載伴不歡而散后,宋彪很是不滿的離開了總督府,回到自己家里繼續在晚上辦公,處理東北新軍近期弓入新裝備的一些事宜。

媒炭稅的突然增長讓宋彪手里多了一筆不小的軍費,加上和德國簽署了《德國和中國東三省自由貿易協約》之后,同意德國政府的提議在兩國之間采取德國馬克為貿易貨幣后,從德國多家銀行拆借了一筆約合旭萬英鎊的軍事合作友好貸款,宋彪手里的軍費在這段時間顯得特別闊綽,也就正式拉開了新軍從旅擴師的計劃。

因為有新政考察團的打擾,宋彪暫停了明天上午的軍事例會,晚上就將馬爾托斯、蔣方震、陳其采、舒方德四人邀請到自巳的客廳里討論問題。

新軍擴師是真正的大事,這里面不僅有六個步兵旅擴編為步兵師的問題,也有成立第三個炮兵旅和軍部直屬旅團等問題,即便軍費闊綽了也需要慎重考慮。

接到了宋彪的命令后,蔣方震三人芳,行一步的匆匆抵達,坐在客廳里等著馬爾托斯上校。

宋彪神情冷峻的坐在沙發里,閉著眼睛思索問題,載伴的出爾反爾讓他很不高興,臉像是鐵扳一般無情,這讓蔣方震三人也極為敏感,可不用動腦筋都知道是新政考察團那邊的破事。

正在這會兒,張富田匆匆走進來和宋彪稟告道:“軍座,張之洞大人和蔭昌大人前來拜訪,說是來給您賠禮道歉。”

聽了這話,宋彪很不滿意的嘆息一聲,道:“他們又來亂搞什么東西嘛。”

張富田謹慎的問道:“那讓他們回去嗎?”

舒方德也小心的問道:“軍座,是不是那位醇親王有什么無禮之處?”

宋彪冷淡的撇了擻嘴,道:“他要代表清政府察視老子的部隊,真是腦袋被驢踢了,都說滿人是混蛋,我看他不僅是混蛋,還有點不識相。”

一聽這話,蔣方震三人也都感到詫異。

舒方德繼續道:“原先不是已經說過不用視察軍隊的嗎?怎么到了咱們這里又如此反復了?”

宋彪在心里琢磨著,覺得載伴是有意找不痛快,思量片刻才道:“我看這位醇親王是有意識的想要試探我對清政府到底有幾分忠誠,或者是他抱有一些幻想,覺得東北新軍是被我要狹的不順從朝廷,可能將士們還是很忠于朝廷的,只要他親自到場,說一些朝廷如何重視新軍,如何希望新軍效力于滿清朝廷之類的話,表現一下他的魅力,以及他作為滿清鐵帽子王爺對東北新軍的禮遇,就能如滿人的英雄一般將新軍括攬到他的麾下。”

蔣方震三人忍不住的呵呵冷笑起來,素來不太喜歡在這種事情上明確表態的陳其采也有點無奈的感嘆道:“這位王爺是何苦呢?在他看來,大狗所有的軍隊都和湘軍、淮軍差不多,和八旗營差不多,真將一位王爺當成天那般的摻著呢!”

宋彪則和陳其采說道:“不讓他視察新軍,關鍵就是不想繼續鬧出其他的事端,新軍內部如果說沒有極端的反滿成員,或者是志士,那恐怕是不可能的,萬一有人開冷槍怎么辦?咱們前面剪掉辮子的將士太多,因為軍隊和外面接觸少,有一個特殊的環境和氛圍,加上軍容的需要,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他們不會理解。我們可以準備一千多個假辮子,但去哪里準備幾萬個假辮子?何況軍事裝備也是非常重要的軍事機密,咱們靠新軍立足東三省,對滿人和清朝廷還是能防就防。”

陳其采道:“軍座說的是啊,最怕就是有人開冷槍。前段時間的立藩事件就搞的很多將士嚴重不滿,和清朝廷隔閡太深,萬一有人腦袋發熱給這個王爺一槍,那真是麻煩呢!”

舒方德則很現實的和宋彪勸說道:“軍座,該不能退讓的事,咱們就不能退讓,可張之洞和蔭昌也算是來往較多的人,您應該見一見啊。”

宋彪微微頜首,道:“所以才說他們是亂搞嘛,這個時候跑過來有什么意恩,難道和我說載伴很生氣,后果很嚴重,讓我小心點嗎?真是夠煩的,算了,你們先回去吧,明天照常開軍事例會,我就不繼續接待這個狗屁的新政考察團了。”

大家笑了笑,這就都起身和宋彪告辭。

宋彪心情不悅,擺了擺手就讓他們先行離開,這才讓張富田將張之洞和蔭昌迎進來,自己則去書房等候。

等了片刻,張之洞和蔭昌就在警衛的陪同下進入宋彪的這間客廳,此時的張之洞、蔭昌都身穿著一品大員的官服,只是前者正一品,后者因為加尚書銜而位于從一品,兩者差別依然很大,差就差在中堂的身份上,可若是論及實權,蔭昌反而比張之洞大了幾十倍也不止。YY

兩人進入書房的時候,宋彪正坐在書桌后面整理昨天翻看的一些書藉,見到他們,宋彪拱手作揖,請他們坐下來談。

張之洞在官場上的資歷深,身為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自然是面子最大,他先拱手答禮道:“方才真是讓宋中堂為難了,我和蔭昌大人也是頗為難辦,還請宋中堂見諒。”

頓了頓,他又笑道:“宋中堂,你我過去幾年間來往電報不下百封,也算是知己之交,如今才能得以一見,真是不易啊。”

說到這個事,宋彪也是頗有感嘆,就繼續請張之洞和蔭昌坐下來,安排勤務員為兩位大人倒茶,他則也坐在書房的藤椅沙發里和張之洞、蔭昌嘆道:“時間這種東西真是好快,一恍惚就是兩年的時間過去了,現在想想,我也要感謝兩位大人當年的表薦之恩。”

張之洞擺了擺蒼老干枯的手,道:“此已經走過去之事,不提也罷,往昔如梭,我一生蒼茫,回憶過去,怕是幾天幾夜都有談不完的舊事。

至于眼薛之事,我和蔭昌大人過來也是想以舊情勸說宋中堂一句,載詳這個人素來有點自視身高,目中無人,未入軍機處之前便從未將我放在眼中,所以,我個人倒是覺得太后此番安排載伴前來考察新政,與其說他是來考察新政,不如說是讓他來你這里碰壁的,來這里吃虧的,讓他回去之后懂得什么叫臥薪嘗膽。”

“這樣啊……!”

宋彪半信半疑,仔細想一想也覺得確實有這個可能,畢竟慈禧還沒有到如此昏碌的地步,明知道山有虎,卻故意安排一個愣頭青過來挑釁。

稍加琢磨,他和張之洞、蔭昌兩人說道:“我不管太后和王爺是什么樣的想法,對于醇親王視察新軍之事,我原則上都是不同意的。如果他一定要視察,那也可以,請他和朝廷先稟奏萬一發生任何不測,朝廷一概不得追究。兩位心里很清楚,所謂立藩的這個狗屁事件中,純粹是清王朝和滿人故意陷害我,我也懶得和朝廷理論,你們愛怎么想,那就怎么想,愛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我唯一的對策就是三軍戒嚴,如果是朝廷自己鬧到必須出兵關東的地步,那我就只能嚴陣以待,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我麾下應該說沒有人不知道此事的原委,原本就在備戰之中,弟兄們對朝廷的挑撥離間,背信棄義頗是憤恨,我們抵守東北不易,朝廷還在后面處處坑害我等,滿漢之分在軍中已經是很嚴重。你們此時非要以朝廷的姿態視察新軍,更加觸犯眾怒,萬一有哪個將士暗中開冷槍,后果恐怕是會很嚴重的。東北新軍不比你們關內的那些狗屁軍人,我軍操練極嚴,神槍手眾多,別說是百步穿楊,六百步外能射殺目標的精準槍手也有幾千人之多,真的有人要乘著閱兵視察之時殺一個王爺警告朝廷,連追查兇手這種事都很困難。”

頓了頓,他又繼續補充道:“其實這些還是我勉強能夠控制的范圍內,新軍之中不乏特殊的極端分子,特別是從日本留學歸國的那些士官生,他們掩藏在軍中,我現在也無法確定是哪些人,他們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希望挑撥東北新軍和朝廷發生軍事沖突,兩軍交戰,他們渣利。如果他們以東北新軍的名義暗殺了醇親王,關東關內就只能一戰定乾坤了。朝廷想要穩定全國,穩定中央政權,我想要坐鎮關東,坐收斗金,家財萬貫,養軍十萬震懾外國,不管是朝廷,還是我個人,我們都不希望事情會發展到這種不可收拾的程度。所以,我只能說視察新軍是可以的,朝廷必須保證萬一醇親王和兩位被暗殺,朝廷概不追究,我也不用陪同新政考察團視察三軍,以免誤傷我。”

“這……!!!”

張之洞啞然無語,他看蔭昌,蔭昌更加驚惶。

宋彪喝茶,等著張之洞和蔭昌做一個決定,等了片刻又很嚴肅的同張之洞、蔭昌補充道:“我們實際上都是老朋友啦,沒有什么話可以不說的,一個軍隊十幾萬人,哪里都能聽你指揮,跳是你的人,聽你的話,那就算是很不錯了。過去走過去,現在一開槍都是五六百米的距離照樣能殺人,我是真的不想冒這種風險,載詳一定想要冒險,那就讓他去,我是堅決不陪同。真的要出事了,黨的成員殺戮伴,載伴的親兵殺我,我神經病才冒這種風險呢!”

張之洞這才答道:“宋中堂所言甚是,歸根結底還是立藩之事惹出來的禍端,如今關內各省百姓官吏對宋中堂都有誤解,以至于關內關外分裂嚴重,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實在是此前所未能預料之事。”

蔭昌卻道:“既然如此,張中堂,宋中堂,我們還是如實稟奏朝廷,暫時嚴禁視察新軍,以免關東關內繼續分裂下去。立藩之事雖然是結束了,可關內對于宋中堂誤解頗多,而關東百姓正是在宋中堂的治理下富足安康,對宋中堂奉若父母,兩地由此而分裂,實乃朝廷之一大禍端啊。我等新政考察團此次前來,一是要考察和學習東三省新政優良之處,二也是要彌縫這樣的分裂。”

張之洞和蔭昌道:“總督大人所言甚是啊!”

說完這話,他又和宋彪問道:“不知道宋中堂意下如何?”,更不如說是宗室滿人是否有意化解。他們不愿意咱們就只能干著急,還會陷自己于不利的尼面,比如說袁世凱,我個人覺得他離被害也不遠了,太后一旦駕鶴西去,袁大人就將難逃一死,縱然僥幸活命,那也是生不如死。不管是什么樣能臣賢士,只要威脅到滿人的統治都難免一死,此非漢人太強,還是滿人日趨沒落,卻又不希望我們漢人比他們強,寧肯我們和他們一起沒落,任由外國欺凌。關于這一切的總總事情,我今天都不想多談,也不愿意談。談新政,咱們可以談幾句,其他還是少說為妙,你我各掃門前雪,我是以保命為第一,既要做一個漢人能臣該做的事,也不想被滿人迫害致死。如果只是談新政,咱們倒是還能讀上一些。”

聽了宋彪這番話,被收繳了一切實權的張之洞已是無力反駁,蔭昌則頗為尷尬。

張之洞、袁世凱這樣的人被收繳一切大權,他這樣的人卻被任命為直隸總督,本身不就正說明了宋彪的話嗎?

三人沉默了很長時間,張之洞才開口打破這種尷尬,道:“要說起新政之事,我對宋中堂可以說是佩服之至,東三省不過兩三年的時間里就能有如此之光景,實在是令國人驚訝不已,我以為十年之后,中國能與外國一爭高低的地方唯有東三省而已。若說新政,宋中堂,你我之間討論的已經不下數十封書函電報,現在想來,我倒覺得咱們前番一直未能談及真正的重點,或者說我一直未能問及真正的要害,以宋中堂之見,我國若要奮發而上,與洋人一爭高低,當如何施政治國?”

宋彪微微頜首,他們過去談的東西雖然多,實際上都只是討論了一些表面的問題,未能涉及根本,當即也就和張之洞答道:“八個字,隆禮尊賢,重法愛民。所謂隆禮尊賢,首先是要打破儒家正統的思想,恢復春秋百家爭鳴之思想,使恩想自由,言論自由,重視國民之普及教育,宣揚民族之精神,重塑自秦漢以來就日漸因為專制統治而月趨滑落的國民素質;重法愛民則是要以人人平等為基礎,建立全面的新法律體系,打破滿漢之別,打破官商之別,打破士民之別,建立公正公平的法律基礎,以藏富于民為治國之根本,使百姓能平等致富,公平競爭,有能之才,有識之士皆能脫穎而出。”

張之洞聽了這番話,不由得一聲長嘆道:“東三省之治于關內,只能學得皮毛而不能得其精髓啊。我近日也在研讀《東北日報》的各日社論,篇篇堪稱經典,都是治世之佳文,《新論“隆禮尊賢”》于我更有如雷震醒一般,使我恍然頓悟,方知過去三十年錯在何處。”

宋彪安慰道:“張中堂言過其實了,朝廷在關內如何也不能放棄儒家正統的天命說,更不能放棄滿漢之爭,所以,關內注定就只能學得東三省新政的一些皮毛,學到一些皮毛也是好事,就怕連皮毛之事都辦歪了。比如說奉票之事,如今各省都在辦理本省票務,真正能辦好的恐怕沒有一省,都不過想借著此事濫發鈔票救濟一時,因為誰也不能永遠當一將督撫,總還是要調來調去,誰還會考慮長遠呢?我不一樣,我在東三省怕是要坐鎮幾十年之久,我自然要考慮長遠。我個人以為東三省新政和關內各省新政之差別就在這里,我畢竟是要考慮長遠嘛,所以能以愛民為根基施政,而各省督撫不過是想要一時政績罷了。”

張之洞不得不贊同道:“宋中堂一語中的啊。”

他們倆人一唱一和,其實說的都是滿人無能,卻偏偏要把持朝政這個要害問題,所以才會禍國殃民,蔭昌在一旁就越發顯得尷尬。

張之洞此前不會和宋彪討論這種問題,那是因為他高居湖廣總督的寶座上,手握實權,如今被滿清朝廷和滿人宗室高高掛起,革除了各項實權,這才會心懷不滿,也能退后一萬步來重審中國各種問題的根本錯誤。

三人這天晚上談了很多,除了關內關外的新政問題之外,宋彪也和蔭昌談到了直隸地區的新政,談到直隸新政就肯定要談及棉花,因為直隸才是中國最大的棉花產區,直隸新棉種植推廣的不好,中國的防織業就很難真正的發展起來。

直隸的工礦基礎也是很好的,蝶鐵資源豐寄,這也需要大規模的開發。

關于這兩件事,宋彪和蔭昌談論的非常多,也談到了北洋新軍的問題,兩人肯定不希塑直接碰撞,中間都需要一個緩沖區,就決定將灤州新軍單獨空置出來不納入北洋新軍范圍,雙方都不去控制,避免北洋新軍和東北新軍在灤州一帶發生直接碰撞。

既然張之洞代表朝廷和太后來了,宋彪另外和張之洞也談及了外蒙的問題,希望朝廷給東北新軍在錫林郭勒大草原地區一定兼管權限,加上東三省在黑龍江省西部地區設置的呼倫貝爾軍牧局,對外蒙實施一定程度的監控,以避免俄國繼續滲透外蒙,而宋彪在控制了一定的實權后,也可以和俄國對此進行交涉。

三個人一直談到了深夜,還是很友好的結束了這一天的會談,至于載詳一定要乘機“察視檢閱”東北新軍,乘機展現個人魅力和清皇室統治權威的想法,宋彪也不再強行反對,只要清政府保證一點如果載伴被刺殺,他絕對不承擔任何責任,而清政府也不得繼續追究,那就隨便載伴怎么視察,反正他是絕對不會陪同的。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