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

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02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浪子刀作品:···


大豆在20世紀前中期一直是現代工業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原料之一,當美國人將大豆視作一種重要飼料之時,德國人已經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雄霸世界的龐大油脂工業,提煉食用油、潤滑油、油脂,生產油漆、肥皂、防腐劑,運用在染料、化工、藥品等各個領域,德國人在這個產業上至少領先英法十五年,領先美國三十年。

所以,德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英法緊隨其次,美國則直到1909年才開始奮起直追,并且到二戰爆發前才利用石油工業的化工衍生產業超越世界——美國人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用石油和咖啡將生絲、茶葉、大豆都排擠出世界主流商品,也讓沒有技術優勢的農業中國徹底淪落為三流國家,中東開始取代中國,成為白銀、黃金、美元流入的新國家。

歷史上的1935年,東北大豆的外銷總額達到了歷史最高峰,總額超過300萬噸,占據國際市場的80,按照當時的價格約合7000萬英鎊的外匯流入,即便這些外匯大部分都被日本政府和財團所操控,對于東北經濟的發展依然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巨額外匯的流入正是東三省快速發展的原動力,而不是“親日派”所說的日本治理之英明,更不是“復國派”所說的滿人治東北之神跡。

宋彪并不在乎這些所謂的真相。

他在乎的只是黃金白銀。

1906年11月上旬。宋彪無聲無息的返回大連,就如他無聲無息的出訪一樣。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已經返回東三省。

宋彪極其難得的穿著一身黑色的長袍馬褂,身穿便服。在數十名警衛員的保護下,于清晨時分悄悄乘船抵達遠東商行持有的青浦碼頭。

提前知道宋彪即將回國消息的容星橋等人一夜未眠,忙碌的整理各種資料和報表,凌晨時分就一起在碼頭上等待輪船的抵達。

下了船,宋彪見到了容星橋、舒方信、沈德耀和在日本經商的鄭桂廷,他和大家握手。感謝他們前來接船,很快就和容星橋問道:“我們的大豆賣的怎么樣?”

容星橋想了想,答道:“目前主要是賣到德國,我們在漢堡設立了一家分公司。做了預售,現在按量計算是能賣出四十萬噸的東北大豆。東北大豆前兩年在德國市場一直是深獲好評,這給我們的銷售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德意志銀行和漢堡本地的德國商業銀行為我們提供了很不錯的金融服務,幫助我們可以最快的回收資金。除了在德國的市場開拓外,我們也嘗試著在英法和比利時、瑞典銷售了一部分大豆,因為此前在這些國家的銷售比較少,所以進展不是很順利,但在總的層面來說還算是不錯。貨好才有市場,才有人買,只要咱們東北大豆一直有今年這種水平。肯定還是能持續開拓新的市場。”

宋彪很認真的微微頷首,和容星橋繼續問道:“今年預估能賣掉多少大豆?”

容星橋道:“年底之前能賣掉六十萬噸吧,后面會囤積起來分批銷售,一直賣到明天5月份,巴西大豆會在那時候上市,他們的大豆缺乏可靠的出油率,質量也不穩定,受氣候和季節影響的因素太大,對于工業生產而言是個不太好的消息。如果我們的東北大豆可以穩定出油率和總體品質。保證工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的穩定性,產量又足夠大的話,預計是能壓住巴西大豆。南歐的大豆一般是在9月份上市,他們的運費低廉,這個市場比較難擠兌,咱們除非是總量大到一定程度,價格也低,這樣才能長期擠兌對方,逼迫南歐的種植戶逐漸減產。”

宋彪思量片刻,答道:“還是要繼續努力,持之以恒的將東北大豆作為東三省的生命線,長期耕耘二十年,越做越好,只有這樣才能為東三省換取足夠多的外匯,保證黃金白銀的長期流入。”

容星橋對此是深有體會,答道:“是啊。”

簡短的詢問幾句后,宋彪就登上馬車和容星橋等人一起返回遠東商行的總部。

宋彪之所以在此時回國,大體有幾個原因,一是要即時關注東北大豆的外銷情況;二是東北新軍的二期整訓結束,宋彪需要首先確認二期整訓的成果,然后才能有針對性的籌備三期整訓;三是這幾個月,他在東三省確實積累了很多軍政工作要急于處理;四是遠東財團的年會在即。

1906年7月1日,東三省的金融改革終于開啟了實質性的第一步——東北銀行正式在這一天開始對外發行、更換、兌換關東銀圓。在遠東銀行和華俄道勝銀行的下,超過1.15億銀圓的奉系鈔票(銀圓券、銅圓券)迅速涌入流通市場,以官方法定貨幣的價值推動東三省的經濟向前發展。

在整體的操作上,遠東銀行、華俄道勝銀行用白銀資產購入等額的關東銀圓,在此基礎上發行關東銀圓券,用于各種規模的信貸和商業貿易,而東北銀行則暫時不涉及銀圓券的發行,專注于關東銅圓和銅圓券的發行。

隨著東北銀行的運轉,在鐵路建設、礦業開發、實業創辦、教育等業務中,政府的銀圓券和銅圓券開始強行流通,這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東三省官民白銀資產不足的困難局面。

比如說一個新辦的工廠資金緊張,此前就只能靠發白銀貨幣支撐運轉,現在通過和銀行貸款獲取奉票,然后用奉票代替白銀支付薪水、購買原材料等等,這就能極大程度的支撐企業向前正常運轉。

因為遠東銀行隸屬于遠東商行。遠東商行下屬的各家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獲取了最多的貸款規模,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財團。

財團是一種很厲害的組織。

宋彪已經在美國見識到了J.P.摩根\約翰.A.洛克菲勒\安德魯.W.梅隆三巨頭財團的龐大勢力。而他下定決心在東三省構建的遠東財團,則注定會比這些財團更為強大和可怕。

宋彪對此是有信心了。他將以此回饋三巨頭對他的傲慢。

當然,宋彪并不是在此時才開始構建屬于他的財團,在一年之前,他創立遠東商行之時就已經為這家財團設立了一個基礎的簡單而有效的體系,首先是遠東商行(遠東商業貿易公司)直接經營對外貿易;其二,遠東商行控有下屬各家職能企業的股權;第三。下屬各家職能企業通過直接投資、控股經營、合資、參股、債權等方式,操控各個行業的主要企業;第四,遠東商行和下屬各職能企業之間擁有一個遠東工商聯合會的秘密機構,作為整個遠東財團內部的核心機構。指導和操控整個財團的發展。

在宋彪回到東三省的這幾天,遠東工商聯合會的第三次年度會議,也是最重要的關于明年整體規劃的會議就將在關東飯店舉行,屆時,在東三省實業發展中的各行各業的領導人物,如容星橋、張康仁、吳仰曾、舒方信、潘斯熾、沈德耀、鄭廷襄、鄭桂廷等等都將匯聚一堂,一起商議各種應對之策和新的調整。

毫無疑問,他們在一起所能起到的作用甚至要遠大于東三省政府。

他們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本財團內部的資金,還能利用各種關聯交易和資產抵押的方式,向外資銀行大量融資。通過資本上的差動流通,將每一分錢都用到了某種極限,他們能夠一邊從國外購入最好的設備,一邊在國內抵押這些設備,籌集運營企業所需要的流動資本,再將資本通過銀行進一步擴大化,確保各家下屬公司的資本都能最優化的使用。

雖然外資和民族資本不斷涌入東三省,但在過去的半年中,遠東財團的進口和出口規模都雄踞整個東三省的半壁江山。

宋彪并沒有去遠東商行的總部視察。他直接乘坐馬車前往關東飯店,在這里秘密的住下來,等待遠東財團年會的召開。

先在事先安排好的房間里安頓下來,宋彪才坐下來聽容星橋、張康仁、吳仰曾、沈德耀和舒方信五人的匯報。

因為在東三省有著得天獨厚的特殊優勢,以至于遠東財團內部的容星橋、張康仁等人都不愿意買下湖廣總督張之洞決心廉價賣掉的漢陽鐵廠,但在宋彪和沈德耀的堅持下,以及考慮漢陽鐵廠的長遠發展空間和現有的良好基礎,容星橋才決定同意張之洞的報價,用一個極其低廉的價格買斷了漢陽鐵廠及煤鐵錳三礦,重組為新的漢冶萍鋼鐵公司。

在飯店套房的客廳里,大家環坐成一圈,沈德耀先和宋彪匯報漢冶萍鋼鐵公司的事情。

簡單的談了現狀之后,沈德耀就繼續提議道:“總督大人,咱們遠東商行的資本還是遠遠不足以同時投資兩家大型鋼鐵廠的能力,雖然張之洞總督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和常耒錳礦這些資產很廉價的以140萬關東銀圓的價格賣給我們,讓我們按計劃組建了漢冶萍鋼鐵公司,想要進一步投資所需要的資金規模還是太大,加上我們的遠東鋼鐵總公司依然是以投資遼陽鋼鐵廠為主,我和容總董商議之后,打算將漢冶萍公司的1/3股權轉讓給外國企業,日本和德國的企業對此都頗有興趣,也陸續都給出了報價。”

宋彪先問道:“兩邊的報價是怎么談的?”

沈德耀道:“漢冶萍公司主要的技術顧問都來自于盧森堡,為了填補驅逐走張系和盛宣懷系人員所產生的大量空缺,加上資金上的缺乏,我們原先打算和盧森堡的鋼鐵公司合股經營,后來是德國DWM公司牽涉進來,他們為我們尋找了德國的克虜伯公司,對方愿意出資12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1/2的股權。我叫所有的資料。特別是對大冶鐵礦的勘探資料整理出來,和德國人重新商談。最后達成的協議是125萬英鎊出售35的股權,遠東鋼鐵總公司繼續持有剩余65的股份。這個價格還是不錯的。主要是德國人提出了兩個特殊條件,一是必須由德國人擔任總經理,二是由克虜伯公司全權委派技術團隊和經營團隊。關于這些問題,我們還在繼續洽談中。在此基礎上,日本橫濱正金銀行提出了一份合作協議,最初據說是想找您直接洽談。中間就找到了張康仁,通過張總董給我們一個合作計劃,即由正金銀行提供約合五百萬日元的貸款,條件優惠。但漢冶萍公司不得和外國合股經營,而日本擁有漢冶萍公司的煤鐵錳礦的部分優先購買權,以及將大冶鐵礦作為抵押資產。”

宋彪簡單的哦了一聲,并沒有感到任何驚訝之處。

沈德耀則續道:“除了日本,英國太古洋行和怡和洋行也都和我們洽談過,渣打銀行、匯豐銀行也愿意提供貸款,不過,前兩者的條款和德國人差不多,而且他們并不懂鋼鐵領域的加工生產,實際上是做中間商。我們不想和他們合作。后兩者則都是將貸款協議搭到了金融權的問題。這些不是咱們能決定的,所以只能等您回來再說。”

宋彪微微頷首,問沈德耀道:“你個人覺得哪一種方式更好?”

沈德耀答道:“德國人提出的條款還是不錯,有些條件看起來是霸道,但也是因為別人不相信咱們的經營能力,我和德國DWM公司的人洽談過,德國并無從中國購買煤鐵礦的意思,還是想以此為基礎在亞洲發展鋼鐵生意,包括在技術轉讓上。他們的條件是非常優厚的。單純從技術和價格上來看,德國這邊的條件仍然更好一些,我的意思是以華大班為主,另外配一名德國籍的洋大班,合作管理。技術和經營上以德國人為主并不是壞事,這要看我們如何理解,我們還能通過這件事來學習德國的鋼鐵企業生產、管理經驗,從德國引入技術、經驗建設遼陽鋼鐵廠。至于日本人的條款,他們那些看似優厚的貸款協議純粹是來搞破壞,英國人則是純粹為了做生意,賺一筆是一筆,賺著手里的,還看著鍋里的。”

宋彪仔細在心里掂量著,他也說不清哪一種方式更好。

琢磨了一會兒,他和其他人問道:“你們覺得呢?”

容星橋等人不敢貿然開口,也都沉默不語,好像是在深思熟慮,其實都是和沈德耀持有不同的意見。

宋彪則問張康仁道:“你覺得呢?”

張康仁被點名了,只好硬著頭皮回答道:“反正是肯定要給英國人一個銀行名額,不如乘機和英國人借一筆款子吧。只是轉念一想,這筆款子其實也可以用于遼陽鋼鐵廠,那和德國人合作似乎就更為合理一些,咱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同時在國內操辦兩家大型的鋼鐵廠。”

宋彪思量了片刻,繼續問容星橋和吳仰曾,這兩個人則既不想和日本人合作,又不愿意接受德國人的條款。

宋彪其實并不覺得讓德國人入股就是一件壞事,德國企業在漢冶萍的股份再說,一戰之后都能乘機拔掉,包括宋彪故意將德國在東三省鐵路建設中的股份條款放寬,實際上都是有類似的打算。

想到此處,他就繼續和張康仁吩咐道:“繼續和德國人洽談吧,技術上的合作和引入要談的更深入一些,哪怕是將一半的股份都賣給德國人也無關系,重點是先湊集到足夠的資本將這家鋼鐵廠發展起來。比如說,可以合作創辦一家冶金學校,培養技術人員和技師,直接以遠東鋼鐵總公司的名義引入技術和生產專利,要用合同的方式將這些都確定下來。利益要最大化,除了和德國人洽談,也可以和美國人洽談,爭取在最高轉讓45股權的基礎上談妥這些事。”

張康仁道:“行,那我就大著膽子操辦此事了,只是不知道將股權轉讓給外國企業后,國內民意會否反對,更不知道張之洞總督會如何看待我等?”

宋彪嘿嘿笑著。他知道國內民意肯定會非常反對此事,此時的國人一貫有“非鋼鐵不足以立國”之想法。對漢冶萍公司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和太高的評價。

漢冶萍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生鐵,此為公司利潤之大源頭。在此基礎上,漢冶萍公司似乎也不用引入外國投資者,可宋彪并不這么想,因為他絕不滿足于此。

沒有好魚餌是釣不到大魚的。

在未來十年,甚至是未來的半個世紀里,東三省和德國的經濟、軍事合作的規模會越來越龐大。與之相似的合作則是來源于美國,而英法在中國及東三省的開放中,所能提供的主要還是資本的輸出。

宋彪肯定不能以犧牲遼陽鋼鐵廠的代價去成全漢冶萍公司,只可能是犧牲漢冶萍成全遼陽鋼鐵廠。除了漢冶萍,他在未來還會有馬鞍山、萊蕪、山西、唐山這樣的機會成就遠東鋼鐵總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民意都是狗屁,他不在乎,反正他身在東三省,真正頭疼的只有清政府和張之洞,他是不在乎的。

宋彪就是一聲冷笑,和沈德耀吩咐道:“這個事情就這么辦吧,我會和張之洞大人解釋的。除此之外,你們還有什么想和我說的嗎?”

吳仰曾迫不及待的說道:“我們此前預估東三省的水泥進口會和機械進口規模一起膨脹,所以就提前買下了唐山洋灰公司。原先強行霸占這家公司的英國企業實際上就是一個地道的小公司,他們強買了開平煤礦,然后就據稱唐山洋灰廠是該煤礦的附屬資產,好在該廠的德國總顧問保留了原先的出資檔案,我們和天津道周學熙大人交涉之后,以遠東礦業總公司的名義出資六十萬兩白銀買下該廠和灤州煤礦。灤州煤礦暫時還不是咱們投資的重點,真正的重點是這家唐山洋灰公司。我們目前正計劃融資四百萬關東銀圓擴建該廠,在遼陽,我們也正在投建遼陽洋灰公司。用于緩解東三省進口水泥的規模。”

在近期的東三省進口總額中,水泥所占據的份額和總金額都在不斷的急劇增加,考慮鐵路、港口等工程的大規模實施,以及地產業的快速興起,水泥消耗量在未來十年都會處于急需狀態。

在資本寬裕的情況下,大規模投資水泥廠成了一個共識。

容星橋也道:“水泥產業技術難度不高,我們從美國和德國購置設備,一同引入技術,繼續從德國聘請多位技術顧問,還準備在咱們和德國人合辦的遼陽礦業學校中,專門加入和水泥產業有關的教課。在湖北,我們也打算由遠東礦業總公司的名義,直接出資興建新的水泥廠。”

宋彪還是微微點頭,將這些事情都全權委托給財團自行處理,比起水泥之事,他更關心東三省鐵路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及不得,從路線勘探到投資興建,全部都不能馬虎。

宋彪所能做的就是讓容星橋等人盡可能的將精力集中在東三省大豆、銀行和鐵路這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上,竭盡遠東財團的一切所能,也務必要將這三件事辦好。

對此時的東三省而言,一個最好的消息就是……家族愿意在東三省長久扎根經營,和遠東財團一起建設出一個最為繁榮的東三省,并在這個過程中恢復……家族的實力。

鐵路、航運、金融依然是……家族最為關注的方向,特別是在鐵路建設上,宋彪和康恩斯.范德比爾特達成了很多潛在的協議,康恩斯.范德比爾特還愿意出資在東三省援建一所大學,就如他祖父捐款籌建的范德堡大學一樣。

宋彪則建議康恩斯.范德比爾特和東三省學政局一樣,先將教育捐款和資金集中在中專學校上,首先滿足東三省在工農業發展中所需要的大量的實用人才,后面才需要考慮大學的問題。

在有余力的基礎上,宋彪才考慮東北大學、東北政法大學、震旦大學和奉天師范學院的發展,除了震旦大學是遠東財團的私立大學,其他則都是東三省總督府和奉天學政局的官辦大學。

中專教育啊,對中國和東三省很重要,對遠東財團更為重要。

所以,遠東財團除了援建震旦大學之外,其余一概只援建中專學校,只要是遠東財團下屬各企業需要的人才,他們一律建校,甚至有完全聘請了俄國、德國、法國、英美、日本教員的全部使用外語教學的四年制中專學校。()RQ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