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之虎《論中國》讀書筆記(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東之虎 >>遠東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論中國》讀書筆記(3)

《論中國》讀書筆記(3)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貪狼獨坐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貪狼獨坐 | 遠東之虎 

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


“1950年7月7日和7月10日—僅在美國出兵朝鮮兩周后,周恩來主持了兩次中國領導人的集體會議,研究分析美事行動對中國的影響。本書[]

計劃開始了。與會者同意將原來為解放(基辛格原詞,侵略)臺灣而駐扎在福建沿海的部隊派到中朝邊境去,并將其改編為東北邊防軍,以“保衛東北邊境和支援朝鮮人民軍”為使命。

到七月底—美軍跨過三八線前兩個多月,多達二十五萬人的中國部隊已經部署在中朝邊境。[]

中政局和中軍委會議在八月繼續召開。[]8月4日,仁川登陸前六個星期,那時局勢對入侵的北朝鮮軍隊還是相當有利,前線仍深入南朝鮮縱深,直逼釜山,毛懷疑北朝鮮的能力,告誡他的政治局:

“如果美帝國主義者贏了,他們就會被勝利沖昏頭腦;然后,他們就會沖著我們來。我們必須幫助朝鮮,我們必須支援他們。這可以是以志愿軍的形式,在我們選擇的時間,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在這次會議上,周也做了同樣的分析:

總之,是預計仍然挺進的北朝鮮軍隊戰敗這一結果而不是美隊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中國必須阻止的。第二天,毛命令他的最高將領們“在兩個月內完成準備等待參戰的命令。”

這些是節選自《論中國》中的一段,也是基辛格研究的結果。這種結果讓基辛格認為“中國的戰略學通常表現出三個特征:對長期發展趨勢明察秋毫的分析,戰術選項的仔細研究,和運作決策的分頭探索。”

“這一切發生在麥克阿瑟在仁川兩棲登陸的幾個星期之前。事實上,中國的一個戰略研究小組預測了這一事件。那時,離聯合隊越過三八線還有一個月之遙。

簡短地說,中國參戰是基于戰略趨勢的考慮,而不是對美國某個特定的戰術動作作出的反應,更不是為了保衛三八線的法律確定性。

中國的進攻是一種先發制人的戰略,為避免尚未發生的危險和基于對美國最終意圖的錯誤理解。

這當然也是表達朝鮮在中國長期戰略計算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特別是在當今世界更關乎尋常。”

這種做法,同樣也體現在了續任領導者身上。1978年越南得到蘇聯的支持,全面發動了侵略柬埔寨戰爭并占領柬全境,企圖占領老撾與柬埔寨,將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圖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聯邦”,順帶提出口號“占領南寧過春節”。


上一章  |  遠東之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