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之虎《論中國》讀書筆記(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東之虎 >>遠東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論中國》讀書筆記(2)

《論中國》讀書筆記(2)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貪狼獨坐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貪狼獨坐 | 遠東之虎 
第一卷虎嘯滿洲

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

第一卷虎嘯滿洲

大國博弈

這本書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講解了基辛格眼中的當代中國外交史。..作者試圖從“圍棋”和“孫子兵法”出發,形象地闡述以楊子任等為首的新型領導人的政治戰略思想,細致的分析與各種事例的舉證,刻畫的絲絲入扣!著實敬服不已。

基辛格甚至認為:“美國在亞洲的幾場戰爭中受挫,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違背了孫子的規誡。”

例如,1958年8月23日,為了試探美國保衛呆灣的承諾堅決的什么程度,也為了提升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解放軍開始對金門進行大規模炮擊。來自

楊子任解釋說道,中國表明了軍事決心后,將重啟與美會談,如此“既有行動場所又有談判場所”。

基辛格把此解釋為《孫子兵法》“斗中求存”古為今用,目的是化強敵為弱敵,進行進攻性威懾策略。

蘇聯從斯大林時代的各種強硬動作,早為楊子任所不喜,即便中蘇還是盟友。

有趣的是,在炮擊金門的3周前,赫魯曉夫剛剛訪問北京,致使艾森豪威爾指控蘇聯授意楊子任這么干。來自

而在呆灣問題上,楊子任又利用赫魯曉夫的左右為難誘使他發出核威脅,這個赫魯曉夫自己都承認無意付諸實施的核威脅使蘇聯和美國關系限于緊張。

楊子任將赫魯曉夫當成了棋子,當成了劇本里的一個演員,獲得了宣傳上的重大勝利,“底氣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級會談。于是,兩位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楊子任和赫魯曉夫,高下立判。

這些,也體現在了歷次對外戰事中。

“對毛來說,西方的威懾概念還太被動。他拒絕中國站在被動挨打的位置上。只要有可能,他就主動出擊。

在某種程度上,這與西方的先發制人的概念相似,即首先出擊以預防受襲。但按西方的原則,先發制人意在軍事取勝。毛的先發制人的不同點在于他超乎意想的心理威懾。

他的動機力與其說是發動一次決定勝負的軍事打擊毋寧說是改變心理平衡,不是打敗敵人而是扭轉風險計算的結果。

正如我們在以后的章節中看到,中國在195458年間的臺海危機、1962年的中印邊境沖突、196971年間的中蘇烏蘇里江戰斗、和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的行動都有一種共同的特征:首先是勇敢的突然出擊然后是政治角力。

在中國人眼里,把雙方拉回到心理方程式中后,真正威懾的目的就達到了。”

特別是抗美援朝戰事,這給予基辛格的驚訝最大。

“沒有一個軍事學家能夠想到剛從內戰解脫出來裝備著繳獲國民黨武器的人民解放軍能夠迎戰一支有原子彈支持的現代化軍隊。”但中國出兵了,究其原因在基辛格查閱了大量資料后做出了表述:(。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來自


上一章  |  遠東之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