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三十五章 奇正相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奇正相合

第三十五章 奇正相合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09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35__(8jzw)

不過,既然孫權嫁妹之后又想嫁女,郭嘉自然是照單全收。

孫權此時有兩個女兒,年長的才七歲,年幼的才四歲。

兩個精心打扮之后顯得粉雕玉琢的女孩被帶到了郭嘉與孫權的面前。

這兩姐妹不諳世事懵懂天真,睜大清澈的眼睛好奇地望著郭嘉,在孫權吩咐之后才給郭嘉行了禮。

孫權抬起手想要給郭嘉介紹介紹他這兩個女兒,看看哪一個合適嫁給郭嘉的小兒子郭煜。

但是郭嘉看著這兩個女孩的眼神很平靜,平靜地有些詭異。

在孫權張口之前,郭嘉伸手一指年幼一些的女孩,說道:“吳侯若不嫌棄,就將此女嫁給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吧。”

就年齡而言,這兩個孩子都合適嫁給郭煜,可孫權發現郭嘉看他的長女時的眼神,似乎在平靜背后有一股憎惡。

既然郭嘉點名了,孫權也不反對,他能犧牲妹妹,犧牲一個女兒也不算什么。

再者,孫權很清楚,他與郭嘉的和平是短暫的,現在把女兒嫁給郭嘉的兒子,給兩家結下一份善緣,萬一日后孫家折戟沉沙,郭嘉還會顧忌這一層關系而讓孫家血脈得以延續。

孫權親自蹲下身來給年幼的女兒叮囑幾句,為了使得這門親事不發生變故,孫權決定讓郭嘉現在就帶著他的女兒離去。

小女孩露出驚恐的表情,就在想要哭之前,郭嘉彎腰將她抱起,對她微笑起來,那溫柔的表情,讓孫權感到詫異,因為他感覺不到郭嘉的虛偽。

那位孫權年長的女孩不明所以,但她也知道郭嘉選擇了她的妹妹,沒有選她,她不知道為什么。

轉身朝外走去,郭嘉心底甚至是比孫權還要了解這兩個女孩。

年長的,乳名叫孫大虎,是歷史上后來的魯班公主,那個嫁給周瑜兒子后與侄子犯下私通大罪的女人。

年幼的,乳名叫孫小虎,是后來的魯育公主,她是一個苦命的女人。

不能怪郭嘉對孫家的事知道這么多,作為一個穿越者,對三國這段歷史的風流人物,誰又沒有好奇心去仔細了解江東孫氏的家史呢?

天下英豪無數,江東孫家兩代出三個梟雄,可謂一門虎子,令人欽佩而又神往。

大虎與小虎的生母是步夫人,而步夫人又是孫權眾多妻妾中最令男人憧憬的一個配偶。高品質更新

步夫人美貌無雙,從不嫉妒,孫權后宮的眾多美妾,都是步夫人挑選出來推薦給孫權的,這樣的女人,天下哪個男人不想要?

而就是這樣的女人,生下的一雙女兒,卻迥然不同。

孫大虎品行惡劣,不但穢亂宮廷,甚至發動政治傾軋結黨營私。

孫小虎則命運坎坷,先夫早亡,改嫁后也淪落到一個悲慘結局,甚至可以說,她是死在親姐姐孫大虎手上的。

兩姐妹都繼承了步夫人的美貌,可孫大虎沒有遺傳到步夫人的道德品質。

如果這兩姐妹中硬要郭嘉選擇救一個改變她的命運,郭嘉會選擇孫小虎,因為他在孫小虎身上依稀看到了喬家姐妹的歷史身影。

人就是這么奇怪,明明眼前的孫大虎還只是個孩子,郭嘉理性一些,不應該用另一個時空的事情強加在她身上,可是郭嘉偏偏無法摘掉有色眼鏡,他對不忠貞的女人感到厭惡。

人是自私的,封建王朝的男人更加可以光明正大地自私,可以允許自己風流,不能容忍女人多情。

江東為郭嘉送行準備樓船停泊在岸邊,孫尚香與她的衛隊已經登船等候,吳侯孫權出城相送,一路與郭嘉談天論地。

待到分別之時,郭嘉淡淡地與孫權和江東文武告別,在眾人復雜的目光中,郭嘉抱著身體有些發抖的孫小虎登上樓船。

孫尚香面色清冷地從郭嘉懷中幾乎是用“搶”,將孫小虎抱入自己懷中,小女孩埋首在自家姑姑的懷里,總算身體不再發抖,但對未來,尤其是眼看開動的樓船距離岸上的父親越來越遠,她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駛向何方。

郭嘉披著大氅傲立船頭,俯視岸邊江東君臣,眼神冷漠,抬頭望望風云變幻的天空,內心輕嘆。

吳侯,你錯過了唯一的機會。

劉備這幾日提心吊膽,一面忙著備戰,一面又四處問計,問問簡雍,問問糜竺,問問伊籍,問問諸葛亮,前三人沒什么主意,諸葛亮卻只讓劉備稍安勿躁,但也沒打包票不會有戰事爆發。

天寒地凍,因劉琦臥病在床,劉備順利接管他的一萬兵馬,擁兵兩萬的劉備忙得焦頭爛額,備戰備戰,其實他心里很明白,太平軍如果攻來,他根本就不會與對方沖殺,而是率軍逃跑,可往哪里逃?

夏口城樓上,城外軍營人頭攢動,諸葛亮在城樓一角俯視這幅景象,面無表情。

命人抬了一把七弦琴,諸葛亮坐在城頭一角,雙手撫琴,右手修長的手指輕輕撥動琴弦。

一曲鹿鳴悠揚傳開。

優美的琴曲讓城樓外的不少將士都停下步伐聚精會神地聆聽。

關羽與張飛正指揮著將士,突然聽見這琴聲,抬起頭朝城頭望去,二人面露氣惱之色。

“站著發什么呆?!還不快將這些糧草運過去!”

張飛擺出一個動手鞭笞的動作,身旁的將士們趕緊行動起來,不敢再有絲毫懈怠。

不是張飛和關羽不懂音律,他們懂,而且會比普通士卒更懂得欣賞。

可是現在,諸葛亮的行為,在他們眼中不合時宜。

太平軍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要打過來,誰還有這個心思聆聽音樂?

劉備派了糜竺前來再次向諸葛亮問計,劉備已經問煩了,不好再去求教諸葛亮。

糜竺在諸葛亮身后靜靜佇立,恍如隔世,二十多年過去之后,當年在徐州城腰纏萬貫的大富豪現在的反差是天差地別,斯文儒雅的面孔上盡是滄桑。

待諸葛亮十指停下動作,琴韻散去,糜竺才向諸葛亮躬身詢問起來。

“軍師,我軍到底該如何面對太平軍這十數萬大軍?”

很多年過去了,糜竺已經習慣了向人卑躬屈膝,眼前這個比他年輕很多的諸葛亮,讓他彎下腰,輕而易舉。

諸葛亮雙手撫在琴弦上,好似自言自語。

“敵軍還沒攻到眼前,我軍就已自亂陣腳。曹操舉兵三十萬東征之時,我軍還有江東作為盟友,現在只靠自己,曝露出的膽怯,就算是背水一戰,恐都沒有勝算。”

這兩萬兵馬,說到底也只有五千白耳兵可堪大任,其他的一萬五,有一萬是劉琦的,有五千是荊州那些不愿投降曹魏之時投奔劉備的。

治軍練兵,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支強大的軍隊,需要日夜操練,千錘百煉后才有成效。

可時間,是劉備沒有的,就算諸葛亮接手治軍,他也無法在短時之內令這支軍隊有質的飛躍。

不可否認的是,赤壁大捷,江東功不可沒,真正的主力,都是江東的,劉備的兵馬是增添江東勝算,對戰爭勝負,并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

糜竺微微皺眉,這些年風雨飄搖,他也練就了處變不驚的本事,或者說幾經生死后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也就能淡看危機。

“軍師的意思,難道太平軍攻來,我軍束手就擒嗎?”

諸葛亮走到城墻邊,驀然輕笑地問道:“子仲以為太平軍會攻打夏口?郭嘉不死,太平軍就會退回江陵。”

太平軍近十五萬兵臨江夏,真是意圖討伐劉備?太看得起劉皇叔了!

糜竺上前一步,在諸葛亮背后悄聲道:“翼德將軍與云長將軍向主公進言,意欲在郭嘉返回江陵路上截殺他。”

諸葛亮笑意更盛,搖頭譏笑道:“殺了郭嘉又怎樣?吳侯不敢殺的人,主公就敢殺?吳侯殺郭嘉,孫劉聯盟一致抵抗太平軍,還有三分勝算。主公若半路截殺,無論成功失敗,到時候會是太平軍與江東一起討伐主公。”

“所以主公拒絕了。軍師,郭嘉難道真的不會對付主公嗎?”

糜竺淡淡道。

諸葛亮遙望蒼穹,白云蒼狗,變幻無常。

“益州劉焉行僭越之實,李傕郭汜禍亂朝綱,韓遂屠戮西北,南蠻北上進犯,曹賊席卷荊襄,就連二十年前郭嘉險些命喪荊州之時,荊州名義上都是無主之地。子仲,你覺得郭嘉用兵,會無緣無故嗎?會讓天下人詬病嗎?會遭天下人指責嗎?”

糜竺仔細一想,頻頻點頭。

郭嘉每攻一城,每掠一地,都會高舉義旗,所謂名正言順。

沒有人會為那些命喪郭嘉之手的人叫屈,叫冤。

大義上走正道,兵略上走奇謀,這就是郭嘉崛起雄霸一方的策略。

諸葛亮負手望天,平靜道:“縱觀天下大亂后近三十年,真正把奇正相合做到極致的人,只有郭嘉。所以,郭嘉安然無恙返回江陵,便不會攻伐江夏,哪怕他口中所說一月之期到了,也不會。”

如果郭嘉死在江東,太平軍攻伐劉備也有理由,因為孫劉兩家是聯盟。

而劉備此人,郭嘉雖然擺出一副趕盡殺絕的模樣,可諸葛亮肯定,郭嘉若殺劉備,鮮血會污了他的名,得不償失。

諸葛亮料事如神,他的確猜對了郭嘉的心思,只是他不知道郭嘉已經把江夏郡借給了孫權。

“眼下郭嘉正返回江陵,主公也已否決關張兩位將軍的提議,為何軍師不讓主公停止備戰?”

就算無仗可打,備戰的一系列動作也是極大消耗,而劉備,耗不起。

諸葛亮沒有回答糜竺,只是望著天空,微微出神。

郭嘉,你會不會是一個圣君?讓我拭目以待吧。

35_更新完畢!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