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五十四章 英雄相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四章 英雄相惜

第五十四章 英雄相惜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n小說罓∷


曹軍在武關慘敗而歸,函谷關這邊的戰事雖還未打響,對峙之勢卻已然成型。

關東二十里,張頜與淳于瓊各自領軍駐扎,一南一北,成掎角之勢,可作相互援手。

函谷關不同武關設在高處,而是在谷中,巍峨如山的關城扼守關中咽喉。

關外的防御措施非常到位,極盡阻力重重。

先有溝壑的陷馬坑,后接密密麻麻的拒馬槍,再后還有壘砌起的外圍堅壁,關城內外設置哨塔,城樓上弩機并排而立。

張頜與淳于瓊抵達函谷關已有數日,只在關前叫罵,并不下令攻城,似乎他們的叫陣只是為了走個過場。

在武關的曹軍慘敗之前,張頜與淳于瓊的確只是給函谷關施壓,并沒有即刻攻城的打算。

袁曹之間的戰略是奇襲武關,在武關淪陷后,函谷關的軍事力量將會大大減低,因為他們要西歸援救三輔。

淳于瓊想要戰,張頜極力勸阻。

張頜要等,等武關的戰報再做決定。

可他沒有想到,等了數日,武關方面卻送來了曹軍慘敗的消息,攜殘兵敗將的夏侯兄弟仍舊在武關前進不得。

函谷關是張遼鎮守,賈詡雖領了軍師中郎將的官職,卻并不對張遼任何軍事部署指手畫腳。

賈詡倒是像個清閑的長者,每日在軍營帥帳中下棋看書,悠閑如故。

這日,張遼帶著郭嘉的手書來到帳中,賈詡依舊淡然地跪坐在一旁,面前擺著棋盤,手捏黑子落定后,再捏起白子,思考半晌落了下去。

“軍師還真是好興致。”

張遼笑呵呵地來到賈詡面前,跪坐下來,拿過白子,看看棋局形勢,等待賈詡落黑子。

賈詡淡淡一笑,問:“看來首戰告捷了。主公有何吩咐?”

張遼的視線在棋盤上,輕聲回道:“主公說接下來袁紹會下令猛攻函谷關,令我等嚴加防范,至少要再拖延袁紹大軍五十日。”

既然曹軍在武關敗了,那么袁紹必定會下令強攻函谷關,拖延下去,袁紹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

函谷關設在谷中,深險如函。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關隘地處深險谷地,地勢險要,窄處只能容一輛馬車通行,所謂“車不方軌,馬不并轡”。而且由于這段黃河流域丘巒起伏,有中條山、崤山等阻斷,函關谷底成為附近地區唯一東西向平坦的通道,自然成為軍事要沖。

曾經秦國憑函谷關地利抵擋六國聯軍,函谷關的雄關之稱,非浪得虛名。

“張頜,淳于瓊,將軍認為此二人,誰是此戰大敵?”

賈詡始終不溫不火,不論智謀心計如何,到了他這個年紀,也算是修成正果,心緒不會大起大落,即便是意外,頂多也就是掀起微小波瀾。

張遼若有所思地抬起頭,望著賈詡,輕聲道:“自然是張頜。”

論身份地位,淳于瓊是高過張頜,在袁紹面前的分量,也是淳于瓊更勝一籌,但張遼只知道張頜是在平定黃巾時脫引而出被韓馥重用,后來袁紹入主冀州,改換門庭。

而淳于瓊,除了政治資本高一些,本人并無突出戰績。

打仗方面,張頜應該比淳于瓊強。

這是張遼的看法。

賈詡聽后,并不評論,淡淡道:“既如此,那就先消除張頜這個將軍視為大敵的人吧。”

張遼面露詫異之色,繼而喜形于色,問:“軍師可有妙計除去此人?”

賈詡微笑著搖了搖頭道:“略施小計,可解眼前之局,卻不能永絕后患。”

不管是解燃眉之急還是一勞永逸的計謀,張遼覺得多多益善,立即虛心請教起賈詡該怎么做。

袁軍南面大營

淳于瓊得到袁紹從洛陽發來的命令,命他速戰速決,盡快拿下函谷關。

“去請張將軍來我帳中議事。”

淳于瓊高坐帥位,靜待張頜到來。

從北面大營來到淳于瓊帥帳內,一表人才頗有儒將風采的張頜給淳于瓊見了禮,而后入座。

淳于瓊廢話不說,直接將袁紹發來的軍令遞給張頜。

張頜一邊看,一邊皺眉。

函谷關易守難攻,這已經無須去證明。

當年戰國七雄并立,六國聯軍都沒能攻克函谷關覆滅秦國,他與淳于瓊這六萬兵馬,要攻克函谷關是難比登天。

不過形勢不能一概而論,郭嘉關中只有八萬兵馬,能調動的只有七萬,函谷關充其量前前后后只能有六萬兵馬。

只要把郭嘉的兵馬消耗干凈,函谷關自然也就能夠拿下。

袁紹揮軍二十萬而來,曹操有五萬兵馬的助力,總得有一方做炮灰,曹軍武關慘敗,炮灰的作用起到多少,消耗了多少太平軍?一千?三千?

這些,張頜都不知道。

他只知道,袁紹二十萬兵馬來打關中,即便打下來了,能剩下十萬兵馬,就是奇跡。

“這,淳于將軍打算如何行事?”

張頜試探性地問淳于瓊。

淳于瓊毫不在意地笑道:“明日便下令強攻函谷關,聽說坐鎮函谷關的是張遼,哼哼,無名小輩,不足掛齒,十日之內,我軍大旗必定豎立在函谷關城樓之上。”

相比淳于瓊的履歷,張遼的確難以比肩。

張頜眉頭緊鎖,淳于瓊這幅目中無人的態度,不是一個好兆頭。

他沒有據理力爭好言相勸,因為都是徒勞。

默默地轉身離開營帳,張頜打算還是看看明日形勢再做打算。

如果張遼真的不知死活出關迎戰,那他倒是喜聞樂見這個局面。

不過,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是在見識了張遼在函谷關外的防守部署,不能說天衣無縫,可終究是阻力重重。

張遼,數年前擊敗過呂布的張遼啊。

張頜心事重重地返回大營,他滿腹苦澀,在袁紹這里他是功臣。

至少打公孫瓚,他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將領。

可是在袁紹心中的地位卻十分尷尬。

甚至連淳于瓊都比不上。

袁紹對他心懷芥蒂,根本原因是張頜率領袁紹寄予厚望的大戟士軍團被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打得落花流水。

大戟士,重甲重兵,若是步卒之間對抗將是佼佼者。

可機動能力緩慢的大戟士面對擅長控弦的白馬義從,在戰場上被騎兵玩的暈頭轉向,別說傷敵,連對方的衣服都摸不著,是真的望塵莫及,反觀白馬義從能騎善射,中距離,短距離,就能射殺這樣的重步兵。

這是兵種相克,與統帥能力無關。

可張頜就是這樣被袁紹心中不喜,他對袁紹說百句話,抵不上旁人郭圖,許攸,淳于瓊說半句。

他心中不服。

淳于瓊有什么資格對他頤指氣使?

一個在軍中放縱無度飲酒的將軍,簡直是侮辱了將軍這個詞

當年,淳于瓊與袁紹同列西園八校尉,與袁紹平起平坐,后來追隨袁紹到河北打天下,憑這一點,袁紹信任厚待淳于瓊,也情有可原。

張頜敢怒不敢言,是他資歷不夠,他沒有底氣向淳于瓊發難,更別說指揮淳于瓊了。

在張頜還未應募加入韓馥討伐黃巾的軍隊前,淳于瓊就已經是天子腳下的皇城校尉,看一看當年西園八校尉中的人,蹇碩,曹操,袁紹,加上淳于瓊,其他四人也都不是無名之輩。

張頜怎么比得了淳于瓊?

翌日清晨,袁軍南北兩營全軍出動,兵叩函谷關。

淳于瓊意氣風發,策馬陣前,這一回他帶著袁紹的軍令,是真的要打,而不是造勢。

“張遼小兒,你若是個漢子就出城來戰,別做縮頭烏龜貽笑大方哈哈哈哈”

淳于瓊言語相激,意圖在明顯不過。

城樓上守軍肅容以對,每架弩機前都有士兵操控,隨時準備殺敵。

此前多次叫陣,城樓上只有守軍,張遼都沒有露面過。

這一次,淳于瓊本來以為張遼仍舊不敢出來,卻沒想到他一開口罵,張遼就現身了。

身穿鎧甲英武挺拔的張遼站在城樓邊上,俯視前方。

在陷馬坑外百步的距離,淳于瓊單槍匹馬在陣前,他的身后,還有一員武將,年輕威武,與張遼不相上下。

“咦?縮頭烏龜終于伸頭露臉了?哈哈,張遼,快快出城投降,若不從,那就別怪我刀下無情了。”

淳于瓊盡管是仰視函谷關城樓上的張遼,卻仍舊盛氣凌人。

張遼仿佛對他視而不見,目光越過淳于瓊,直逼袁軍陣前的張頜。

遙遙拱手,張遼神情嚴肅,語氣十分平靜。

“敢問雋乂兄可在?”

淳于瓊一臉狐疑地扭過頭來看張頜。

張頜也莫名其妙,他根本不認識張遼,為何對方這么尊重地稱呼他?

此時摸不清對方意圖,張頜也只能拍馬出陣,來到淳于瓊身邊,朝張遼也抱拳還了一禮。

“在下張頜,不知足下有何見教?”

城樓上的張遼表情鄭重,朝張頜朗聲道:“在下久仰雋乂兄大名,雋乂兄乃世間豪杰,遼敬佩不已,你我之前雖未謀面,在下卻與君神交已久,今我各為其主,竟要刀兵相見,實乃憾事。”

張頜怔怔不語,他還沒反應過來。

難道張遼真的仰慕他?

這,難道就是英雄相惜嗎?

一邊的淳于瓊不干了,朝著城樓上的張遼爆喝道:“張遼小兒,你敢無視我淳于瓊”

張遼朝淳于瓊投去不屑的目光,輕蔑地吐出一句話。

“某不知天下有淳于瓊。”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