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三十六章 異想天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異想天開

第三十六章 異想天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您現在的位置:

天下諸侯帳下的謀士武將,只有很少是懷著匡扶天下的雄偉理想而投效君主。

他們效忠的君主,若只想固步自封,守住既得成果,那么謀士武將則追求的是保存當前利益。

如果君主有雄心壯志進取天下,麾下謀士武將則會追求極限利益。

像郭圖這種謀士,誰也不能說他心懷不軌,袁紹若敗亡,墻倒眾人推,他作為袁紹的謀士,下場也一定慘淡凄涼,他自然是希望袁紹越強越好。

打下關中,擴張屬地,把涼州司州都收入囊中,再聯合劉表對曹操形成夾擊,袁紹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到時候,封侯拜將,家門顯赫,這都是理所應當的。

只是,事分輕重緩急,急功近利,往往欲速則不達。

袁紹即將一統河北,可謂勢吞天下,氣貫長虹。

郭圖做做白日夢沒關系。

哪個諸侯帳下都有這種謀士。

不可否認,郭嘉麾下也肯定有人認為拿下關中后,進取中原,席卷天下不在話下。

但是了解郭嘉的謀士,不會跑去給郭嘉進言冒進,那是自討苦吃。

可袁紹就喜歡聽人吹捧恭維,人生得意嘛,是需要一些贊美的聲音來炫耀張揚一番。

但是要分清場合,分清輕重。

如果被勝利蒙蔽了雙眼,只會誤己誤人。

此時此刻在袁紹心里,攻打關中的想法已經生根發芽,他所顧慮之處,是擔心曹操從中作梗,或者說曹操慫恿他本就是有著不良企圖。

袁紹以至有種非常惡俗的想法:

總之不能聽曹操說什么,就做什么,吹毛求疵也好,無理取鬧也罷,都要給曹操添點兒亂,讓曹操不能稱心如意。

沮授是真心真意輔佐袁紹,為了袁紹霸業,有時連冒犯主公這種危險的事情也會做。

“主公,雖然函谷關就在并州的西南,相距不遠,可主公若要發兵去討伐關中的郭嘉,是要從冀州調集大軍千里迢迢而去啊,這車馬勞頓,糧草運送,都是沉重的負擔。主公這些年都在與公孫瓚交戰,三軍疲敝,勞苦不堪。此時,可不是一個動兵的良機。”

沮授的話不難理解。

公孫瓚躲在幽州的易京,是冀州東北面很遠的地方,而關中在冀州西面,也是不短的距離。

這東來西去的一段路程,對連年征戰的將士們就是個苦差事,更別說還要押運糧草輜重,愈加苦不堪言。

在沮授看來,袁紹要打這一場仗,首先自已的準備就不充分,倉促出兵,后果不堪設想。

“郭嘉雖表面上占據關中名不正言不順,但他的的確確是剿滅李傕郭汜的功臣,是為天子,為天下斬除逆賊的功臣主公您去討伐郭嘉,無非就是曹操用天子的表面罷了,難道您甘心被曹操指使嗎?”不跳字。

打仗要有表面,曹操雖然能夠用天子表面來號令袁紹,以至用郭嘉無故占據關中為由使得袁紹出兵是大義所趨。

可這種理由現在天下人還有誰信?

要是這種理由能夠作為大義的話,是不是曹操用天子表面把劉表的官職撤銷,劉表不從,那么曹操就能夠攻打劉表了呢?

袁紹打郭嘉,不義無名,以至會遭人唾棄。

沮授是從局勢本質出發去分析,不光袁紹,堂內眾人都陷入了沉思,郭圖也不例外,他雖私心重,卻也不是胡攪蠻纏唯利是圖的人。

見到袁紹消去怒氣開始用心傾聽,沮授松了口氣,生怕袁紹沖動之下就揮軍西去。

“關中有雄關拱衛,郭嘉雖只有不到十萬的兵馬駐守關中,卻也不能小覷,他只需死守不戰,要攻克函谷關,可是要付出極大代價的。郭嘉有地利之助,加上他善待百姓,民間口碑極好,若伐關中,關中百姓恐與郭嘉結成一心,此乃人和。主公,在下希望主公三思,拒絕曹操的提議,不要發兵攻打關中。主公現在要做的就是剿滅公孫瓚,而后逐鹿中原,待主公將曹操也擊敗后,劉表,袁術之流,不足為懼,就算郭嘉在關西成為強勢的諸侯,那時,主公再與郭嘉一較高下,決定天下歸屬”

沮授言語激昂,鏗鏘有力,表情凝重,目光灼灼地盯著袁紹。

興兵攻打關中,一統關西的想法在心中慢慢熄滅,袁紹的頭腦是能夠聽明白沮授的分析,這頭頭是道,條條有理,袁紹以至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堂內沉默,儀表斯文的審配卻忽然一臉愁色地說道:“主公,在下擔心,若是主公在席卷中原之前,郭嘉提前一統關西,那么主公南下時,郭嘉趁火打劫,或是倒向曹操一邊,對主公可是不利啊。”

對未來局勢的把握,所有人都只能通過猜測推斷。

袁紹這一聽,腦子混亂起來。

擺在眼前的形勢,公孫瓚還有口氣,可郭嘉已經拿下了關中,只需緩過初期,郭嘉就立刻強盛起來。

而他要揮軍南下,怎么也要準備一兩年吧,這個時間里,郭嘉如果安枕無憂,必定能夠在他攻伐中原前擁有決定中原局勢的實力。

現在的郭嘉,能夠說是位居袁紹之下的天下第二大諸侯。

“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唉……”

袁紹心生氣惱,又愁又怒。

他也懼怕郭嘉和曹操聯合起來,這樣的局勢是很微妙的,若是只有兩方博弈,那還好說,可自郭嘉拿下關中后,長江以北,就是郭嘉,曹操,袁紹三方在。

三家里,袁紹最強,常理來說,應該是曹操和郭嘉聯合起來對抗袁紹。

可曹操與袁紹是正面交鋒,郭嘉暫時還無力東進,也就無法對曹操形成要挾,同時也沒辦法征伐袁紹。

曹操抵擋不住如日中天的袁紹,并且他是三家中最弱的,所以他要挑起袁紹與郭嘉的爭斗。

審配這一番話的效果使袁紹攻打郭嘉的想法死灰復燃。

袁紹害怕這一次拒絕曹操,下一次,就是曹操和郭嘉結盟來對付他了。

不過,袁紹留了個心眼。

“我今日就給曹阿瞞回一封書信。哼,他想讓我去打郭嘉,自已在一旁看戲,癡心妄想。顏良文丑,整軍備戰”

袁紹的決定很突然,沒有任何預兆地就下了一個結論。

田豐和沮授滿目錯愕。

剛才不是都說清楚了嗎?

為何主公還要備戰?

唉……

冀州袁紹在議事時候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才下了決定。

遠在南方的劉表卻一派輕松。

荊州是落魄士族欣然向往的避難所,在襄陽聚集了為數眾多的文人雅士。

自從提領荊州以來,劉表拒郭嘉,敗袁術,殺孫堅,擋張濟,一連串的防守戰役打得極為出色。

天下人能夠說劉表是個守成之君,卻不能詬病他沒有野心。

因為劉表的所作所為,都是恪守本分。

他是荊州牧,老老實實地治理屬地。

天下人誰敢說他不去擴張屬地就是錯的?

他招撫流寇,萬里肅清,使得群民悅服。

比起那些不斷擴張屬地的梟雄,劉表愈加心安理得。

至于閑暇之余喜歡吟風弄月,憧憬風花雪月的生活,也沒有錯。

在士人眼中,劉表這是高雅的追求。

他們推崇劉表不無道理,一個能打仗的文人,是值得崇拜的。

襄陽州牧府中

劉表本在寫詞賦,這番閑情逸致被一封密詔給破壞了。

同樣召集謀士們商議,劉表顯得有幾分無奈,卻并不緊張。

謀士們看完密詔,多半都在冷笑。

曹操這挾天子令諸侯還真不客氣。

真把自已當天子了?

“曹孟德用天子表面下了這份密詔,稱郭嘉未得詔令便占據關中,令我發兵攻打成都討伐郭嘉。郭嘉剿滅李傕郭汜有功,斷不能伐,你們看,我該用怎樣的借口推辭掉這份密詔?”

劉表不同袁紹,劉表沒有稱霸天下的想法,他提領荊州牧的時候已經年近四旬,現在也已經四旬過半,他如果還做著一統天下的春秋大夢,也就難怪歷史上死于非命的無知之輩多如繁星了。

曹操讓劉表也打郭嘉,不過是攻打成都,這個差事,劉表肯定不愿接,現在荊州太平無事,袁術的注意力也轉移到了徐州那邊,他好不容易能夠寢食安穩,沒必要無事生非。

誰也不得罪,誰也別來得罪我。

劉表就是那種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主。

堂中謀士們都有點兒意興闌珊。

他們自負才華過人,現在卻只能幫劉表出一些不入流的主意。

像怎么推辭曹操的這種小事,他們還真都提不起興致。

“郭嘉北進關中,益州東部的兵馬絲毫未動,周泰在巴東,張白騎在涪陵,就算趟過這兩郡,張燕在江陽,成都有郭嘉留守的兵馬,曹孟德這是異想天開呢?莫非是刻意刁難主公?”

伊籍搖搖頭,長吁短嘆。

不管怎么說,益州都還有十萬兵馬,劉表也有十萬,但是劉表能傾巢而出去打益州嗎?

就算劉表想打,也未必打得過啊。

好不容易過上了安寧的日子,劉表可不希望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這主動攻伐郭嘉,等同在家門口樹敵,何況又打不贏,費勁不討好。

。.。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