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九十一章 特殊來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特殊來客

第九十一章 特殊來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

曹操舉著“為父報仇”的旗號興兵攻打徐州,屠殺徐州軍民數十萬,兇名赫赫,天下震驚。網,duwo,。

沒能攻下徐州不是因為徐州城堅固,而是因為呂布偷襲兗州,曹操不得不揮師去救。

按照郭嘉出潁川時想要投效曹操的思路,徐州志在必得,因為打下徐州不但是壯大曹操的機會,也是遏制另一個梟雄崛起的途徑,有郭嘉在,斷不會給呂布任何機會,陰差陽錯,歷史仍舊重演,曹操還是要經歷一次這前期最艱難的困境。

兗州幾乎全境淪陷,曹操只剩下三個縣,但與呂布相抗衡,哪怕呂布有謀士陳宮,可曹操麾下不但有曹氏夏侯氏宗族兄弟猛將,還有荀彧,程昱等謀士,呂布永遠只是一個沖鋒陷陣的先鋒驍將,而不是統領全局的帥才,天下人都認為曹操這次必死無疑,甚至曹操自己都有點兒悲觀,可在程昱,荀彧力挺之下,曹操重整旗鼓,滿懷信心地要收復兗州。

兗州,徐州的戰火令天下聚焦,兗州有呂布做主角,徐州也來了一位名聲驟起的角色登臺亮相。

在曹操興兵來攻的時候,陶謙派人去向公孫瓚求援,在政治立場上,陶謙能夠求助的諸侯并不多,公孫瓚是其中最強的,盡管公孫瓚與袁紹在河北的對抗已經走向劣勢。

在青州刺史田楷麾下聽命的劉備不期而至,帶著可憐的兵馬救援徐州,或許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劉備是不自量力,貽笑大方,但劉備這份氣魄足以讓天下人敬佩慚愧。

機緣巧合,劉備援救徐州是杯水車薪,但曹操后院起火,劉備鬼使神差地自己小命沒丟,還收獲了一份救徐州有成的功勞。

陶謙看上了劉備麾下關張熊虎將,于是用四千丹陽兵為條件留下劉備在徐州。

劉備從前是在田楷的手下聽命,田楷又是公孫瓚的手下,劉備從地位上是諸侯手下的手下,現在陶謙用四千丹陽兵拉攏他,他何樂不為?不但手下兵馬實力增長,劉備也上升到了諸侯手下的地位,兩家一拍即合。

當兗州,徐州的戰況情報傳到益州時,益州府的官員們大多都有些對曹操感到憐憫。

父仇不共戴天,曹操舉著這個旗號去打徐州,誰也不能指責他,張闿的確是陶謙的屬下,再怎么推卸責任,陶謙本人是罪責難逃。,,。

郭嘉卻莫名一嘆。

劉備,終究還是登上了天下這個舞臺

或許天下人眼中劉備實力不濟,但他絕對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劉備在幽州時就素以仁義著稱,樂善好施,他做過的官都很小,可他以民為重,但凡百姓有難,他都會盡其所能地施以援手,這在郭嘉眼中是小恩小惠,能改變為數不多百姓的命運,但無法從根源上令百姓的處境改善。劉備的舉動為他積累了民望,甚至不少百姓對劉備至死相隨,其中還夾帶著一些雜胡外族人,可見劉備聚攬人心的能力多么強大。

讓劉備真正聲名鵲起,擁有登上天下舞臺這個資格的,是三件事。

黃巾兵逼洛陽,劉備參與了救援。

北海孔融遭黃巾圍城,劉備去救。

曹操大軍壓境眼看徐州淪陷,劉備來援。

第一件事中劉備并不起眼,因為力挽狂瀾的不是劉備,但是救孔融和救陶謙,就是劉備展露梟雄潛質的事跡。

劉備有強將,但無雄兵,救孔融和救陶謙,他都是送死一般前去,換了別人敢嗎?劉備不計成敗,不顧生死,在別的諸侯坐觀上壁時,秉持大義公道毅然赴死般馳援,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劉備的作為,稱得上英雄

漢室后裔多如過江之鯽,落魄皇族并非屈指可數,劉備從前是一個小人物,但他一步一步爬上來,用他的行為詮釋仁義之道,怎能不讓天下有志投效明主的才士刮目相看?日后坐實了皇叔身份的劉備更是有了強大的政治號召力,一個梟雄的崛起,不可能僅靠武力

盛夏酷暑難當,烈日炎炎,郭嘉饒有興致地在府中后院涼亭款待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在亭中對坐的二人,一人是英姿勃發的郭嘉,另一人樣貌平凡,年近四旬,氣質謙和,面色淡然。

拿出府中儲量很少的醉仙酒來待客,郭嘉親自斟酒,將倒了八分滿酒水的酒杯推到對面之人眼前。

“文和丈夫,請。”

這位特殊的客人不是別人,正是從長安辭官離去的賈詡,賈文和。

賈詡端起酒杯聞聞酒香,淺嘗一口,露出淡淡笑意,說:“莫非使君待客都是用醉仙嗎?”。

曾經醉仙酒千金難求,現在更是有價無市。

郭嘉端起酒杯也小飲一口,微笑道:“丈夫說笑了,醉仙雖是好酒,卻也只有與丈夫這樣的大才共飲,才有味道。”

他從來都不會對有才華的人吝嗇溢美之詞。

賈詡有才華嗎?這個問題無須爭辯。

聽到郭嘉如此贊他,賈詡卻露出一絲愧色,望著酒杯中澄凈的液體,淡淡道:“使君應知,李傕郭汜之所以禍亂長安,是因在下。”

對于賈詡為李傕郭汜出主意攻打長安控制朝廷,歷史評價對賈詡是非常貶低的。

杯中酒還有一半,但郭嘉再次給賈詡倒滿八分,輕聲道:“可我也知道,若沒有丈夫,羌胡首領們會穢亂宮廷,甚至比董卓更加惡劣。丈夫勸李傕郭汜打入長安,實為自保,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丈夫的處境,將心比心,我能理解。”

王允不赦免李傕郭汜,賈詡也是董卓舊部,王允會不會赦免他?難說,所以賈詡是為了自保而勸李傕郭汜攻打長安,換了郭嘉,在同樣處境中,八成也就這么做了。

而賈詡在長安中不知多少次攔著李傕郭汜大開殺戒,又因李傕郭汜攻打長安時邀羌胡部曲的首領們做助力,承諾給他們皇宮中的美女,賈詡眼看那些首領們要進宮搶掠后宮嬪妃侍女,于是用計勸退了羌胡首領們。

賈詡離開長安的原因很簡單,不是李傕郭汜對他不好,而是長安的局勢,讓他感到了危機。

從前長安是李傕郭汜樊稠三人相互牽制,三人鼎足,局面是平衡的,因為二人相斗,第三人就起了關鍵的制衡作用,相互忌憚,反成微妙和平局面,可李傕殺了樊稠之后,三足鼎立的局面變成二虎相爭,那就是不死不休了,形勢一發不可收拾,賈詡為求自保,辭官遁走。

選擇來益州,是因為郭嘉如今已經是益州牧,天下人無論誰投效郭嘉,不存在大是大非的掙扎,只有郭嘉值不值得投靠,才士之輩能不能一展所長這樣的考量。

最關鍵的是益州太平,在益州可安枕無憂,賈詡出身卑微,他也可以去劉表那里避難,但劉表未必會用他,相較而言,他更相信同樣出身寒微的郭嘉,因為郭嘉在益州的所作所為,已經證明了他的用人是能者居其任。

“使君為在下開脫罪責,詡感激不盡。”

賈詡苦笑連連,長安朝廷的文武百官背地里如何議論抨擊他,他不用猜也都知道,卻很少有人能設身處地為他想一想,亂世求得自保,也有錯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郭嘉不為賈詡辯解,功過是非他沒有資格來品評,他說的話都是在開解賈詡罷了。

“丈夫,自黃巾之亂起,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梟雄并起,依你之見,漢室,還有希望嗎?”。

換個話題,讓賈詡不要沉浸在長安舊事。

賈詡這回拿起酒杯一飲而下,爽快地吐出口酒氣,胸中郁結散去大半,道:“能為漢室撥亂反治的人,從先帝殯天到今日,只有三人,卻都自誤而亡。第一人,何進,第二人,董卓,第三人,王允。”

郭嘉再次為賈詡滿上酒,笑意淡淡道:“漢室分崩之兆早已顯露,州牧權重總領軍政,已如往昔周天子分封諸侯,黃巾之亂,各地豪杰公然募兵,以公利私,養兵自重。先帝殯天,何進身為執掌天下兵馬的大將軍,卻只顧朝堂爭權奪利,他卻看不到,若他能一心為公,在諸侯割據初期時號令諸侯一同平叛剿匪,不但可掃平黃巾,還能趁機削弱各地諸侯,廓清四海后,他何進想要的功名利祿,唾手可得,甚至流芳百世。”

賈詡端起酒杯朝郭嘉一敬后滿飲下去,在郭嘉想要給他倒酒時搶先給郭嘉先倒滿酒杯。

“使君所言不虛,何進自誤是因私心,董卓自誤是因野心。董卓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可他的確有機會做大漢人人敬仰的忠臣英雄,他穢亂宮闈,擅自廢帝,枉殺朝臣,又無視百姓死活,這是自尋死路,眾叛親離啊。”

賈詡的話讓郭嘉情不自禁點頭贊同,董卓敗亡,究其根本原因,是董卓把所有階級都得罪光了,他擅殺權貴,得罪了士族,他無視百姓死活,又得罪了平民。

譬如高祖劉邦奪天下,立足關中要與民約法三章,遍收民心。后來進一步摧毀奴隸制,解放奴婢,以及輕徭薄賦,得到了百姓擁戴,天下,不是光靠打仗打出來的。

,到網址

沒有添加任何彈窗廣告,永久網址請大家收藏閱讀并相互轉告一下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