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二十四章 一文不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一文不值

第二十四章 一文不值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自黃巾之亂后又過了三年,這三年中天下發生不少大事,譬如冀州牧王芬與許攸合謀意欲弒君,邀曹操共襄大義卻遭拒絕,最終事情敗露,王芬滿門被誅,許攸潛逃,而漢靈帝也愈發感到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在皇城新建西園軍,雖名義上是蹇碩是總攬大權,可西園八校尉中有七位是士族中人,其中就包括曹操和袁紹。


各地仍有黃巾余孽作亂,你方唱罷我登場,不光是平民造反,就是官吏也不甘寂寞妄圖揭竿而起,世道是愈加紛亂不安了。


而郭嘉的周圍也發生了不少事情,戲志才成親,未來老丈人甄逸病逝,郭嘉與甄姜的婚事因此拖延。而荀家隨著黨錮解禁也重新在朝堂崛起。


夏秋更替之際,潁川一帶大霧彌漫,一日清晨,郭嘉收拾好行裝,提上寶劍走出房門,門外站著八位少年郎。


左側四人年紀約十四,雖相貌平平,卻氣度隱然,喜怒不形于色,他們四人都是孤兒,無名無姓,后來在學堂中脫穎而出,如今也是文采風流,學識過人的少年俊彥,他們跟著郭嘉一同姓郭,分別叫:郭修,郭齊,郭治,郭平。


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齊治平四字。


來到最年長的郭修面前,郭嘉見他肩上有些塵埃,于是伸手為他擦去,再整理儀裝,一邊動作一邊說道:“郭修,我不在時,你作為兄長要以身作則,一方面要照顧好家中老幼,另一方面要親自督導弟弟們的學業,千萬不可怠慢,學海無涯苦作舟,不進則退,希望你銘記于心。”


“小太公教誨,郭修終身不敢忘卻半分。”郭修深受感動。


其他人將郭嘉的動作看在眼里也和郭修感同身受,他們本是孤苦貧民,承蒙上天眷顧,不但得到了郭嘉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有幸得到郭嘉和戲志才以及徐庶的親自教導,這份恩情一生難報,如今郭嘉交托重擔于他們,怎敢怠慢,必鞠躬盡瘁。


郭嘉淡淡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帶著另外四名白衣少年一同牽了馬匹,乘著大霧緩緩離去。


煙蒙浩渺,五名白衣少年揚長而去,瞬間便消失在了大霧中,郭修四人駐足目送良久才作罷。


郭嘉帶走的四名白衣少年是四兄弟,姓蕭,因父母目不識丁所以并沒有名,后來被左慈教導武藝時發現這四兄弟根骨不俗,夸贊為練武奇才,數年調教下來,確實成就斐然,至少郭嘉單打獨斗面對四兄弟任何一個必敗無疑。


郭嘉雖然不是天生練武的料子,可他十歲前就有規律地做著強身健體的運動,十歲之后有了左慈指點,七年下來,也算小有成果,雖不可能有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本事,但好歹郭嘉自認也是個百人敵的高手啊,可就是這樣,面對這四兄弟任何一人,郭嘉沒有一絲勝算。


后來郭嘉就給這四兄弟取了名,從老大到小四,分別叫蕭忠,蕭勇,蕭仁,蕭義,取忠勇仁義的意思,也希望這四兄弟能夠明白強橫的武藝并不足讓他們立足天地,內修忠勇,外施仁義,才是一個強者的處世之道。


這一次郭嘉遠游也有目的,生逢亂世,他不可能有閑情逸致云游四方,此次出行,郭嘉一方面想要完成一份各州郡山川險要的地形圖,另一方面也是出門碰碰運氣,看能否碰上幾個青史留名的謀臣武將,待日后投身明主時事半功倍。


一月后,郭嘉一行五人來到了河東郡,眼看安邑縣就在眼前,郭嘉見到道路兩旁農田中的佃戶都在忙著秋收,而不少孩童都在道路中自在玩耍,于是下馬步行。


郭嘉一邊走著一邊點頭,不論如今天下大體民生如何,至少帝都周邊的郡縣還是能夠維持安定的,至于沒有賊寇作亂之外的百姓生活究竟如何,郭嘉無法得知詳情,但至少有一個安穩的環境,已是難得了。


安邑縣城門已映入眼簾,郭嘉卻眉頭微皺,因為后面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他轉身一瞧,塵土飛揚,三十多騎快馬奔馳而來,跨在馬上之人多是家丁侍衛打扮,唯獨中間的一人,錦袍綸巾,必是世家大族子弟。


聞聽馬蹄聲傳來,田里的農戶不少放下手上的農活,趕緊跑到道路上將自家孩子抱在懷中躲到一邊,但還是有七八個孩童聚在道路中玩著泥土,絲毫不知快馬逼近,而較遠農田的幾個農戶正神色焦急地朝這邊趕,口中還大叫著幼童的乳名。


郭嘉眉頭不展,因為他看不到這三十多騎減速的趨勢。


這些人看不到路中央的孩童嗎?不,絕對看得到。


那么,只有一個解釋了,他們不在乎。


“救人!”郭嘉一聲令下,蕭忠,蕭勇,蕭仁,蕭義與郭嘉一同奔向那前方不遠處的孩童,而這時,快馬也同時從他們身后不足三步的位置迎頭奔來。


千鈞一發之際,忠勇仁義四人各抱了一名孩童滾地躲開了馬蹄,而郭嘉也兩手各抱了一個孩童滾到一旁,但是。


蕭仁呆呆地看著自己落空的右手,盡管他的左手已經抱住了一個孩童,可是,他的右手落空了。


沒有人想到那個原本是蕭仁勢在必得的孩童卻站起身朝一邊跑去,那個方向,孩童的父親正一臉驚駭之色。


馬蹄沖擊之下,那名孩童倒飛十數丈,落地之后,濺起塵埃,發出一聲不大卻震得郭嘉瞳孔微縮的悶響。


馬匹一陣鳴叫,郭嘉五人剛才的救人動作,驚了馬,這一行人拽住韁繩,安撫了胯下駿馬后才將目光投向郭嘉五人。


哭聲震天,那孩童的父親抱著已經骨骼完全錯位,甚至連腦袋都扭曲到了一個慘不忍睹角度的孩童尸體,老淚縱橫,卻不敢抬眼看一看仇人究竟是誰。


痛入心扉的哭聲,郭嘉同樣也痛,不過他更多的是恨。


蕭仁面露愧色,握著的拳頭滴下鮮血,他的心在顫抖:“小太公,我,我該死。”


“不,你不該死,該死的人,永遠不是想要救人的人。”


郭嘉語氣清冷,放下懷中孩童后緩緩轉身,目光冰冷地逼視那坐在馬上的錦袍青年。


錦袍青年一表人才,只憑外貌,絕對是濁世佳公子。


“兄臺為何攔我去路?我看兄臺外貌不凡,氣質不俗,還未請教兄臺高姓大名?”青年公子面帶微笑,直視郭嘉,而不遠處農戶的哭聲卻置若罔聞。


郭嘉緩緩走到那青年公子的馬前,昂首輕聲問道:“有人枉死,那就有人要償命。公子,你是自己下馬受死痛快點兒呢?還是我請你下馬將你折磨致死呢?”


馬上青年公子大驚失色,再一探頭去看前方的情景,知道今天碰上打抱不平的游俠了,遇到這種人,道理是講不通的,于是當下告饒道:“兄臺,此事是我的過失,沒看到路前有孩童擋道,你看這樣可好?我賠償那孩童老父錢財,以平喪子之痛。兄臺,我這是生逢喜事,匆忙趕路回家報喜才行事魯莽,還望見諒。兄臺,莫不如與我一同進入縣城,這河東郡安邑縣,我衛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且與兄臺把酒言歡,豈不快事?”


郭嘉低頭冷笑。


擋道?


孩童懵懂無知,知道什么是擋道嗎?


賠錢?


人命關天,破財消災嗎?


喜事?


你生逢喜事,可他人卻要辦喪事嗎?


衛家?


好大的口氣,名門子弟只剩下家世立足于世了嗎?


郭嘉再次抬頭地時候露出一抹淺笑,那衛家公子以為郭嘉妥協了,頓時趾高氣揚起來。


“公子,我明白了。原來殺人只要破財就可以了,呵呵,衛公子,請問,你的命,值幾錢?”


衛公子頓時面色大變,招呼左右喝道:“給我拿下此狂徒!”


忠勇仁義四人早已蓄勢待發,此刻圖窮匕見,四人不等那些家丁侍衛下馬來擒,便拔劍而上。


“殺了。”郭嘉淡淡吩咐了一句,算是告知了忠勇仁義四人此時的底線。


“你敢殺人?我衛家不會放過你的!”衛公子還在叫囂,可是下一秒,他叫不出了。


因為郭嘉拽住他的腳踝,生生將他摔落下馬。


四肢百骸疼痛無比的衛公子剛想起身,卻被一只腳踩在了臉上。


“踩著你這種世家子弟的感覺,簡直是一種享受。”郭嘉淡淡道,而他的身后,忠勇仁義四人驍勇無比,每劍揮出便撩起血花,地上已橫躺十幾具尸體。


“我,我是衛家的嫡子,你不能殺我。”衛公子被踩著臉,無法起身,屈辱之中,卻只能忍氣吞聲。


“我不管你是誰家的公子?你衛家先祖衛青是一代英雄人物,可你是你,衛家在河東郡有多大勢力,我沒興趣知道,現在,我倒是有興趣知道,你口中的喜事是什么?是什么喜事能夠讓你得意忘形到罔顧人命的地步。”


郭嘉目視遠方,腳踩衛公子,絲毫不擔心惹禍上身。


“我,我從京師歸來,喜事,喜事是我與當朝蔡議郎之女的親事定了下來,來年開春,我便迎娶蔡議郎之女過門。”衛公子此刻心驚膽戰不已,因為他已經聞到了血腥味,而且一聲聲慘叫之后,卻突然陷入了平靜,他不禁在想,難道他的家丁侍衛都死光了。


的確都死光了,此刻,忠勇仁義四人就站在郭嘉身后,目露兇光地盯著衛公子。


郭嘉接過蕭仁遞來的一把衛家侍衛用的劍,手指輕輕一彈劍身,發出一陣沉悶的回響,看來此劍不但是凡品,而且是次品。


“蔡邕之女啊,看來你是衛仲道了。蔡琰如果嫁給你,我覺得可惜了。這樣吧,我做個好事,反正你都是個短命鬼,早死早投胎,下輩子,爭取做個好人,要是不想做好人,那至少做一個有良心的壞人。你的命,我買了。”


衛仲道死不瞑目,只是伏在地上的身軀在脖頸處直插著一柄長劍。


當安邑縣中衛家人聞聽噩耗出城后,滿目驚愕之色。


三十多具尸體橫臥官道上,最前面的衛仲道伏地而死,脖后插著長劍,劍柄末梢詭異地放著一枚銅錢。在衛仲道尸體前方,一行用血書寫的大字觸目驚心:


聽聞河東衛家殺人只需錢財彌補即可,嘉欣喜不已,斬三十七人于城外,事后苦思半晌,卻不知該留錢幾何買這三十七人性命,皆因嘉眼中這三十七人豬狗不如一文不值,故留錢一枚,不必言謝——潁川郭嘉留字于安邑城外。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