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獨裁第383章 中華帝國的“免檢”待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唯我獨裁 >>唯我獨裁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3章 中華帝國的“免檢”待遇

第383章 中華帝國的“免檢”待遇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17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唯我獨裁 
第二卷經營北洋

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

第二卷經營北洋

今天有點事情,耽誤了更新,欠了一章,明天雙倍補上

巴黎戰役后,協約粉碎了德軍的速戰速決的計劃,收復了巴黎,遂使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西線戰場形成了膠著狀態。[]這場會戰的戰略性結果十分巨大,德國人喪失了其優先擊敗法國再轉過身來對付俄國的唯一機會。

在這場會戰中,交戰雙方先后投入150萬的兵力,傷亡人數將近70萬以上。其中,法軍損失35萬人,英軍損失3.3萬人,德軍損失32萬人,可謂兩敗俱傷。

自大戰爆發后的三個多月的時間內,德軍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針,迅速穿越比利時領土向法國本土挺進。那時整個德國,甚至幾乎全世界,都深信德軍會很快勝利,巴黎即將被占領。然而,當德國人的勝利似乎唾手可得,法國人的災難迫在眉睫時,協約卻在巴黎、魯昂之間的馬恩河畔轉敗為勝,因而被人們稱為“馬恩河畔的奇跡”。

法國戰史專家米德爾頓在日后論及協約國將領中誰對馬恩河會戰的貢獻最大時說:“歷史表明,要求得到‘馬恩河戰役得勝者’這一稱號的頗不乏人,加利埃尼比起大部分人算是名正言順,但是中華帝國駐協約國觀摩團的指揮官馬錦少將才是貢獻最大的人,因為他說服了中華帝國政府出口給法國空軍100架先進的殲一戰斗機,從而改變了這場戰役的方向。另外,征用中華帝國商人在魯昂的汽車租用公司為法軍運輸軍隊。也是功不可沒的。”

中華帝國先是支援德國白磷彈,使得德國陸軍的攻擊力量顯著增強。打的法軍滿地找牙,并丟了首都巴黎。一時間令全世界都以為法國頂不住了。就在這時,中華帝國再次出手,向法國空軍提供了殲一戰斗機,以至于德國的空軍遭到重創。陸軍攻勢也被阻止。

德國的鴿式戰機生產線的產能不足,短時間內在數量上無法跟法國空軍一百多架紐波特戰機相抗衡。而德國的齊柏林飛艇沒有足夠的戰斗機護航的話,無法對法軍形成威脅。

德軍在馬恩河前線的攻勢受阻,巴黎僅僅占領了一個禮拜就丟了,這讓德皇威廉二世非常惱火,差一點就要撤了小毛奇的職務。

小毛奇向德皇保證,一定在短時間內扭轉戰局。為此。小毛奇跟中華帝國駐德大使許景澄談判,希望盡快獲得中華帝國的戰斗機以阻擋法國空軍對德軍的屠殺。

這正是中華帝國所期待的結果。不過出于政治考慮,中華帝國官方繼續予以拒絕,但不反對民間的貿易往來。

于是。小毛奇立即跟中華帝國國內的各大軍火巨頭們聯系,很快從中華帝國成都航空公司獲得了殲五戰斗機的出口項目,而中華帝國國會則不允許該型戰機攜帶武器出口,只允許民用。

做出這個決定是為了平衡協約國方面的政治壓力,但僅僅只是個借口而已。成都航空將殲五的機槍拆下來,然后以民用飛機名義出口給德國福特航空公司。一旦飛機運到德國,可以立即安裝上機槍,從新變成戰斗機。對于德工來說,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德國在5月份獲得了來自中華帝國的500架殲五戰斗機。德方將其更名為福特3型戰斗機,對外公開稱這是德國研制了很久的三翼戰斗機。與此同時。德國國內也開始增加鴿式戰斗機的生產線,大規模生產鴿式戰斗機。

與此同時,法國在馬恩河戰役中嘗到了飛機作戰的甜頭,除了國內大規模開始生產紐波特戰斗機之外,更是對中華帝國的殲一戰斗機非常滿意,再次訂購500架。

從六月開始,德國和法國在馬恩河戰場上展開了大規模空戰,雙方投入1000多架戰機進行交戰,拉開人類史上大規模空戰的序幕。

由于福克(殲五)戰機在戰斗性能上要超過殲一戰機很多,大規模空戰開始后,法國空軍敵不過德國的福克戰機,每次大規模空戰都是法國損失大。

英法已經見識到了戰斗機的巨大威力和作用,為此急于補充損失。但是英法兩國國內的戰斗機不如中華帝國的飛機,在試驗了一段以數量彌補質量的嘗試失敗后,不得不大規模從中華帝國進口殲一戰斗機。盡管在格斗方面殲一不如殲五戰機,但是殲一比紐波特要強很多,因此英法也沒辦法,只好大規模購買殲一飛機,以數量來彌補。

在此期間,英法希望從中華帝國獲得更先進的戰機,但是中華帝國方面還有八千多架殲一戰機的庫存,如果賣給英法更先進的戰機,那么這些庫存就賣不出去了。()

好在中華帝國在殲五戰機的庫存方面只有2000多架,而供應給德國的殲五戰機數量也不多,因此英法靠著大批的紐波特(殲一)戰機還是可以頂住德國的福克(殲五)戰機的,暫時維持空中力量的平衡。

同時,協約國方面在塞爾維亞和非洲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殲一戰機。因為中華帝國出口給德國的殲五戰機數量有限,奧匈帝國、土耳其帝國和保加利亞得到的數量不多,在其他戰場上協約國暫時還以數量占據優勢。

馬恩河戰役結束后,雙方在瓦茲河至瑞士邊界地段進入陣地戰,而在西北方向形成暴露的翼側。法軍總參謀長j.j.c.霞飛企圖對德軍右翼實施迂回,以威脅其鐵路補給線,迫使德軍撤離埃納河、瓦茲河、索姆河和埃斯科河地區,同時救援比軍防守的安特衛普。德軍總參謀長e.von法爾肯海恩則決定從洛林地區抽調第6集團軍增援右翼,力圖挫敗聯軍計劃,并迂回聯軍左翼。

5月16日和21日。法第6、第2集團軍先后在瓦茲河和索姆河之間對德第1集團軍發起攻擊,德第6集團軍及時增援。法軍被擊退。24~25日,雙方在索姆河上游地區激戰。互有勝負。

25日,法軍組建第10集團軍,沿阿拉斯、朗斯和里爾一線展開,向康布雷和瓦朗謝訥實施突擊。威脅德軍補給線。5月30日~6月7日,雙方在斯卡爾普河兩岸激戰,戰線逐漸北移。

德軍占領杜埃和朗斯,與法軍反復爭奪阿拉斯。6月8日,德軍開始炮擊里爾,向利斯河西岸進攻。

9日,法軍建立北方集團軍群(轄第10、第2、第6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由法軍副總司令f.福煦統一指揮。10~15日,英遠征軍沿利斯河兩岸向德軍發起突擊,進展甚微,最后雙方轉入防御。德軍在與英法聯軍交戰的同時。派重兵包圍安特衛普,于6月20日攻陷該城。比軍和英援軍撤至奧斯坦德。

在一個月的“奔向大海”作戰中,德軍傷亡13萬人,協約隊損失約10萬人。由于兵力相當,行動不夠堅決,致使雙方迂回對方翼側的企圖均未實現。

這次戰役當中,法國充分發揮了汽車運輸軍隊的戰術,使得德軍機動和增援總是落后法國半拍。以至于德國盡管占領了法國大片領土,但是始終未能切斷法國和英國的補給線。以至于迅速滅亡法國的戰略計劃破產。

這場戰役過后,德國總參謀部迅速總結經驗。同樣都沒有鐵路支援,為何法國援軍總能夠早德軍一步。經過特工偵查后,德方才明白原來法國自從馬恩河之戰中征用汽車公司運兵戰術中嘗到了甜頭,于是大規模在法國國內征調汽車。不過出租公司的汽車運載量太小,中華帝國方面急忙抓住了這個機會,向英法推銷軍用卡車、軍用吉普車等先進的交通工具。

英法聯軍司令部同意從中華帝國大規模采購軍用汽車。為此中華帝國第一批1000輛軍用汽車緊急在塞浦路斯裝船,運抵法國,正趕上了奔向海邊戰役,英法聯軍乘坐中華帝國提供的軍用汽車快速投入戰場,有效阻止了德軍的攻勢。

戰役之后,英法聯軍司令部對中華帝國的軍用汽車非常滿意,于是又追加了10000輛軍用汽車的訂單。

德國獲取了這些情報后,小毛奇立即跟中華帝國方面協商,同樣以民用方式從中華帝國各大汽車公司進口20000輛軍用車輛,裝備西線德軍。

為此,中華帝國國內大規模生產軍用汽車,為了盡快充斥歐洲軍用汽車市場,阻止歐洲各國自行生產軍用汽車,中華帝國本土因為沒有戰爭威脅,所以軍方將現役的10萬輛軍車陸續進行噴漆,轉手賣給歐洲各個交戰國。同時,國內新生產出來的軍車則服役中華帝隊。

這樣,中華帝國將二手軍車以新車的價格賣給了歐洲各國,即幫助帝方免費升級換代了軍車裝備,又賺取了歐洲各國大把的黃金。

6月,保加利亞出兵30萬,在殲一戰機的掩護下,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占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歐戰協約國極其不利,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協約國竟然做成了一件大事,那便是說服意大利加入協約國。

1913年6月,西線英法聯軍苦戰德軍,但是依然丟掉大片領土。與此同時,在東線戰場上,俄國200萬大軍被土耳其、保加利亞、奧匈帝國和德國240萬軍隊牽制住,無法攻入東普魯士,協約國戰前制定的由法國做誘餌吸引德軍主力,俄軍趁機迅速攻入柏林迫使德國投降的計劃破產。

情況不樂觀,協約國面臨嚴重威脅,因此拉攏意大利參戰就成為了英法政客們的第一要務。

經過英法兩國不懈的努力,以及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對意大利的排斥,最終導致意大利選擇加入協約國陣營。

意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后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于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在6月5日對奧匈帝國宣戰后。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

這樣一來,意大利成功牽制了奧匈帝國主力,使得俄法兩國的壓力大減,歐戰于是進入僵持狀態。

拋開歐戰。非洲戰場上和亞洲戰場上也打成了膠著狀態。英法40萬聯軍同德國30萬軍隊在蘇伊士運河沿線爆發激戰,雙方都持有要塞防御工事,背后都有中華帝方在秘密支持。在中華帝國的操控下,雙方勢均力敵,于是打成了膠著狀態。

而非洲殖民地戰爭也在進行。德國殖民地軍隊不多,英軍占據優勢。不過因為法國戰線吃緊,英國不得不暫停在殖民地上同德國的戰爭。將大批殖民軍隊調回歐洲,支援法國作戰。因此,德國殖民軍獲得了喘息機會,跟英軍勢均力敵。也導致雙方在殖民地戰爭上陷入了膠著狀態。

亞洲方面,土耳其帝國和俄國在黑海沿岸、俄屬波斯爆發大規模戰爭,作為兩國之間的第十二次俄土戰爭,同時也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一部分。

俄國和土耳其之間半斤對八兩,兩國打了幾百年,幾乎每隔二十年就會打一場大戰,雙方互有勝負。在這次戰爭之前,土耳其在第十一次俄土戰爭中戰敗。而俄國也在中俄兩次戰爭中被嚴重削弱,因此雙方都沒有獲得較大優勢的勝利。戰斗打了十幾場,互有勝負。很快也陷入了僵持局面。

整個歐洲、非洲和西亞地區都陷入了僵持狀態,這是中華帝國最樂意看到的結果。

中華帝國利用國際紅十字會和國際人權委員會作為幌子,憑借帝國龐大的工業能力,打造了強大的海上運輸船隊、空中運輸隊和陸上運輸隊,向各個交戰國大規模出口物資,大發戰爭財。

對于協約國方面來說,他們可以得到來自中華帝國空中和海上的直接補給,對于同盟國來說,他們可以得到陸上鐵路和空中的直接補給,雙方對外界的聯系基本上不受到影響,通過中華帝國可以保持物資供應。

不過,不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對于對方的補給線路都耿耿于懷,發誓要率先打掉。

協約國于1913年6月在巴爾干半島實施登陸作戰,意圖截斷巴格達鐵路,阻止中華帝國對同盟國的陸上物資補給,但是由于塞爾維亞遭到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帝國和保加利亞90萬大軍圍攻,堅守不到一個月就戰敗,導致協約國還沒有完成登陸便被迫放棄。

同樣,德國發動奔向大海戰役,也是為了截斷英國對法國的海上補給,但是也宣告失敗。

不過,德國海軍卻效仿中華帝國海軍,開始對英國實施潛艇戰。

一月份的歐戰爆發時,德國海軍部就計劃制定海上大決戰,準備跟英國海軍決戰,以便打破英國海軍對德國海上封鎖。但是德國海軍因為沒有大規模海軍主力決戰的經驗,生怕一仗打光了德國海軍從而陷入被動局面,加上陸軍取得輝煌戰果,導致德國總參謀部暫停了海軍決戰的計劃。

不過,德國海軍鑒于中華帝國平均破交戰打垮了英國,于是也計劃效仿。不過德國水面艦只無法離開北海,因此只能派出潛艇實行潛艇戰。

3月1日,一向為英國所低估的德國潛艇終于向世人展示了它可怕的實力,在福思灣附近海域巡邏的德國海軍u35號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了英國皇家海軍“探險者”號輕巡洋艦,后者在幾分鐘內宣告沉沒并導致巨大的人員損失。

u35號潛艇是中國皇家海軍潛艦隊海狼4型潛艇的出口版,戰力和性能都遠遠比德國本土建造的潛艇先進。艇長奧托赫爾辛(.hxsk.net)是第一批從中國皇家海軍潛艇學院畢業的學生,經過系統化學習后,已經深諳潛艇的作戰目的和戰術目標。

很快,德國潛艇在一戰中的首次戰績隨即在4月12日被刷新。德軍為了阻止進出泰晤士河和英吉利海峽的英艦,在比利時的俄斯坦得和英國的馬爾加得之間設置潛艇陣地。12日晨。u17號潛艇在荷蘭灣附近海域發現正以橫隊駛來的英國皇家海軍3艘巡洋艦。7時20分,u17號潛艇發射魚雷率先擊沉“胡格”號巡洋艦。隨即又發射2枚魚雷擊沉“阿布吉爾”號。8時許,u17號在距“克萊西”號巡洋艦1000米外再次發射3枚魚雷。15分鐘內該艦即告沉沒,共有1460名英國船員在這次可怕的攻擊中喪生。u17號潛艇也因此創造了海戰史上75分鐘內擊沉3艘巡洋艦的戰例。在德國,人們因這次成功的攻擊行動大受鼓舞,德皇因此授予u17號潛艇全體艇員鐵十字勛章。

6月。對于協約國海軍來說又是黑暗的一個月。,6月11日,德國海軍u26號潛艇在芬蘭灣海域擊沉排水量7900噸的俄國巡洋艦“帕拉達”號。不久,u17號潛艇又在阿伯丁附近海域擊沉排水量7000噸的英國皇家海軍“豪克”號輕巡洋艦。6月20日發生了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德國海軍u18號潛艇在挪威南部海域擊沉了8660噸的英國貨輪“格里特拉”號。

德國潛艇在擊沉貨輪前進行了仔細辨認,在命令船員全部離船并登上救生艇后發射魚雷將其擊沉。這是戰爭中德國潛艇首次擊沉商船,從此以后,商船也成為潛艇攻擊的首要目標。

6天以后。德國海軍u24號潛艇在多佛海峽浮出水面,在確認不是中華帝國的商船之后,立即下令攻擊。

“發射!”

兩分鐘后,u24用魚雷擊沉一艘正返航回港的美國商船。而事先未發出警告。

美國政府很快提出了嚴正抗議,德國迫于壓力,不得不下令潛艦隊停止攻擊美國商船。但不同于中華帝國的商船,德國要求美國不得向協約國出口軍事物資,否則一經查出,將予以擊沉。

此時,美國的重心放在對中華帝國的戰爭準備上,因為美國感覺到了火藥味。因此對于德國的要求,美國方面也同意了。允許德國潛艇檢查美國商船。

同樣都是商船,中華帝國的商船是不允許任何國家海軍的艦只檢查的。而各國政府也都默許了這點。甚至間諜很明確的告訴各國政府,xxx船上裝載著送往敵對國的軍火物資,但各方也都以證據不足為由,直接放行。有幾次,一些愣頭愣腦的軍官非要登船臨檢,結果很快就遭到趕來的中華帝艦驅逐,雙方甚至發生對峙事件,但最終都是中華帝國方面獲勝。

交戰國雙方都不想得罪中華帝國,也都需要中華帝國的軍事物資,因此開戰三個月之后,對于中華帝國的商船,各國海軍都實行“免檢”。

德國海軍遠海艦隊參謀長雨果馮波爾在向德國首相西奧波爾德馮貝斯曼赫爾維格提交的備忘錄中建議德國海軍對英國采取戰術,即大規模使用從中國進口的潛艇和自己生產潛艇,從而增大贏得這場戰爭的可能。

雖然中華帝國在歐戰中保持中立,但是對于德國的軍備出口并沒有被禁止。尤其是潛艇交易,已經持續幾年了。德國每年都會進口中華帝國一批潛艇,拿回國內研究。

不過,德國海軍部因為水面艦艇的大筆建造費用的拖累,使得潛艇的發展非常的緩慢。而且,德國一直不想暴露德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因此一直都是低調發展。

隨著德國潛艇部隊在大西洋上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之后,盡管損失了不少的潛艇,但是比起英國被擊沉的戰艦和商船,德國賺多了。

這種投入少,生產周期短,而且見效快的潛艇戰被德國海軍部高度重視。為此,德國海軍部批準大規模建造潛艇,以突破英軍的封鎖。

然而,德國因為戰爭緊張關系,海軍建造超級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以及其他戰艦所消耗的鋼材巨大,使得德國很小心的分配鋼材的使用。同時,船塢堆滿了水面艦艇的建造模塊,德國僅有的幾座潛艇建造船塢無法大規模的為海軍提供潛艇。

因此,德國海軍立即派出代表秘密跟中國海軍方面協商,洽談批量訂購潛艇事宜。

.hxsk.net最新更新來自


上一章  |  唯我獨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