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修行者第144節 死亡谷內鬼吟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大道修行者 >>大道修行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節 死亡谷內鬼吟哦

第144節 死亡谷內鬼吟哦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歸臥故山  分類: 仙俠 | 奇幻修真 | 歸臥故山 | 大道修行者 
眼前便是死亡谷,傳說這條峽谷在很久發前是一條美麗富饒峽谷,數條清澈的溪流匯入峽谷中央的白鹿河,峽谷也不叫死亡谷,而叫白鹿谷,這是因為此中有成群的白鹿,峽谷最寬處近二十里,最窄處也有三里以上,中間白鹿河澆灌著兩岸肥沃的土地,四季如春,到處是鮮花,沿著長達數百里的山谷,有數個大規模的集鎮,農莊更是星羅棋布,在當時,這個地方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樂土。

幾乎是一夜之間,災難降臨,山崩地裂,白鹿河裂開,無數黑水從地下涌出,大地開裂,吞噬著生命,據殘留資料說,黑水伴隨血水流出地面,無數妖魔鬼怪呼嘯其間,一夜之間,成為死域。大災過后,此谷徹底成為一片死地,有人進入,卻從未有人出來,就是在白天,如在谷外,可聽見谷內鬼魂悲嘯。

后來,幽冥宗在附近開山門,發現其中死氣翻騰,幽魂徘徊,磷火游行,許多東西是魔道和鬼道煉制法器法寶的好東西,遂在此地設分點,修士進入其中,需交費,成為幽冥宗的財源之一,每年來此修士很多,大都是魔道和鬼道修行者,但死在其中修士也是很多,以至此谷兇威更甚,再也沒有人叫此谷為白鹿谷,都叫它死亡谷。

鐘少嚴現身谷外,他來此還得從火棗山說起。

龍慕天將龍家弟子送走后,再返回火棗山時,司空懷安也已離開,邵延見火棗山諸人都在,便招集所有人,眾人都集中邵延洞府前,連沐答娜都來了,邵延說了這次的收獲,特別是他掌握了構造秘境的方法,除了龍慕天,其他人都露出不敢相信的神情,邵延簡單說明了一下,便將玉簡傳下去,讓他們一個個自己閱讀如何,眾人每個人用神識閱讀過后,才真正相信邵延所說,火棗山不論哪個,除了暫住此地沐答娜外,其余各人對邵延所規定幾部經典都爛熟于心,雖然各人領悟程度不一,而構造秘境所用到理論基礎都出自《易經》,玉簡中邵延也詳細說明陣法構建、作用原理,所以一看就懂。

眾人明白構造秘境之法,邵延宣布一個決定,將依蘭山脈的別府改造成秘境,眾人十分興奮,火棗山將成為目前修真界第一個真正擁有秘境的門派。邵延這次建的秘境很小,大小不過將那座山峰藏入其中,方圓不過數十里。

邵延接著講要建秘境,首先要煉制四十五根布置洛書陣法的大柱,由于占地小,不需要像天瀾秘境那樣龐大,即使這樣,材料用量也是驚人,如果購買,雖巨額靈石,也會惹人注意,邵延想到一法,華夏大陸有四個秘境,其中兩個已失效,成為廢墟,從未聽說過有人從廢墟中挖過大柱,可以肯定,二個廢墟地下那些大柱肯定還在,只要找到一二根,熔化后重煉,就可以煉成自己所需較小的四十五要柱子。

離火棗山最近一個廢墟就是從龍氏家族出發,向東北大約七萬里左右,被大陸修士稱為東北秘境廢墟,邵延決定就從這個地方挖掘大柱。又有一個問題擺在面前,這些大柱深入地脈,離地面淺的幾十丈,深的達到二三百丈,邵延依靠土遁可以接近它,但在土遁狀態下卻無法施法,不然靈力波動將破壞土遁,總不能由上往下挖吧,那個動靜也太大了。

邵延最后決定煉制一件鉆地法寶,邵延回想起前世仙俠小說中兩件法寶,九天十地辟魔神梭和碧磷沖,邵延決定采用這種構思,以前煉制法器法寶為個人使用,現在門派草創,該煉一些大型的集體使用的法器法寶,前些日子飛舟就是不錯選擇。

邵延構思中法寶用精鐵煉成,中空,可以載多人,前有九葉,如傘形,旋轉時破開土層,如硬用蠻力,不僅速度慢,而且聲響大,決定葉片之上隨有陰磷火,自然軟化熔化土層,過后土層自合,之所以選擇陰磷火,是因為此火性寒,侵物無聲無息,火在地下能燃的,除了陰磷火,就是巖漿之火,不過巖漿火動靜太大。

邵延身邊材料不少,大多數是上等材料,而精鐵這種常用材料卻不多,便讓龍慕天去一趟飄香城購買,結果林韻柔和龍慕仙也要去,兩人說,飛舟很好玩,她們決定去買材料,自己也造一艘,邵延將一袋靈石拋給龍慕天,也就讓他們去了,三人上了飛舟,去飄香城買材料。

邵延回過身,鐘少嚴知道本尊的意思,要他去一趟死亡谷,去收集陰磷火,接過邵延遞出來的蛇皮陰火袋,看來,邵延早就計劃好了,提前用一段海蟒皮煉制了一個專收陰火的袋子。接過袋子,鐘少嚴動身趕往死亡谷。

邵延用婆娑枝煉制二個儲物手鐲,作為盛放大柱的容器。第二日,三個徒弟趕了回來,所有弟子被抓差,好在火棗山弟子在煉氣期時就選擇一種真火修煉,幾個弟子在師傅指導下,開始處理材料。

鐘少嚴在谷了十塊下品靈石,取了一塊令牌,進入谷中,鐘少嚴是近年來進入死亡谷修為最高的修士,一般入谷是筑基修士居多,也有不少結丹修士,元嬰修士卻是罕見,所以鐘少嚴一出現,谷口收收費弟子十分緊張,不過鐘少嚴不會與他們計較,而是按規定交了靈石入內,兩個幽冥宗弟子已做好準備,如果鐘少嚴不交靈石,兩人也會客客氣氣放鐘少嚴入內。

行不了百步,已是陰氣逼人,耳邊已有幽怨的鬼泣之聲,鐘少嚴打量了一下周圍環境,陰氣之中,已有幽魂在徘徊,準備侍機撲過來。鐘少嚴看見里許內,不同方向有靈光亮起,知道是其他修士的護體靈光,也不在意,邁步直線向里走去。

鐘少嚴已經進入谷中有十來里,也碰到幾朵陰磷火,其中一朵頂在一個幽魂頭頂,幽魂一見鐘少嚴向他看來,頓時呲牙咧嘴,向鐘少嚴作兇惡狀,鐘少嚴見此,信手凌空一抓,將這朵陰磷火抓到手中,那個幽魂立刻萎頓下去,可憐兮兮望著鐘少嚴,鐘少嚴仔細感受了一下手中這朵陰磷火,品質太差,雜而不純,搖搖頭,很不滿意,順手又扔了回去,幽魂立刻搶了過去,頂在頭頂,再也不敢停留,迅速向另一方向游走而去。

鐘少嚴繼續往里走,陰磷火逐漸多了起來,在陰氣中上下浮動,有些頂在幽魂的頭上,有的則是無主在陰氣中上下沉浮,鐘少嚴還見到一幕,幾個幽魂在搶一朵陰磷火,不過在鐘少嚴眼中,這些陰磷火品質都不行,也見到一個筑基修士在收取陰磷火,鐘少嚴還是繼續往谷中深處而去。

就這樣,鐘少嚴已深入谷中五十里,到這里,幾乎無筑基修士,此處基本上沒有路,地面也沒有什么植物,偶爾才能看見一株奇異的植物,鐘少嚴甚至見過一朵喇叭形花朵,一口將一個幽魂吞下去,此處幽魂不像前面,那些幽魂只是嚇人,只要你不被嚇住,他們不敢往你身上撲,如果你被嚇住,恭喜你,一大群幽魂就蜂涌而上。此處已不能算幽魂,而是兇魂厲魄,冷不丁就撲了上來,冰冷如刀氣息立刻就要占據你的身體,每當遇到這種情況,鐘少嚴氣勢微微一漲,就是一聲凄厲的慘叫,厲鬼化作黑煙四散,過了好一會,才重新組合起來,對修士來說,死亡谷最兇險的不是這些幽魂厲鬼之類的非人類,而是人類本身,鐘少嚴行進了五十里,已目睹幾起修士背后捅刀子的事,死在谷中修士,大多數是死在人類之手,好在鐘少嚴修為在那里,到現在,還沒有人敢對他下手。

此處出現的陰磷火品質已是不錯,鐘少嚴遲疑了一會,決定到更深處去瞧瞧。走著走著,鐘少嚴陡然停下腳步,眼中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那是一朵彼岸花,邵延收集天才地寶圖錄中曾有圖樣,而且,還有一段記載:冥府三涂河邊,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得彼岸花,煉成丹藥,讓人憶起前生。并且說明,此界沒有彼岸花。能夠回憶起前生種種,這是一種多么逆天能力,如果一個人多了一世經驗,不論在什么方面,今天成就容易多了,特別是修士,相當于多了一生煉心經歷,更易于入道。

這個地方怎么會有彼岸花?鐘少嚴不急于采摘,認真細致觀察起來,這一細致觀察,頓時笑了,原來根本不是彼岸花,而是從一條怪蛇頭上長出來的誘餌,這條大蛇,與變色龍一樣,身體顏色隨環境而變,身體躲在碎石之中,只有頭頂之上類似彼岸花的部分露出,這種妖獸鐘少嚴以前也沒有聽說過。

鐘少嚴眉頭一皺,有人過來,扭頭一看,卻是一個結丹顛峰的修士,渾身血腥氣很重,一眼看見那朵花,眼中露出狂喜,轉眼一見鐘少嚴,頓時眼中露出一絲狠毒,迅速轉變為恭敬:“拜見前輩!前輩想采這朵奇花?”

“我對這朵不是花的花不感興趣,這不是彼岸花!”鐘少嚴淡淡地說。

“前輩說笑了!怎么不是彼岸花,如果前輩無興趣,晚輩就要去采摘了。”這名修士偷看了一眼鐘少嚴,見鐘少嚴無動于衷,便小心地說,神情卻更加恭敬。

“你要想去采,就去采,不要問我。”鐘少嚴冰冷地說,他聞到一種淡淡的香味,臉上不動聲色,心中暗怒。表面上這名修士對他畢恭畢敬,暗中已對他下手,這香味是一種四級妖獸,也就是相當人類修士結丹期的妖獸的金線蜈蚣毒素和一種揮發性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香味,要不是鐘少嚴本體是飛天蜈蚣,根本不會留意到,這種混合性毒素就是元嬰修士也會中毒,一旦發作,元嬰修士戰斗力最多只有原來三成。

鐘少嚴本想阻止對方去摘這朵花,對方已對他下手,當然不會去提醒,對方小心翼翼對鐘少嚴下手,對那朵彼岸花的底細也沒有認真觀察,不然,以他結丹顛峰修為,當能看出異樣。

這名修士來到彼岸花前,伸手去摘這朵花,猛然感到不對勁,卻已經遲了,花一下子噴出一股奇香的霧氣,頓感全身一滯,蛇已一口咬在手上,手立刻失去感覺,只覺冷氣迅速順著手臂向上沖去,這才知道鐘少嚴為什么無動于衷,人家早就看出,也提醒了自己,自己卻利欲薰心。

蛇一咬中立刻纏上這名修士,修士開口向鐘少嚴求救:“前輩救我!”,鐘少嚴冷冷地說:“救你?救你之后,讓你再給我下毒!”這名修士徹底絕望了,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不料人家一清二楚,這種蛇毒素很奇怪,一入體,只感覺一片冰涼,全身靈力根本不聽指揮,沒有一會工夫,這名修士臉色發青,已經失去生命。

鐘少嚴見此,手一指,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一絲黑絲一閃,接著怪蛇七寸處耀眼光芒閃現,已被太陽神針燒出一個大洞,蛇身一陣抽蓄,松開身體跌落在地。

鐘少嚴將怪蛇收入儲物袋中,又從這名修士身上摘下儲物袋,一個火球,將尸體化為灰燼,一件六角環狀法寶跌出,鐘少嚴知道是該修士的本命法寶。收好之后,準備再往里走,里面一陣法力波動出現,鐘少嚴覺得很熟悉。


上一章  |  大道修行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