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修行者第128節 邪寶出世道門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大道修行者 >>大道修行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8節 邪寶出世道門動

第128節 邪寶出世道門動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歸臥故山  分類: 仙俠 | 奇幻修真 | 歸臥故山 | 大道修行者 
接下來幾爐成丹很好,每爐九枚,共煉了六爐,除去被狼麒吞服的一顆,剩余共六十顆,藥力極其恐怖,一個煉氣九層修士,吞服一枚,有盡八成可能進入筑基期,比坊市中所賣筑基丹強多了,那些丹藥是在煉氣大圓滿情況下,能提高筑基成功率二至四層。

不過,這個不值得自豪,萬年朱果一顆服下,可以將結丹修士活生生推到元嬰期,何況邵延不僅用了萬年朱果,還加入其他幾種上萬年的靈藥,市面上一顆萬年朱果數百萬靈石標價來賣的話,恐怕買的修士打破腦袋,每顆靈丹價格不知是筑基丹多少倍。

邵延煉好靈丹后,也未給它起個名字,每瓶十顆用玉瓶裝好,順手也練了一些治傷和恢復丹藥,那就比較快了,幾天之內就已出爐了不少,也未用玉瓶,直接用了幾個葫蘆,畫上一些符箓,讓丹藥靈氣不至于走失即可。

狼麒早已渡過結丹劫,妖丹已成,整日在山中耀武揚威巡視,可惜的是,整個火棗山只有它一只靈獸,其它妖獸的影子都沒有,不過它也樂此不疲,先在山中巡視一圈,然后給靈果樹降雨,最后,到火棗樹下睡覺。

狼麒渡劫之中,林韻柔順手凝煉了不少雷珠,比之邵延當初所凝,威力強了二三倍,邵延當初是在筑基期所凝,而林韻柔現在已金丹二轉,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沒有二日,鐘少嚴也從北極返回,他這次可以算是滿載而歸,他在采煉極光的四十九日中,有幾頭不長眼的妖獸找麻煩,結果被五大魔神吸干,鐘少嚴采煉結束時,只剩幾張皮還有幾顆不同種類的妖丹,由于極寒之地,妖丹已成為冰魄珠一類寶物,稍加祭煉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法寶,令鐘少嚴大感驚訝的是,居然有一只妖獸骨頭保存完整,能在五大魔神煞氣侵蝕下,骨頭保存完整,就是那只玉蟾都沒有做到,鐘少嚴動了心思,將這些全部帶了回來,在返回途中,又順手宰了幾只,現在一股腦堆在邵延洞府前,林韻柔和邵延正在幫忙分解妖獸,將材料歸類,結束后,鐘少嚴將那顆蟾珠交給邵延,邵延一見大喜,洞天之中日月都有了,就等自己達到那個層次就可以開辟洞府。

鐘少嚴同時將從羅剎薩滿修士所得資料扔給了邵延,邵延略一查看,很高興,他對薩滿本不太了解,有些資料,可以一窺薩滿修士的實質。

鐘少嚴也將一顆冰魄珠送給林韻柔,林韻柔接在手上,涼涼的,散發著柔和的清光,知道是一件異寶,問明情況后,都想去一趟極北之地。

鐘少嚴的太陽真火可以算是大成,太陽光線如再出手,如果沒有背景襯托,根本看不見,只有在背后討上明亮的白色之類,才能發現一縷黑線,一接觸物體,方才暴發,威力也較以前強上二三分。

事情交待清楚,邵延取出那塊庚金,只有原來一半大了,交給鐘少嚴,兩人本是一體,邵延知道鐘少嚴想煉一件法寶飛劍,原料就是在煞氣中都未被腐蝕的骨頭,其中再加入少量庚金,再煉入元磁真力。兩人心靈相通,邵延將大量巫符傳入鐘少嚴腦中,鐘少嚴點頭轉身去煉寶。

幾日后,林韻柔高興來見邵延:“師傅,你說的方法真有效,我體內臟器諸神已現!”

邵延見她來,心中一動,掐指一算,是該讓寇真在朝庭面前出現,將來世間道教要光大,從龍之功不能少,大晉皇帝楊廣還有一劫,正好讓寇真建功,于是對林韻柔說:“楊廣已稱帝,你也應該下山一趟,大晉與西隋將有一戰,大量修士也卷入其中,光明教主已近成神,他支持西隋,你先去寇真那里走一遭。”

邵延取出一瓶靈丹,倒出三枚,用另一個玉瓶裝好,又取出一個葫蘆,交給林韻柔:“這三枚靈丹你交給寇真,讓他七日服一枚,連服兩枚,另一枚備用,這樣他的實力可以抗衡結丹修士。這一葫蘆傷丹也交給寇真,人如果受傷,只要未死,都能救活。”

邵延將剩下七枚靈丹的玉瓶交給了林韻柔:“這里面有七枚靈丹,每一枚都足以讓剛進煉氣高層修士有極大可能進入筑基期,今付予你,慎用,此丹一讓別人知道,必引起瘋狂,許多修士可是一生都無望筑基。”

“師傅,徒兒謹記!”

邵延取出三枚空白玉符,空中靈光現,化為先天八卦,層層疊疊匯入三枚玉符,玉符之中,陰陽魚流轉不停,外圍卻是層層先天卦,制作好之后,見林韻柔認真在看,邵延道:“你看清楚了嘛?”

“看清楚了,這玉符何用?”林韻柔問道。

“西隋方光明教主光明圣火可焚后天一切,連法寶都不能幸免,遇到此火,將成為廢物,光明圣火實是后天業力所生的業火,你以業火栽金蓮,當然不懼,其他人如未入化神,無法抵御,此符以先天卦所生先天能擋業火,你給寇真一枚,另一枚讓寇真交給你師兄龍慕天,還有一枚你自己處理,不過此符只能抵擋業火三次。”邵延解釋玉符作用。

邵延又詳細叮囑林韻柔一些注意事項和該做的事后,讓林韻柔準備好后,下山走一遭,林韻柔自己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便啟程下山,一到山下,掐訣念咒,騰云而起。

林韻柔一下山,邵延開始研究鐘少嚴得到薩滿資料,不覺間已到第七日,一股兇戾之息從鐘少嚴洞府傳來,天空之中劫云堆積,邵延不覺驚訝,難道鐘少嚴煉出了靈寶,心靈和鐘少嚴合為一體,剎那間明白了事情緣由,與其說靈寶,不如說兇寶邪寶更合適,鐘少嚴以太陽真火將獸骨溶化,塑成白骨劍,然后打入大量符箓和巫符,也不知此獸生前是什么品種兇獸,巫符作用下,頓時散發出滔天戾氣,同類相求,周圍戾氣全都勾引過來,立時,白骨劍兇威滔天,卻不是靈寶那種與天地交流,渾然一體的感覺,只感覺白骨劍不斷匯集天地間戾氣之類,可謂一把逆天邪寶。

可憐的狼麒在火棗樹下正做著美夢,白骨劍兇威一出,狼麒猛然睜開眼,頭上的毛,身上鱗片都豎了起來,尾巴也豎了起來。

鐘少嚴見此寶出現,引動器劫,他不準備在此渡劫,邵延明白他的意思,心念一動,護山大陣出現一條通道,鐘少嚴一步邁出,人已在百里之外的渡劫臺上,火棗山劫云消散,狼麒也松了一口氣,又伏了下去。

渡劫臺上,天空雷霆不住下擊,白骨劍振出一道道慘白色劍光,將下落雷霆擊潰,最后白骨劍振出數道劍氣,合成一道沖天劍光,直接截斷劫云,又是數道劍光,將劫云切割成如網一樣的小塊,小塊劫云各射出細細電光后,便像耗盡電力一樣,劫云散去。

那把白骨劍卻化作一道慘白光華想趁機溜走,鐘少嚴哪里讓它溜掉,太陽真火組成大手一把將之鎮壓住,收了回來,鐘少嚴手握白骨劍:“就叫你無間白骨劍!”無間白骨劍通人性一樣振動,鐘少嚴將劍收入體內溫養。

林韻柔騰云直奔四明山,騰云術雖不如她的騰蛟劍快,她自己足神未現,不能像邵延那樣頓足云起,一直羨慕師傅騰云而行,想不到師傅居然創出了騰云術,讓她一過騰云而行的癮。

四明山寇真經過一段時間考驗,剩下的弟子陸續開始傳授地煞法術,這日午課已過,寇真正在傳授卜算之道,正在講解起卦,一陣清風起,門前旗幡忽忽作響,心中一動,便當眾靜心,以金錢起了一卦,演本卦變卦,定內外卦,一看卦相,大喜:“你們下去準備一下,有貴客臨門,應是仙山來客!”

寇真和眾弟子整妝束,靜候佳客,有半個時辰,一朵白云從空而來,林韻柔落于玄妙觀前,云收霧散,寇真立刻上前施禮:“寇真拜見仙子!”眾弟子也上前行禮,見此情景,林韻柔也回禮。

禮畢,林韻柔見諸人在此恭候,略一想便明白,對寇真道:“恭喜天師卜算之術有成!”

“哪里,哪里,不過托祖師之庇佑,偶有小成,不值仙子謬贊!仙子里面請。”寇真將林韻柔引入正殿旁的廂房,分賓主坐定,弟子立于寇真身后,林韻柔取出一些靈果,這是從西海所得:“我出來之時,也沒帶什么好東西,這些靈果世間難得一見,有延年之功,增長修為之效,就送給你們嘗個新鮮。”眾弟子急忙拜謝,寇真讓他們退下,客房之中,僅有林韻柔和寇真兩人。

“寇真,師傅這次讓我來,是因為世間道門在朝庭之中露面時機已成熟,今大晉初立,西惰得光明教支持,舊隋無道,天下大亂,光明教眾先舉大旗,然御下不嚴,遂成流寇,生靈涂炭,晉起南方,安民定國,現與西隋爭鋒,佛門已先從龍,道門若要教化天下眾生向善,也須從龍,借帝王之力。師傅因你修行尚短,戰陣兇險,特帶來靈丹三枚,每枚能省數十年苦修,每隔七日服用一枚,連服二枚,另一枚送與你備用。”林韻柔話說到此處,取出一個玉瓶,遞給寇真,寇真接過玉瓶,打開一看,一股異香沖出,渾身精神一振,知是無上妙藥,立刻收好拜謝。

林韻柔接著說:“師傅也給你準備了一葫蘆傷丹,其三百六十五粒,合一周天之數,此丹只要受傷之人有一口氣在,立能起死回生,汝當慎用!另外,為不弱世間道門之名,特傳授你兩種大法,此是無上正法,一是騰云術,能日行萬里;一是天心五雷正法,正大浩蕩,專克制邪法。此二法,不得輕傳。”說完之后,將一個葫蘆交給寇真,手一點,一道白光射入寇真腦海,寇真略一想,二法歷歷在目,此兩法與《地煞秘要》諸法不同,那些修煉需立壇祭拜,而此兩法卻以內煉神將,外招神靈,不需那些儀式,不論在何處,均可修煉,不過對自身要求高,才明白,祖師為什么賜丹以提高自己實力,不然,無法修行。

林韻柔又取出兩塊玉符,交給寇真:“此兩塊亦是師尊所煉,你取一塊佩于身上,另一塊到晉軍之中,交于我師兄龍慕天,將玉符功能告訴他,此玉符能抵御光明教的圣火,不過此符僅有三次功效,謹記!”

林韻柔又細細交代了何時動身,晉帝楊廣何時有一場劫難等等,交待完后,林韻柔告辭,寇真相送,林韻柔騰云而起,向晉陽而去。

寇真待林韻柔走后,招集諸弟子,說明緣由,吩咐下去,讓弟子們好好看護玄妙觀,自己入靜室,服丹藥,開始修煉,轉眼十四日過去,寇真感受體內那龐大的靈力,手中撫摸一把桃木劍,此是寇真自己選百年以上桃木心,按《地煞秘要》法門所煉,也算得上不錯的法器,兩種大法已全部煉會,按照吩咐,今天該出發了。

起身出了靜室,招集弟子,讓他們好好守護修行,自己要出門一趟,弟子應允。寇真斜背桃木劍,手執拂塵,身著道袍,掐訣念咒,腳下云起,望空而去。

玄妙觀弟子目瞪口呆,原來師傅還會騰云駕霧,果然是神仙一流。


上一章  |  大道修行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