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萬歲第九百零五章 誠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亨萬歲 >>大亨萬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零五章 誠意

第九百零五章 誠意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17日  作者:白頭King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白頭King | 大亨萬歲 
更可悲的是,我又不能說這樣的父母是完全不愛兒子的。在婚禮之前,他們與兒子擁抱嬉戲,咬他的胳膊,叫他“小胖”,那一刻時光倒退,真的是天倫之樂,舐犢情深,我毫不懷疑這樣純真自然的親情——這原本應該是我們的倫理學的起點和追求的幸福目標,然而它卻演變成了對人的壓抑和毀滅——回到傳統立場,傳宗接代的大業絕沒有讓步的余地。其實父親也年輕過,也逃過婚,不過小小的反抗很快就被強大的傳統招安,或許只要結婚對象不是那么難以接受,父親是樂于承擔延續香火的使命的。對于這一文化傳統,他認同了,承擔了,并且規范內化為道德,他律變成自律,他又成為了傳統的衛護者,去繼續壓迫下一代人。我想,父親不是死板的,他有感情、有愛,也會感到其中的矛盾和問題,但是他還是站在傳統一邊,不由自主地。他不知道為什么,不知道該做什么,也不知道能改變什么——永遠不能越界而出。

就這樣,圍繞著傳宗接代的偉大藍圖,所有人都在演戲,還是戲中戲。先是兒子等人合伙騙父母。當父親發現騙局而又裝作不知,他就在更高的層次上騙著所有人。但父親也不是全知的,母親后來也知道了兒子的取向,父親未必知道母親這一發現,于是母親和兒子合伙對父親構成了欺騙。父親不知道兒媳要墮胎,母親知道卻無力阻止,這就是兒子和媳婦對父母的又一重欺騙。最后矛盾解決時,兒子說:“我終于告訴他一件真事了。”豈不知父親知道了多少真事,又告訴兒子多少?我不否認生活中有時需要欺騙,但是如此登峰造極,恐怕真是印證了魯迅先生的斷語——“瞞和騙”,不僅適用于以阿Q為代表的國民性,在評價《喜宴》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一方面同樣準確。個體間的情感需要重重的隱瞞和欺騙來維系。而每個人在行騙和受騙的虛假中竟獲得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在一個謊言的系統里,元素間卻構成了和諧平衡的共在。這或許是中國文化的某種悲哀,但也可能是中國文化的精妙所在:如果我因相信而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我可以通過善意的欺騙傳達了我想給予別人的體驗,那么真實本身的重要性又有幾分呢?而且經過多個主體間一層層一環環的瞞和騙,真實早已無處可尋。矛盾的解決是兒媳婦威威個人的、偶然的選擇——電影給出這樣的轉折就像哲學上“危險的一躍(leap)”,就像喬伊斯的頓悟,就像禪宗的棒喝。或許出于母性煥發,或許根本沒什么理由,威威與偉同離婚。但留下孩子并獨自撫養長大。這個轉折完全不能從之前的情節推斷出來,也就是說它不具有必然性,威威的選擇與偉同、偉同父母沒有任何利益的或情感的關系,她選擇墮胎倒是合乎邏輯的——騙局撐不下去了,那么結束,分手,也沒有必要留下孩子。而她的選擇只為她自己,她要孩子。但不是作為高家的生育工具。就在事情按照邏輯推演無法解決的時候,導演拋出一個偶然性來解決,顯然。威威的選擇根本不基于中國的文化傳統,那也不是她的處世哲學。父親最后那句“高家會感謝你的”是我觀影的最后一個冷戰,與威威相比,這話是多么庸俗和低下。這是哪家哲學的高明?這是哪種文化的勝利?而終于這假結婚的喜宴終于來臨,二老終于笑了,而情節也更加精彩。葳葳的不甘心在人影幢幢的掩護下小心翼翼地釋放,隱藏她偽裝出來的不情愿中。偉同滿臉愁云卻只能耐心招架賓客無數的胡鬧要求。一邊深愛偉同的賽門只是在滿座喝彩中興味索然地拍拍手沉默。“那是中國人五千年的性壓抑!”

而鬧劇之后,事實漸漸浮出水面,每個人都表現出了一份寬容與勇敢。

對于偉同,他還是向母親坦白自己的同志身份。說明了這是一場用來撫慰傳統雙親的假結婚,他真正的伴侶是那個從一開始客客氣氣的開朗的賽門。“媽,同性戀的人能夠在各方面合得來湊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跟賽門都很珍惜對方。”這份勇氣連一旁偷聽的賽門都不敢置信,這個偉同打算用一輩子來保護的秘密,這個一切鬧劇的源頭。偉同就是這樣勇敢的說出口。

對于母親,她猜到葳葳打算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在偉同和葳葳出門的瞬間她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沖了過來攔住,可還是攔不住,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倆開著車走人,那可是她日日夜夜叨念的孫子,是她嫁給這個家一直秉承的信念:子嗣。她沒有辦法只能放手,她羨慕葳葳能夠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她也任憑這命運刀割著她的心。

對于賽門,對于這文化外地鬧劇,他笑著眼神卻有說不出的情感。他因為葳葳的懷孕終于宣泄出情緒,卻還是做了一個最好的伴侶。他認真著,體諒著,他隱忍著,閉眼放任著。

最后,父親對賽門說出英文,表示自己至始至終都知道,都認可賽門,并將兒子的幸福托付給他。而他沒有說出口的,也不必說出口的,是他那句“我也不知道”。他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為什么父母不易做,兒女也難當。他不知道為什么他的世界容不下這樣的情感。他不知道為什么他縱橫戰場卻要向這樣的世俗投降。

可也許你長驅直入,卻只能最后高舉雙手投降。偉同的父親最后和賽門的對話說道“我聽,我看,我了解。”而那個片中提到過的張叔叔,正是父親真正的“愛人”,第一次是他的母親提到張叔叔,在我們家住了40年是和我們一起把偉同帶大的,偉同結婚張管家也送了一份禮理由是偉同是張管家看到大的后面高爸爸又說把西門當成自己的兒子而且西門也是威威孩子的另一個爸爸,這些都可以說明完全有可能張管家才是高爸爸的真正愛人張管家把偉同也當成自己的孩子,所以在他結婚的時候送了一份禮,當影片快結束的時候,偉同的母親正在看自己的相冊。而相冊里一閃而過的一張張照片都有另外一個男人的身影,而且和父親摟在一起很親密,最后他們全家在機場看全家福的時候多出的塞門的身影相呼應,這也是父親能接受此現狀并把塞門當作自己的兒子。而父親最后告訴塞門一個秘密讓他保密。并且告訴他誰都不能說,連自己的而自己也不能說,因為是為了這個家庭,所以偉同的母親并不知道父親也是同性戀。這也是塞門為什么能接受偉同的孩子做另外的爸爸。還有一個細節是剛到美國時對兒子的一番話,提到兩個重點,逃婚當兵延續香火,如今看到兒子的類似遭遇。所以才會“感觸良多”,但是正常的反映大多會是憤怒和無法接受吧,其中婚禮李安唯一的出鏡說了五千年的性壓抑的結果。

最后我認為是的……三人關系是有映射的

葳葳,偉同和賽門

高母,高父和老張

高家二老來看偉同時,賽門在他們家扮演的角色幾乎就是個管家了,他做菜確實比葳葳在行得多,這與一直在高家做菜的老張角色完全對應再加之高家人老張被反復提及但一直不出現。

高爸和張管家確是出生入死的同志(在情感上比偉同和SIMON更深厚)。兩人的情誼應該勝過了高爸高媽的夫妻情誼。如果張管家是終身未婚,這個事情就很明顯了。高爸、高媽、老張三個人相處了大半輩子,對這種情感關系怎么會沒有體會。偉同的性取向可能就是這種家庭關系滲入潛意識造成的。他并不是對待女人性無能(在他酒醉意識模糊的時候還是很能干的)而是更喜歡和男人在一起。他父親作為老一輩人。只是在情感上和老張保持著交流,但行動上是壓抑著的。而偉同去到了萬惡的美利堅,于是把他和他老子的性壓抑全部宣泄了出來。最后高爸和高媽走向登機口的時候,身后跟來了一個男性身影,一閃而過,看不見正臉從兩人身邊匆匆走過。之后,高爸、高媽的情感終于宣泄而出,說“我只是高興。”“我也高興。”,此男是老張的化身無疑,匆匆走過。此事終于從兩人身邊過去了,心結解開了。高爸最后來了個放松的舒展,終于釋懷了。《喜宴》敘述了一個有些匪夷的故事,主人公的處境就像是那個倉鼠球的游戲,困在球中的倉鼠慌張地前奔,既要顧著腳下的路又得提防劈頭蓋臉而下的大錘子。而于觀者,便如那場喧鬧的婚宴。雙耳隆隆被炸得有些頭暈,不知道下個要上演的節目又是哪出。相比于《飲食男女》中略顯憋悶,無奈,甚至有些黯淡的鏡頭和那耐不住性子恨不得扯開包裝砸開硬殼的沖動,這里卻成了嘈雜、尷尬、艷麗的場面和捂著蓋著窩著的善意隱瞞。同樣講述兩輩人之間的代溝,親子間的溫情和沖突(《喜宴》更多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單從膚淺的觀感上來說,卻是如此不同。

如果說《飲食男女》中最醒目的是那些省略:在鏡頭外某個我們不知道的時間地點發生的一些轉折性的事件和重大時刻,卻在下一個鏡頭中突如其來,成為一種既定事實(它們常常以“我要宣布一件事”為開頭),那么《喜宴》最大的特色是不斷從天而降的麻煩,就像一只貓纏進了一團絨線球,但是不必驚慌,在我們懷疑一切已經失去控制不可收拾時,李安卻能在最后關頭用抖落的驚喜包袱全身而退,編劇功底實在不俗。

核心的大場面——婚宴,在我們看來恐怕是既寫實又熟悉,(但我總忍不住猜測在場老外的心理,真如片中所言“中國幾千年的性壓抑”?,呵呵),如同《飲食男女》中的飲食文化按摩泡澡堂一樣,既可看作某種文化噱頭又可視為導演的懷舊不忘根情緒。《飲食男女》暗藏些許落寞:奢華隆重的星期天晚餐事實上總在少語和微動筷子中進行;一個個女兒離家的場景、老屋上那張已售字條和郎雄老臉上的鎖眉深壑相印合,但李安并不是個真正悲慟的家伙,他沒有蔡明亮在《不散》中那種纏繞不斷的眷戀執念,舊時代的消逝(連老爸也過上了新生活)卻在新的某處被繼承(老二召集的那場晚飯),或者《喜宴》中的換個角度。老一輩觀念對新觀念的承認和接受,縱然矛盾依然存在,卻不失為某種協商和一定程度上的調和。兩部片都出現了很大的意外,就像金庸小說中楊不悔嫁給了殷梨庭和世人最終接受了楊過小龍女的師徒戀(:P。這個比方真拙劣),然而卻不禁讓人懷疑這究竟是關于開明的神話還是對寬容和勇氣的樂觀估計,李安在屏幕后的笑容似乎帶著某種聰明人的狡黠。

最后,不得不提,老演員的表演自然是成了精的(歸亞蕾我尤為喜歡),其他一干人等也頗出彩,只是金素梅(不知道是不是配音的)的臺詞念得實在讓我抓狂不已。《飲食男女》在表現親情上更為濃厚和溫情脈脈。但談心場面(老大和老二在廚房那段)還是令我窘迫不自然得緊。看李安的電影就像喝一壺好茶,細細品來,回味無窮。《喜宴》就證明了他爐火純青的功力,沒有跌宕起伏的曲折,卻讓你跟著他悠閑的步調身歷其境。

有功夫的話,完全可以像看電影.午夜場那樣做個拉片室,重點剖析片中個人如何消除文化隔閡,在矛盾中相互理解。相互妥協。

但那太耗時,我也沒這水平。于是,截了四個意味深長的鏡頭下來。

1父母親初到美國。賽門送上見面禮。剛才還喜笑顏開的父親,聽到賽門說“高伯伯血壓高,心臟不好”時立馬拉長了臉。這也是中西文化在片中的第一次沖突。西方人說話做事比較直接坦率,中國人則比較含蓄,注重形式。無論什么場合,上來總要說些好話套話,這叫禮尚往來。看來父親對賽門的開門見山顯然極不適應。

2威威打電話回家,卻不停地流淚。遠在異國他鄉,生活不保障,難免思鄉心切。加之偉同母親把所有珍貴衣服首飾之類的家當毫無保留地贈與她。讓她切身感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自然懷念自己的親人。做父母的如此體貼照顧,做兒女的反而要瞞天過海,只為自己考慮,不惜以假結婚的形式蒙混過關,想想的確于心不忍。在此恐怕就為威威最后留下孩子的決定埋了伏筆。因為她不想辜負偉同父母的期盼。

3喜宴上,客人不斷要求夫妻二人敬酒,呼喊聲此起彼伏,偉同顯然快要招架不住了,一臉無奈。席間的外賓則看得一頭霧水。李安客串的來賓回頭一句:“你正見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無語。看來我們的李大導是非要借自己的口說出這句玩笑話,內斂的他對這種大張旗鼓,破費傷神的大場合很是感冒。或許真的中國人被所謂的倫理道德壓抑地太久,需要借這種場合釋放激情。。。不過我的確認為,特別在喜宴上,經常是感性壓過了理性,有時是過火了點,該收斂的時候還是要低調。

4最后父親走到機場安檢處接受檢查時,高舉雙手,何嘗不是對這種局面的無奈投降和妥協呢?當然,充滿中國風的電影,其結局也是皆大歡喜式的結局雖然有點苦澀,但畢竟大家都做了讓步和犧牲,各自得到了理想的結局,為自己,為他人謀得了幸福。偉同,一個人在紐約已經10年了,但卻一直沒有結婚.遠在TW的父母著急的很,為他報名參加了婚姻介紹的一個活動.但其實,偉同不愛女人.他在美國已經有愛人了,而且在一起5年多了.而這一切是無法對保守的父母開口坦白的.微微是偉同的房客.這個來自SH的女孩是學畫的.但是個黑戶口.她愛著偉同.

為了應付父母不斷的逼婚的壓力.SIMON,偉同的愛人,想出了要偉同和微微假結婚,使偉同應付完他的父母,并且讓微微得到綠卡.

然而,事情漸漸開始偏離軌跡.偉同的父母遠道而來,不滿意的公證婚禮,遇到父親舊日的部下,盛大的婚禮,洞房之夜的出軌,微微懷孕,SIMON憤怒的要離開,父親中風,偉同向母親坦白...微微要打胎,但最后仍留下了這個孩子.原來父親懂英文,而且猜到了SIMON和偉同的關系...

最后父親祝賀SIMON生日的那一段,尤為深刻.父親囑咐SIMON不要讓他們知道他已經知道這件事.似乎,中國家庭關系的精髓就在其中:隱忍.

其中,喜宴的場面被深刻的刻畫出來.鬧酒,鬧洞房...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老外看不懂這番鬧騰,一個貌似華人的人對他們說:這是中國5000年來性壓抑所造成的后果蠻嘲的.

一個不失圓滿的結局.卻不可能是個……也許,是對……的要求有點高.但,其實,我看到了真實的家庭生活.父母與子女間的沖突.想法的沖突,環境的不同,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思想的沖突.這所有的沖突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中,只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出來而已.在中,這種沖突借由兒子的性取向體現出來.一方面是自我,一方面是傳統的,對父母想法的尊重與遵守.當兩方面同時存在時,或者同時在當事人的腦海中出現時,那么矛盾和沖突就出現了.而這也是電影所要表現的東西之一.

如果自己解構一部電影,可以有好多的點.就像一篇課文,正面反面,主線副線.一部片子的好壞就在是否能夠回味,是否有東西可以讓你去玩味.而中,還有很多的點.比如,在美國的非法移民的綠卡問題,很多人會選擇拿錢或者怎樣去假結婚;同性戀問題,其實還是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開頭SIMON的朋友叫他兔子的時候,鄰居夫婦尷尬的表情);老一輩人對面子的看重;老夫婦之間互敬互愛的感情;年輕女孩對自己命運的掌握之態以及敢愛敢恨的姿態;孩子與父母間雖然孝敬但疏遠的感覺.有些東西,我們也體驗到了,有些東西,我們將要體驗到,有些東西,可能我們永遠都不會體驗到吧.偉同(趙文瑄)出息了,長大去了美國。三十好幾仍沒有結婚,TW的老爸(郎雄)老媽(歸亞蕾)急了。爸爸曾是師長,指揮過幾萬人。年紀大了,血壓一高就危險,可就是咽不下一口氣,因為還沒抱孫子。可真相是,偉同是個GAY,和美國男友SIMON感情穩定。過著幸福的生活。于是,為了讓老爸繼續活下去,為了讓家庭完成責任,一場鬧劇就要上演了...而為了拿到綠卡。SH姑娘威威(金素梅)同意和房東偉同合作這場騙局。雪白的婚紗,鮮紅的旗袍,一派熱鬧祥和的喜宴由此拉開帷幕。此時,深知內情的,只有我們這些扮演著觀眾角色的局外人,一切都顯得滑稽可笑,卻又讓人無可奈何。

不可否認。TW電影的中國味很是正宗,既有根深蒂固的傳統,又有耐人尋味的叛逆。“喜宴”無疑是全片的,親朋好友匯聚一堂,不鬧個一醉方休絕不罷手。其實,喜宴本身和故事的情節并無太大聯系,而更像是導演個人情感的大爆發。此刻,傳統、責任、家庭、婚姻、中國式性觀念...都被淋漓精致得潑灑到了“喜宴”這塊大紅的畫布上。于似乎。只有在喜宴上,一個被壓抑的話題——性,才能被堂而皇之地談論和游戲。就如那句“死了也不能不鬧洞房啊,這是咱們的國粹!”;抑或是李安客串的賓客:“這是中國五千年來性壓抑的結果”;還有威威最后假戲真做,對偉同說:“今天我就是來解放你的!”突然想起了《色戒》,覺得,多年之后,李安拍這部電影,也是必然。

其實,能看明白的人,完全了解,《喜宴》所代表的人群并不局限于“同性戀”這個話題之上。

第一個讓我感動而意外的情節。是當偉同看到歪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的爸爸時。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沉著萬分地去探一探他的鼻息...也許,此刻,他是希望他已經“走”了的。因為只有這樣。一切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是的,我們身邊的太多人,如片子里的主人公一樣,自欺欺人得妄圖以各種方式逃避生活的難題。

片子的大部分,是笑著看的,而唯一讓人突然很想哭的部分。是爸爸和SIMON坐在海邊,他給了SIMON一個紅包,就如當初給威威紅包一樣。此時,他開口講出了英語...于是,我們知道,爸爸其實是懂得英語的,他聽懂了每一次偉同和SIMON的對話。也就是說,他才是最明白的人。明白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明白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個騙局;也明白,如果他不繼續裝傻的話。這輩子就抱不到孫子了...

只能用“委曲求全”來形容全片,但此時,這四個字沒有一絲貶義。《喜宴》帶給我最多的回味就是“理解”,感動于爸爸的那份理解、信任、寬容、大度和大局的愛。也許,為了自己能抱上孫子的出發點是自私的,可如果不沉默呢?又會是什么結局?家破人亡?

世上存在著對你不離不棄,包容你所有過錯,所有任性,而后仍然一如既往,甚至更加愛你的人。有么?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你的父母。一切的出發點都源于愛,那么,幸福就是終點。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幸福,就是他們最大的慰藉。

片尾,戎馬一生的父親。在最后經過機場安檢的時候,默默舉起了雙手。于導演,那似乎象征著一種投降,一種對生活的默認;以及傳統道德之外,對另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默許。生活本來就是這樣,永遠不可能像一幕白墻般,沒有一處敗筆...《喜宴》的故事,開篇就很明確了,探討同性戀的生存話題。兒子高偉同,是個在美國做房地產生意的TW人,衣食無憂,小有成就,卻有個隱秘的同性戀人塞門,遠在TW的父母一心想看到兒子早點完婚抱上孫子,三天兩頭打電話為兒子物色對象,出主意,為了搪塞遠在TW的父母,塞門出主意讓偉同來次假結婚,結婚對象嘛,就是那個租他們房子交不上房租,終日作畫很不得志的SH姑娘威威,威威從SH來美國多年了,既沒工作,又缺綠卡,這段婚姻正解燃眉之急。誰知父母得知兒子的婚訊,很是興奮,干脆從TW趕到美國,要為偉同置辦一場盛大的婚宴,誰料一場中規中矩,熱鬧非凡的喜宴過后,灌得爛醉的偉同和威威竟然假戲真做,威威后來竟有了身孕,這時的塞門終于坐不住了,一頓大吵之后和偉同的感情也亮起了紅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偉同的父親這時又突然患了中風,萬般無奈之下,偉同在探視父親的醫院里終于向母親坦白了自己與塞門之間的真實感情,十分震驚的母親囑咐偉同這事可千萬不能告訴父親,而另一邊,出院后的偉同父親卻在一次散步中,送了一份生日禮物給塞門,并說‘其實自己懂點英文’,還感謝塞門這些年對偉同的照顧。就這樣,一場熱熱鬧鬧的喜宴之后,父母帶著偉同的結婚相冊,和各自隱瞞不說透的兒子同性身份,離開了美國,而威威呢,關鍵時刻也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一場喜宴就這樣收場了,而結局呢,也算得上皆大歡喜。

看完影片后,我首先注意到的是郎雄,這位德高望重的TW老藝人,曾先后多次與導演李安合作,并先后三次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出演父親的角色,簡直就是李安電影中父親形象的化身。還記得在91年出品的《推手》中,他扮演的朱師傅,被兒子好意從BJ接到美國享清福,之后卻因為中西文化中不可避免的差異,吃盡苦頭;到了《喜宴》,他又變身為高伯父,一個表面上佯裝不知兒子同性戀身份,暗地里卻默默成全兒子,并接受兒子同性戀身份的退休師長;至于《飲食男女》他更是變身為將家庭當國宴一般打理的好爸爸,為三個女兒一輩子操碎了心;我們可以從這三個父親的形象中看出其角色的一貫性,及遞進性。郎雄出演的父親,絕對不是那種嘮嘮叨叨。平易近人,能和兒女打成一片的父親,相反地,他卻總是始終如一的保持著自己令人敬畏的沉默和固執。但說道戲里對兒女的愛,那絕對是毫無保留。《推手》里的朱師傅為了成全兒子一家的美滿生活,曾打算在中餐館洗碗聊度此生;《喜宴》里的高伯父則是為了兒子的幸福著想,默默接受了兒子同性戀的身份;《飲食男女》中的朱師傅,更是含辛茹苦獨自帶大了三個女兒。可以說是李安電影成就了郎雄,而郎雄則又成就了李安電影中的父親。

談完郎雄,不可避免的我們得談談影片所切入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同性戀身份。同性戀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社會現象,隨著這些年鋪天蓋地的影視及文學宣傳,逐漸進入公眾視野。試想某天你突然得知自己的同性好友是Gay,且對自己窺視良久,你會作何反應?一般情形,恐怕你會把與他相處的各種畫面回憶回憶,如果沒什么肌膚相親。你才會喘喘氣大作輕松。倘若真有一天你逢到Gay男對你表白,我想你多半會管寧割席,老死不相往來。至于那種表白后。大家仍是兄弟,仍是朋友的畫面,恐怕只能是電影里的鏡頭。沒錯,你瞧,如今越來越多人敢于公開承認自己同性的身份,但仔細分析這些人也多是把自己隱藏在虛擬的ID里,是啊,現實社會里這堵墻有誰愿意硬撞!?正所謂,同志雖有情,社會總無意。說到底。在多數社會成員內心,還是認為同性戀是種病,就像影片中的母親第一次聽到兒子的同性身份,馬上質問兒子是不是得了病。這就是大多數社會成員的認知問題,而這個認知問題卻絕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糾正的。看看我們周圍,各種選秀娛樂節目總喜歡拿同性身份當猛料作話題。什么花樣美男,什么同性的腔調,什么同性的氣質,處處可見主流文化對同性身份的嘲弄和諷刺。至今我還記得大學時的一個故事,說是怎樣判斷Gay男的身份,關鍵是看他們豎不豎蘭花指。這種調戲和作弄,并不是說明我們的社會已經開化到了可以平等接受所謂的同性身份,而更是表現了同性身份的進退維谷。回到影片,作為一部輕喜劇,《喜宴》的結尾還是光明的,至少高伯父,高伯母默默接受了兒子的同性身份,他們雖然對這個事實都互相隱瞞,默不作聲,但至少沒決絕到割裂家庭關系。其實,有什么大不了呢,昏黃的路燈下,勞累一天的你只想回家放松心情,家里如果沒有愛人,此刻又有什么意義?!同性亦凡人!只是,能有幾個同性身份有此福分,享受《喜宴》之后的圓滿結局?!這是一個關于結婚的故事,五個人物在影片中穿梭往來,沒有定格、閃回、蒙太奇這些貫用手法。講故事的李安在1993年完成了這部作品,并獲得第4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從此大紅于天下。而彼時,我小學三年級,尚不懂嫁娶中的繁文縟節意義何在,拿完糖吃至多有些不明白,為什么每個新娘都在哭,多難看,多令人著急。

而她們的抽抽答答,卻能打動在場的每一個人,繼而央她吃酒,片刻便可以全場歡騰。

就喜宴本身而言,無所謂詩意的表現還是人文精神的貼近,只要是賓客如云美酒佳肴就功德圓滿。這個故事有中西碰撞,更有古為今用。戲中的爸爸(朗雄)是個退位師長,幾句評說“兒媳能生能養”“書法通篇沒有敗筆”的言語,極具父權在上的觀念。兒子的婚事對于他來說是可供調配、指揮的頭等大事,這位泰斗極具表演魅力,從頭到尾都讓戲中老小提著氣,更讓我欽佩不已的是他略顯……的英文對白。老辣如他,仿佛自家爸爸在忍耐日常生活的種種無奈,等著履行孩子的父母之命。“父親”的含義是李安著重強調的,生活本不值得炫耀,但婚姻的象征卻是一位父親完美的落幕,爸爸的謝幕要有喜宴襯托,管你是否同性戀。

而媽媽的歡樂,向來都是喜形與色,她是個家庭主婦,兒子牙牙學語似乎還在眼前,今天就張羅娶妻生子。她有好多責任,照顧丈夫,叮囑兒子,指點兒媳,甚至要操心她回去以后,小花園會不會荒廢。歸亞蕾飾演的媽媽,殺傷力可以穿透我的小宇宙,93年的她剛過不惑之年,眉眼間的風情在媽媽裝扮相中,精妙妥貼。扮土則土,遇貴則貴。她穿老式祺袍,戴珍珠項鏈,在兒子生硬的完成結婚流水線后,毫不猶豫的放聲大哭。這種悲喜交加的姿態,很多人演過,但淋漓盡致的淚水突顯生硬,而肝腸寸斷又過于矯情,而她,只嚎啕一聲“對不起,委屈你了,本來要給你們好好辦一場的”。婆婆的自責,像施了魔法的咒語,讓人動彈不得。

那么兒媳婦呢?顯然這部戲的重點,不在婆媳關系,因為李安在導戲時已說“喜宴是一個有商業價值的戲”。要能吸引眼球又可以眾說紛紜,“同性戀”焦點自然是巧妙的。1993年的TW,即便開化,也難以鼓起勇氣在公眾場合言論“同性戀”。而戲中,兒子偉同(趙文瑄)與男友賽門的深情擁吻,媳婦威威(金素梅)不甘示弱的真空上陣,以及李安客串的路人甲說“這是五千年的性壓抑”,像是有規律的密碼,指向一個結果:再務實的生活也有悲哀,那么委屈一點點,你就可以過得很好。

趙文瑄面對鏡頭,無論是輕描淡寫、無可奈何,還是激情徒生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言語中的風雅先是迷住了金素梅,端立中的流盼又傾倒了后來的周迅、陳紅。渾身是戲的他,做個普通的同性戀者,也能讓老外甘于苦學中文,勤練燒飯做菜。有他在身旁,賽門覺得溫暖,威威感到甜蜜,父母得意有加,而苦惱之于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委屈求全,可他不知道,這個委屈求全,繼承于他的父親,只因大家都想有個完美的家。

但愿是這樣,威威最重要的綠卡,偉同賽門最珍惜的戀情,爸爸媽媽最期待的孫子,都能在彼此小小一點的沉默、委屈中,如約而至。其中蘊藏的,或者反射出的諸多信息才能完全的攝取與理解。RS

書迷樓最快更新,請。


上一章  |  大亨萬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