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一百四十四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

第一百四十四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因自小就喜歡滿府瘋跑,長大后也風風火火,還跟著兩位哥哥練過幾年武,長孫凌的身體還算強健,在與王易歡好后,睡了個把時辰,就能起身了行動,只不過步履間稍稍有些異樣。

變成了王易女人的長孫凌,顯得越加的嬌媚了,對王易更是小鳥依人的溫柔,在從屋里出來后,敢當著隨從的面,與王易的身子靠的很近,甚至當眾挽著王易的手,粘到王易身上,讓那些隨從驚嘆不已,事兒有些不簡單了…但沒有人敢議論什么。

在回城后,長孫凌與王易告別時候,可是萬分不舍的,這個早就打定主意非王易莫嫁的美人兒,絲毫沒去想未成婚就失去了楚子之身有何不妥,也一點不擔心此舉會不會被人家非議,被父母及其他家人知道后會不會受指責,她心里滿是甜蜜,覺得這個世界真的美妙,能和相愛的人這般身心交融,實是太幸福了,在分別時候,她也一個勁地叮囑王易,過兩日還要帶她出去玩的。

長孫凌這般主動,王易驚愕之下也很是開心,一再保證會時常帶長孫凌出去玩的。

王易也實現自己的諾言,時不時帶著初經人事,并在第一次與他最親密的接觸中,嘗到了其中特別滋味的長孫凌,出城游玩,也可以說是幽會,在長孫凌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這個莊院的小樓上,顛鸞倒鳳,體會兩具年輕身體最近距離交融所帶來的快樂,或者偷偷到府中私會。

蘇燕也隱約地知道了王易與長孫凌之間關系的變化,她在偷偷傷心的同時,也強迫自己接受下來,她知道,王易最終是要娶長孫凌的,現在只是關系進展的早一點而已,而她又懷著身子,不能陪王易,有個人代替她陪王易,也未嘗不是好事,因此她就裝作不知情,在王易帶著長孫凌到府中來時,還特意為他們創造機會,把王曇叫過去,另外不相干的人也喝退。

王易知道蘇燕的用心,但被愛情和**迷了心智的長孫凌,卻并不知道蘇燕是特意這樣做的,她只是在慶幸蘇燕沒有來打擾他們,讓她和王易有不少單獨相處的時光。

在她自己的府中,長孫凌還能將事兒裝在心里,但到了王易府上,特別是在與王易單獨相處時候,就沒太多顧忌了,她能馬上拋卻少女的矜持,扮演“妻子”的角色。

只可惜,這樣的日子并沒能持續多久,因為很快就天冷了,不方便出城,老是到王易府上也怕最終出丑,而王易又有好多事要做,沒得空,再加上因為父親與哥哥的管束,讓長孫凌也不能想出府就出府,與王易單獨相處的機會在減少,這讓長孫凌很是悵然。

不過王易教授給她的計策還是讓長孫凌不去擔太多的心,她相信王易會有辦法,讓她們的婚事終成可能的,即使是皇帝下旨讓王易當駙馬,只可惜,這段時間身體沒什么特別的變化,讓長孫凌有點擔憂。

在李道宗率出征的大軍凱旋后,王易就被李世民“抓壯丁”,忙事去了,主要的事兒就是改進馬掌的設計。

李道宗率軍凱旋后,盛贊了馬掌這新鮮玩意兒在作戰中幫了他們不少的忙,讓戰馬的折損率大大下降,而且有了馬掌的戰馬,在沙漬上行進,遠比以往方便多了,讓他們在追擊逃敵時候,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他向皇帝提議,希望軍中所有的戰馬,都釘上馬掌。

沒有馬掌保護的戰馬,很容易陷入沙堆中,行進困難,甚至馬蹄被硌傷,但釘了馬掌的戰馬,這些不利因素都消除了,受到保護的馬蹄不怕被沙子硌傷,也不擔心陷入沙子中,影響行進,戰馬可以在沙地上快速奔進。我大唐的將士,在平定斛薛人的叛亂中,正是憑借戰馬上的優勢,將北逃的斛薛人,在沙漠與草原接壤地帶,全部截獲的,在截獲逃跑的斛薛人時候,只發生了小規模的戰斗,殲滅了小部斛薛人,其余大部斛薛人放棄抵抗,向我平叛的大軍投降了。

得到李道宗這般奏報的李世民,也馬上宣布大唐境內所有的戰馬,都要釘上馬掌,并成為軍中的制式裝備,可憐的王易,就被李世民勒令去負責這個事兒了。

王易自然不敢違抗李世民的命令,和將作監的官員們一道琢磨更好用的馬掌去了。幸好這玩意兒原理簡單,在聽取了軍中極富經驗的牧馬人建議后,也很快得到了改進,并開始大規模打制。

自己設計的這個看似簡單的東西,在作戰中發揮這么大的作用,王易還是很自傲的,更讓他自傲的是,大唐軍隊在此戰中取得的輝煌戰績,李道宗率所領人馬及靈州一帶的邊軍,在付出了極小的代價后,就將七八萬斛薛人盡俘,唐軍這樣的戰斗力,讓王易都挺是吃驚,他對上戰場領軍打仗的恐懼也小去了很多,甚至有點躍躍欲試,也想到戰場上撈點戰功回來。

斛薛部數萬人的叛亂,在短短的時間內即被平定,全部人馬被押送到長安,再一次驚震四夷,連一些原本有異心的歸附部落,也馬上止了念頭,上表表示了對大唐的效忠。

數萬斛薛人被俘虜,又為大唐的基礎建設增加了勞力,額外的勞力,而且不需要付出什么報酬。

斛薛人的叛亂被平,不只參加平叛戰事的李道宗及麾下諸將得到獎賞,王易這個拒絕了李世民讓他去參戰的人,也得到了獎賞,獎賞還挺豐厚的。

在獎勵后,李世民除讓王易和將作監的官員們,一道研制更好用的馬掌,準備在來年大規模生產這種已經在實戰中證明能很好保護馬蹄的器物外,還要求王易,和孫思邈一道,要時常進宮,替長孫皇后和長樂公主診查身體。

因為天冷了,又到了喘證容易發作的時候,再加上長孫凌產后身體比較羸弱,李世民怕有什么意外情況,要王易和孫思邈,在這個冬天多比照看一下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就是在上次生產后,沒有非常好的調理與診查,以致喘證加重,并時常犯病的,李世民不希望相同的歷史再次重演。

王易當然只能聽命,因此又屁顛顛地在數個地方來回忙碌了。

除了忙這些,王易又在琢磨一些朝事上的事,他想在新一年開始的時候,向李世民提出一些新的建議,非常實際又容易讓李世民接受的事務,點子想出來了,如何行文,是件挺頭疼的事,王易得費心思去琢磨,這很費時間,他廢了幾稿,也沒寫出很滿意的奏本來。

日子雖然忙碌,但王易卻覺得過挺很充實,大唐在他通過李世民的影響下,與原來歷史記載的,已經有很多的不同了,他希望,有他這個穿越人存在,會越來越不同,當然是向好的方面轉向。

時間過的很快,在王易忙碌間,嚴冬來臨,年關將至。

又是一個大朝會,朝中一定品級以上的大臣,還有諸外蕃的使節都參加了這次朝會,王易和大哥王昂一道站在朝臣班列的,位置相鄰。

今天的王易很是興奮,因為他知道,貞觀五年的一系列好消息又要在今日的朝會上公布了。

此次朝會因此也出現了特例,為將好消息的影響最大化,原本只在新年大朝會時候在太極殿內列席的諸蕃使節,也被要求參加這次朝會,這也使得太極殿內有被擠暴棚的味道。

朝會剛一開始,皇帝李世民首先令民部尚書戴胄宣布剛統計完成的一年收成情況。

戴胄以中氣十足的聲音,向參加朝會的大唐朝臣及眾多的外蕃使節,宣讀了民部剛剛前兩天校對整理完成的一年糧食收成、賦稅等方面的統計。

貞觀五年的糧食總產量,比可以用“空前豐收”來形容的貞觀四年又有了沒有人估計到過的增長,據民部的初步統計資料,貞觀五年的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五億七千萬石,差不多是“空前豐收”的貞觀四年的一倍,這個數據的公布,讓所有參加朝會的大臣們都目瞪口呆,幾乎大部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懷疑是因為人太多,發出一些雜想,讓他們聽錯了。

但戴胄用越加響亮的聲音,將此數據喊了三次,眾臣這才相信,民部尚書所報告的數據,他們并沒有聽錯,確實是民部統計的今年的糧食產量。

這個數據被確認,讓許多人吸了口冷氣,許多人接下來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數據會不會有假,有沒有統計錯誤?貞觀三年全國糧食產量才一億四千多萬石,貞觀四年暴漲一倍,達到近三億石,又過了一年,數據再次以驚人的速度暴漲,又翻了個番,這樣的增長速度,太讓人驚恐了,也太讓人懷疑了,天下間,有這樣的可能發生嗎?

不可能,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事發生過。

馬上有人提出了質疑,那是秘書監蕭璟,也就是蕭瑀的哥哥,“陛下,此統計數據會不會有誤?”。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