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一百十六章 民族之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十六章 民族之策

第一百十六章 民族之策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感謝HDDTEST書友的打賞!這個月更新量已經超過三十萬了,可月票數連三十張都沒有,訂閱也強差人意,郁悶的不行!書友們,多多支持黃昏吧!謝了!)

李世民這話讓王易吃了一驚,趕緊解釋,“陛下,臣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陛下勿責!”

李世民竟然說他所提的建議太過殘酷,王易很是忿忿,有什么事能比得上這皇帝老兒所做的事殘酷?親兄弟都殺,更不要說一些歷史沒有記載的事,王易自覺自己的殘忍度萬不及李世民之一。

李世民渾沒在意,笑了笑,“你說的挺有理,朕為何要處罰你?”

“多謝陛下恩典!”王易趕緊作一禮,再趁勢說道:“陛下,上次臣也向陛下提請過,征集民工修筑錢塘江邊的塘堤,這些戰俘,疏浚運河完畢后,可以讓他們再去修建錢塘江的塘堤…”

“好小子,你想的還真長遠,就想著杭州的事…你對杭州就這么有感情嗎?”

“陛下,杭州確實是個非常美麗的城市,臣非常喜歡,因為居住過多年,所以很有感情!再者,杭州一帶是真正的魚米之鄉,產出豐富,依臣認為,杭州一地的產出量,可堪比長安附近一帶數州的產出,杭州不但物產豐富,而且風景美麗,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居住,可以說是人間天堂!綜合這些因素,臣覺得,朝廷應該下大力氣,將包括杭州在內的江南諸州治理的更好,讓那些地方成為大唐的糧倉,成為真正的人間天堂!而錢塘江給杭州之地帶來的禍害,是非常的嚴重,無論是潮水的破壞還是咸堿的影響,都讓杭州及越州一帶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臣覺得,應該及早治理錢塘江!”

“你所說的,讓朕都很是好奇,杭州果真這么美?土地有這般肥沃?比長安更加讓你留連?”

“陛下,長安和杭州都是臣非常喜歡的城市,臣現在年輕,想呆在長安為陛下做事,但若臣老了,不能為陛下做事了,還請陛下允許臣歸去到杭州,在美麗的西湖邊度過殘年!”

王易這話讓李世民露出了驚愕之色,又用一個指頭指著王易,“你小子,現在才幾歲,都未娶妻生子,就想著致仕以后的生活了,朕真佩服你想的這么長遠,哈哈!”李世民說著還大笑了兩聲。

“陛下,人終有一老么,現在想起,及早向陛下提出來,也是件好事!”

“好,若朕到時還在世,交御了朝事,就和你一道到杭州去居住,看看杭州之地,究竟有多美!”

“陛下…”

王易剛想接話,卻被李世民打斷了,“此話以后再說,今**還是與朕繼續剛才的話題!”

“是,陛下!”王易只得應承,接著說道:“陛下,臣覺得,這些突厥戰俘應該讓他們為我大唐做更多有益的事,好鋼就應該用在刀刃上,若這些突厥戰俘能通過為我大唐做這些最迫切需要朝廷的基礎建設,贖他們的罪行,那是大好事一件,不但通過勞動讓他們得到改造,而且可以在勞動中為我大唐創造出不少財富來,滿足我大唐之急需,一舉數得之舉,何樂而是不為…”

出乎王易的意外,李世民的聽了他所說這幾句話后,站起了身,踱了兩步,這才站定身子,“小子,朕想著今日召你進來相詢,你一定能告訴朕一些其他朝臣沒有想到過的建議,沒想到真的如此,你所提的,讓朕豁然開朗,但朕還想聽聽,那些歸降的突厥族人,以你所想,該安置到何地去!”

李世民雖然沒有當面表示會采取他的建議,但從以前幾次李世民在召他問詢事情后,朝廷所下的詔令內容上來看,王易幾乎可以確信,自己剛剛所提的建議很可能會被采納了,因此他越加自信地說道:“陛下,臣覺得應該將那些突厥族人,安置在我漢家人口眾多的地方!”

“為何?”

“我漢家人口多的地方,突厥人安置過去,相對人口比例不會很高,邊上都是漢人,即使突厥人想圖謀不軌,懾于邊上都是漢人,而會多加考慮的!即使他們作亂,集漢人的力量,容易對付!而且與眾多的漢人一道生活,可以加快他們漢化的速度!萬不可將他們安置在我漢人人口稀少的地方,那樣相對強悍的突厥人,有可能會取代漢人,主宰那一塊地方的事務,鬧出麻煩事來!”

李世民聽了不置可否,只是盯著王易看。

王易所說的,與朝中大多數人的意見不盡相同,大多的朝臣都建議,應該將這些歸降的突厥人,安置到如今人口稀少的州縣,以盡快補充因戰亂等原因而導致人口大幅減少之地的人口數量,恢復那一帶的生產,并且突厥人集于一處,易于監管;還有人提議,應該暫時將漢人與突厥人分開來,避免雙方產生沖突,有漢人的地方,不能有突厥人,有突厥人的地方,漢人不再遷入,待突厥人慢慢適應后,再讓突厥人和漢人有接觸,那樣會少一些事端。

王易所考慮的為何會與其他人不一樣呢?只不過李世民還未問出這個疑問,王易接著說了。

“陛下,臣覺得,將突厥人和漢人分開,單獨安置,雖然如此做可能可以保持兩方百姓暫時不發生沖突,但那樣會讓突厥人與漢人更加難以融合,一些利益的沖突會在以后逐漸激化,不如在開始時候,就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在對突厥人施以官方監管的同時,也讓同居之地的漢人對他們施以監督,那樣會讓安置的胡人有危機感,怕做錯事被官方責罰,也怕被漢人群起而攻之,必定小心翼翼,不敢做違法犯罪之事,久之他們就會馴服下來!”王易說這些話時候語氣是非常的肯定。

李世民并沒表態,而是反問,“一些人提議,應該給予歸附的胡人以特殊的地位,那樣他們會感于我大唐之恩,而誠心歸附的,你如何看這提議?”

這個很特殊的問題讓王易沒來由的心跳加速,當下壓壓心神回答道:“陛下,千萬不可給予胡人凌駕于漢人之上的地位,那樣必定導致更大的后患,遺害我漢人的子孫后代,而必須要讓漢人覺得他們相對于胡人更加有地位,這樣可讓漢人有自豪感,也可以讓歸降的胡人,更加渴望成了真正的唐人,取得與漢家人一樣的地位,而加快漢化的步伐,利于長久的安定!”

王易后世所處的時代,正是給予了一些少數民族特殊的地位,無論是高考、生育還及其他方面,得到的待遇都比漢人高,導致大部的漢人覺得自己是最低等的民族,因為有特殊的權利與地位,一些少數民族還在內地無法無天,甚至連警察都不敢管他們,王易覺得那時候國家過于懷柔的民族政策是失敗的,少數民族鬧什么獨也與這失敗的民族政策有關。

當年的王胡子,在西北某省采取那高壓的政策,大棒高舉,恩威并施,以至于王胡子的威名能止胡人小孩哭,那時候,西北這個大省,治安情況可是非常好的,胡人入內地,也規規矩矩,不敢生事,怕被漢人圍毆的,但王易所處的時代,一切卻完全相反了。

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是永遠有效的,只給予他們胡蘿卜,而沒有大棒的威脅,那肯定是不行的。

王易希望他的思想,能影響面前這位大唐的最高統治者,將大唐的民族政策定性下來。

漢人的地位是最高的,歸附的胡人,都是低人一等,除非他們完全聽服于大唐,成為大唐真正的子民,那樣才可以取得與漢人一樣的地位。

王易在后世研究歷史時候不知從哪本著作里看到過,唐朝時候民族政策大概有他剛才所說這般性質,歸附的胡人地位不及漢人,胡人與漢人犯同樣的罪,胡人受到的責罰會更加的重,那樣迫使許多胡人期望得到真正唐人的身份,取得同等的地位,因此他們自愿接受漢化,習漢字,從漢俗,著漢服,最后變成了真正的唐人。

因為看到過別人這樣的研究結論,王易相信,他所說的論點雖然有點激進,但肯定可以被李世民接受下來。

不出王易的所料,李世民聽了面露贊色,點頭稱道:“說的有些理!你所說的,與朝中許多大臣的觀點不盡相同,但朕聽著甚是喜歡,今日召你進宮來敘話,還真的是個不錯的主意!”

得李世民表揚,王易趕緊作謙辭狀,“陛下,此都是臣的想法,臣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臣性子就是如此,有說錯地方,萬請陛下勿怪!”

李世民擺手示意王易免禮,“朕已經說了,你只要覺得什么想法于國于民有利,可以盡管與朕說來,不論說對說錯,朕都不會責罰你的!”

“多謝陛下!”

“晨陽,大軍已經班師,大部領軍的將領回朝了,你可有忘記朕與你說的,讓你師從名家習兵法之事?”

王易一聽大喜過望,“陛下,臣沒忘記,只是不知道陛下想讓臣師從何人?”

李世民溫和地笑笑,“你不是最佩服藥師用兵之道嗎?朕已經和藥師說過,讓他教你兵法之事,藥師也答應了,只是想和你先聊一些兵事再決定如何授你兵法,待**自己去拜訪一下藥師!”

“是,陛下,多謝陛下…”。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