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二十二章 獻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獻計

第二十二章 獻計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李弘節首先問詢這事,王易有些意外,但這幾天他也考慮過這些事,因此稍稍想了一下后也馬上就回答:“李刺史,在下數次進出杭州城時候,看到城外有不少無家可歸的流民,在城內街上,也可見到一些乞討的流浪者,還有當日雪后錢塘湖邊發生的事…如今已經是嚴冬,天寒地凍,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一定是饑寒交迫的,因凍餓而倒斃者也會有之,當日與李公子一道敘話時候說起此事,心中甚是郁悶!”

王易頓了頓,見李弘節和李道素認真地聽著,就繼續說道:“在下也想著應該盡一份綿薄之一,資以這些流民救助,因此遣下人給一些流民施以粥食,一些府上人換下來準備扔棄的衣物,也收集起來,送贈給需要的人,無奈一家之力量過于單薄,無法資助更多的流民…在下想著,若是官府能出面,以城內外設一些救助點,對流民施以粥食,那或許可以拯救數百上千的流民,”王易略帶感情地說道,末了還加重了一句,“這些可都是我大唐的子民啊,許多還是拖家帶口的,看著那些餓得皮包骨頭的小孩,真是讓人心痛…想必李刺史也曾耳聞這些事,一定為此憂慮的!”

李弘節心內微微地驚訝,但臉上表情卻沒有變化,點點頭道:“王公子此話說的在理,這些事某自是知道,但想不到,王公子如此一介年輕之士,竟然也關心此等民生之事來!”

面對李弘節帶點疑惑的眼神注視,王易表情也是如初,只是語氣略帶悲意地說道:“上次雪天后,天氣越加的寒,聽聞有不少的流民因為饑寒交迫無法生存,不惜鋌而走險去犯事,這段時間搶掠、偷盜之事常有發生,在下府中也曾有流民入內偷盜,府中人遭受驚嚇!在下想,若這些流民能吃上一口熱飯,能有個躲避風寒的地方,那他們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掠、偷盜嗎?應該不會!”

王易府中倒是沒有什么人進來偷盜過,不過他聽王復講,城內多家府中已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了,還有人因去抓捕偷盜者而被砍傷的。王復也講起過,前幾天杭州城外清波門附近,發生了一起命案,就是兩名裝束像似富家人的士子,在出城時候被人砍死在路邊,身上的財物被人搶掠,衣物也被人扒去,事后那幾名行兇者也很被抓住,這幾個人被官府審問后,也老實地招供了,他們是因為好幾天沒有吃上東西,才想著去搶掠點糧食或者財物來,以填飽肚子的,這樣的事聽起來讓人唏噓感嘆,但想想又不難理解,許多朝代末,不都是因為百姓生活不下去了,才起來鬧事的嗎?

肚子吃不飽,沒東西吃,加上天寒,餓死凍死皆有可能,去搶劫殺人,至多一死,能得到一些錢物糧食,至少能茍延殘存性命,還有可能延續家人的性命,僥幸不被人發現的話,那就什么事都沒有了。(請記住都市小說的網址許多原本老實的人,正是可能出自這樣的想法,而不惜去做搶掠殺人的事的,一般來講,災荒的年份犯事的人肯定多,富足的時代各種案件的發生率肯定少去,這是一個定律,吃的飽,穿的暖,又沒有切身利益受到損害的話,誰不想安安穩穩好好地過日子的?

王易這樣說,李弘節一下子無語,這是目前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實,確實是因為有許多流民因為吃不上東西,沒有御寒的衣物而犯事,錢塘縣衙內抓了不少這樣的流民。但現在官倉內存糧很少,不夠接濟流民之用,他因此也向朝廷上表請求調運糧食,來賑救流民。但奏表送上去才沒幾天,應該還在往長安送的路上,朝廷會不會同意調配糧食還是個未知數,因此他這幾天憂心忡忡。聽聞當日王易與李道素說起過此事,聽李道素說,王易好似還有一些法子,因此今日也想順便問詢一下。

看到王易這么一份淡定的神情,還是說話間的從容,說話內容的嚴謹,李弘節幾乎已經忘記了面前這個人還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人,已經把他當作一個可以交換意見的人,在想了一下后說道:“王公子此言說的甚是,只是如今官府庫糧所剩無幾,實無能力接濟全部的流民,所存糧食還要……某已經向朝廷上奏,希望朝廷能從另處調運一些糧食來,資以救助,只是這一來去,所費時日頗多,而寒冬已至,即使朝廷能調配糧食過來,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無法應對現在這樣的局面,王公子既然關心此事,那肯定想過這方面的事,某也冒昧問一下,你可有良策否?”

聽李弘節這樣問,王易也瞧看了幾眼這位杭州刺史的神色,看他的神色上似乎說的挺認真,當下也以一副嚴肅的表情說道:“李刺史,在下覺得,可以以官府名義,拿出一部分錢糧,資助無家可歸的流民,再向長安城內外的富家或者商家募集一部分錢物和糧物,還有衣物,或者藥物,人多力量大,集聚數百上千人的力量,一定會非常龐大,會讓人驚喜的,即使所集之物不能救助全部的流民,至少可以救助大部,或者一部,對流民無論怎么也是個安慰…這些捐助可能無法讓他們吃飽飯,但至少能讓他們吃上一口飯,喝上一口熱湯,有件御寒的衣服!有這一份資助,很可能許多人就不會因凍餓而死了!”

王易從王復那里了解到,杭州城內外的流民數量至少有數千,杭州治下余杭、富陽等地也有,只是數量沒有杭州這么多,若是這些人鬧起事后,那將是一場麻煩事,王復都為此憂心忡忡。

當然,王復擔心的原因王易并不知道,他也沒問。

聽王易這樣說,李弘節皺著眉頭舒展開來了,與臉上有驚異之色的李道素交換了個眼神后,再轉向看著王易,點點頭道:“王公子所言甚是有理,只是不知道杭州城內的這些商家、富家愿不愿意捐獻物資!”

“李刺史,再下覺得,若是以官府先拿出一部分物資,包括李刺史在內的杭州城內諸官員作個表率,那城內外的這些富家商家一定會跟從的!”王易知道如今官府的威嚴,以官府名義出面征集物資,沒什么人敢不從的,更不要說官府也拿出物資,李弘節等官員帶頭捐獻的話,其他人敢不從?!

“唔,言之有理!”李弘節撫著胡須點點頭,臉有喜色出來。

坐在一旁認真聽著王易和李弘節講述的李道素,有些驚異地看著王易,他也在自慚,這聽著并不復雜的事,他們父子倆怎么就想不出來呢?

看到李弘節父子這副神色,王易心內有喜悅的感覺涌上來,知道有點打動了李弘節的心,當下再繼續說道:“李刺史,在下還有個提議,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在下想著,若是將杭州城內外的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集一處居住,比如暫時無人居住的祠堂或者廟宇,定時施舍以粥食,這樣流民有個避風祛寒的地方,又有口飯吃,那生活就相對穩定下來,犯事的人也少去,官府只需要派少量的兵丁把守,就可以監看這些流民。對這些流民施以有效監看,再給他們暫時安置的地方,每天有點飯食吃,那杭州一帶的案事定然會少很多,李刺史可以少一些忙碌,若因為李刺史所采取的這一系列措施使得杭州一帶案件大幅減少,那不正是李刺史的功績嗎?”

王易的這個提議更是讓李弘節吃驚,李道素竟然發出了一聲驚嘆,聽王易講出來,這方法并不復雜,也容易施行,這些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的流民,若是某一處有飯粥施舍,有衣物發放,有住處給他們,還有兵丁給他們守衛安全,那自然大部的人都愿意到那一個地方去的。

李弘節讀過不少的事,文采也不差,但他是武將出身,行武多年,征戰倒是參加的不少,不過對如何治理一個地方,采取何種民生措施并不在行,面對年前這段時間案件頻發的現象很是頭疼,此段時間他令所屬各縣嚴加防備,日夜派人巡視,以防有搶掠事件發生,但卻防不勝防。王易所說的這一點,正如一聲驚雷一樣,讓他頓然醒悟,心里有如拔開云霧見日出的感覺,但他到底經歷過很多的事,心性很是沉穩,心里雖然有驚喜,卻并沒有表露出來,裝作一副正在思考王易所說話中意思的樣子,好一會才有反應,微微的點點頭,“王公子此言說的甚是在理,一會待某回去后,召集同僚商議一下,再做決定!”

李弘節將一份驚異壓在心里,眼睛不露痕跡地盯著王易看,思忖著,此子頭腦太不簡單了,若不是背后有什么高人指點,全都是他想出來的話,那他的心智太不一般了,聰慧程度非常人可比!

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但就在李弘節心內驚嘆之時,王易又說出了一句讓他更想不到的話,只聽王易用他那低沉的聲音說道:“李刺史,不過在下覺得這些只是權宜之計,即使能籌集到糧食,那也只能解決暫時的情況,治標不如治本,在下覺得李刺史應該采取更多措施,以改變目前這種情況…”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