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二十一章 婉言謝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婉言謝絕

第二十一章 婉言謝絕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確實如此!當日表演非常的轟動,蘇姑娘名聲更加的響亮,這些天她也整天躲在房中,排演新的舞…”李道素注視著王易,猶豫了一下,再說道:“等年后,上元節時候,杭州城內的青樓院將舉行花魁選拔,上一年的花魁是水云閣的李纖纖,只不過現在李纖纖生病還未痊愈,即使痊愈了,半來年沒有練習,很難再問鼎,今年水云閣是寄望在蘇姑娘身上,蘇姑娘新排的舞準備在年前演出,想必一定不會以此詩舞去參加明年上元節的花魁大賽,依在下所猜,到日蘇姑娘定會再向你相求好的詩文,王公子,蘇姑娘可是對你刮目相看的啊…”

李道素說這話的時候口氣中有點酸味,他也記著前兩天父親對他所說的話,父親一再告誡他,對水云閣萬不得已不要輕易去招惹,那里背景挺復雜的!

原本一起想將蘇燕納為妾室的李道素,在聽了父親的一番細細分析及勸誡后,也收起了心思,畢竟他已經有了妻子和一個妾室,妻妾都是才貌都不差的美人兒,如今看蘇燕鐘情于王易,他也猜著王易身份不簡單,再聽父親所說后,不再對蘇燕抱有念頭,而是想趁此機會,通過蘇燕打探王易的情況。都市小說)打探王易的身份問題,是父親交給他的任務!

“在下所吟之兩拙作,沒想到竟得蘇姑娘這般垂青,還真的讓人汗顏!”王易也露出一個不自然的笑容,此時他的心情非常復雜!

人的眼神是可以傳遞很多東西的,許多愛情就是在乍看鐘意后馬上發生的,就如后世時候他和妻子之間的一見鐘情,現在他與蘇燕之間也有相似的感覺…在莫名其妙中的幾次對眼就彼此喜歡上了,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了彼此的心意,但沒來的及表露感情,一切都破滅了---蘇燕竟然是一名青樓女子,這讓后世時候一向自視清高的王易挺難接受!

“到時在下也希望能再欣賞到王公子所作的佳作,也希望蘇姑娘能奪明年花魁之尊,那樣蘇姑娘的名聲會更加的響亮,到時…呵呵!”李道素說著卻停了下來,把后面想說的話生生吞下肚去!

“呵呵!在下所作之詩,能得蘇姑娘這般喜歡,以詩排舞,甚是榮幸,待下次她有演出時候,一定過去瞧看一下,若蘇姑娘讓在下作什么詩作,在下也一定盡力而為!”水云閣是他名下的產業,即使這只是一個青樓院,但現在青樓院是合法存在的,聽王復講,這是杭州城內檔次最高,生意最好的青樓院,他當然希望屬于自己名下的這個院子,生意更好的…

除了感情的事外,還關系到現實的經濟利益呢!何況還確實想再見見蘇燕!

不過這花魁之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王易還得回去問問王復,一道拿個主意,畢竟這些事現在都是王復在掌管的,

“王公子,你就不想著早幾日去看看蘇姑娘嗎?哈哈!她可一直想著你呢!”李道素打趣道。請記住我們的網址都市小說)

“待幾日再說吧…”王易笑了笑,有小二端菜進來,他也停下了話!

從李道素所說的話里,還有他的表情里,王易感覺到了其中可能還有另外的情況,他得去好好了解一下,對水云閣和蘇燕李道素這般關心,有點不太尋常。

這名小二將菜放到桌上,以極的速度,在王易耳邊輕聲說道:“二公子,李弘節來了…”

王易稍稍的一愣,但也馬上回過神來,一下子明白過來,今日李道素請他喝酒聊事,原來是奉李弘節的令,將他約出來的,李弘節這位杭州刺史過來,一定會和他聊一些事兒。

或許是當日在吳山上詩會中的表現讓李弘節感興趣了,因此今日也來會會他。

也就在這名扮作小二的人走出去一會,一名李道素的隨從走了進來,在李道素耳邊輕言了幾句。

李道素聽了點點頭,那名隨從也就出屋去了,接著李道素站起身,對王易作一禮道:“王公子,今日家父也過來了,想和你聊一些事兒,事先沒有和你說,還請見諒!”

王易半裝作露出一副吃驚的神色,同樣站起了身,還語帶驚異地說道:“李刺史他也來了…”

正在這里,雅間的門被推開了,王易看過去,屋外多了幾名軍士模樣的人,但都是普通人的裝束,接著一身便裝的李弘節大步走了進來。

“見過李刺史!”王易上前,先一步行了禮。

“父親,您來了!”李道素也過去行了禮,并攙著李弘節的手走到席邊。

李弘節對王易回了禮,意味深長地說道:“李公子,某當日在吳山聽聞你所呈之上佳之作,感你是一位才情頗人士之士,只是當日因有意外,未曾與你細聊,今日某不請自來,想與王公子一道聊聊事,想必王公子不會怪某的唐突吧!”

“李刺史言重了,”王易趕緊再施禮,“在下一介平民百姓,能得李刺史如此另眼相看,實是榮幸之至,李刺史有任何吩咐,只需使人來傳即可,萬不敢當您這般禮節!”

作為一州的刺史,朝廷的三品大員,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今日這般相請,面子自然要給他,見面先表示一下謙就和尊重,那是理所應當的事。

“父親,我們坐下說話吧!”李道素在一邊說道。

李弘節首先坐下,再對王易示意道:“王公子,那我們坐下說話吧!”

王易再抱抱拳,和李道素一道在李弘節兩側坐了下來。

李道素再傳人進來,吩咐將桌上的酒菜先撤掉,再換一些新鮮的來,馬上就有數名店內的小二進來,手腳麻利地把前面上來的酒菜撤了,在三人客套話中,新氣騰騰的酒菜馬上上來了。

在李道素為各人斟滿酒后,王易首先舉杯敬道:“李刺史,今日能與李刺史與李公子一道喝酒把歡,甚是榮幸,就以此酒相敬李刺史,以示一份感激之情!”

“王公子客氣了!”李弘節舉杯示意了一下,也把杯中酒干了。

李弘節放下酒杯后,與李道素對了個眼神,再對王易問道:“王公子才情如此不錯,手下隨從身手又是不凡,想必祖上一定不是普通人家,只是某到杭州到任一年了,此前為何就沒有聞聽王公子及你祖上的大名呢?”

“李刺史,在下原本居于余杭縣內,家父原本曾在前朝為官,前隋末時候逢亂世,家父因出意外,在幾年前亡故,留下一點產業。在下在守孝期滿后,也和小妹一道,舉家遷到杭州城內居住,只是在下年紀尚小,家事都交由管家王復掌領,大部時間都居于府中,研讀詩書,極少上街露面,所以李刺史未曾耳聞,也是正常!當日也不曾聽聞吳山上有詩會,只是一時興起,與小妹一道外出游錢塘湖,在錢塘湖邊賞秋色時候,看到吳山上有熱鬧,帶著小妹去趕熱鬧的,未想到遇上了李刺史親自主持的詩會,因心有好奇,也就上臺獻丑了一番…”李弘節這樣的問詢,王易并不奇怪,將王作為他設定的身份,編好的理由,慢慢地講了出來。

“原來如此!”李弘節裝作一副恍然明白的樣子,“王公子極少出門,怪不得某事前未曾聽聞!”

王易所說的,與他派人打聽的情況完全吻合,李弘節也沒再問詢。

李道素在看到了李弘節一個示意的眼神后說道:“王公子,家父賞你才學,原本想將你薦為鄉貢生,進京參加明春的科舉應試,只是耽誤了時日,再加上杭州到長安路途遙遠,船路也不太通暢,已經趕不上明年的春試了,但也沒關系,還有后年…”

“正是如此,”李弘節接過話題,“想必王公子居于府中博覽詩書,一定是準備參加科舉應試,某覺得你才情甚可,下一年不必參加州里的鄉貢生選拔,直接授以資格,當日吳山詩會初衷即是此!不過,還希望王公子再有上佳詩作呈上來,公之于眾,以堵他人口舌…”

聽到李弘節也提起此事,王易站起身,作了一禮道:“多謝李刺史美意,只是在下自覺年幼,心智尚未成熟,才疏學淺,只會胡亂作一下詩作,實不敢去奢望科舉及弟,即使要參加科舉,也要待幾年后再長大一些方可,再加上身邊還有一更年幼的小妹,若是進京趕考,將其留于杭州,實是不放心,但要將她帶往長安,數千里路的艱辛,也是怕她吃不消,因此想再待幾年,再作考慮!”

王易的婉言謝絕,還是讓李弘節稍稍的有點意外,當日聽李道素這樣說,李弘節還以為只是客套之言,但今日聽到王易這般說起,口氣還是挺堅決,這才相信王易現在真的沒有參加科舉的興趣,連鄉貢生的資格也沒太多的興趣,這讓李弘節挺是不解,如今天下漸安,讀書人無不以獲取鄉貢生資格為榮,參加科舉及弟,這是進入仕途的絕佳途經!

此子年紀輕輕,做起事來卻挺是出人意料,說話間的神態和語氣也非同年人可比,李弘節心里的好奇心被強烈地勾起來…

李弘節也想到,如今皇帝詔令各地官員舉薦人才,但現在王易過于年輕,李弘節也并不知道此子作了詩作外,其他方面才學如何,若是其他方面都不錯的話,確實可以算一個要才。他在看到王易那與年齡不相稱的沉穩和從容后,也有興趣上來,很想了解一下王易到底有何才學,當下面帶微笑地再說道:“原來王公子如此想,還憐小妹之年幼,不愿置其不管,實是大善之舉,那某也不好再說什么,”李弘節說著頓了一頓,“當日聽犬子講,你曾言及如今杭州城內外流民不少,天氣漸寒,一些人可能會因饑寒交迫而斃命,因此建議官府出面賑災…可有此事?”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