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十四章 給皇上上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給皇上上課

第十四章 給皇上上課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18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鳳之翼作品

簡介:第四卷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第四卷

第四卷

歡迎您

“元甫,你說的很對,為師是應該多找時間和陛下親近親近了。{}書迷群4∴⑧0㈥5你現在是天子的老師,不知皇上都學到哪里了,喜歡學習哪些方面的東西呢?”

經過傅冠的提醒,岳肅決定跟朱慈焴多加親近。

“恩師,四書五經之類,皇上都已學完,不過對于這些,皇上似乎都不太喜歡,詩詞歌賦,更加不感興趣。只是……似乎對恩師造出的那些銀元很是喜歡。學生曾經看到過,陛下用小刀對著那些銀元在木塊上偷偷雕刻。”傅冠說道。

“哦?陛下也喜歡雕刻。”

“卻也不是,并不像先帝那樣,對此事廢寢忘食,只是這一年多來,經常如此。而且,還單單對那些銀元情有獨鐘。”傅冠如實說道。

“單單對銀元情有獨鐘……”岳肅猛然想起一件事來,就是當初最早印出的那一版銀元,那是用朱慈焴的頭像為模版制作的,當時朱慈焴還很是配合,可結果刻印出來后,卻被太后給否了。

陛下終究是孩子,他應該是愿意以自己的頭像作為銀元的模子,遭到母親的反對,他卻不敢抗爭,只能順從。想到這些,岳肅不由得暗自討道:“皇上現在沒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等到他正式親政之后,肯定是要爭取的。像侍先帝一樣,侍當今萬歲,看來是要從現在做起,不能等了……”

“元甫,過年之前,皇上的學習,是不是已經結束了。”岳肅說道。

“是的,恩師。”

“過年之后,要在什么時候開始?”

“需過了十五。”

“好,為師知道了,到時為師自有處置。還有別的事嗎?”

“再無其他。”

“那好。”岳肅說著站了起來,又道:“現在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想來你尚未用飯,就在我府上吃吧。”

“那……多謝恩師……”

第二天便是祭灶的日子,如此大日子,全國基本上都開始放假,王老師也要回家,這些天來,他一直盡職盡責,加上又有岳肅在家看著,岳森表現的特別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連字也寫的工整了許多。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伙高高興興的等待節,新年一到,孔有德、毛有見、鄭芝龍這些將領,都來到北京給岳肅拜年,連宣大總督吳思南也帶著家眷跑來。

吳思南有個兒子,比岳萌小上一歲,而吳思南偏要和岳肅定娃娃親,岳肅見孩子們在一起玩的tǐng開心,也就答應。孔有德見吳思南結親成功,不由得也冒出一個主意來,想把女兒孔四貞許配給岳森。孔四貞很是乖巧,比岳森強上不知多少倍,岳肅雖然盡說兒子頑劣,但孔有德卻一個勁的說,岳大人教育出來的兒子絕不能差了,虎父豈能生犬子,非要將女兒嫁過來。

岳森也tǐng喜歡孔四貞的,于是便答應下來,讓這些孩子們在一起培養感情,一起學習,一起玩耍。

過年這些日子,一般都是過的非常快,一轉眼的功夫,就到了正月十六。

今天上班的第一天,大家到了內閣,少不得互相拜年,說些過年話。雖說閣臣們早在大年初一跑到岳肅府上拜年,但上班時的客套卻不能少了。韓爌是唯一一個沒有到岳肅府上拜年的,人家歲數大、資格老,又是首輔,怎么能自掉身價,到岳肅府上。岳肅當然也不會去他家。所以,也只能在今天客氣客氣了。

這一天也沒什么公務,基本上就是嘮嗑的日子,岳大人倒沒閑著,一回到自己的值房,就派人去傳詹事府詹事楊景辰,這家伙原先是少詹事,眼下已經被提拔為詹事。{}

岳大人有請,誰不得馬上趕來,楊景辰匆匆而來,見禮之后,岳肅請他坐下。跟著,由岳肅開口道:“楊大人,今天是正月十六,不知陛下那邊可否開課。”

“回岳大人的話,已經開課,今天是由左坊大學士肖大人為陛下講課。”楊景辰不知何意,但也得馬上回答。

肅微微點頭,說道:“開課就好。陛下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再過三年,便能親政,本官以為,是時候為陛下講解為政之道了。”

“大人說的是,為政之道,今年打算開課,讓陛下慢慢熟悉政務。”楊景辰說道。

“為政之道,很是重要,本官受先帝托孤之恩,又添為太傅,理當親自為皇上說講。這樣吧,你去安排一下,看都什么時間,由本官進宮為陛下開課。”岳肅說道。

這為政之道,本來是楊景辰想要為皇上講的,可沒想到,岳肅開了口。岳大人的話,誰敢回駁,而且岳肅說的也在情在理,人家是太傅,給天子上課,太過正當不過。還有就是,這個世上誰敢說自己的從政水平強過岳肅啊。楊景辰只能點頭,說道:“是大人,下官這就安排。”

“我找你來就為這事,好了,你下去忙吧。”

“是,大人。”

楊景辰告辭退下,但岳肅要給皇上上課的這件事,必須要告知太后,這倒不是說有什么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管誰給皇上上課,太后都需要知道。

他當天就把消息送給太后,張嫣得知岳肅打算給皇上上課,先是一陣狐疑,不過隨后便釋然。岳肅是太傅,皇上現在也不是小孩子了,由岳肅給皇上講解為政之道,也沒什么不妥,也就點頭。

岳肅的第一堂課定在正月十八,上午在內閣辦公,下午便到了御書房。君臣先行見禮,然后落座,這是上課,所以太后并沒有在場,只有君臣二人。朱慈焴單獨面對岳肅,似乎有點緊張。

“陛下,再過三年,您便要親政,所以現在,是該熟悉政務的時候了。從今天開始,由臣為您講解為政之道。”岳肅用溫和的語氣說道。

“由岳卿為朕講解為政之道,自是最好不過,朕一定用心記憶,還望卿家莫要吝嗇。”這是官面的話,朱慈焴經過了那么多老師的教育,諸如此類的話,自然會說。

“還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心竭力。陛下現在準備好了么,如果已然準備好,那臣就開始了。”

“朕已經準備好了,卿家請講。”

“臣給陛下講的第一課,叫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知陛下可曾聽過這個典故。”

“朕聽過,此文出自《荀子》,文曰: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后魏征諫唐太宗時也如此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朱慈焴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一大幫子學士圍著轉,水平當然要比他老爹高得多。

“陛下果然聰慧,臣佩服之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典故確是如此。然,道理是死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真正做起來,卻十分困難。今天臣想給陛下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我太祖洪武皇帝開創大明江山的故事,在臣講完這個故事之后,希望皇上能從中聽出一些道理來。”

“好呀,卿家快講。”朱慈焴似乎很喜歡聽故事,連忙催促起岳肅。

“這個故事要從元至正四年,天下大旱說起……”岳肅講故事那是有一套的,當初就靠講故事,博取朱由校的寵信。()可以說,木匠皇帝最喜歡和岳肅在一起做的兩件事,一件事是做木工,另一件就是聽故事。

岳肅今天前來,那是有備而來,早在家里將這個故事醞釀了好幾遍,從大年初二就開始想,一直研究到十五,容易么。

所以,故事講的十分精彩,從朱元璋父母被餓死,他出家為僧,一直講到建立大明。當然,這其中有不少刪節的,也有不少是他編造的,好比鄱陽湖打敗陳友諒,讓岳肅說的是險象環生,都有點神了。這令朱慈焴聽的是如癡如醉,不僅連時辰都給忘了,在聽到關鍵時刻,甚至還被老祖宗捏了一把汗。

岳肅把故事說完,朱慈焴馬上大聲叫起好來,岳肅喝了口茶,說道:“陛下,從這個故事之中,你可聽說些道理。咱們今天說的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只需說關于這一點的道理便可。”

朱慈焴回憶了半天,說道:“元朝暴政,欺壓我漢人百姓,百姓如水,在太祖爺爺的統帥下,掀起大浪,將他掀翻。陳友諒之流,也算梟雄,可他們對治下百姓不仁,雖兵力強盛,但太祖爺爺是仁者之師,得道多助,艱難之時,總有豪杰相投,故能鄱陽湖將其大敗。太祖皇上開創我大明江山,輕徭役、減賦稅,令百姓安居樂業,百姓自然不會忘恩,如水般載我大明。”

“陛下果然天資聰慧,臣只說了個故事,陛下便明白了其中道理,而且還能說的頭頭是道,甚讓微臣敬佩。”岳肅滿意地說道。

“還是岳太傅教得好,那些老師給我講課,從來沒有讓朕聽的如此專心過。若是每一堂課,都由岳太傅來講,朕一定不會覺得枯燥乏味。”這話倒是一句大實話,那些學士們,一天到晚之乎者也,怎叫朱慈焴這么大的孩子不煩悶。岳肅講課,不僅闡明道理,還要舉出例子,并用故事說出來。

“既然陛下愿意聽微臣講課,微臣以后常來給陛下講就是。”岳肅欠身說道。

“若是如此,那可太好了。我看,卿家明天接著來,給朕接著講。”朱慈焴興奮地說道。

“微臣遵旨。”

皇上這么說了,他的話就是圣旨,岳肅離開御書房后,馬上派人告訴詹事府,明天該誰給皇上講課,就不用去了,皇上有旨,本官明天接著給皇上講。

岳大人的話,和圣旨都沒什么區別,詹事府的官員,豈敢不從,不去講課,也算省事了,大人愿意講,那您就接著講吧。

不容易呀,岳肅對自己的兒子都沒這么上心的教呢,岳森的教育,都要請先生來,可他還要去教別人家的孩子。明天下午還要給皇上上課,岳肅怎能不做準備,回家吃過飯,便開始備課。為了編排故事,岳森一直忙碌到四更,好在不用早朝,用不著起的太早,睡上了一個半時辰。

上午在內閣工作,午后就到御書房給皇上上課。和昨天一樣,岳肅一開課,就先提出一個命題,這個命題叫作——皇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作為穿越者,岳肅為什么要給皇上講這個命題,而不是直接去講民主,講什么君主立憲。道理其實很簡單,現在還遠遠不到時候,你現在就讓皇上搞君主立憲,啥事也不管,全都內閣說的算,張嫣第一個就得站出來,和岳肅拼了。至于說民主,百姓現在還沒有這個意識,知縣選舉還沒普及呢,馬上大刀闊斧,那豈不是和天下所有的官員為敵,估計連自己的人都能反水。

這些事情,都得循序漸進,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命題提出之后,岳肅便開始繼續講故事。

講的故事是朱元璋罷去丞相和中書省,明成祖成立內閣,在明世宗的時候,內閣得以升華。這其中,岳肅穿chā許多內容和故事,比如說胡惟庸造反,如何驚心動魄;明成祖南征北戰,沒有時間管理政務,成立內閣;明孝宗在李東陽、劉大夏等人輔佐治下,開創弘治中興。明武宗時期,權閹劉瑾當道,大學士楊廷和又是如何誅殺劉瑾,還朝廷一個祥和,武宗雖然喜歡玩耍,但朝政沒有絲毫耽誤,楊廷和等閣臣,鞠躬盡瘁,使天下翕然稱治;世宗時期,內閣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站班時位列六部之前,別看世宗后期不上朝,國家仍然能夠運轉,大敗倭寇,使海內外挑梁不敢正視大明;萬歷時期更是如此,皇上很少上朝,但卻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萬歷三大征,更是說得有聲有色。最后一個部分,是岳肅與木匠皇帝的故事,岳肅說的是口沫橫飛,越說越是精彩,迭起。

這可是岳肅想了一夜的故事,整整說了一個下午,朱慈焴一直認真傾聽,好似聽評書一樣,精彩之處,也不忘了大聲叫好。中途雖然去撒了泡尿,卻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

岳肅把故事講完,也是累的夠嗆,連喝了幾口茶,才說道:“陛下,臣的故事講完了,還和昨天一樣,請說一下皇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道理。”

朱慈焴醞釀一番,說道:“太祖皇帝時,由于胡惟庸作亂,才罷掉丞相和中書省,將大權集于一身,四更眠、五更起,為政事操勞,難免累壞了身子。自成祖爺爺時,雖有心效仿太祖爺爺,奈何精力不及太祖爺爺,所以成立內閣,由士大夫協同管理天下政務。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終究有限,如果所有的政務都讓皇上來做,難免會出現錯誤,幫忙的人多了,集思廣益,方能將事情辦的做好。好似孝宗爺爺,重用李東陽、劉大夏等人,才開創出我大明朝的中興盛世。在此之后,武宗爺爺、世宗爺爺、神宗爺爺都相繼效仿,哪怕不用上朝,照樣可以將國家治理好,這就是皇上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益處。到了我父皇的時候,重用岳卿,掌管朝政,懲治jiān邪,秉公執法,肅清教匪,雖身居宮中,我大明朝仍然是蒸蒸日上。目下,卿家又先后剿滅流寇,開設銀行,使我大明國富民強。”

“陛下圣明。但微臣所做,并沒有陛下說的那樣好,比之楊廷和等人,尚有不少差距。臣愿鞠躬盡瘁,竭力報效皇上,收遼東與版圖,中興我大明。”岳肅誠摯地說道。

“朕相信愛卿一定能夠做到。”

君臣又客氣一會,岳肅起身告辭,可這時朱慈焴卻說道:“卿家,明天還是由你給朕講課,中午的時候,就陪朕一起吃飯吧。以前你總陪父皇一起用膳,現在接著陪朕。對了,明天朕想去養心殿讀書,不知卿家意下如何?”

“陛下旨意,微臣敢不從命。”岳肅躬身說道。

“那好,明天中午,卿家就到養心殿陪朕用膳。”

“臣遵旨。”

君臣二人只相處了兩天,便不像以前那樣陌生。岳森這個時候,更加認為傅冠的話太正確了,自己其實應該早一點來給皇上上課,好在這個時候,也不算晚。

當年張居正給皇上講課,一向對皇上嚴厲,令萬歷對他十分畏懼,心中十分壓抑,以至于在張居正死后,狠狠報復了一把。岳肅反其道而行,給皇上講課,待之以寬,嚴守君臣之禮,令朱慈焴十分滿意,也十分高興。君臣間的感情,自然是越來越好。

誰都知道,給太子當老師的人,未來會繼承首輔,好比高拱、張居正。岳肅豈能讓他人搶了位置。

岳肅離開紫禁城,回到家中,和昨天一樣,又開始忙碌起來,緊張地備課。而這時的慈寧宮內,張嫣靠在椅子上,正望著站在對面的中年太監。

“趙治,聽說今天還是岳大人給皇上講課,不知道都講的什么樣?”

“回太后的話,今天岳大人給皇上講的是皇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趙治小心地答道。

他是負責伺候皇上的大太監,雖然現在負責造幣局的事務,但大多數時間,還是要陪在皇上身邊,這也是他的精明之處。別看上課的時候,他不在御書房內伺候,但免不了在門外聽上一會。

“這些做臣子,看來都是一樣,全想著和皇上分權……”張嫣隨口說道,可話剛說出口,就覺得自己有些失言了,連忙話鋒一轉,又道:“旁的學士給皇上上課,一堂課不都是一個時辰么,可我聽說,岳大人一講就是一個下午。皇上的表現怎么樣呀?”

“岳大人講課和別的學士不同,主要是給皇上說故事。”趙治如實說道。

“以前先帝在的時候,他就總給先帝說故事,先帝也最愛聽他講故事。他這兩天給皇上說的都是些什么故事呀?”張嫣問道。

“昨天的課題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故事主要說的是太祖皇帝歷盡千辛萬苦,開創大明天下。今天的故事,講的是太祖皇帝罷黜丞相與中書省,與成祖皇帝建立內閣,再到歷代皇上如何憑借內閣治理國家。”趙治說道。

“這兩個課題,和這兩個故事,都聽有意思的,故事正好扣題,也能讓皇上聽的進去,看來還真難為岳肅了。”張嫣的臉上露出笑容,又道:“皇上最后說了些什么?對了,皇上對他講的那些道理都理解了嗎?”

“那些道理,皇上都理解了,全都是通過岳大人的故事,自己總結出來的。今天皇上最后說,讓岳大人明天繼續來上課,還讓岳大人陪著去養心殿用午膳。”趙治這小子,聽到的東西還真是不少,看來一直都守在門口。

“看來這岳肅是有些法子……”張嫣點了點頭,說道:“還有其他的嗎?”

“沒有了。”

“那好,你先下去吧。”張嫣擺了擺手。

“奴婢告退。”趙治躬身退了出去。

等到趙治離開,張嫣的臉上再次露出笑容。“岳肅,你現在終于知道要巴結皇上了,像對待先帝一樣,對待我兒。你能如此,哀家也就放心了,證明你沒有二心。很好呀,如果你早這樣,哀家早就放心了。岳肅,你的功績,哀家和皇上都是知道的,你待皇家以誠,鞠躬報效,皇家也絕對會不吝賞賜。好好做吧,只要你是忠于大明的,哪怕你像張居正那樣,把持朝政,哀家也不會在意。皇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很好、很好……哀家也希望你們這些士大夫,能把大明朝治理好,輔助我的兒子中興大明。”

想到這里,張嫣的嘴角仍然上瞧,后人皆說張嫣是一代yàn后,果然是名不虛傳,她笑的時候,無比動人。

“來人啊……”張嫣突然說道。

“奴婢在……”

一名宮女匆匆走了進來。

“傳哀家旨意,不……不用說是哀家旨意了,你就去對下面的人說,皇上以后要是去養心殿玩耍,不必阻攔,只需好生伺候,也就是了。”

“奴婢遵旨。”

原來,張嫣一向教子嚴厲,很少準許兒子玩耍。

歡迎您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