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第十八章 東廠的效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中樞一木匠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東廠的效率

第十八章 東廠的效率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鳳之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鳳之翼 | 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三卷

背景色:

顏色:

字體:[

第三卷

第章東廠的效率

“義父,今天岳肅午后去了刑部,先后視察了刑部大牢與六扇門,聽刑部大牢為了迎接他,鬧得是雞飛狗跳,而六扇門那邊,據咱們的人回報,岳肅沒有按慣例馬將自己人安插到捕頭的位置,而是打算比武奪位。讓他的人和六扇門的捕快較量,誰的本事高,就讓誰做捕頭。”

夜晚,魏公公的書房內,田爾耕將岳肅今天去刑部的情形如實匯報。可見,東廠確實在六扇門這些地方設有探子。不過這也正常,東廠在哪個衙門里沒有人,刑部衙門里就有坐堂的東廠太監。

“他這是想收買人心,順便立威,算不得什么。爾耕,我讓你查的那個岳肅背后的人,你可查出來了?”魏公公淡淡地問道。

“孩兒已經查出來了,收買清流和山東士子的人,是武昌李家的公子李元琛。不僅使了銀子,還借助方從哲和亓詩教的名頭,和這幫人達成一致,在皇出對岳肅有力的決定時,一起山呼萬歲英明。而且孩兒又對這李家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查出李家的家主李文彰和方從哲關系密切,在萬歷四五年的京察年,齊楚浙三黨借助京察之際,將大批東林黨人排擠下野,不少離京的官員,在半路之,死因不明。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出是何人所為,但總總跡象顯示,很有可能是李家做的手腳。在開封岳肅提押鄒佳仁的那個晚,曾有人去行刺鄒佳仁,意圖滅口,當時雖然沒有查出是何人所為,但事后分析,也很有可能是李家下的手。因為當時李家父子都在開封,還聽李文彰的女兒和岳肅糾纏不清,幫岳肅滅口,也不為過。”

東廠的辦事效率就是高,短短時間,不僅查出是李家幫岳肅收買士子、清流,還查出李家的背景,以及都做過什么。如此也能出,東廠的情報網是可能密集。不過也是,萬歷四五年稀里糊涂地死了不少官員,東廠當然要借入,雖然當時不是魏公公管事,但該查還是要查的,查完都要記檔。只不過那時方從哲太過生猛,皇不朝、不管事,這樁案子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田爾耕現在一翻,將李家的新帳老賬就全都翻了出來。

魏忠賢聽完這番話,閉眼睛琢磨一會,道:“岳肅現在還只是個孤臣,他一個人孤掌難鳴,即使再受皇寵信,也翻不了天。可要是有李家在后面做推手,幫他穿針引線,等到羽翼豐滿,一切便不好了。絕不能讓岳肅的羽翼豐滿起來。想個法子,將李家除掉。”

“咱們東廠對天下有名的富戶都有記錄,李家表面經商,時而做些善事,不明就里的人,還當他家是什么正經生意人。實則,跟官場的人打的火熱,先資助高官,再進而賺取回報。背地里手也很黑,只是做的干凈利索,從未留下把柄。現在他有岳肅做靠山,明面咱們要想動他,分困難。背地里也不好對付,李家養了不少護院、死士,派三五人殺進去,怕都是有進無出。”田爾耕到此,話鋒一轉,又到:“不過,下面的調查出這么一件事,不知道可不可以利用一下。”

“來聽聽。”魏忠賢淡淡地道。

“英國公張家在京城里有家綢緞莊,名叫鴻賜緞莊,早年的生意相當不錯,可后來李家也在京城里開了緞莊,名叫李記緞莊。李家距南邊近,所以總是能弄來最好的絲貨,織成綢緞。而且在價格,還要比張家的低一些,所以供不應求。可京城畢竟人多,李家的緞莊紅火歸紅火,倒還不至于將張爵爺家的買賣全搶了,然而近幾年,李家又先后在城里開了四家分店,有打著李家招牌的,也有沒打的。這一來,張爵爺家的生意都搶了,除了一些巴結張爵爺的人外,再沒有幾個人前去購買。據咱們在英國公府的人調查,張爵爺也試圖將生意搶回來,可惜李家控制了南方最好的蠶農,年年搶先收他們的貨,又最早運到京師,鴻賜緞莊總是要慢一步,一直沒有把生意搶回來。今天張爵爺發了狠,剛過了春節,就派人去了南邊,提前搶收蠶絲,力求最早進入京師,搶回生意。孩兒想,咱們能不能半路做點手腳,將張爵爺家的絲貨給劫了,然后嫁禍給李家,這一來,張爵爺必然發怒,李家便是九死一生了。”田爾耕笑呵呵地道。

好歹毒的計策,魏忠賢聽罷,滿意地點點頭,道:“此計甚妙,這樣一來,不用咱們出手,張維賢就夠讓李家吃不了兜著走。你現在就派人查探,張家的絲貨現在到了什么哪里,沿途選個好點的地方,把貨劫了,嫁禍給李家。不過這事要做的干凈利索,既要留下活口,又要不留破綻。此事就交給你了,你安排吧。”

“孩兒明白。”

次日早朝,朝堂的話題,始終圍繞了方從哲和亓詩教,大家伙你來我往,一直也吵不出個結果。朱木匠似乎是煩了,干脆自己拿了主意,“召方從哲、亓詩教入朝。方從哲重新入閣,領東閣大學士;亓詩教封都察院僉都御史。退朝!”

塵埃就此落定,方從哲再次登歷史舞臺。別他以前是首輔,可回來之后,還得在內閣排隊。閣臣講究先來后到,出去轉一圈再進來,就是最后一名,和當年高拱的待遇一樣。現在的閣臣有首輔顧秉謙,次輔魏廣微,孫承宗在遼東,接下來依次是朱延禧、周如磐、黃立極、丁紹軾。

除孫承宗外,各個都是閹黨,不過只有顧秉謙和魏廣微算是鐵桿,其他的皆是最后才投靠的。在朝做官,大都講究論資排輩,雖然馮銓等人更為親厚,但尚缺資歷,加馮銓在交泰殿那件事惹得皇很不滿意,短期想要入閣,是沒指望了。還是那幫人更為夠格。

方從哲回來,只能排在丁紹軾之后,但也架不住方從哲的資歷在那擺著。

旨意傳出去,齊楚浙三黨的人,就等著方閣老回來為他們撐腰,重振聲威了。

岳肅退朝之后,先是陪著皇去養心殿干活,吃過午飯方才離去。到順天府把需要參加比武較量的人帶齊,轉頭直奔六扇門。

這里要交代一下,岳肅雖然當了刑部尚書,卻仍然住在順天府的后宅。別順天府的名頭刑部衙門大,但規模一點也不比刑部,甚至還要大一些。這就像北京市政府,不管怎么,也要比你全國最高法院的規模大吧。刑部里面沒有宅子,辦公的人多,除了辦公室就是值房。當然,刑部尚書這樣的官員,朝廷是給分房子的,朱木匠這樣愛惜岳肅,給分的房子當然也大。不過岳肅沒有要,這是因為家里人少,院子太大,又不想顧家丁,實在收拾不起。在順天府多方便,有什么活,叫金蟬、鐵虬領著差役也就干了。

書歸正傳,岳肅領人來到六扇門,刑鷹出來迎接,將岳肅請到后面演武場。演武場內擂臺已經擺,六班捕快全部站立整齊,恭候大人,岳肅簡單客氣兩句,隨后吩咐,分組抽簽比試。

為了公平公正,岳肅親自提筆,來了六個人的名字,這六個人包括金蟬、鐵虬等七人,又加九名捕快。將六個紙團,放進木箱里,讓另外六位報名的捕快來抓鬮,抓到誰就和誰打。

一名叫作周二猛的捕快,抽到了金蟬,按照事先訂好的規則,擂臺較量。規則很簡單,勝者晉級,反正大家都是明眼人,誰強誰弱,一動手,便能得出來,容不得抵賴。比試的武器,都是沒開刃的兵器,長家伙也被削去鋒刃,以免誤傷人命。臺之前,武器必須經岳肅先行檢查,然后方可去。

金蟬用刀、周二猛也用刀,檢驗之后,二人一起臺,客氣一下,就開始動手較量。金蟬是綠林道的高手,周二猛是即會江湖手段,又通正規軍的戰法,二人動手之后,打了四多個回合,也沒分出勝負。

下面的岳肅,心中暗道:“真是沒想到,六扇門的高手這么多,這么個捕快,就能和金蟬打這么多個回合,要是六扇門中的捕快皆是這般身手,那還了得。”

岳肅讓人比武,一是想讓金蟬他們立威,漂漂亮亮的當這個捕頭,二也是想傳聞中六扇門中的捕快到底本事如何。現在到,真是大吃一驚啊,這立威怕是夠嗆,別七個人都折了,那人可就丟大了、不過,周二猛這個名字,還是被岳肅記了下來,在名單畫了個圈。

六扇門中確實多是好手,比平常衙門中的捕快強了不是一星半點,但也沒都全似周二猛這般生猛。敢站出來爭捕頭的,各個都是身有過功勞,本事過得硬的,像那些本事有限的,也有那自知之明,沒好意思站出來。

臺二人又打了二多個回合,勝負之勢漸漸明朗,金蟬占據了風,周二猛開始功少守多,被金蟬逼得步步倒退。這時,突聽金蟬大喝一聲,一刀力劈華山,直取周二猛的腦袋,周二猛舉刀招架,未料到金蟬這招乃是須招,刀勢猛然一收,低身一個掃堂腿,“倒!”

“砰”地一聲,這一腿實實在在掃到周二猛的腿,周二猛站立不穩,摔倒在地,金蟬搶步前,一刀指住周二猛的肚子。

勝負已分,金蟬向后倒退兩步,抱拳道:“承讓!”

周二猛爬了起來,倒也光棍,大咧咧地道:“你的本事比俺高,俺服了。”

金蟬取得第一場勝利,也給岳肅的臉長了光,六扇門的這幫人自然也對岳大人的手下刮目相,有了新的認識。“怪不得人言‘岳閻王’斷案入神、執法如山、神通廣大,現在來是名不虛傳。”

接下來,殷柱、童胄、鐵虬、李忠等人是逐個登場較量,六扇門的人真不是蓋得,童胄、曹瑜第一類就被打了下來,贏了他兩個的人,分別叫作吳九騰,鄭三。岳肅在他二人的名字后,也畫了個圈,記了下來。


上一章  |  明末中樞一木匠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