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太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會戰(9)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明朝當太子 >>回到明朝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會戰(9)

第二百七十三章 會戰(9)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淡墨青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淡墨青衫 | 回到明朝當太子 
回到明朝當太子第二卷南方第二卷南方

“王爺,”眾人議事正入港,侍衛首領蘇克薩哈匆忙趕來,叩稟道:“王爺,堂子已經整修好了。”

“喔,這么快?”

入京之后,既然決定就在燕京呆著不走,修筑堂子就是一件極為要緊的事了。

不過這么短時間,雖是用的原本的宮室改建,到底也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多爾袞頷首點頭,被蘇克薩哈突然跑來打斷會議的一點不快也就煙消云散了。他滿面笑容,向著蘇克薩哈道:“一會午后,我就去祭祀堂子,叫他們預備好。”

“我自然也是要去的。”

祭祀堂子對滿洲人來說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不管是田谷、漁獵、戰事、婚嫁,都要祭祀堂子,請祖神保佑。

現在多路大軍出征,堂子告成,是一件極為提升士氣的事,不論是多爾袞還是濟爾哈郎,都會把祭祀堂子當成頭等大事。

“還有件事,”多爾袞的態度雖然是一種贊賞,蘇克薩哈卻不敢有什么得意之態顯露出來,攝政王爺十分難伺候,稱心的時候也不過笑一笑,不稱心了,隨時有性命之憂。身為侍衛首領,也是心腹,蘇克薩哈只能事事小心。當下見多爾袞心情極佳,于是便又接著道:“家廟修筑,奴才們再三再四選址,實在沒有妥當的地方……”

“嗯?”

聽著這話,多爾袞便是怒道:“怎么這一點小事都辦不來?”

他吩咐人辦事,向來就是交辦下去,如果事情辦的不妥,自然就拿下面的人問罪。好在多爾袞雖暴燥刻薄,但賞功罰過做的不錯,所以下頭的人還算心服。

聽到斥責,蘇克薩哈立刻滿頭大汗,已經是初冬,他居然汗透重衣。

“哼,罷了。”

念在對方忠心,多爾袞便擺了擺手,令道:“起來說話。”

“是!”

“家廟十分要緊,怎么你們會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回王爺的話,”蘇克薩哈咽了口唾沫,答道:“家廟是該在正寢之后,不過乾清宮后頭就是坤寧宮,是皇后的居所,奴才們想,小主子再過幾年就能成婚,把皇后寢殿弄成家廟,這個似乎……”

“哦,哦!”

這么一說,多爾袞也就明白過來,下頭的人辦事也確實有點為難。這件事,也就只能靠他做主了。

“坤寧宮正殿改成家廟,皇后可以住別的地方,也能住側殿,到時候再說吧。家廟祭祀也不是馬虎的事,你要趕緊去辦!”

“是,奴才立刻就去辦!”

一件小事也辦的這么拖拖拉拉,蘇克薩哈自己也覺得慚愧,當下行了一禮,轉身便是下去了。

其實也怪不得他,幾天前小皇帝福臨才剛舉行過登基大典,宮中的關防都要小心,要打掃,太監中也趕出去一些靠不住的,雖然大多留用了,不過還很不得力。

宮女在李自成入京師時就逃走一批,然后又被順軍將士掠走一批,現在留下來的也就幾百人,而且多半是到不得主上身邊的尋常人,所以宮中事物千頭萬緒,實在忙人。

況且外頭還在擇地修攝政王府,這也是蘇克薩哈要操心的事,能現在把這些事理順了,已經算他辦事能力不壞了。

看著蘇克薩哈出去,多爾袞倒沒說什么,只是繼續議軍政大事。

不知道怎么地,范文程心里卻是有了點不該有的念頭。

把坤寧宮改家廟,實在是太混蛋的一件事了。原本是乾坤相配,乾清配坤寧,是帝后正寢,后宮最宏偉瑰麗的建筑,而且在意義上就非同尋常。

剛入京師時,范文程也是到后宮轉悠過,那種皇家氣派和威嚴,也確實叫他心折。

這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最高體現,哪怕后世人覺得君主制度的缺陷很大,但在當時來說,無論是建筑物本身,還是其蘊藏的文化內涵,都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最高體現。

范文程骨子里還算是個文化,被折服和震撼,也就不足為怪。

按多爾袞的布置,將在坤寧宮正殿挖一個灶間,每天早晨從外頭運頭豬進來,在坤寧宮正殿中開剝殺掉,然后用大湯鍋煮了,這種肉就是祭祀先祖的福肉,祭祀之后,再來分給侍衛享用。

“這有點焚琴煮鶴的感覺啊。”

一想到皇后正殿成了殺豬煮肉的所在,范文程也覺得有點荒唐。

不過,看到面色怡然的多爾袞,他就輕輕晃了晃腦袋,決定不但不去勸說,連想也不再去想了。

在這個剛愎自用的王爺面前,談什么文明教化,說什么罪過可惜,那才是真正的笑話了。

“明朝的事就是太復雜了。”

在重新議事之前,多爾袞向著濟爾哈郎道:“太監文臣武臣,還有勛親宗室,千絲萬縷,把自己給弄死了。本朝制度,大致能仿的就仿,不能仿的,還是照我們自己的來。還有,言路上做個樣子就行了,大政方針,當然是在我們手中,那些書生養著當個花瓶好看就是了,不要以為國家大政,他們真的能插手其中。這個事要當成祖制,叫后世子孫知道,萬不能有明朝的黨爭之禍,東林黨這樣的,無論如何本朝也容不得。對了,那個姓周的獻議有功,不能虧待了他,也不要叫他當什么給事中了,哪一部侍郎有空缺,提他當個侍郎吧。”

按明朝制度,從給事中到一部侍郎是絕無可能之事,不過在大清,誰又敢挑戰攝政王的權威?

當然,這里頭和明朝有一點不一樣,明朝已經有了成熟的文官政治體系,而清朝則是諸事草創,然后又是以異族征服者的姿態出現,整個八旗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這個利益共同體有強大的武力,用血緣和傳統,再加上姻親關系結成了一個龐大復雜的關系網,這個團體不僅能壓制明朝的官紳士大夫,連宦官勢力也一并壓制了。

至于在明朝世襲的漢人將門勢力,在清朝更是被壓制的不成模樣。

提一個漢人官員的事,在多爾袞就是一個嘴皮子動動的事,換了崇禎,恐怕就沒這么便宜了。

范文程是內院大學士,這件事也算是他份內的差事,當下就連聲答應下來。

再下來,自然又是忙碌的一天。

清初時候,這個來自關外的統治集團,行政效率高,上下傳達快,行政內耗少,它的勝利,其實也不光是軍事上的勝利,而是在農業文明之下,行政效能上八旗也是勝利了。

到了晚間時分,周鐘自己剃發,易服,并且請朝廷立刻給官民人等剃發的風聲就傳了出去。

現在漢人不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住外城,到處都是擁擠不堪,就算周鐘這樣的清貴官員也是如此。

周家原本住在南堂附近,現在只能搬到外城,好在四周有不少一并搬出來的官員,所以平素還算清靜。

風聲一出,立刻惹動眾怒。不少官員勃然大怒,已經有不少人登門割袍,宣布與周鐘絕交。

“周介山,你這種小人遲早叫雷劈死!”

“吾等羞于你這樣的禽獸同列,勸你識趣點早些辭官還江南,叫你們復社的人看看你是何等無恥下作。”

“父母所留之精血你也敢損傷,死了你也不配葬入祖墳,也不配入宗譜!”

周府現在就是一幢三進的小院,外院正堂和內室相隔不過幾十步,院墻外的叫罵聲不停的傳了進來。

周鐘的頭發剃了一大半,只在腦門中間留一撮頭發,形狀十分可厭,站在銅鏡前,他自己也是連聲苦笑。

連家下仆人進來,看周鐘的眼神都是怪怪的。畢竟他們可不愿剃發,要不是家生子沒辦法,現在就會辭差出去,伺候誰,也不愿伺候這么一個丟人的老爺。

“瞧吧,瞧吧?”外頭罵聲不停,府中人都板著一張臭臉,周鐘倒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只向著自己內書房里頭的一個客人笑道:“我這一次犧牲可有多大?別的不說,這頭發可是不是丑死了?”

“唉,可是真丑。”來客也是一臉同情的樣子,發自由衷的向周鐘道:“好在某可以面見太子,周大人,你這一回的損失,將來太子會有所回報。”

“可我不知道,殿下這么急叫奴酋下剃發令做什么?”周鐘疑惑不解,攤手道:“老實說,剃發令下固然會有不少人不滿,不過只要是投降的人,該剃還會剃的。這樣一來,反而給東虜認清誰是敵人,誰是可用的奴才,百姓們也會有所選擇依從,這樣,其實不算好。”

“殿下的主張,向來沒有錯。”來客對周鐘的疑問有十分不滿的反彈,只是身為諜報人員,奔走于南北之間已經大半年的時間,養氣功夫不提,這種喜怒不形于顏色的功夫,已經練到骨子里頭了。對著周鐘,呼延傲博淡淡的道:“殿下說,間諜戰是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好在我們準備的比東虜充分,這一場戰爭,我們已經贏了。”

對這一點,周鐘也是心悅臣服。

這一段時間,他知道眼前這個前錦衣衛百戶,現軍情司的大人物不知道在北京做了多少事,發展了多少人,可以說,皇太子扔在北京的這些銀子,布下的這些網絡,將來非發揮極大的用處不可。

眼前的他,可不就是以反正的間諜身份,在影響著東虜的軍國大政么?!。


上一章  |  回到明朝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