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兵主一百八十三章 學派的精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兵主 >>三國兵主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八十三章 學派的精神

一百八十三章 學派的精神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玄黃復興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玄黃復興 | 三國兵主 
正文


諸老如此,卻是擺明了要支持劉淵,在幽州發展。()個中原因,一者只因這亂世之中,為宗派的安全計,須得投效一方勢力,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有了安全保障,才能繼續發展壯大,而劉淵不論個人魅力還是麾下勢力都符合這一條件,天下間也沒有人比他更強大,更優秀、更合適的了

二者,劉淵平等對待、百家爭鳴的思想吸引了他們。歷來政權,莫不只取一兩家學派思想治國,余者盡皆罷黜,而劉淵卻打破這一常規,讓他們驚喜之余也十分好奇,想要看看劉淵能做到哪一步。

其三,因為劉淵身具某種條件,個宗派把一個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也就是說,有一件事,必須要借助劉淵才能完成。其實也就是蔡邕所言的那個秘密。當然,劉淵現在并不知曉,不過卻早被他記在了心上,正想找個最佳時間問問蔡邕。

“到了”

幾人說話間,就到了學院門口。劉淵指著那高達古拙,全以青石壘筑的學院大門下的幾人,笑道:“是鄭公他們。”

幾人定睛一看,可不正是鄭玄、蔡邕、墨攻、華佗和鄒炎鄒巽

“鄭公,岳丈...”

走上前,諸人相互見了禮,便往學院內部而去。

此時,正好是學院上課時間。

走過花園小道,曲徑通幽,走過儒學院、科學院、醫學院和武院,諸老看著或是坐在教室里讀書習字、或是在室外實驗驗證、或是在操場上出操練武的學子,不由連連贊嘆。

“這種教學模式,讓老夫可謂耳目一新”諸老言道:“比之現今私塾書院的教育方式,看起來更有條理,得到的效果也更好”

整個幽州學院占地千畝,劉淵領著諸人游覽了一圈,已經是巳時末,將近午時。

于是便就著學院餐廳,在學院內用了午餐。飯后,劉淵與一干宗主諸老,來到了鄭玄的院長辦公室。

室內有一張大圓桌,劉淵坐北首,諸人依次圍坐。

“本王之前草創幽州學院,而今有諸位的加入,也算完滿。所以本王決定改組學院。”劉淵掃視了一眼,見鄭玄等幾人皆神色不變,暗自點了點頭,繼續道:“從今起,幽州學院分內外兩院。”

諸人對視一眼,繼續傾聽。

“外院仍叫幽州學院,而內院命名為科研院。”

“外院仍舊旅行教育職責;而科研院則注重研究開創更高更新的領域”

“科研院分為文學部、參謀部、科技部、律法部、農牧部、醫學部、天文地理部、社會藝術部這幾個部分。分別由儒家、兵家、墨家、法家、農家、醫家、陰陽家和小說家入駐負責。”

“科研院設院長一名,副院長三名,各部設部長負責人一名。”

“科研院院長一職,本王提議由鄭公擔任,副院長由童老、馬老和墨老擔任。各部部長一職,文學部由本王岳父蔡翁擔任,其他各部由各宗宗主或者宗主提名者擔任。”

“院長、部長直接向本王負責,正副院長位同一品,佚比五千石;各部長位同正二品,佚比三千石,有隨時見本王的權利,每年俸祿由政fǔ發放。”

劉淵說完,問道:“諸位可有其他意見或者建議,不妨說出來,大家討論討論。”

鄭玄皺了皺眉,先道:“為何劃分內外兩院,老夫有些不解?”

“呵,想必諸位也一樣吧,既如此本王就細細分析一遍。”劉淵笑道:“首先,內外兩院的職責不同,外院只管教育,而內院則負責深入研究。打個比方,墨老主持科技部,大力研究各種機械,做出更好、更實用、更節省、更有意義的機械或者機關。譬如墨家的機關鳥,墨老是否想過,有朝一日做一個巨大的機關鳥,能載人飛天?”

“啊?”

墨攻驚叫一聲,頓時陷入沉思。其余諸人更是被劉淵的話驚住了。這歷來天空都是飛禽的領地,如果能用一種機械將人類送上天,那...劃時代的意義啊想想就覺得讓人戰栗。若真有了這種飛天的機關,那戰爭、交通、等等等等,不是變得簡單了許多嗎?

正所謂利在千秋是也

“再譬如農家。”劉淵見引起了諸老極大的興致,心中大笑,口中繼續道:“自神農發現五谷,造福人類,直到現在,粟、黍、谷等糧食作物的產量都經過了幾次大的躍遷。但這其中是什么原因導致它們產量增加?又可不可以根據這種規律讓現在的谷物產量大增?若有朝一日,農家發明了畝產三十石、四十石甚至更高的種子,那該多好?那時候就不會再有人餓死”

鄭玄等人瞪大了眼睛,直道不可能,滿臉都是不信。

只有木原,是滿臉的神采。

“不想王爺在農事領域也有這等造詣,老夫不佩服都不行”木原感嘆道:“我農家一直以來都致力于農牧業的研究和發展,對于種子優化、耕作技術、農具研究和水利都有極深的研究,這些年已經大致找到了優化種子的條件,還未付諸實施,卻被王爺提了出來”木原連連感嘆。

“不可能吧?”童淵卻滿臉疑惑:“如果畝產真的達到了三十石、四十石,那...”

“怎不可能?”劉淵笑道:“童老不知,我幽州現今糧食平均畝產已經超過了二十石”劉淵伸出兩根手指,鄭重的比劃道:“如此,才奠定了我幽州十年內連番大戰,卻不影響民生的基礎”

“原來如此”諸老俱都感嘆不已,馬崇道:“老夫還是第一次到幽州。之前老夫以為王爺連番大戰,便是舉一國之力恐也力有不逮,還以為幽州如今窮困潦倒,前日里到了幽州一看,讓老夫驚訝之余也萬分疑惑。而今聽了王爺的話,才知道原來如此”

“嘿嘿,”華佗搓了搓手,笑道:“那么醫家呢?”

“本王早說過,各家宗派的研究領域,都是這個世上不可或缺的要素醫家也當仁不讓”劉淵道:“大家都知道,醫家治病救人,此乃要旨。而醫家的本質及其發展方向,也就在此。醫術的普及與創新,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就譬如嬰兒的成活率,每年出生的嬰兒,都會有很大一部分因為這樣或那樣的病癥失去生命,而嬰兒,卻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再譬如醫治外傷,我大軍征戰,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受傷者為數不少。而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外傷的處理不當而導致原本有希望活下去的戰士卻沒有機會迎接勝利,有希望勝利的戰爭卻失敗了,可以說,醫術也是決定一場戰爭勝利的必要因素。”

“還有疑難雜癥的研究、瘟疫的遏制等等等等,都離不開醫術所以說,華老,你們醫家任重而道遠啊”

諸人聽完,也都不止的嘆息。古代影響人口增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嬰兒的成長率過低和戰爭、瘟疫的影響。而醫家,正是為此所創。

“昔有神農嘗百草,歷經百死而無憾。本王希望醫家能繼承這個精神,把醫術發揚光大,為百姓為社會做出貢獻。”

華佗滿臉嚴肅:“王爺放心,我醫家從未忘記過神農嘗百草的精神”

劉淵點點頭,又道:“我們再說儒家。這天下為何能獨尊儒術?本王以為,不只因為帝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因為儒家傳承了先賢祖宗的精神本王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儒家,是我華夏民族的精神核心”

“就像本王說過的一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仁義禮智信,代表了華夏民族最為美好最正氣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的精神寄托。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儒家擔負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繼承先祖精神與文化成果,把這份寶藏傳承、發揚,使我后人永遠記得,在那遙遠的年代,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的在艱難困苦中開拓創新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怎樣巨大的一份財富”

“我們可以沒有吃、沒有穿、沒有住但我們不能沒有心中的堅持與信念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們是華夏人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華章之美謂之華”

“傳承我華夏之文化,繼承祖宗之精神,將其發揚光大,開拓創新,這就是儒家的職責”

劉淵說著,眼淚流了出來。淚光朦朧中,他仿佛看到了在那遠古時期,祖宗們為了后代而努力拼搏仿佛看到了三皇五帝披荊斬棘,引領華夏;仿佛看到了先圣孔子在開壇講學...

鄭玄聽得是老淚縱橫

這,才是他一直以來要尋找的真理啊

這才是儒家的真正精髓啊

童淵、馬崇等人震撼了

難怪儒家會始終壓他們一頭,原來原因竟在此處

“先圣孔子果不愧圣人稱呼我等深敬仰之”童淵等人肅然道。難怪各家學派的開創者只有孔子被尊為圣人,現在想來,也只有他能有資格被尊稱為圣


上一章  |  三國兵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