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顧問第兩百一十二章 討要丫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阿昧>> 北宋生活顧問 >>北宋生活顧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一十二章 討要丫頭

第兩百一十二章 討要丫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阿昧  分類: 歷史時空 | 阿昧 | 北宋生活顧問 

楊氏真是位開明又有趣的婆母,林依聞言更樂,扶著她親親熱熱出門,一同坐轎子到街上去。

州橋那端,連接著御街,過得橋去,繁華熱鬧,更勝數倍。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路上行人如織。

楊氏念著林依自來東京,就沒添置過新衣裳,便命轎夫在一家綢緞莊前停了下來,帶著林依到店里去,要給她挑匹布料做裙子。

掌柜的是個大嫂,眼極尖,瞧見她們是坐轎來的,猜想是有錢人,便捧出幾匹織錦,供楊氏婆媳挑選。

楊氏朝柜臺上看了看,摸著一匹宜男百花的蜀錦,問林依道:“看來看去,還是咱們四川的織錦最好。”

林依還沒答話,掌柜的已是連贊三聲“好”,稱楊氏有眼力,會挑布。楊氏挑的那匹布,乃是極艷麗的黃色,林依并不喜歡,但她認得那布料上的花樣,也曉得是甚么寓意,于是不好推卻,只得也贊了聲好。

掌柜的極有眼色,一聽林依也稱好,立時就取了尺子出來,幫她量尺寸,準備裁布料。

林依琢磨著,只她一人做新衣,可不合適,便在那堆蜀錦里,幫楊氏挑了一匹紫葵花。楊氏見林依有心,便含笑收了,一面叫那掌柜的來量尺寸,一面問林依道:“咱們給二郎也挑一匹。”

林依笑道:“我想著他做了官,要時常在外見客,早就與他做了好幾身袍子,等下一季再算他的罷。”

原來只是她自己勤儉,卻省下錢來與張仲微添了新衣,楊氏暗贊一聲賢惠,喜愛林依的心,更添了幾分。

掌柜的裁好布,問道:“兩位夫人要做甚么樣式?”

林依這才明白,這家綢緞莊乃是一條龍服務,不但賣衣料,還包做衣裳。她只在鄉下做過衣裳,不知東京流行式樣,雖在官宦夫人身上瞧過幾件,卻叫不出名字來,只得以目示意,請教楊氏。

楊氏是最愛花錢的人,向來不肯委屈自己,先前是因為三郎的病,才窘迫了幾年,如今她手里又有了錢,自然要極盡奢侈,于是吩咐掌柜的,兩條裙子,褶裥要多,要細,裙間還要綴上些珍珠。

楊氏講式樣,林依不懂,可一聽珍珠,便曉得這兩條裙子價錢便宜不了,她有些心疼錢,但漂亮的衣裳誰人不愛,加上轉賣婢女才賺了不少錢,就安下心來,準備奢侈一回。

楊氏交行完掌柜的,又帶林依去買屋內陳設,訂做送李舒兒子的金項圈,,教了林依好些富貴知識,如何挑綢緞,如何挑好瓷,如何辨別金子的成色,諸如此類。

林依十分用心地記下,努力按照楊氏的要求,做個合格的上層社會夫人,而不是只會賺錢的暴發戶。婆媳二人采購一番,回到家中,將買來的擺設交與流霞幾人,命她們把客廳好生布置。

轉眼兩天過去,流云在流霞的催促下,尋到林依,稱派給新來洗衣女的活兒太少,令她每日足足有半天是空閑的。流云抱怨完,又補充道:“二少夫人,你可講過,咱們家不養閑人。”

張家連上家丁,下人總共七、八人,洗這些衣裳,對于無其他活計的婢女來講,確是少了。林依點頭道:“多謝你提醒,容我再想想,與她多派些活兒。”

流云見林依同意她的看法,大喜,忙道:“不用二少夫人費腦筋,我這里就有個主意——流霞身為姨娘,卻沒個使喚丫頭,實在有失我們家的體面,不如叫那婢女洗完衣裳,就到她跟前當差。”

林依望著她微微笑,問道:“這是你的主意,還是流霞的主意?”

流云為了將差事辦成,便稱是自己的主意,與流霞無關。但林依根本不信,流云向來與流霞不對盤,怎會突然如此好心,討要丫頭這件事,要是流霞攛掇流云,要么是她二人合謀。

若她們討要的是個普通婢女,林依興許就同意了,但那婢女乃是王翰林的一雙眼睛,遣的越遠越好,哪還能朝屋里領,這兩人真真是糊涂。

流云眼巴巴地瞧著林依,再三保證:“流霞也沒多少活兒讓她做,耽誤不了洗衣裳。”林依本想耐心與流云解釋,別人家送來的丫頭,不能隨便使喚,但突然想到,這道理流云可能不明白,但流霞跟隨楊氏已久,肯定是知道的,正是因為她知道,才不肯自己來,而是慫恿流云來挨罵。

可憐流云中了圈套還不自知,猶自為流霞講著好話,讓林依看了直好笑。兩妾相爭,林依本不想管,但流霞不該拿她當傻子,不然事事都來煩她,那還得了。

流云到底是楊氏身邊的人,若貿然罰她,是打了楊氏的臉,雖然楊氏講過任由林依調教,但林依絕不敢天真到當了真,于是與流云道:“這事兒我做不了主,你問大夫人去。”她心想,流云的把戲,她都能瞧出來,楊氏也一定能猜出是流霞搗鬼,至于如何處罰,就讓楊氏定奪罷。

流云還當林依是默許,喜滋滋地去了楊氏房里,不料才把事情講完,就讓楊氏狠狠訓斥了一通,接著又被逼問誰主使者是誰。

流云心想,罵都罵了,供出流霞也是框然,不如替她瞞著,借機向她討好處。于是她一口咬定討丫頭是她自己一人的主意,并沒有二人參與。

楊氏同林依一樣,料定此事還有流霞的份,但流云不肯承認,她也無法,只能另找機會敲打流霞。

流云挨完罵,灰頭灰腦地出去,在屋后樹下尋著流霞,抱怨道:“你出的餿主意,叫我去討丫頭,結果丫頭沒討成,倒害我被大夫人訓斥。”

流霞瞧著她那模樣,心里偷著樂,嘴上卻委屈道:“大夫人不同意,我也沒料到,這只能怪我們運氣不好。”流云斜眼瞥著她道:“我念著姐妹情誼,可咬緊牙關沒把你供出來。”流霞暗道,誰叫你不供,供了我也能撇清,這下倒好,變作我欠你人情了。流云不知道她心中所想,只不住地提醒她、暗示她,要她拿出些好處來,感謝自己的守口如瓶。

流霞攤手道:“拜你所賜,咱們沒了屋住,現在那點子細軟,都在大夫人房里,你叫我如何去取?”

流云哼了一聲,道:“你去取自己的物事,莫非大夫人還能攔著?”流霞無法,只好進到楊氏房里,去開自己的小箱子,期間楊氏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后背,嚇得她不敢呼氣,等到出來時才發現,后面的衣衫濕了一片。她將根銀簪丟到流云懷里,道:“還你人情,咱們兩訖。”

流云接了銀簪,不住地摸著,笑道:“這是哪里話,往后還有要幫忙的,只管說一聲兒。”

“有甚么要幫忙的,不妨講來,讓我也聽一聽。”楊氏自墻那邊繞了過來,冷冷問道。

流云被唬了一大跳,銀簪子啪地一聲,落到了地上。流霞在屋里時就被嚇了一道,這時再一驚,腿就直發軟,撲通跪了下去。流云心道一聲完了,也跟著跪了下去。

楊氏掃了她們一眼,甚么也沒再講,就轉身回房,但直到天黑,流云和流霞也沒敢站起來,直到晚飯后楊氏記起二日便是吉日,要遣她二人去與小墜子送嫁妝,這才法外開恩,叫她們回屋,不過不許吃晚飯。

到了二天,因是吉日,許多人家辦喜事,歐陽參政家的衡娘子,也是這天出嫁,楊氏將小墜子的嫁妝交與流云與流霞,便攜張仲微夫婦上門恭賀去了。

主人不在,后院便沒開火,流云與流霞二人饑腸轆轆,到酒樓廚房去討吃的,又被青苗給罵了出來,只好拿出各自的私房錢,買了兩個炊餅充饑。

兩名家丁跟在她們后面,挑著箱子,因此一行人走得慢,將近正午時,日頭太大,有些曬人,流霞便取出隨身帶的傘,叫流云幫她打著。流云不服氣,罵道:“我看你就是想使喚我,不然好端端的,為何帶把傘出門?”

流霞理直氣壯道:“誰讓你沒本事,討不來丫頭,那我就只好使喚你了。不過你本來就是個丫頭,叫你撐傘,并不委屈你。”

流云沒想到她這樣翻臉不認人,氣道:“小人,虧我昨日還替你瞞著。”

流霞指了指她頭上的銀簪子,道:“你的情,我已經還了,再說我也沒因此討到好,還不是跪了半天。早知道這樣,就不送你簪子了,白虧我幾多錢。”

流云還欲還嘴,后面的家丁催道:“趕緊走,不然遲了,你是個丫頭,就與姨娘撐撐傘,又能怎地?”

流云在衢州時,有張棟護著,何曾受過這等氣,她朝后狠瞪一眼,卻又無可奈何,只好接過流霞手里的傘,朝地上重重敲了兩下,撐開舉起。

流霞有了流云撐傘,才覺得自己真是半個主子,她心中得意,也就不計較敲傘的事兒,而是拿出主人派頭,催大家快走,別耽誤了功夫。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北宋生活顧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