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顧問第八十五章 生財之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阿昧>> 北宋生活顧問 >>北宋生活顧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五章 生財之道

第八十五章 生財之道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阿昧  分類: 歷史時空 | 阿昧 | 北宋生活顧問 

女家先提出的,才叫和離,這同休夫并無實質區別,張梁一聽就火了,怒道:“胡說八道,我們何時和離過。”

領頭的方家管事道:“既是沒和離,你家二夫人在娘家都住了兩個多月了,怎還不見有人去接?”

張梁見他講話時,臉上隱約有笑意,立時就明白過來,敢情這是逼他去接人呢。他一時間覺得面子抹不下來,哼了一聲,甩袖子就走。李舒在旁瞧著,本沒打算出聲,甄嬸卻進言道:“方家勢大,又拿捏著張八娘,二夫人決計不會輕易被休,既是如此,大少夫人何不賣她個人情?”

李舒想了想,覺得有理,便先抬手,叫堂屋前吵鬧的方家管事們稍安勿躁。隨后進屋,勸張梁道:“二老爺,方才你說的養鵝一事,我看可行,只是我沒做過這等事體,不曉得路數,不如你將二夫人接回來,還叫她管著。”

張梁意動,卻還是猶豫,道:“與她三分面子,她又要得意忘形了。”

怎么勸他,李舒省得,但卻礙著兒媳的身份,不好開得口,便走出去與甄嬸耳語了幾句,甄嬸會意,與那幾個方家管事打商量:“我們二老爺,向來服軟不服硬,你們進去將二夫人如何知錯有悔意的話講幾句,他就肯接二夫人回來了。”

那幾個方家管事心想,只要能完成王氏交待的差事,怎么說都成,于是圍到門口,七嘴八舌道:“二夫人知錯了……二夫人極想回來……二夫人想念二老爺……”

張梁聽到最后那句,老臉有些泛紅,忙打斷他們道:“既是知錯了,我就看在兒子們的份上,再與她個機會。”

李舒見他同意,便點了自己房里的兩個媳婦子與兩個丫頭去接。既是李舒的人,見了方氏自然有話講:“老爺百般不情愿,是大少夫人費了半日口舌,才說動了他。”

方氏平日不覺得,如今落難有人幫,才瞧出兒媳的好來回到家中,雖未向李舒道謝,但比先前和顏悅色許多。

張梁端著老爺架子,教訓方氏道:“往后不得肆意行事,凡事須得先問過我。”

方氏才回來,哪敢講半個不字,忙欠身應了。

張梁走后,方氏才朝椅子上坐了,大有劫后余生之感。李舒待她倒如從前一樣恭敬,服侍她吃過茶,又主動將家中賬本奉還。

方氏雖感激李舒,但該做的一點不含糊,客套話都不講一句,就把賬本接了過來。但她只翻了幾頁,眉頭就皺了起來,問道:“怎么只這一點子錢?”

張家如今只有六十畝地,本來就不富裕,加之她在方大頭那里虧了二十貫,可不就只有這點錢。李舒應道:“兩位少爺帶走了盤纏,賬上的錢就去了大半,加上這兩個月的各項日用開銷,的確所剩不多。”

方氏嘀咕道:“還不是因為你房里的下人多……”

甄嬸聽不下去,插話道:“二夫人臨走時,大少夫人房里的下人就是她自貼嫁妝錢養活的,并不曾花公賬錢。”

方氏恨不得叫李舒將整個張家都養了,但她才得了李舒的恩惠,這話不好意思講出口,便坐在那里長吁短嘆:“賬上無錢,一大家子人要養活,這可怎生是好。”

李舒在方氏那里,連一句好話都聽不見,才不愿意替她養家。便只出主意道:“二老爺想與林三娘合伙養鵝呢,聽說二夫人是與她合過伙的,不如還是照舊?”

方氏來了精神,忙將賬本又翻了幾頁,見養鵝那項的收益是二十四貫,除去一貫錢的本錢及所借的占城稻,還有二十貫出頭。她驚喜道:“養鵝竟這樣賺錢。”

李舒巴不得方氏自己能賺錢,好不眼熱她的嫁妝,忙慫恿她去尋林依,商議再次合作的事情。

方氏合了賬本,歡歡喜喜到林依房里,見她正在悠閑剪紙頑,不禁奇道:“三娘子沒去田里照看?”

林依才聽說她回來,沒想到這樣快就見著,答道:“那幾個佃農都是做熟了的,不消我時時盯著。”

方氏朝桌邊坐下,取了剪紙來瞧,稱贊幾聲手巧,道明來意:“我還與三娘子合伙養鵝呀?”

林依早料到她遲早要來,取出一張寫好的契紙,道:“我還是讓一成利與二夫人,本錢一人一半。”

方氏對此分法自然是滿意的,就接過契紙來瞧,見那上頭寫著她需出本錢二十貫,立時愣了:“怎么這樣多?”

林依解釋道:“我瞧養鵝有賺頭,新添了七畝苜蓿地,鵝養多了,院子里歇不下,就還在那近前搭建了兩間鵝舍,這二十貫里頭,含有買地的錢,與蓋鵝舍的費用。”

方氏不滿道:“買地的錢怎么也要我出?”

青苗暗地里白了她一眼,道:“二夫人,既是合伙,怎能只叫我們三娘子出地?先前那三畝苜蓿,就沒算你的錢,這回有十畝,可不能再讓我們三娘子一人出了。”

方氏講不出反駁的理由,又拿不出十七貫錢,猶豫道:“要不從分紅里扣?”

青苗撲哧笑出來:“二夫人,哪有這個理。”

“怎么不行?”方氏著起急來。

林依早就想好了對付她的辦法,忙道:“二夫人若是暫時拿不出錢,何不先少合伙幾畝地?”

方氏見有解決之意,便問:“怎么說?”

林依道:“還同先前一樣,合伙養五十只,如何?”

方氏愿意,卻又疑惑:“那你剩下的幾畝地怎辦?”

林依笑道:“少不得我自己一人承擔了。”

方氏暗自驚訝,沒想到兩個月未見,林依財大氣粗起來,竟有能耐獨自承擔那許多的成本。她簽過五十只鵝的契約,回去與李舒感嘆:“沒想到林三娘也有發財的一日。”

李舒不以為意,道:“二夫人言重,她不就多養了幾只鵝,發什么財。”

方氏嫌棄她沒眼光,與她算賬,林依十畝苜蓿地,養了五百只鵝,至少能賺三百多貫。李舒猶道:“三百貫也算不得多。”

方氏恨道:“鵝不比豬,出欄快著呢,兩個多月就能賺一筆。”

年收入沒過萬貫,還是入不了李舒的眼,不過她懶得再與方氏辯駁,便道:“既是賺錢,二夫人與她合伙,也能掙不少。”

方氏遺憾道:“可惜我本錢不多,只與她合養了五十只。”

李舒問道:“若全部合養,二夫人須出本錢幾多?”

方氏見她有借本錢之意,大喜,忙道:“不多,十七貫。”

李舒就要答應下來,甄嬸卻在后面扯她衣裳,她只好住了嘴,另將些不咸不淡的話來講。方氏失望,無精打采應了幾句,揮手叫她下去。

李舒回房,問甄嬸道:“十七貫值什么,把給她討個歡喜又如何?”

甄嬸道:“大少夫人還瞧不出來?只要二夫人得意了,她就不許別個好過,還是叫她過得不如意,時不時挨二老爺的訓斥才好。”

李舒一想,果然如此,方氏被趕回娘家的這兩個月,才是真愜意舒適的兩個月,于是就抿嘴笑了:“甄嬸你一把年紀,原來是個壞的。”

不多時,張梁自冬麥房里出來,得知方氏只與林依合伙養了五十只鵝,很是失望,道:“家里的錢,所剩無幾,稻子又還沒熟,剩下這幾個月,如何度日?”

方氏道:“我也想多養,但沒得本錢,奈何?”

為何沒得本錢,還不是因為方氏敗家,張梁瞪她道:“你既當家,就要想辦法,總不能讓全家人餓肚子。”

方氏嘀咕道:“兒媳有錢,卻不肯拿出來。”

張梁可不敢向李舒討錢,叮囑方氏道:“兒子們在京城,還要仰仗李太守的關系,你切莫得罪了兒媳。”

方氏才從娘家回來,還記得要收斂,便點頭應了,犯愁道:“這時節,哪里去弄錢,真是急煞人。”

張梁恨她不爭氣,責罵道:“就你只會花,不會掙,瞧瞧隔壁林三娘,孤身一人,只有一名丫頭相助,日子過得比咱們還紅火些。”

方氏低頭挨訓,聽著聽著,突然撫掌道:“我有一絕妙好計,立時能夠生財。”

張梁將信將疑:“你能有什么好主意,莫和先前那些事一樣,賠了夫人又折兵。”

方氏不接話,先奔回房中翻箱倒柜,尋出一紙泛黃的婚約來,仔細將褶子撫平,拿出來與張梁瞧,笑道:“就憑這個,咱們家每年都能添千貫收益,或許還不止。”

張梁還是疑惑,方氏一項一項與他道來,林依的水田,林依的旱地,林依的豬圈,林依的鵝群,講著講著,眉飛色舞,唾沫橫飛,好似那些產業,已是她張家的。

張梁亦心生驚喜,林依無依無靠一孤女,可比李舒好拿捏多了,叫她拿錢出來貼補家用,不怕她不肯。但他心里還惦記著金姐那檔子事,擔憂道:“林三娘不是個良善的,她要進了咱們家門,又放跑我的妾,可怎么好?”

金姐到底是誰放跑的,方氏再清楚不過,她心里發虛,忙別過臉去,道:“陳年往事,還提它作甚,我看林三娘不錯,又會掙錢,又比伯臨媳婦懂事,不管養豬養鵝,都曉得分我幾股。”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北宋生活顧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