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一百二十三章裴行儉回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三章裴行儉回京

第一百二十三章裴行儉回京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在安北境內兵敗消息傳回來的第三天,率使團護送波斯王子泥洹師回國,并“順便”平定了西突厥叛亂的吏部侍郎裴行儉回到了長安。

因裴行儉在安西以非常的小代價就將叛亂平息,并將肇事的敵魁首擒獲,如此大的功績,所獲得的待遇自是不一般,由太子李賢代表朝廷迎出長安城外十里。

在裴行儉回長安后的第三天,皇帝李治在朝會上對裴行儉的功績進行了一番評述。

李治當著眾臣的面,盛贊裴行儉護送歸國的波斯使團過安西境時,以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方法突襲了突厥部落,在突厥人來不及做出應對前就將其叛亂平息,這樣威懾四夷的壯舉,朝廷一定會給予其重賞的

或許李治與武則天已經商量好了對裴行儉的賞賜,不待眾臣出來附和什么,李治即宣布道:“裴愛卿文武兼資,數次征戰無一敗績,在吏部任職時候制定多項選拔人事制度,于國有大功,為嘉卿功,朕今授卿二職,宣旨…”

一名宦官上前,展開手中所持圣旨,“…以吏部侍郎裴行儉為禮部尚書兼校右衛大將軍,賞金二十斤,帛兩百匹,尚乘馬兩匹…”

“謝天皇陛下、天后娘娘圣恩”裴行儉大步上前,叩拜行禮。

在殿內值守的劉逸,也是近距離地看到了裴行儉那張因長途跋涉而略顯疲憊和蒼老的臉,在這之前他其實一直不明白,為何裴行儉立下這么多大功,還只是一吏部侍郎職?

這吏部侍郎這職真的是太委屈這位文武兼修的名臣名將了,劉逸覺得,以裴行儉之才,封相那應該是理所當然的,裴行儉無論是在文還是武方面,朝中可以與之相比的都沒有。只可惜,這次朝廷雖然給予及不小的獎賞,但還只是一部尚書,再兼檢校右衛大將軍職,與自己的父親劉審禮當年所任職務差不多,離“相”的職位差的還不是一步距離

劉逸正想著,卻聽李治又開口說話了,“裴愛卿,如今安北一帶突厥人叛亂又起,蕭嗣業所領大軍慘敗,數萬將士傷亡,朕想問你,可有何良策?”

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到裴行儉身上,他們都想聽聽這次剛剛回京的名將是如何評述安北的突厥叛亂,還有我大軍兵敗的事宜。

裴行儉似乎早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了,李治剛問出口,他基本沒做考慮,就娓娓說道:“陛下,臣以為,安北之叛亂,必須舉更多的兵力進剿,如今我安西境內的叛亂剛剛平息,安北叛亂又起,無論如何不能姑息,一定要在叛亂剛起,還沒有更多的部落響應前,將其平定”

“此次我大軍兵敗,臣對戰事經過也略有了解,臣覺得,此戰開始之時,我各路大軍排布妥當,相互間協調也不錯,只是領兵主將因戰事的勝利而產生驕傲心里,在大雪降臨之際,以為接連遭受敗績的突厥人沒有能力在嚴寒的雪日里突襲我軍,沒有加以防備;而在遭敵突襲之后,又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致使我大軍迅速潰敗,大量的軍士因主將潰逃及天氣惡劣的原因傷亡…所幸花大智與李景嘉兩將軍奮力抵抗,我軍才得以退回單于都護府內…”

裴行儉在回程的途中已經接到了安北戰事失利的報告,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回到長安后,在向兵部匯報西北的戰事經過時,再一次詳細地打探了,可以說對這次戰事的經過都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戰事失利的原因也進行了分析,他在抵達長安后,第一時間就知道,朝廷準備再委以他為領軍主帥,出征安北,平定突厥的人叛亂,因此今日皇帝當殿問詢,并沒什么意外,而且他已經做好了打算。

裴行儉喘了口氣,繼續說道:“如今我大軍新敗,突厥人一定認為我軍不敢再北上攻擊,因此臣以外,朝廷應該馬上增派兵力往安北,在突厥人安營過冬,不加防備時候,趁勢攻擊,一定能迅速平定突厥人的叛亂,”裴行儉說著,恭敬地行了一大禮,“臣剛從安西歸來,安西境內的叛亂已經平息,突厥人對臣還是有些畏懼,因此臣請命往安北,統帥指揮平叛的大軍還請陛下和娘娘恩準”

李治聽了裴行儉所說的,大喜過望,原本他還怕委以裴行儉安北的軍務,他會推托,自己也有些不忍心把剛剛從西北歸來的這位老臣再派往北面,沒想到裴行儉自己來請命了,當下站起身,在殿內眾臣的注視中,快步走到裴行儉面前,攙起作禮的裴行儉:“裴愛卿拳拳抱國之心,朕甚是感動,如今我定襄道的大軍新敗,朕正是希望愛卿能替朕去收拾這殘局,愛卿不顧艱辛,在剛剛歸朝時候即請命出征,如此忠義之舉,朕允”

“多謝陛下成全”裴行儉再行了一禮,來參加今日朝會之前,他知道皇帝一定會問詢安北的事,皇帝既然已經有心讓自己去領兵了,還不如自己請命好。

李治站在裴行儉面前,托著裴行儉欲行禮的手,臉上已經滿是喜悅之色,語調也高亢起來,“裴愛卿不顧征戰的艱辛,剛剛從安西回京,即請命出征安北,朕甚是欣慰,朝中若都是如愛卿這般,外敵何愁不滅,朕和皇后何需為此擔慮,”李治說著還橫眼掃了一下邊上那些戰戰兢兢的大臣,繼續托著裴行儉的手道:“待愛卿好好休養幾天,朕自有詔命下達”

“多謝陛下”裴行儉自然地又行禮,皇帝這樣有些特殊性質的表示讓他有些隱隱的擔憂,剛剛這話有些打朝中其他大臣的臉了,裴行儉擔心的還有武則天的態度,這位手握重權的天后對他還是有些提防的。

李治走回御座前,看著滿朝文武,臉上有傲然之色,“朕相信,裴愛卿攜平定西北突厥叛亂之威,再往安北而去,北面突厥的叛亂也一定會馬上平息的”

許多朝臣馬上站出來附和,對裴行儉的功績贊賞了一番,也恭維皇帝與皇后知人善用。

李治環看著殿內諸臣,出乎朝堂上所有人的意外,也出乎簾后武則天的意外,大聲地說出了這么一句:“裴愛卿,你有何要求,盡可提出來,朕一定會滿足的你要求的”

這相似的一句話,劉逸在上次裴行儉將率領使團護送泥洹師返回波斯時候,聽到李治當堂說過,今次又是當著朝堂上眾臣的面說,看起來裴行儉在李治的心目中,份量還是挺重的,背著皇帝面對裴行儉所站的劉逸,用非常熱切的眼神看著裴行儉,他多希望裴行儉能當堂要求自己隨他這位曠世名將出征。

聽皇帝如此說,裴行儉沒有任何的客套,而是直接開口提了要求,“陛下既然如此說,那臣有三個要求,還請陛下恩準”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