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一百二十二章 如何善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如何善后

第一百二十二章 如何善后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朝堂上出現了讓人難堪的沉靜,一些原本想站出來奏議的朝臣們在劉仁軌這樣一說后,也猶豫著沒有站出來,他們想奏的與前面這三位朝中大佬差不多,朝廷需要采取的策略基本應該如此,但誰去主持事務,這是個難題。

如今朝中善戰的將領不多,裴行儉還在回程的路上,放眼滿朝文武,真正能領大軍出征的還真的沒有幾個人,劉仁軌在前些年立下的戰功,在朝的沒有一人能比上,今日這樣一位老人站出來請命,其他人除了汗顏,沒有人敢與其相爭。

“劉愛卿一腔抱國志,朕甚是敬佩,然安北之地離京師數千里,今又是嚴冬時節,愛卿年歲已經不小了,身體又有恙,朕實是不忍心再讓你去領兵”皇帝李治呆了一會后,開口說道。

朝中無良帥,這是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劉仁軌這樣一大把年紀了,再派他出去實是不忍心,再者,萬一身體不太好的劉仁軌因為一些不能確定的原因導致出現意外,甚至身死,更是件大麻煩事,軍心出現浮動那是肯定的,還有可能因為軍心的不穩,導致戰事的繼續失利,這是讓人難以忍受的,李治說著環看殿內其他的文臣和武將,“還有誰有意見?還有何將愿意領兵出征?”

看到劉仁軌這樣的老臣都站出來請戰,又聽皇帝李治這樣說,其他那些比較年輕的中高級將領,如武三思、高真行、李知十等,也都出來請戰。

李治看著這些并沒經歷過什么戰事的將領,不置可否,這些人帶兵打仗倒還可以,但要統領數十萬大軍出征,沒有一個夠格。

這時吏部侍郎魏玄同站了出來奏道,“陛下,臣舉薦一個人”

“何人?”李治兩眼放光,看著魏玄同道。

“吏部侍郎裴行儉”魏玄同用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裴侍郎率使團護送波斯王子回國,不費吹灰之力平定了西北突厥人的叛亂,威名震天下,若陛下再委派裴侍郎往安北,反叛的突然人一定懾于其威,而心生懼意,況裴侍郎用兵如神,所歷戰事從無敗績,實是出征安北的最佳統帥人選”

在眾臣驚異的目光中,魏玄同稍停了一下,繼續道:“再過兩日裴侍郎即回京了,如今安北已經天降大雪,不利于戰事進行,我大軍皆退入單于都護府屬下城池駐守,嚴加防備。冰天雪地之時,反叛的突厥人也沒有那么大的能耐能攻取我重兵駐守的城池,因此臣覺得,裴侍郎回京后,休整一些時日,待來年春日,再往安北方向,正可指揮接下來的戰事…”

“陛下,臣附議”中書令李義琰站出來支持魏玄同的決定,“臣也推舉以裴侍郎來任出征大軍的統帥”

“魏愛卿和李愛卿說的在理,裴侍郎確實是領兵出征統帥的最佳人選,然其剛剛從遙遠的西北回來,再令其領軍出征安北,朕實是過意不去”李治頗為感慨,朝中無良將,就是裴行儉和劉仁軌幾人可以授命出征,劉仁軌已經太老了,實不宜出征,而裴行儉剛剛從安西回來,還未到京,就要將主意打到他的頭上,這是大唐的悲哀。

何況裴行儉也已經是差不多六十歲的高齡了。

眾臣聽魏玄同話語雖然說的在理,都認同由剛剛立下大功的裴行儉領軍出征,但聽了皇帝此話,大多的人都感覺到無奈,裴行儉如今還在回京的路上,就準備令其再出征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如此反復出征,實是一年很讓人唏噓可嘆的事。

朝中沒有可堪大任的統帥人選,夠資格的劉仁軌年已近八旬,裴行儉也花甲之年,沒有后繼者,這是一件讓人尷尬的事,許多朝臣甚至包括李治又想起貞觀時候,那時候猛將如云,可以當帥者一大把,也才過去這么幾年啊…

“陛下,北面叛亂未平,臣覺得即使陛下不下詔令,裴侍郎回京后,也會請命出征的”魏玄同再次出列奏道,一段時間相處下來,他對裴行儉很是了解了,這樣一位以軍功出名的武將,朝廷有戰事,不請命出征還真不似他的性格。

“由何人領軍平叛,那還是待裴侍郎回京后再議此事吧”李治很是頹然,他多懷念父皇時代,那時候朝中善戰的將領無數,李靖、李世績、李道宗、侯君集、薛萬徹兄弟…哪個不是能獨擋一面的統帥?即使是自己當了皇帝后的前期,大唐軍隊所向無敵,領兵出征的將領也還是父皇所留下來的,蘇定芳、契苾何力、執失思力、程知節、阿史那社爾等等,甚至是現在的劉仁軌、裴行儉還有一個被賦閑的薛仁貴,都是父皇手中被發現的。只是可惜,這些戰功卓著的名將都已經仙去,或者年歲已經老了,出現了后繼無人的現象。

而因為前期我朝大軍鮮有敗績,作為皇帝的李治怕武將權勢過大,采取重文輕武之策,以致如今朝中沒幾個能領軍出征的將領,這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眾臣見皇帝如此表示,也沒有人敢再出來說什么,連請戰的劉仁軌也不再說什么,他也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吃不消再往安北那種艱苦的地方去了。

見眾臣對兵敗的事沒有更好的良策,李治在心內長嘆了一口氣后,也是沉下臉色來,再問殿內諸臣道:“對兵敗將領如何處置,諸位愛卿可有建議?”

“陛下,上一年朝廷重新制定了對領兵將領獎懲的制度,臣覺得應該嚴格按獎懲制度處置,以示警效,給兵敗的將領給予嚴懲”中書舍人魏元忠出列奏道。

“陛下,臣附議,應該給予兵敗的將領嚴懲”薛元忠站出來表示支持,接著馬上有其他幾名大臣也站出來表示附議。

“傳朕旨意,兵敗的蕭嗣業除其所職,回京受審,并除花大智、李景嘉等職…”李治以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不顧身后武則天的反對,宣布了處置的詔命

朝廷在宣布對兵敗將領的處置命令后幾天,又再宣布,遣左金吾衛將軍曹懷舜率軍屯井陘,右武衛將軍崔獻屯龍門,并令營州都督周道務、幽州都督李文暕等嚴加防備,以防突厥人趁我不備偷襲…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