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十八章 首屆武舉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首屆武舉開始

第十八章 首屆武舉開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儀鳳三年九月初二,大唐首屆武舉正式開始進行。

雖然說此前朝廷在下發到各地的布告中稱這次選拔善武者的比賽叫做“競武大會,”但皇帝與皇后在聽了魏元忠的一番論述后,決定將“競武大會”改成每年一次舉行的類似科舉的考試,為了與其他科舉科目區別,以選拔將才為主要目的科舉考試稱之為“武舉,”由兵部主考,吏部、禮部輔之,考試科目有步射、騎射、馬上槍或者其他武器的技藝,再輔以軍事策略的問詢,“高弟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因此次武舉是在匆忙間舉辦的,參加者也是長安附近各州縣選送的那些善武者,因此還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面對天下的武學方面的科舉,但兵部已經組織人員制定更加詳細的武舉方面的選拔制度,朝廷也已經下令,大唐的第二屆武舉將在來年秋收后舉行,全國各地善武者皆可到長安來參加,也鼓勵朝中官員推薦資質不錯、懂謀略的勇武者。

因是首次舉行這樣的競武賽事,一切規則都是在探究中,兵部設定的比賽項目以戰場上最能發揮作用的步射、騎射、馬術、及馬上兵器演練,這次的比賽規則由兵部、吏部官員制定標準,比賽時候同樣由兵部和吏部官員打分,綜合排名,并分兩次舉行,取前面的五十名,再與朝中高官推薦的那些人,一道進入最后的決賽。

不過到了最終決賽時候,除了前面這些項目外,優者還要有兵部及吏部官員的考問,以考核應試者是否可以為將,另外還要綜合參加比賽者的姿貌,再由主考者決定最終的名次。

也就是說,來參加競武者除了武藝出眾,還要長相對得起觀眾,不能面目丑陋,也不能是那種胸無點墨的莽漢,武藝、才智、長相皆佳者,才有可能取得好名次,直至最終問鼎榜首位置。

下一年的武舉比賽,將只有一次的考試,所有人也按一次的成績決定名次,最終產生上榜者。

此次長安附近各州縣選送來的武士共有三千余人,但并不是三千人都可以參加武舉,只有那些在各州縣選拔中表現不錯的人,才可以參加武舉大賽,大概三百人,其他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充募到軍中的士卒。

這三百人,再加上長安城內一些沒有人推薦的官宦子弟,一道參加初賽,初賽取前五十名,再與四品以上官員推薦的那些勇武者,一起參加最后的決賽,決定最終的名次。

武舉開始后,前面幾天的初賽是在是城東的明春門外舉行的,那是一片地勢非常廣闊的地方,且對百姓開放,長安城內的百姓都可以去觀看。

因為是朝廷首次舉行這樣的競武大賽,一時觀者如云,長安城內都有萬人空巷的感覺。

“裴侍郎,看這些各州縣選送上來的武士,還真的都不怎么樣,看來我大唐武風日衰了!”作為這次主考官之一的兵部侍郎岑長倩,有些失望地對另一主考官吏部侍郎裴行儉說道。

作為貞觀名臣岑文本的養子,也是最得岑文本鐘愛的后代,岑長倩的經歷幾乎是岑文本翻版,岑長倩無論是文韜與武略方面,俱是不凡,也因此得到重用,出任兵部左侍郎職,也在大唐首屆武舉比賽的主持者,與吏部侍郎裴行儉一道,負責整個武舉賽事的進程,并作為主考官之一,帶領兵部和吏部的官員,對所有的選分,決定他們的名次。

比賽已經進行了近十天,還剩下兩天初賽就結束了,各州縣選拔的三百名武士,再加上沒有四品以上官員推薦的長安城內官宦子弟兩百來名,共五百余人中已經有四百余名比賽完畢,他們還沒發現一名特別的出眾者,只有十來名武士,身手稍稍的不錯,在評分榜上成績靠前,但也只比其他人好一些,遠沒有達到用“出眾”來形容的地步,在一天賽事結束后,岑長倩忍不住對邊上的裴行儉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失望。

“某也有同感!”裴行儉微微的點點頭,他原本期望能在這次武舉大賽上發現幾個武藝、謀略俱出眾者,大力向朝廷薦舉,加以培養,有可能的話還將自己那師承蘇定芳,由大唐軍神李靖所創的用兵之法授予他們,以打造出幾名不錯的將領,畢竟裴行儉已經快六十高齡了,他還是希望能將師承的兵法再加上自己一些用兵上的總結傳授給一些資質不錯的人。只可惜,幾天的比賽下來,沒有一名特別出眾者被他們發現,讓裴行儉也是深深的失望,還真的如岑長倩所說的,不成大唐武風日衰了?

見兩位主持賽事的高官一副失望的樣子,協助做事的新任中書舍人魏元忠放下手中的筆上前說道:“裴侍郎、岑侍郎,兩位不要心急,初賽還有兩天,說不定剩下的人中有不凡者!還有,今年參加的只是長安附近一些州縣的勇武者,我大唐人口數千萬之眾,肯定有資質不錯者,即使今年不能選拔到非常出色的人,某想著,下一年,或者下下一年,肯定會有姿質不錯的人選出來的!”

“魏舍人此言甚是在理,我大唐子民數千萬,只要武舉能操持下去,一定能選拔出姿質不錯的將才來的!”岑長倩對魏元忠的這番議論表示認可。只要朝廷重武備,那民間尚之風肯定會重新盛起來,勇武之士也會越來越多的。

“好了,我們走吧,初賽已經快結束,待一會回去,我們商量一下最終兩天的決賽如何進行!”裴行儉對魏元忠的話也認可,但沒表示什么。

一向善于相人的裴行儉對這位皇帝新提拔的中書舍人也很是欣賞。此次武舉開始后,也把許多的事交給他做,讓裴行儉欣慰的是,魏元忠將所有交付的事都辦好,一些事甚至處理的出乎裴行儉的意外,裴行儉也明白,這魏元忠能力確實是不錯。

經過十天左右的比賽,比賽進行到最后一日,未參加比賽的武士只有五十名左右,一大早,裴行儉與岑長倩,及魏元忠,還有其他一些兵部、吏部官員,早早地來到明春門外的比武場,準備主持最后一天的比賽。

年歲已經不小的裴行儉略有疲態,幾天下來確實有些辛苦,更是因為沒有發現非常出色的人才,讓裴行儉有些失望,心情也因此受影響,裴行儉在胡凳上坐了下來后,有些無聊地拿過報名的花名冊,看起了最后這五十幾名參賽者的名單來,突然間,一個參賽者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