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4345章 絕頂好戰分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45章 絕頂好戰分子

第4345章 絕頂好戰分子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趙興呆了一下,慢慢的說:“仿佛,從謝應老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老師坡仙的影子,難怪荊湖兩岸的人要為他樹碑……”

宗澤脫口而出:“荊湖百姓給他樹碑,我怎么沒有聽說過?”

趙興自覺失言,他掩飾的說:“以后會有的——我想謝應老如此關心百姓,百姓一定忘不了他。”

發覺自己越描越黑,趙興趕緊轉移話題:“雅言,從兩廣調一部分糧食支援荊湖,另外,再從應急基金中撥給謝應老一百萬貫,告訴謝應老,我兩浙路、兩廣愿意接收并安置荊湖受災農民,路費由我們包貫,這筆錢擱在以往,謝應老恐怕感激不盡,但現在,我南洋事務局下轄的各路各州,每州明年的預算都是上千萬,這筆錢撥過去——大人,升米恩,斗米怨。”

萬俟詠說的是,當一個人面臨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個饅頭,他會對你感激不盡,但你如果給他一大包饅頭,他心中不免想——我都快餓死了,你卻饅頭多的給人施舍都來不及,憑啥我餓的快死了,你還饅頭多的想扔?這不公平!

于是,接受施舍的人便想著起來斗爭你。這就叫“升米恩,斗米怨”。

見到趙興不說話,萬俟詠又建議:“不如這樣,我們就說,按朝廷體制,我們不便給荊湖撥錢,也就是說,我們一個錢不給他們,但可以支援他們糧草、寒衣、炭薪,且可以幫助他安置災民,讓災民以工償付賑濟。

如此做了。朝廷體制在那里,想必謝應老也無話可說。只要我們妥善安置那些災民,那些災民回去后,必然感激我們,這叫惠及萬民而不專惠一人,說明我們不是因為謝應老而施惠,而是對全體災民施惠。”

宗澤一指旁邊充滿期待的仰充。贊賞說:“雅言先生不愧能吏。這話說得對,我們這次賑災,也不能因仰充是太尉的昔日舊友,就由官府出面幫助賑濟,我們賑濟的對象應該是災民而不是商戶,對遇難的織娘的撫恤,定要從優……”

趙興搖頭:“這你就錯了,昔日歐陽公修曾記載:夫興利廣則上難專。必與下而共進之,然后通流而不滯……故大國之善為術者,不惜其利而誘大商。此與商賈共利取少致之術也,歐陽公的意思是商人納稅支持官府運作,官府要想賦稅增長,就必須與大商大賈分利。與商賈共擔風險。

所以,這次官府參與賑濟。就是想讓商人們明白,官府不是白白收他們稅地。在他們遇到危難的時候,政府愿意幫助他們度過暫時的困難——人員損失。官府愿意與他們共擔其半;財產損失,官府愿意幫他們分擔三分之一錢。這個數目行不?

此外。為了幫助商人規避風險。我準備籌建一個保險公司。這保險公司全由商人自己運作。官府只其督導作用。另外。隨著我們下南洋地船只逐漸增多。出海也有風險。我準備將海船地保險業務也包攬在其中。”

趙興順勢談了保險公司地設想。宗澤拍手稱絕:“此乃惠民政策。有了這個保險。可以將個人承擔地商業風險降至最低。而保險公司完全由商人運作。杜絕了貪官污吏地插手。可以使這公司長久維持下去——然。商人們做事。不免求利。我怕到時他們不愿賠付。官府須加強督導。需要設立一整套規章。大人。此事還要好好籌劃。一旦籌劃成功。當為萬世稱頌。”

頓了頓。宗澤看著濕漉漉地趙興。小心地建議:“大人。我們先回屋里吧。大人若是病了。未免不好。”

宗澤這是第一次關心到趙興。此人就是個喜歡就事論事地人。平常相聚。宗澤說完公事便舉手告辭。很少談到公事以外地事情。這次他首次關切到趙興地身體。看來。他真正領悟到趙興存在地作用。因而擔心趙興出現意外。

回到房里。換下濕衣服。趙興與萬俟詠、宗澤等人圍著火爐。暢談保險公司地詳細規章。不一會兒。樸寅光又急匆匆地來了。他抱來一大堆文書。請趙興審核:“太尉。你看文書這么寫。有沒有問

宗澤還不知道趙興勒索高麗地事情。他順手拿過文書。翻檢一遍后。皺著眉頭說:“女真人是我大宋昔日盟友。我大宋地戰馬全靠女直人輸入。如今女直與高麗交手。我大宋怎好輕易干涉?哦。似乎高麗也是我等盟友。兩個盟友之間開戰。要我大宋出面幫著打一個。不好吧。”

宗澤還沒有說,趙興要跟高麗開戰,不免要跨過北洋事務局,他還不知道趙興的安排,所以婉轉地建議。

趙興笑了:“我大宋對遼國以北的土地認識還是模糊,只要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我們都稱為女真,曷蘇館女真、黑水女真,生女真、熟女真……其實,賣給我們戰馬的是曷蘇館人,是昔日地渤海國人,而跟高麗開戰的是生女真,是黑水人,這兩種人完全不是一個種族。”

樸寅光連連點頭:“對對,太尉說得對,我高麗是大宋盟友,黑水人則是生蠻,如今盟友遭到進攻,天朝不能不管。”

其實,趙興這是在忽悠,曷蘇館人自認跟黑水人是同一類型,而后,崛起地黑水人沿用了“女真”這個名字。

原本大宋對海外的了解是模糊地,自從海事新聞報的報道出來后,大宋才知道“大食”存在多個國家,并不是完全統一地。趙興這里借用宋人對大食的錯誤,將“曷蘇館”與“生女真”完全割裂開來,樸寅光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失誤,他心中暗自嘀咕:“早知道要這樣區分,我們早向朝廷求告,估計朝廷早就肯出兵了,哪用來這里受趙老虎的敲詐。”

不過。轉念一想,樸寅光也認為自己剛才的想法不現實。生女真野蠻,面對如山呼海嘯般的生女真,還要在冬季里出戰寒冷地高麗北部——估計這種仗也唯有趙興敢打,也唯有趙興能夠在短時間里動員出足夠的兵力,遠赴海外作戰。而讓樞密院做這項工作,至少需要一年的籌備期。等樞密院完成了戰爭動員。估計高麗已經亡國了。

宗澤聽到這個說法,看了一眼趙興,輕輕搖了搖頭,不再說話。宗澤待在杭州數年,也知道趙興的脾氣。他搖頭是因為知道趙興是個好戰分子,滿大宋都知道趙興從不滿足他在南方的勝利,時刻將目光盯著北方,而宋人沒有保密意識。趙興與小皇帝十年北伐的約定已經傳的盡人皆知。這是個從不喜歡把軍隊當收藏品,總是找機會讓軍隊練練手地絕頂好戰分子。

對這樣地人,還能說什么?

也許。這又是一次練手。至于跨過北洋事務局進行對外戰爭——趙興比這更離譜的事情都做了,只要小皇帝容忍,他宗澤何必多事。

宗澤審閱完樸寅光的文書后,帥范就手接過文書。草草看了一遍,不慌不忙的對樸寅光說:“動員令已經下了。現在太湖結冰,我們南方的軍隊物資一時調不過來。我先期只能調遣十艘戰船,你派人去沖入開京。通知貴國國王堅守待援,就說十日內,我大軍即將抵達。”

樸寅光望了望帥范,又懇求的望著趙興,詢問:“太尉,這次能由你親自領軍

趙興搖頭:“我不能出戰,但我會押運一批送給北洋事務局的軍械物資,親臨密州……或許我會到登州去看看那里的碼頭,你放心,登州離開京并不遠,戰場情況會暢通無阻地抵達登州。”

帥范一挺胸膛:“這次出戰的是我,我帶小石將軍去,戰后小石將軍將留在北洋事務局,今后高麗有事,可以直接找小石將軍。”

要說杭州什么機構效率最高,還得說趙興一直花精力構建的軍事體制,動員令下達后,一隊隊戴著銅面具地火槍兵從四處匯集到杭州,不知究竟的杭州百姓很納悶,相互打探:“不就是燒了一個紗廠嗎,怎么大軍調動了?難道太尉大人的手又癢了,亦或者又看哪個南洋小國王不順眼了,想揍他一頓解氣?”

知道真相的衙役神秘地指指北方,堅決不說。

他們越不說,杭州百姓的猜測越多。數日后,皇帝地詔書下達了,趙興的要求一一同意了,趙興晃著手中地詔書,臉上卻沒有歡喜的表情:“官家壓根沒看我地詔書,這份詔書上的字是出自梁師成那廝的手筆,是他模仿的官家的筆跡,我認識那廝的字,他寫的字,老喜歡把勾挑的過高。”

樸寅光無所謂,大宋國能夠允許趙興派出軍事觀察團,允許北洋事務局派兵助戰,他已經很滿意了,因為如此一來,他總算把大宋這樣龐大的戰車與高麗綁在了一起。

宗澤神情郁郁,但在黨爭的環境下長大,他從小受的教育里已經沒有跟皇帝爭論的概念。宗澤不表態,不等于別人不敢表態,萬俟詠搖頭嘆息,馬上又說:“不管了,反正對我等有利,太尉大人還愁什么?”

萬俟詠這么說,旁邊一人不愿意了,被貶出京的王覿王明叟怒氣沖沖的說:“奸臣誤國,奸臣誤國!太尉大人,朝堂上現在烏煙瘴氣,你該好好出面整治一番。”

趙興隨手把文告遞給帥范,輕輕的說:“下令出兵吧,我明天動身。”

轉過身來,趙興苦笑著沖王明叟說:“我怎能出面,現在我可是大宋最大的節鎮,能夠守好我的一畝三分地,我已經很滿意了,哪敢對朝堂事務再指手畫腳。”

王覿高聲回答:“太尉,南洋事務局之外,也是大宋!”

王覿被貶出京后來到杭州,待了七八個月,沒有見到趙興,等趙興回來后,又晾了他數月。最近才出現在趙興周圍,當然,關于他去不去貶謫地,見到趙興,這話就不用提了,反正趙興酷愛扣留貶官。

這人一見到趙興,就處處跟趙興頂嘴。宗澤不愿意他因此被趙興冷落。連忙幫腔打圓場:“明叟直人也,說話總是那么爽直。”

趙興一笑:“當然,我知道是位直人,宗知州也是直人。直人說話沒有顧忌,我從不會因此責怪他,因為我知道,他有口無心,心還是好的。”

萬俟詠知道王明叟的才干。也知道趙興的打算,他也出面打圓場:“當然,太尉不會因人爽直而疏遠。昔日劉安世在廣州,被太尉好吃好喝供養著,閑著沒事就喜歡指著太尉鼻子罵,太尉從沒有怠慢他。”

王覿稍稍緩和下來。點頭贊賞:“太尉大人尊師之名享譽大宋,在下對太尉這點十分欽佩。然,人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太尉大人結交蔡京。與梁師成童貫關系密切,連詔書都不需要經過官家的耳目就能批復下來,太尉大人若是做賊,便是大宋第一奸賊,幸好太尉大人現在還好,一心能為大宋著想。

然,太尉大人今日今時為大宋著想,并不代表以后還會這樣。故此,我認為太尉大人身邊少一個直人,以便時時提醒太尉,我原以為宗澤兄能勝任,沒想到,如今宗澤兄也時時奉迎。”

帥范接過皇帝詔書,等了一會,見到眾人討論起“直人問題”,他不耐煩的提醒:“好啦好啦,諸位,我這里等著大軍出動,你們能不能顧顧眼前。”

“眼前……”,萬俟詠攆著下巴上的胡子,慢悠悠地回答:“眼前,根據參團做出的估算,火藥、軍械已經裝船,恰好太尉大人在陴路支的火藥沒有打光,剩下的足夠你再打一個月,一個月后,你所需的火藥會從廣州運來——我分內的事情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你分內地事情了。”

帥范將目光轉向了源業平,源業平匯報:“第一批哨探出去,只有零零星星地回報,根據這些零星情報,可以判定:開京尚在堅守,我們的人沖進去傳信后,原本想要投降的高麗國王馬上決定堅守待援。

我們的影子武士已經散步鄉間,鼓動高麗人起來反抗,等你抵達的時候,當地的民夫供應應該不成問題,有數名高麗縣令已經答應配合……

敵軍方面,已經確定敵軍只有三萬人,剩下的都是一些附從部隊,戰斗力低下,不值得一提。高麗寒冷,目前女真人都躲在屋里,已經停止了攻城,你去了,可以如入無人之境,我們已經替你準備好了向導……”

帥范一拍大腿:“只有三萬人,早說嘛,天寒地凍,再加上大雪沒膝,女直人的戰馬移動困難。他們沒有騎兵就沒有速度優勢,而我們有火器,我們地優勢沒見到消減,而女直人的優勢遭到削弱……你放心,戰后若那伙蠻人還能在嘴里找見牙齒,我今后就不姓帥。”

帥范說罷,一昂頭,信心充足的轉身出屋,樸寅光連忙沖趙興做了個揖,一溜小跑地跟上帥范。

此二人走后,宗澤搖頭:“只有三萬人,就把高麗打的哭爹叫娘,幾乎滅國,帥大人此去……我看大人最好過去坐陣一下,提醒帥大廳勿要輕敵。”

趙興思索了一下,馬上又說:“對了,我們這支軍隊叫軍事觀察團,不能光是南洋事務局所屬軍官前去觀察,應該通知京城,讓京城也派遣軍官過來觀察。”

萬俟詠贊賞:“反正戰事要進行開春,我們還可以通知環慶,通知荊湖……讓各地所有愿意觀戰的軍官都來——這可是一場戰爭啊,參觀費總得比戲票貴點吧,姑且收參觀費每位1000貫,大人覺得如何?!”

崇寧二年,宋徽宗鑄造的崇寧新錢發行于世。在這個新錢上,宋徽宗與蔡京為了追求文字之美,特地將“崇”字寫成了簡體字,這份崇寧新錢鑄造之精美,如實地展現了大宋鑄錢工藝的精湛。但因為“崇”字去了心,變成了簡體,許多讀書人接到新錢后,都暗自嘀咕:“崇字無心,這莫非是亡國之兆。無心失國調整六部官員,在趙興地力挺下,黃庭堅當上了禮部尚書,張耒進入御史臺,成為諫議官,與此同時。投靠趙興的王欽若成為副樞密使。

稍后。舊黨人士范純禮也進入中央,李誡以關黨弟子地身份擔任工部左侍郎,單鍔也置身工部,以兩湖官員的身份擔當了工部右侍郎,主持疏通黃河地工作。

這場朝堂斗爭呈現出一種奇怪的現象:趙興所屬的黨派由于聯合了謝麟以及南方各個學術派別,進而被人稱之為南黨。南黨、舊黨占據了工部、戶部、樞密院、御史臺之后,兩黨黨魁趙興與韓忠彥卻不在中央,他們分處南洋事務局、北洋事務局。在地方上把持軍務,努力編織自己的實力。

而剩下的官位除了張商英這個墻頭草依然擔任執政外,由蔡京的新黨包攬。這位新黨黨魁位于中央。因此,三黨各有所重,此番調整后,他們暫時維持了微妙的平衡。而朝堂爭斗因為這次調整暫時緩和下來。不過,下面卻暗流涌動。

同月。一個更加爆炸地新聞由一位遠征歸來地士兵爆了出來,他詳細談到了自己在斯里蘭卡朝覲佛牙的經過。描述了如同天上仙境一般的空中花園,也用時記述了自己所見到的鳳凰……

以前。有士兵零零星星的談到過那座獅子山佛牙宮,但那些士兵的文采顯然不如這名士兵出色,在這位士兵筆下,獅子山佛牙宮被描繪的如詩如畫,恍如人世間的伊甸園。但文章地后面,這位士兵筆鋒一轉,卻談到了趙興在獅子宮樓梯入口處說出的那句震撼之極的話:“佛祖死驚地心情后,談到了印度毀佛的事情,他小心翼翼,充滿疑惑的詢問自己的內心:“佛祖在自己地家鄉都被趕出了宮殿,佛祖的法力連自己地家園都保護不了,他還會有法力保護我們這些異鄉宋人嗎?”

這個論斷一經脫口,立刻在宋國國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許多虔誠信佛地人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崩潰了,他們聲嘶力竭地辯解,痛哭流涕的求證……稍后,這場爭論波及越來越大,以至于人們忽視了南洋事務局與北洋事務局聯手出兵高麗的事情。事后多年,人們才發現這場戰爭的決定意的137所道教廟宇落成,因佛教的爭論,人們對道教的非議奇跡般減少,當月廟宇落成,使得大部分失落的佛教信眾轉而信仰道教,一時之間,道教志得意滿,小皇帝以為趙興這是間接替他掃清障礙,投桃報李,批準趙興在南洋事務局轄下修建景教寺廟的奏折……

1103年正月,登州海外,十艘巨艦靜靜的停在海面上,外面寒風凌厲,艙室內溫暖如春,趙興披著輕裘,一身薄衫,翻著海事新聞報,與登州武官隨意交談著,他的話題是高麗戰事。

一名軍官好不容易插上話,他想談的卻不是高麗的戰況,趁趙興情緒輕松,他一指后者手中的海事新聞報,小心的問:“太尉,印度真的開始毀佛了嗎?”

這名軍官沒有問佛祖是否已死的話題,他直接問到了事件的本質——如果印度真的毀佛,這也就意味著佛祖連自己的家園都保不住,如此一來,這位佛祖是活著還是死去,都毫無意義。

趙興一揚手中的報紙,笑著說:“佛祖死不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還有數百萬僧侶打著佛祖的名號,沖信眾收費祈禱,我對收費宗教一向不感興趣。在我看來,所有的收費宗教,其花招總是以恐赫和誘騙開始的。

比如某人神色郁郁,則以恐嚇開始,聲言對方有災禍,而后有多恐怖說多恐怖……到最后,他們終究告訴對方,若對方買了我什么東西,或出錢讓我做什么法事,則一定消災免禍。

當然,這些騙滾遇到了喜氣洋洋之人,則一定先恭喜對方,告訴對方最近必定有喜,然而,他終究也要告訴對方。不久的將來還有災禍,為了消災免禍,則必須購買自己的什么物品,或者什么服務……哼哼,錢財的威力在收費宗教中比什么都打,為了錢,神仙居然肯辛苦操勞能替凡人消災。

然而。我大宋是商業社會。諸位都知道我一直在強調契約法、合約法,拿了錢辦事原本是商業社會的基本原則,收費宗教若能拿了錢給人消災免禍,這無話可說,因為它做的符合了商業文明的基本原則,但遺憾地是他們往往拿了錢不辦事。

拿錢不辦事,承認自己違反了合同法,犯下了欺詐罪還則罷了。但他們偏偏不承認,他們懷這農民似的狡詐說:心誠則靈,他們拿錢。沒履行替你消災的合約義務,卻說不是他的責任,是付費的你的責任,是你心不誠——寧有此理?!

哼哼。更可悲的是,你受了騙。卻偏偏無法尋找公正。因為按他們地說法,他們拿錢沒替你消災。不是他們地責任,這事件第一責任人是你自己。第二責任人是神靈。而他們雖然消費了你的錢財,與你簽訂了消災合同,享受了你孝敬神靈的錢財——神靈會享受你繳納的錢財嗎?怎么享用?但最后,所有的義務他們不承擔,所有的義務都是你的!你要追究不履約責任,能起訴自己嗎?能起訴神靈嗎?

因此,他們可以逍遙自在地享受你的奉獻,完全不承擔任何責任——俗世中,我們把這種人稱為騙子,他們不是騙子,還有誰有騙子資格。可惜,信仰是個復雜地事,許多事情說不清,但現在,我們既然進不到了商業社會,就該……”

趙興說到這兒,陡然站起身來,走到舷窗邊眺望窗外,以行動結束了這個話題。他眺望著冰冷的海面,海面上浮冰很多,這些浮冰隨著波濤輕輕撞擊著船身,發出連續不絕的叮咚聲,趙興努力把臉貼近玻璃,想看清船身下地冰塊,但卻做不到。

稍停,趙興又向地平線盡處望去,他若有所思的說:“帥督師昨天開始了登陸,估計高麗的戰況馬上會有匯報。”

石誠鬼鬼祟祟的抱著一只小木桶走進艙里,那個小木桶大約有現在飲水機上地八加侖水桶一般大小,石誠努力想藏進懷里,頻頻沖軍官們使眼色,但趙興借助玻璃的反光發現了,他背對石誠望著窗外,笑著責罵:“你這小子,又偷我地酒了。”

登州軍官露出會意的微笑,都知道趙興生活奢侈,吃喝玩樂樣樣講究,尤其是南洋地諸般新鮮玩意,連別家聞所未聞的東西,趙興這里都能找得到,現在聽到趙興語氣里沒有責備地意思,登州團練指揮使李淳笑著問:“小石將軍,這是什么好東西,是特意拿過來讓我們品嘗的嘛,咱家多謝家人,他內定為北洋事務局艦隊指揮使的消息已經悄悄傳開,登州軍官面對這個將門世家子弟,態度不免巴結。李淳四十多歲了,也是五品指揮使,但面對石誠這個十八歲娃娃,態度很親切,充滿了巴結的味道。

石誠看藏不住了,他撩開袍子,亮出了那個木桶,訕笑的說:“老師,我看到海面上有冰,你每常告訴我們,這葡萄酒還需要加上冰塊飲用,滋味更佳。學生看幾位叔伯在這里辛苦了一天,也想讓叔伯們常常葡萄酒加冰的味道。”

趙興目光盯在那木桶上,辨認了一下,他假意懊惱的說:“你這小子,竟然偷出了我的塞浦路斯葡萄酒,這玩意可貴了,倒的時候小心點。”

李淳眼睛一亮:“聽說今年宮中給一品大臣的節賞就是一桶塞……浦路斯葡萄酒,你說這好好的,怎么起這么個怪名字?”

見到趙興同意了,石誠拿出木鉆來,在酒桶上鉆了個孔,安上酒籠頭,嫻熟的給幾位軍官分酒,看來他平常京城給趙興干著活,動作很熟練。一邊將倒滿酒的酒杯分給軍官,他一邊叮嚀:“這酒好,甜的像蜜,還需加點冰塊稀釋一下,各位叔伯,大家都知道,后生我即將來北洋事務局,還需各位叔伯照料,來,喝了這杯酒,以后小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還請各位叔伯多多教導。”

李淳品著酒,小心的提醒周圍的軍官:“小心點,聽說塞浦路斯那里發生了多國大戰,商路斷絕,這樣一桶酒運出來,可貴了,運到我大宋,每一滴酒都值一枚金幣……賢侄,你太客氣了,憑我跟老石家的交情,你不用偷出你老師的酒來款待,我也會照你一

屋里的人端著酒杯,先喝下一杯原味的酒,軍艦上幾名水手端著冰塊來到艙室,給幾名軍官酒杯里添加冰塊,石誠拿著一支玻璃杯,放了三分之一冰塊,倒滿半杯酒,叮叮當當的晃著冰,走到舷窗口,將酒杯遞給趙興,趙興邊接過酒杯,邊眺望著窗外,嘴里低聲說:“來了!”

石誠順勢向舷窗外觀看,舷窗外,遠處海面上出現了兩艘大船,正是北洋事務局租借過去的五艘船之一,他們走得很急,借助風勢,眨眼來到趙興的泊船后,而后甩過懸索,一名軍官沒等船停穩,便順著懸索劃到趙興的指揮船上,他一見趙興,便氣急敗壞的說:“降了!太尉大人,高麗國沒等我們趕到,竟然投降女真

趙興身子晃了晃,石誠趕緊護住酒杯,也氣急敗壞的轉向那名軍官詢問:“怎么?它竟然降了,它竟敢降了,好大的膽子?!”(,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

如果您喜歡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的內容,請為作者吧!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