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

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VIP卷第四部逆天的瘋狂宋時明月

說到“豐亨豫大”,蔣之奇有點想法,他翻開趙興奏章,不滿意的抖了抖,說:“官家,趙離人這份出兵報告資政堂至今尚未貼黃,眼看將士們就要返回了,還望資政能早予批復。”

小皇帝有點尷尬了,內閣不貼黃,是因為他遵守趙興走的時候給予他的交代——獨相不可為。

目前,曾布與韓忠彥都被貶出朝堂,新調來的宰相張商英是個應聲蟲,所以他成為獨一無二的資政,但小皇帝還記得他偶像的交代,認為朝堂上面不能一個聲音說話,“獨相”是一種瘸腿政治,所以這段時間,朝廷的政事審批都積壓下來,而他儲備的宰相蔡京資歷不足,尚不能夠登上相位,現在談到政事延誤,讓小皇帝有點難堪。

張商英眼珠轉了轉,提議說:“何執中、劉正夫,此二人資歷足夠,陛下可考慮提拔

小皇帝一搖頭,沉吟的說:“浙黨如今勢大,也不能令他們向隅,朕以為,蘇轍當可為右仆射。”

蔡京心中失望的嘆了口氣,但他知道時機還沒有成熟——歷史在這里稍稍改變,原本蘇轍現在病重,并因為病重而成為邊緣人,沒過幾年就會病逝。但現在,趙興從阿拉伯俘虜了上百名醫生,這些俘虜送抵杭州后,聽到蘇轍病重,當家的弟子趙風一口氣送十名阿拉伯醫生,以至于蘇轍的病事逐漸減輕。

另一方面,由調和派蜀黨演變而成的江西學派,或者稱為“新杭黨”,其勢力逐漸膨脹。這個黨派中,老一輩的有蘇轍、呂陶、范鍔、李常等杰出人士作為先鋒,第二梯隊更是名聲赫赫,以蘇門四學士為首,拉攏了無數關學、洛學當代雋秀,還有那個宋代建筑大師,寫下了《營造法式》的李誡等人。而第四梯隊更是有整個西南新晉地貢士、進士,可謂人文薈萃,賢者層出不窮,成為朝野之間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這一派不講究斗爭。講究的是知行合一的身體力行,遇到困難不喜歡爭論,而喜歡找出解決的辦法,這就注定了它是新黨與舊黨之間的潤滑油,也是朝野間不可或缺的政治勢力。

不可否認的是,宋徽宗趙佶比較崇拜趙興。這個壯碩的大個子對權勢無欲無求,明明有個機會成為大宋第一權臣,但他卻退下來,幫助趙佶經營西南,并不斷的送來海量地金銀財寶供小皇帝揮霍,與此同時。這個人對朝堂的爭斗幾乎不插嘴,因為這種情況,小皇帝已經將他視作自己最大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當兩相空缺的時候,小皇帝不由自主的想起杭黨,這個黨派老是在爭斗極端尖銳的時候出來做和事朝堂上需要這股勢力,故此,那個空缺地右仆射位置只能由杭黨坐上。

這個任命毫無爭議,張商英與蔣之奇都無話可說。身為翰林承旨的蔡京只能提起筆來,書寫詔書。小皇帝對蔡京充滿信任,壓根不去看對方書寫的旨意是否符合心意。他轉向蔣之奇,和藹的問:“蔣卿剛才似乎話有所指,你想說什么?”

蔣之奇抖了抖趙興的報告,慢悠悠的說:“太尉趙離人這份出兵報告是事后補交地,從這份報告看,除了水兵,趙離人只動用了三千正兵,剩下的不過是七千仆兵。

官家,朝廷與趙離人的約定是,水兵由南洋事務局供養。朝廷不會出一個銅板。所以參戰的水兵無論多少,朝廷不會為他們掏錢。

如此說來。整場戰事,趙離人只動用了三千正兵,但他上報的戰爭費用卻是五千萬貫……五千萬貫啊,他三千人花了五千萬貫啊,每人平均花了一萬余貫,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撒金子,他是在用金錢砸陴路支人,寧是把陴路支人砸倒了。”

張商英笑嘻嘻,閉目養神。蔡京心中一動,閃電般計較著利益得失,小皇帝呆了一呆,猶豫的說:“蔣卿,不管趙愛卿花了多少錢打這一仗,可是,他拿回來的更多乎有了勇氣,他理直氣壯的說:“環慶路自元年間花了多少軍費,至今對朝廷可有寸許回報。且不說環慶了,河北一帶,朝廷囤重兵于邊境,百十年來,供養這些軍隊簡直如流水般花錢,他們可對朝廷有絲毫回報?

蔣卿,這趙愛卿上報軍費花了五千萬貫,朕許了。哪怕他上報軍費花了一億貫,只要這錢不由朕出,且能收到回報,朕也肯了。”

蔣之奇抖了抖趙興那份出兵報告,不滿的解釋:“陛下,我的意思是說,趙離人算賬,向來要算他軍費地賞賜上,既然如此,這普及天下官員的恩賞,不如拋開出征將士,只惠及國內百官,如何?”

宋徽宗搖搖頭:“恩自上出,將士們立下這等大功,朕要一個錢不賞,未免過于涼薄,賞,只是將士們已經由趙卿賞過了,朕就不獎賞他們的勞苦,只獎賞他們地功績,這三千人……”

猛然之間,宋徽宗被自己的話嚇到了,他張了半天嘴,夢囈般重復著那個如同魔咒般的詞:“三千人,三千人竟然立下了滅國之功,只有三千人,竟然打敗一個國,使相,你確信?!”

蔣之奇這才醒悟過來,他也被這個事實嚇呆了,喃喃說:“趙離人目前只寫了出兵報告,要求樞密院予以事后追認,詳細的戰報臣并不清楚,們以三千人迎戰十二萬人,打了一場干凈徹底的擊潰戰。

三千人,據他們敘述,趙離人是在一座山坡上擺陣,陴路支人進行了兩次沖鋒,第一次沖鋒是一個萬人隊。第二次沖鋒是三個萬人隊,我大宋軍隊抵住了敵人兩次沖鋒,而后反擊,敵軍應聲崩壞,趙太尉隨之發動反擊,而后,陴路支國王投降了。”

停了一會兒,蔣之奇難以置信的又將那個數目念叨了一遍:“三千人,三千人竟敢攻入一國,竟敢出城迎戰十二萬大軍。趙老虎的膽子確實是老虎膽。”

宋徽宗神采飛揚,在他看來,趙興的榮譽就是他地榮譽,是他領導地好,方有此能干地部下。他點頭,拍著桌子連聲說:“好好好。太尉臨走的時候,曾經跟我約定,許他十年時間經營南洋,而后他便回軍對付遼國、西夏,朕許他了。賞,三千虎賁之師。敢直入一國,萬軍之中令敵人喪膽,此乃千古未聞之罕事。賞,厚賞!”

張商英插嘴:“如何賞?趙離人官已至太尉,再升不過一品,其爵已至開國南,再升,難道封侯封王——他才三十多歲,再要賞,陛下去后。誰能制約?”

張商英提醒地是:趙興現在已經是大宋數一數二的大軍閥,他才三十多歲,已經握著提供著大宋半數以上的財賦,現在給他升官,等他像蘇軾、蘇轍那么大的年紀,恐怕官位已經升不可升,小皇帝在,仗著比趙興年輕,還能制約趙興,等到小皇帝去后,該如何給趙興升職,難道要任命他一個王位。聽任他割據?

張商英這么一說。在場的人都傻眼了。

是呀,趙興用十余年的工夫。從九品官爬到了二品,這個升遷速度大宋少見,他現在還年輕,若保持這個勢頭,繼續升下去,大宋簡直找不出官位來安置他。

此時此刻,遠在陴路支地趙興不知道朝堂正為如何賞賜他而發愁,他發愁的是陴路支周圍的狀況。

本來,趙興已經把行李打包好了,并開始逐漸向國內發運戰利品,但現在,一個突發的狀況使他欲走還留——陴路支王子投降的消息傳出后不久,周圍的小邦國突然行動起來,他們口口聲聲替陴路支王子報仇,迅速集結起二十萬大軍,準備來報復。

“這些人是來趁火打劫地”,趙興指點著地圖,向軍官們解釋。

有了陴路支王子的幫助,宋軍對周圍的地理狀況以及敵情動態不再兩眼一抹黑,周圍兵力的集結被迅速反應到趙興這里,繪制到了地圖上。

“在跟我們交戰前,陴路支王子曾經幾次催促這些邦國助戰,然而,這些人卻裝聾作啞,但現在,他們動了,并且集結起二十萬大軍。

二十萬軍隊的集結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這說明他們早有打算,就打算在背后撿便宜,所以,陴路支王子戰敗地消息傳出后不久,他們就決定出手了。”

趙興指點著地圖上各支軍隊的動態,詳細解釋一番后,嘆了口氣,繼續說:“敵人分三路大軍,分路合擊,而現在,我軍彈藥充足,陴路支王子方面……”

趙興望了望躲在一邊的陴路支王子,王子不懂宋語,在場的舌人懶得給他翻譯,趙興也沒有向對方交代的意思,他一指王子所在的方位,繼續說:“王子殿下認為這屬于王權戰爭,那些人是來向他搶地盤的,為此,他愿意拼盡老本,出兵三萬助戰,而我現在猶豫的是……

我猶豫的是,根據成本效益原則,我軍投入的成本在陴路支這片地方已經收回了應得地效益,繼續投資,是否可行?

我還擔心,如果我們不追加投資,扶持陴路支王子,那我們這一戰,雖然已經獲得了應有的效益,但很可能只是一個一次性投資,萬一陴路支王子戰敗了,周圍的勢力會習慣于挑戰我們地權威,使我們不得不在后期持續不斷的追加投資。

簡單的說吧,塞爾柱的王是持久的陷入這個泥沼,投資成本將不斷加大,有可能這些投資沒有回報。

然而,就此收手,我又舍不得,我們好不容易千辛萬苦打通了這條商路,一旦陴路支王子戰敗了。我們又需要重新投資,經營這條商路……真是兩難啊。”

在場的軍官深有同感的點頭。

作為軍人,他們在此戰中已經賺的心滿意足,現在他們只想把贏取的戰利品運回家去,而讓他們暫緩回國地行程,重新踏上戰場,再度面臨死亡地挑戰,他們泛不起戰斗地。至于趙興說的經營這條商路地長久利益,也似乎與他們無關,那是后人的事情。他們已經掙夠了錢。

在場的除了宋軍軍官外,還有宋商以及預定的陴路支稅務總監辛巴達,聽了趙興的話,他們正在低聲緊張的商量,見到宋軍軍官一副漠然地表情,面對即將的戰斗意興闌珊。辛巴達情緒激動的說著什么。稍傾,宋商一十七名綱首上前,沖趙興拱手:“太尉,你曾經說過,陴路支今后交給我們經營,是吧?”

趙興眼前一亮。斬釘截鐵的回答:“當然!我不是說過嗎,為了保障你們的專營權,我允許你們建立自己的武裝,用手中地大炮與火槍保障你們的權益。”

那群綱首再度拱拱手,口尉,你許了我們自治,還少許一位領導人,我們希望你把一個兒子給我們,剩下的事我們自己來辦。”

稍作停頓后,一名綱首似乎已經被宋商推舉為領頭人。他站出來,口氣堅決的回答:“太尉,我等宋商在此有三百余人。一百余艘武裝商船,兩千余名護衛,只要太尉大人給我們一個兒子,我們自己武裝起來,跟周圍的人干,我們能保護自己。”

趙興詫異的問:“武裝你們,讓你們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立足,也正是我所期望地。但你們為什么需要我的兒

被推舉出來的那名綱首坦然的拱拱手:“太尉,你是商人出生,跟我們商人最親。多年以來。你無論到杭州、揚州、慶州、廣州,對我們商人都格外照顧。然而,我們著實擔心人亡政息。

太尉大人剛才說了成本與效益的關系,朝廷禁軍投資這場戰爭,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回報,今后,持續經營這條商路就是我們商人的事,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愿意投資陴路支王子殿下,但朝廷畢竟禁止我們海商擁有武器,禁止我們留滯海外,我們擔心,太尉之后,再任一個地方官,不顧惜我們的投資,反而盤剝加劇,如此一來,我等的投資豈不算白費。

我等狂妄,不敢要求大人陴路支總督,但我們聽說,大人有四個兒子,便許我們一個兒子,我等商人愿意擁小公子為主,長久經營這條商路。”

商人說的這番話,已經有很多觸犯了禁忌,實際上,他們在慫恿趙興謀求自立。這是因為商人們已經被貪官折騰怕了,當他們的力量覺醒后,當他們發現自己地力量可以掌握南洋一個國家的命運的時候,自然不甘心聽從一名小貪官的擺弄。

這種對自身權力的要求自然而然發生,剛才商人的那番話敢放在大宋說,早已經被抓起來誅滅九族,但在場的軍官若無其事,他們悠閑的等待趙興的決定。

源業平猛的跳出來,振臂喊道:“四公子……”

“住口!”趙興大聲喝止。商人們眼睛一亮。這位四公子又是胡姬喀絲麗所生,帶有阿拉伯血統,宋商對這個人選非常滿意。

綱首順竿爬,趕緊回答:“四公子雖然年幼,但我等絕不怠慢!”

剩下地宋商連聲附和:“絕不怠慢!”

趙興嘆了口氣,回答:“我四個兒子,長子木訥老實,是繼承家業地好人選。二子活潑跳脫,已經深受金蘭領百姓愛戴;三子自幼立志做一名游俠,仗劍行遍天下,我倒不好勸解。

唯獨四子,這孩子是我的為首地宋商趕緊拱手:“太尉,四公子也該開蒙了吧,古人常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四公子開蒙之前,沒有心思游覽一下天下嗎——我等所說的天下,可不是宋國之一國天下,太尉大人東征西討,小四公子怎么也該來父親的故地看一下,我等愿出資四公子來此地游覽,無需太久,只要四公子在此地停留二三十天即可,請太尉大人允許。”

這群商人的意思是說,趙山可以掛上一個陴路支總督的名義,不必到陴路支赴任,等這孩子什么時候有空出來游覽,商人們可以護送他趕到陴路支,讓當地人見識一下這位名義上的領主,而不需要小孩子親自實行統治。

這話要擱別人說,可能意味著一種侮辱,因為商人們明顯的要把趙山當作傀儡,或當作一個名義上的統治象征,并不給予他統治的實權。但趙興卻可以理解。

因為他在海外推行的都是些代理人制,名義上的海外自由貿易領首腦雖然由朝廷指派,但他只是一位監管官員,或者說是一名駐外使節,并不承擔具體的行政責任。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