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2181章 “打劫”的暴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81章 “打劫”的暴利

第2181章 “打劫”的暴利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第二部優雅的貪官生涯

寇憐兒低頭,半晌不說話,廖小小看不過去了,逼問了一句:“這日日挨打的日子,該怎么捱呀,小丫頭,與其這樣,還不如求個解脫我家官人主管環慶,你遞個訴狀,一切都解決了。書家文學”

寇憐兒仰起臉,那張變形的臉上已經布滿了淚痕,她只說了幾個字:“我、家、官、人、是個自由民。”

自由這兩個詞值得用平生力氣大聲喊出。

寇憐兒是賤口奴隸,她的子孫后代要想不再當奴隸,只有嫁給一個自由民,這是寇憐兒作出的選擇。

趙興徹底無語了。

停了一會,喀絲麗插話了:“要不,讓我主人去教訓你官人一頓。”

寇憐兒搖搖頭,堅決的拒絕:“老爺,我家相公雖然對奴惡了點,但我知道他心里很苦,他有苦不能向外撒。奴是他的身邊人,他不向奴撒氣,還能向誰。我知道每次他打完奴,心里也不開心,常常抱著奴哭到天明老爺,請不要責罰他,求您了。”

趙興一言不發,扭頭向屋里走,廖小小一聲嘆息:“冤家,真是一對冤家……罷了,相公的規矩嚴,他出手,伍信那廝不得脫一層皮,這次就由我來做主吧家中規矩不能破,伍信冒犯客人,罰責五板子,下去吧。”

廖小小與喀絲麗來到慶州,原本是一場久別重逢的相聚,這下子讓伍信全毀了,大家心情都不好,各自悶悶的吃晚飯,**安歇后。廖小小悄聲匯報:“官人,折殿帥送來了五百車的石脂,說是跟你說好的,要換五十具鎧甲。這價格可不對。妾身原就告訴他,五百車石脂太廉,不可能換到五十具鎧甲。但他說,你已經許了,他還指望著那鎧甲去獎賞此次戰功呢?”

趙興翻了個身,答:“我只說換五十副鎧甲。可沒說500車油就能換給他50付甲……罷了。給他吧。我有個法子,是土法煉煤油柴油的,這兩樣東西可以點燈,也可以當火油使,你明天找群工匠給我建個爐子,幫我煉油這玩意可危險地緊,你讓工匠去弄就行了。自己別去坊場。”

所謂土法煉油,實際上就是現代山寨版的土煉油廠,此種方法煉出的汽油煤油柴油標號極低,屬于不合格產品,其環境污染極大,且生產方式帶有極大安全隱患……嗯,好在這時代沒人拿這種油品燒汽車。但用來放火,這種油的品質綽綽有余了。

廖小小身家也不少了,擱別人也許一輩子**了,但跟趙興身邊的**比。她年齡最大,錢包最癟,此刻聽到趙興又交代她一條發財之路,歡喜地頻頻用淑乳蹭趙興,媚眼如絲地說:“官人,一別多日,想不想我呀。想不想?”

“想!門沒關呀……啊。你弄得我火起,咱別管門了。來”,趙興被廖小小一通嬌語,弄得身上什么東西都是軟的,只有一個地方堅硬如鐵,他一把摟過廖小小,嘟囔說:“明天我還要去巡視環慶……咱速戰速決,快點,來!”

廖小小立刻輕聲歌唱起來……

廖小小她剛唱到**處,喀絲麗身輕如燕地閃進屋里,蛇一樣地滑進被窩里,哼哼:“老爺,奴婢也想你,快來疼愛一下奴婢呀。”

趙興如斯響應:“狐媚子,你就把《芳香園》、《欲經》里的手段都使出來,今日我要盡情領教。”

廖小小躺在一邊有氣無力的說:“官人,你明天不是還要出遠門嗎?”

“俺不過日子了”,趙興催促喀絲麗:“再扭扭,扭得再快點……妙,妙不可言!”

一通劇烈運動后,舒服了,趙興身邊倆妾已身軟如泥,他還記得朦朧地嘟囔一句:“俺明天還要出遠門的……”

第二天一早,趙興帶著隊伍趕往定邊城。

這時候地定邊城跟后來地定邊城不一樣,現在的定邊城只是慶陽的“倚郭”,也就是傍慶陽而居,自己沒有單獨的縣治。這座城寨在慶陽北三十里,本身類似一個軍營,里面駐扎的全是州兵及其家眷。因為軍事機構里沒有其它的閑事,所以朝廷什么官員也沒安置,一切行政全由慶陽州府代管。

環慶路都監張存帶領第二將張誠等人出城相迎,等張存介紹第二將張誠后,趙興沖后者拱拱手。他雖然與張誠雖沒見過面,但因為張用的關系,兩人算作是通家世好,所以趙興地禮節是通家禮。行完禮后,趙興順勢打量了一下張誠。這廝長得有點像張用,但一臉憨厚的表情,明顯混的不如弟弟,可能不如弟弟會來事。如今張用已經做到五品的團練使了,這廝還在正將這個八品位置上混日子。

大宋軍制中,排名最末尾的將領才是宋軍主力戰將,而排名第一的被稱為“先鋒將”,也就是沖鋒在前的戰將擱現在地說法就是“炮灰將”,有事你先頂上,逃跑你走最后的那種替死鬼。張誠排名第二,說明張存死后,他將順延,頂上“炮灰”的位置。

“炮灰”張存拱手說:“我家張管軍與趙大人熟識,彼此就不用多說了。趙大人經營密州,使密州強兵強將,一年之內,使密州百姓喜歡荷劍而行……其他的話我們不說了,趙大人來到慶州,我慶州上下只有歡喜地份,有什么吩咐招討大人只管說,我等敢不從命。”

趙興一邊與張存攜手進城,一邊問:“朝廷新進許了我慶州增加一員正將,你們這里除了缺兵、缺將,還缺什么?”

張存沖第二將張誠使眼色,張誠上前回答:“什么都缺,慶州連年戰亂,我們從一萬八千人打到現在的5000人。前后累積補充兵員不下十萬,但現在只剩下這5000人……離人,城里還有十萬遺孤,將士們都盼著這場戰事能早日了結。

我們缺兵別處將領吃額存,但我們這里誰敢吃,光朝廷下撥的款項都不夠。招討,十萬遺孤啊,孤兒寡母都張著嘴,朝廷下撥一萬的軍餉。哪夠養活這些人。”

趙興詫異的問:“我記得朝廷對陣亡士兵有撫恤。怎么……?”

張存苦笑的答:“大人,能上戰場地都是一家地頂梁柱,他們在戰場上陣亡,朝廷補貼地那點錢還不是坐吃山空,再說朝廷補貼的那錢雖然不少,但每次大戰后,糧價飛漲。那點錢能夠吃飽,她們能捱到現在已經是軍中同僚照顧,可現在哪個同僚不養家,5000在役士卒照顧十萬人遺孤,哪里夠吃啊。”

第七將、內園使張誠跳了出來,回答:“哪止十萬人,十萬士卒陣亡。留下地是十萬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有把子力氣的人,只要還走得動都逃亡了。家中只剩下干不動活的……這日子,苦啊!”

趙興擺了擺手,制止大家帶他去官衙的舉動,要求:“帶我去看看,我看看他們過的什么日子。”

眼前地慘象怎一個“慘”字了結。那些陣亡戰士家中常常只剩下**和孩子,大多數老人已經自發地走向荒野,寧愿在外餓死也不拖累家庭。剩下的**照顧著唯一的根苗。為了養育孩子。她們能出賣任何可以出賣的包括身體。

趙興記得眼前這一切,這西夏人對漢民犯下的惡。我們是用漢語謳歌為“名族大融合的豐功偉績”,但沒想到這種“功勞”如此悲慘……

“饅頭會有的,戰刀會有地,章經略跟我說,如果我能給他緩一口氣,他從明年開始就推行深壘加淺攻的戰略不等西夏人進攻我們,我們去他們地盤上打,讓他們也嘗嘗我們的大融合……長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需要時間。相信我,我會用這一年的時間幫慶州緩過元氣,而后就是我們的反攻了。”

張存堅定的搖搖頭:“相信大人會做到地。”

趙興一擺手,指著城里那些瘦骨伶仃的小孩,說:“把那些孩子都給我,我來養。子連,你幫我組織一個童子營,讓孩子們在營里學習操練,讀書識字,我需要那些對西夏充滿仇恨的人,最好是刻骨仇恨。”

七名將領上前一捶胸膛:“這里全是對西夏刻骨銘心的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無盡地血仇,大人只管挑。”

趙興看到眼前還有七名將領,很是納悶。

不是說有兩員正將陣亡了嗎?怎么還有七個人?

看來,咱大宋缺的不是官!

帥范皺著眉頭:“大人,十萬家眷,孩子怕沒有兩三萬吧,這么多的人,怎么養。”

張存連忙解釋:“沒有那么多,軍中同僚但有能力,都回收養一兩個,大人只管撿那些真正孤苦無依的,只要大人能讓慶州緩過氣來,同僚們手中寬裕了,多養幾個孩子無所謂。”

趙興摸著下巴,思索著說:“需要給他們找點事,對了,此處軍營有空房嗎?”

張存回答:“大人,這座城市就是一個大軍營,原本能容納十萬士兵,現在只有我們5000人,大人想要營房,這城里到處都是。”

趙興馬上點頭:“能住下就好,你幫我騰出一座能容納一萬人的大營房,然后選拔一萬名十七歲至二十歲的孩子凡附和年齡的全部選拔入營。不管他父母是否健在,有孩子入營地人家,也好騰出糧食養些孤兒記住,孩子入地是童子營,不是軍隊,不要給孩子刺字,他們今后還要進坊場、還要結婚育子的。

張都監,你還需要幫我抽調200名經驗豐富地老兵,幫我一起訓練這群孩子。子連(帥范),剩下的事就是你的,你從京兆府雇傭200名村秀才,先教孩子們識字,而后教孩子一門手藝。教孩子習武防身。

今后我準備對商隊進行武裝護送,防止山賊搶劫。這活兒就包給童子軍。子連,你每天拉一隊學生出去,一邊拉練,一邊護送商隊,我需要你用這一年的時間,讓孩子們知道隊列和基本的軍事知識,至于讀書識字,反而可以慢慢來。

一年后。密州各項產業都開了起來。需要大量地勞工,這些經過簡單訓練的孩子就可送往各個坊場,童子營里只留下最合格的士兵,我需要把這座軍營變成一座斯巴達訓練營……”

趙興掰著指頭,細細解說一番他的計劃,帥范答應一聲,立刻興奮的去組織人手。等帥范走后,趙興才納悶的回想起來:“我剛才說了個斯巴達,可帥子連居然沒有問我斯巴達是什么意思,我說了嗎?”

趙興這話是詢問程爽的,程爽納悶的說:“斯巴達有什么稀奇的,我也知道。老師在茉莉園遇襲地時候,曾經講過三百斯巴達勇士堅守溫泉關。還說:沒有堅定地戰斗意志,再堅實的城堡也脆弱的如同紙糊的;而有了堅定的戰斗意志,哪怕身在坦途,因為有了勇氣。立刻能讓坦途成險關。這故事同學們都知道,七叔,怎么,有什么蹊蹺嗎?”

趙興放心了:“原來,這故事大家都知道……一定是你們相互談論時被人聽了,傳了出去。好,我放心了。”

第二將張誠好奇的問:“什么三百勇士守衛溫泉關。說說?”

程爽立刻起勁說起這個故事。而后鸚鵡學舌的總結說:“世上任何事都怕堅持,只要堅持下來就是勝利。三百人擋住20萬大軍。看似不可能地任務,但只要有堅定信念,也不見得就會失敗。

家師常說,只要上了戰場,就要抱定去死的決心,唯有這樣才能活下來。自古艱難為一死,死都不怕了,還有什么事能難住人。想當初家師闖蕩七海,就是橫下一條心去尋死的,結果:但有敵手,均不愿與他拼死,讓他輕易的闖過無數盜匪攔截戰斗,就如此簡單。”

程爽講故事時,七名將領已經圍在他身邊,聽的津津有味,聽完程爽的評語,環慶路上最**的那位第七將張誠感同身受地嚷嚷:“不錯呀!灑家每戰爭先,只要我橫下一條心沖入敵陣,連西夏鐵鷂子也不敢與灑家放對。灑家陷陣無數,連油皮也沒破,那些自以為安全,待在后面的膽怯人,卻一個個先灑家而死,豈不好笑。”

張誠這番話說完,七位正將有的尷尬有的贊同,有地不以為然,張存搖頭說:“皇城使李儀(第六將),副將、東作坊副使許興也不見得不如足下**,可他們現在埋骨西夏了,朝廷連個賞賜都沒有……唉!”

這兩個人的陣亡,也就是趙興剛入慶州時聽到的那份軍情。這兩人進入西夏偵查敵軍的動態,與敵遭遇戰死。但大宋官員上上下下卻不愿承擔責任,反而給了個“私啟邊恤,不罪不罰”的待遇,當然,這兩人若活著回來,是定要受懲罰的。

趙興此刻已經與帥范商量完畢,他走過來聽了一個話尾,便插嘴說:“今年我準備在慶州開放馬禁,準許邊民自由買賣戰馬。”

張存立刻跳了起來:“大人,戰馬軍用都不夠,怎么能容許私下里買賣呢?”

趙興答:“正是因為軍用不夠,所以才讓戰馬自由貿易,只有貿易活了,物轉流通順暢了,我們才可以從市面上買到足夠的戰馬罷了,這種商業觀念你不懂,以后你只管收稅就行了,馬市我就設在定邊城,你幫我看好了。”

張存膽戰心驚地說:“大人,若是有西夏人偽裝商人來買馬,怎么辦?他們把我們地馬買去了,我們騎什么?”

趙興笑的很憨厚:“只管賣給他們,怕什么。我準備下一步加強關卡,絕不容許片馬流出慶州你們只管賣,我邊境上地人只管扣押,讓西夏人花了錢、還給我們馬市交了稅,卻兩手空空回去,美得很!”

在慶州要想把好關卡,堵塞戰馬向西夏輸出。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慶州面對西夏方面是連綿的大山,只有幾條河谷可以通行。戰馬長途移動需要飲水,在古代環境下,行軍路線離不開河谷,只要卡住河谷出口,夏人想牽著馬翻山越嶺都做不到,除非他想讓戰馬渴死在群山中。

趙興不等張存回味過來,馬上伸出一個指頭補充說:“下一步我打算提高戰馬價格與交易稅,朝廷不是有一筆補貼款嗎?官府采購最大的特點是一文錢的東西。官府只要橫下心來。愿意花十文錢買。我打算動用官府采購地權力,撬動戰馬的價格,每匹戰馬售價抬高到一千貫!”

說完,趙興意味深長的**說:“說起來,河東折克行那場勝利才是油水厚啊,斬敵多少且不說,招降多戶完全可以讓他們挖煤窯;獲馬畜上萬匹每匹馬價值一千貫的話。這可是一場上千萬貫的勝利。有了這筆錢,別說養十萬人了,再養十萬也足夠了。”

環慶路上諸將聽出了趙興的暗示,瞪大眼睛盯著趙興,半響,第二將張誠仗著與趙興關系熟,鼓足勇氣問:“大人。你是說開放馬市,馬市又設在定邊城中,還要進行官府采購,可官府有那么多錢嗎。”

趙興兩手一攤。回答:“官府有多少錢,這你們無需管。只要官府肯出一千貫采購馬匹,哪怕每月只采購十匹馬,那么,其它的戰馬交易也掉不下價來,不是嗎?”

張存見到有人開口,他小心翼翼的兜著說:“大人。李儀、許興可是擔了罪責的。私入敵境,可是大罪。”

趙興瞪著眼睛。輕斥道:“那是兩個蠢材,私入敵境誰投訴地?西夏人可曾向我慶州府投訴過?”

這下子,連第七將張誠這個混人也明白過來了,他一拍大腿,直接把大家羞羞答答不肯說地內容嚷嚷出來:“著呀!灑家找三兩個人偷偷潛入西夏境內,搶兩匹馬回來,但遇反抗,盡皆殺之,西夏人找誰哭訴去?向我慶州官府投遞訴狀嗎?投訴什么?私入敵境?他敢來,看我慶州百姓不撕碎他……

這買賣好,去西夏境內搶兩匹馬,栓在馬鞍后面,一路就跑回來了,西夏人想追都追不著,回來后在馬市上以賣,若賣給招討大人,那就兩千貫到手了,若賣給其他人,每匹怎的賣不到八百貫。十幾年的薪水,也就幾匹馬的費用,死了也值。”

第七將張誠的魯莽讓眾人都顯得很尷尬,張存不好意思的扭過臉去,一副我不認識此人的模樣。其他將開始研究地面,似乎地面上突然冒出什么東西,值得大家仔細觀察。唯獨趙興若無其事地轉過身去,背著雙手慢慢離開。

過了一會,第二將張誠醒悟過來,他趕緊跳起來拉住趙興的手,親熱的攀起了家常:“趙老弟,離人兄,我弟弟跟我說……去年的時候還來信說他在與你合伙做生意,說離人老弟家里藏了好多好刀、好馬、好鎧甲,不如我寫個欠條,從老弟家中預支幾副武胄,咱家沒錢,由我兄弟償還,如何?”

其他人也明白過來,張存先打量著趙興的隨從,煽風點火:“我聽說趙大人入慶州的時候,隨從們可是豪華,人人都是一副全身甲,如今我看這些兄弟們也沒穿甲,想必趙大人平時也用不上那些武胄,借我們使使,我們用馬抵償。”

趙興緩緩的點以點頭,莊嚴地回答:“可!”

眾將大喜,紛紛找紙筆書寫借條,趙興好像無意識的順嘴說:“俘虜也值錢啊,如果開個小煤窯,讓他們都去挖煤去,每個俘虜也能值個百十貫。”

第二將張誠最快,馬上說:“環州有現成的煤窯,還有一座火硝洞,都由我州兵監管!”

趙興點點頭:“索性就把這座煤窯收歸官辦,官府與煤窯窯主合股,由軍方提供挖窯賤口奴隸,官府從收益中補貼軍方。”

張存以聽這話,狠狠的踢了第二將張誠以腳,連聲喝罵:“呆子,還不找吳慶來,領大人到煤窯看看……不,帶上你地人。與大人同去,沿途保護大人的安全。”

張誠興沖沖跑去召集士兵,趙興在大隊人馬的簇擁下,先去了橫山寨、通塞寨、淮安鎮沿線,他指點著這片山區,向三位寨主說:“你們三個寨子恰好在洛川、歸德川之間,出了你們的寨子就是連片地群山。

西夏人要來,只有三條路,一條是白馬川。一條是洛川。再然后是歸德川。洛川那里有懷威堡、威邊寨、勝羌寨,懷威堡石敢那里我已經打造了一條草木皆兵防線。你們這三個城堡總體上是安全的,設立你們這三座寨子的目地,就是監控翻山過來地西夏兵。若無意外,西夏人一般不會到這來。

所以我計劃把你們打造成前線補給中心,你們這里除了給我種草養馬、種麻薯囤積糧草外,還要給我學會制造甲胄。我在慶州城正在組織人手,制作金屬拉絲機,這種拉絲機可以把金屬拉成鐵絲,長的鐵絲可以制作出鐵刺網,馬是一種膽小地動物,看到鐵刺決不會沖撞上去,所以以到鐵刺網就能阻止騎兵。另外。鐵絲還可以制作金絲鎖子甲,一套鎖子甲可以賣到三千貫,制作的人多了,這價格也許會降。但兩三年內大概還能維持千貫的價格。

用鐵絲編織鎖子甲,老娘們都會干地活,無論你們寨中生產地鐵絲還是鎖子甲,我都會動用官府采購的力量替你們報銷,所以今年你們別操心糧食,有了錢怎么換不來糧食,今后你們的任務就是:種草養馬、編鎧甲。”

三位寨主大喜過望。頻頻用眼色交換著目光。趙興又詢問了當地種草情況,三位寨主連忙答應:“招討。小民們蠢笨,大人拿來的新鮮物不敢輕易處置,我現在就去,讓他們把田里的苗都**來,全種上草。”

趙興重重的哼了一聲,神色陰沉的翻身上馬,三位寨主緊跟幾步,著急地詢問:“招討,那拉絲機官府補貼多少,什么時候能夠生產出來?”

趙興一句話也不說,催馬前行,帥范落到后面,恐嚇說:“招討大人怒了,你得趕快去州府賠罪,種植計劃需要盡快動手……”

恐嚇一番后,帥范跟上了趙新的隊伍,笑著解釋:“大人,民以食為天,我們卻讓百姓種草,百姓心里惶恐,也是可以諒解的。”

趙興點頭:“我沒怪他們,鄉民無識,誤了春耕不補種草,種什么糧食呢,來得及嗎?”

正聊著,趙興突然駐足,揚鞭指著附近一出山坳,好奇地問:“那是什么?我是說那片白白的巖石是什么?”

吳慶竄出幾步查看了一下:“此處已至環州,前面不遠是甜水堡,那處巖石溝應該是白石溝,山里的石頭是白色片石,有點晶晶發亮,孩子們都喜歡撿石頭玩,可這種石頭太脆,即建不成屋子,也無法打磨成器物,所以就荒廢了。”

“過去看看”,趙興晃著馬鞭催促。

那是片石英巖,裸露在地面的石英礦,純度很高,從巖石的表面看,似乎還含有少量長石、云母、綠簾石、角閃石、榍石等……作為一個現代人,具備這些知識無需專業學習,只要常在旅游點買點假玉就行了。但要具體分析出各組分含量,就需專業學習了。

“附近還有什么特殊地石頭”,趙興急忙問。

“這個……”張誠看了看吳慶,吳慶回答的很快:“昔日沈括那懦夫(沈括曾任延路經略**使)在延州時,曾雇傭一名環州人四處搜集古怪巖石,這人姓奇,名十三。沈**走后,奇十三依然在收集石頭,說是總有一天沈**會來找他要石頭。

此人正在環州城,環州附近有什么奇石怪木,他都知道。他家里還堆了不少石頭,大人要想知道,去他家里一看便知。”(手機,電腦.還可以下載電子書TXT,CHM,UMD,JAR電子書)

網手機問:電腦訪問:

網站分類導航: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