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1023章 冒很大的風險(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3章 冒很大的風險(中)

第1023章 冒很大的風險(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跟在旗艦身后的那艘小船一路上亦步亦趨,他們壓根沒有方向感,但白天隨著旗艦的旗子走,晚上瞅準燈火,緊緊尾隨。在茫然無知中,他們僅花了一半的時間,就到了高麗,這讓他們感到強烈的震撼。

劉三已經倒下,睡得像根木頭。這艘船上的船員也被劉三折騰的疲憊不堪。后面的船員依舊精神飽滿,望見高麗碼頭時,他們的歡呼聲響徹了整個海面。

碼頭上,幾名高麗官員匆匆忙忙的跑來,一名為首者,連帽子都沒戴正,他一邊接過趙興遞過的通關文牒,一邊半帶震驚,半帶疑惑的問:“這個季節來宋船……你們真是從杭州來的嗎?”

那名高麗官員看了看趙興遞上來的通關文碟,立刻臉色一變,整理一下官帽,端正的向趙興拱手作揖:“原來是蘇學士的門生,難怪難怪……官人既然從蘇學士那里來,一定知道我吧,在下樸寅光。”

怎能不知道樸寅光呢。這人在中國歷史上也赫赫有名,是他贈送了蘇軾一把高麗扇,蘇軾寫下《折扇詩》紀念此事。

樸寅光曾經和蘇軾有過唱酬詩,他是韓國的狂熱蘇粉,他發現趙興的身份,是因為杭州官府的文碟上,一句看似多余的話。

這句話是趙興特地要求杭州小吏暗地加上的。

蘇軾曾在杭州擔任過通判,這種官職是小吏之首,他在管束小吏方面,比知州還管用。所以杭州算是蘇軾的老窩——而歷史也證明了這點,當蘇東坡再次遭遇貶謫時,他哪都不去,自動要求去杭州。杭州百姓熱烈迎來了這位天下才子,而蘇軾也締造了千年之后的西湖。

趙興選擇杭州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蘇軾在杭州吏員中人緣好的令人發指,所以,在知州不清楚的情況下,小吏們上下齊手,隨心所欲的袒護了這名蘇軾門生——包括在通關文碟中很多余的注明了趙興的身份。

“樸公……詩才橫溢啊,那什么詩來著?”趙興拍了拍腦門,懊惱的說:“瞧我這記性,就在嘴邊的東西,太熟悉了,怎么就說不出來呢。我記得你的白松扇……”

其實趙興壓根不記的對方寫得什么,他也就記得有這么回事而已。可一提白松扇,樸寅光笑了:“不急,不急,慢慢想,我們有的是時間……怎么,你還是一名舉人,怎么也來經商?”

趙興臉色一暗:“恩師謫居黃州……”

才說這一句,他戛然而止,面容表情顯得似乎很難繼續。樸寅光立刻恍然,抬手阻止了趙興繼續說下去:“我明白,我明白,別說了,賢侄來這里,我該好好招待……啊,也就學士的門生,能夠做到冬日出海……佩服佩服。”

樸寅光的意思是,蘇軾是制科狀元,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理科狀元,唯有像蘇軾這樣不死讀書的人,才能教導出趙興這樣有本領在冬季逆風航海的人物……然而,趙興敢冒這么大的風險,也正說明蘇軾在國內處境窘迫……

樸寅光接到趙興后,沒敢稍作停留,只帶著一隊人往高麗都城趕,一路上,他屢次停腳,問候趙興,他已經看出來了,這次趙興第一次騎馬,然而對方熟悉的很快,不久就可以策馬疾馳,跟上隊伍的前進速度。

傍晚,樸寅光趕回京師開城自己的府邸,在騎馬習俗上,身處北方的高麗似乎與宋人習慣不同,他們習慣把自己的坐騎親手牽入馬廄,而不是由下人代辦。

走出馬廄前,趙興很好奇的探頭看了看馬槽,這一望,直讓他眼前發暈。

高麗人拿什么喂馬?他們竟然拿光潤如珠,潔白如玉的上等大米喂馬。

什么世道!

據說,這種行為連高麗清流也看不慣,他們寫下如數的詩篇譏諷這種奢侈行為……幸好他們不知道,現代人甚至用雞蛋喂養那些純種的馬,如果他們知道這些,估計要憤怒的撞墻了。

趙興也不知道朝鮮國內的清流也看不慣這種喂馬習俗,他還在那里充滿感慨的想:“難怪,難怪這些戰馬身材那么高大,長途奔馳,耐力居然這么好——吃的都比普通人好,能不干勁十足嗎。”

由此,他突然想到正在與宋軍對峙的遼國旗下,他們培養那些沖鋒馬,是不是也如此不惜成本。

高麗人的宴客習慣比日本人更接近宋人,他們完全采用的是宋朝禮儀,以至于趙興恍然間,似乎回到了徐知州的官衙。無數艷麗的歌伎輕歌曼舞,唱的是高麗歌謠《西京別曲》

“送走留不住的春天,

為永不能見您而悲傷。

我當萬事從慎,

不辜負您的關懷。

轉瞬間,

也許還能見到您?!

您哪!

思慕之情促我腳步,

那里是蓬草叢生的幽巷。

哪個夜晚,我也不曾入夢鄉。”

ps:請讀者多多投票支持!多謝了!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