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

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這時代,燒磚技術已經很成熟,但磚房不多。現代人推測:是因為黏合劑的原因。古人沒有水泥,砌磚房需要往黃泥中摻糯米汁等黏合劑,造成建房成本居高不下。

王鞏這時已經看出來了,這棟房子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材料,比如屋頂不是鋪上茅草,而是用灰泥代替,這讓他很期待看到完工的房子。

“我且多留幾日,也住住‘東坡新居’”,王鞏微笑著說。

原本,歷史上王鞏會在蘇軾那里盤桓五天,但現在他一口氣停留了十天,期間也參加了這次黃州文人的中秋聚會……

此事的后果是:一只蝴蝶煽動了翅膀,多米諾效果爆發了。

房子建好后,晾了兩天開始粉刷,粉刷完后又晾了兩天,然后才是搬進新居。那雪白的墻壁讓王鞏贊賞不已,蘇東坡則豪興大發,很浪漫的在白墻上繪滿山石怪樹。臨走時,王鞏戀戀不舍,非問程夏要走了房屋的建筑圖紙和建筑方法。從此,石灰的用法擴散開來。

這棟外表普通,內部潔白素雅的房子也驚動了徐知州,看在蘇東坡的面子上,他倒沒有為難那些建房工人。最后,他也有樣學樣,問程夏要走了一份建筑圖紙,在官衙內仿“東坡新居”的模樣,建了一棟磚房。

這棟新“雪屋”也讓蘇東坡恢復了一些人氣,臨近州縣的文人由此知道,這位大詩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有人肯不計代價伸出援手。于是,蘇東坡的訪客逐漸多了起來,東坡新雪屋也逐漸成為黃州一景兒。

文人們對那個屋頂滑輪的設置尤其贊賞——人在屋頂飲酒談詩,所需要的茶水、酒菜可以通過滑輪吊上,無有攀援之苦,簡直是懶人最愛……

這滑輪設置,其實并不是刻意為之。現代農村民居都有這裝置,農村的屋頂是用來當曬谷場的,所以都裝上一步滑輪用于吊送谷物。趙興所設計的就一現代普通民居,所以有了這裝置。

在文人墨客的贊賞中,也有人提出見一見蘇東坡這位新門生,然而,趙興卻始終沒出現。直到重陽節都過去一月,趙興依舊沒有回來,這讓蘇軾禁不住有些忐忑。

按宋史記載,從海路到日本只需要七天。趙興一去,前后已過了倆三個月時間,就是送人送到日本也早該回來了。

難道是拿著我的詞告發去了?不會吧?我這幾首詞沒什么犯忌的啊。

蘇軾忍不住問天天來這兒報道的程夏與程家坳的十名孩子:“你們老師有消息嗎?”

程家坳這十名孩子是在東坡新居建好之后,順勢賴在蘇東坡這里日日請教。接觸時間長了,蘇東坡也明白,就他們當中最出色的程夏來說,其才學也就多識了幾個字而已。他能考上貢士,一定是趙興在里面做了手腳。

這種官場潛規則,蘇軾也沒能力超脫,但他隨之息了直接將孩子們收為弟子的興趣。只看在這群孩子很勤快,日日請教不止的份上,在閑暇之余隨手教孩子們一下,以打發時間。

當蘇軾問道趙興的消息時,程夏叉手回答:“師公,老師已經接到太師婆生產的消息,他說在‘百晬’前一定趕回來。”

嬰兒降生百日,古稱“百晬”,俗信以長命百歲為吉,遂將百晬稱為“百歲”。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

朝云是在重陽前后生下了蘇東坡的四子蘇遁。蘇東坡曾做一首洗兒詩自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為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害到公卿。”

現在離蘇遁“百晬”還有兩個多月,蘇東坡從這番話里聽出點味道,他詫異的問:“怎么,你老師跟你們聯系過?”

程老五的兒子程旺嘴快,他插嘴說:“老師跟阿珠聯系過——旬日前,他帶信給阿珠,說自己到了杭州,要阿珠把那些泉州來的建房匠送過去,阿珠請出族長來,由派人去找老師,嗯,昨日老師帶回一封信……”

“阿珠是誰?”

“‘掌上明珠程阿珠’啊,師公,你日日出門,則還不知這個名字!……啊,我知道了,師公最近一定不曾進城”,程旺搶著說。

“掌上明珠”,從這個詞可以看到程族對這名女孩的寵愛。

蘇東坡最近確實沒去過黃州城里,蘇遁的誕生讓他異常忙碌。再加上冬季到了,有了舒適小屋,蘇東坡不愿意出門吹寒風,頂多,是在他的房頂看雪景。

程夏連忙解釋:“阿旺無禮,請師公贖罪……阿旺說的是我程族一名女子,她一直服侍老師,我爹正打算在臘月讓他們完婚,以便春節同回江夏祭祖。”

“師公”、“師婆”等叫法不是宋代詞匯,蘇東坡初次聽到時把它們當作村野俚語,后來,叫呀叫呀他也就習慣了。根據孩子剛才的話推測,“師公”是稱呼他,“師婆”、“師姨奶”是稱呼朝云,“師奶”稱呼的是王夫人。

“你們老師在杭州忙什么?”蘇軾又問。

“我知道,我知道”,依舊是程旺搶話:“阿珠不識字,信是我讀給她的——信中說:他跟兩名倭人去了日本,做了點小生意,日本最近戰亂,他就回了杭州,在江邊買了塊地,打算在那里建個‘莊園’。老師來信問,黃州的房子建好沒?如果建好,就把那批泉州雇的建房匠給他送過去幾個。

老師在杭州置地,遷居、分家……這事阿珠做不了主,族長、也就是阿夏他爸說:老師要置產,這么大的事我程族不能不幫,得讓二叔領著人去做幫手,二叔前日剛走……”

原來如此。

程族派程老二去,恐怕不止是做幫手,也有其他意思——這種大家族的把戲,蘇軾早就清楚,但他無心過問,他已被程旺勾動了心思,想去黃州城內轉轉,看看趙興在城里修了何等的“金屋”。

想到做到,蘇軾披衣荷杖出門。

ps:各位讀者,請多投票支持!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