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第十八章 火燒白陵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流三國 >>風流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火燒白陵坡

第十八章 火燒白陵坡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浴火重生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浴火重生 | 風流三國 
在孫策的強勢攻擊下,江東軍雖然頑強抵抗,不過終因調走部分兵力,而且的確沒有準備好,不久便開始潰敗后退。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郭嘉早已胸有成竹。

孫策沒有想到會這么容易突圍,心里一點也沒有懷疑是否有詐,只是更加擔心周瑜那里的情況,因為經過多方證實之后,孫策不得不相信這個消息來源的正確。

其實,這不能怪孫策沒用和他的謀事不行,這種勾心斗角的事情不是他的長處,而張纮出謀劃策相比,更擅長詩書楷篆,和張昭一樣,是當時東吳的內政高手。主要是郭嘉在這件事情上做的太好,封鎖防線后,直接后果就是消息不能正確的傳入汝南城,而且還捉獲了數名連絡人員。如果不是對方當場自殘,說不準還挖出周瑜軍隊的行蹤呢。雖然如此,卻也成功的切斷與孫策的聯系。

孫策帶領三千騎兵隊沖在最前方,兩側七千步兵緊緊跟隨,呈三角錐形,鋒利無比。

徐晃剛開始還裝模作樣指揮士兵防守,到了后來干脆不干了,開始讓士兵撒退。

而孫策也沒心思追趕,沖破江東軍防線后,馬上讓士兵撤離,往陽泉方向奔去。

郭嘉在士兵的擁簇下,立在不遠方的一座小山頭上,眼角望著漸漸遠去的火把長龍,與程昱談笑風生。

程昱贊嘆道:“果然不出軍師所料,孫策之去如此之疾,只怕死的更快。”

郭嘉笑著搖手道:“仲德還不明白主公心思,如若要孫策死,當年早已一刀斬之。”

程昱驚訝道:“主公難道還想把孫策招至麾下?”

郭嘉點點頭。

程昱倒吸了口冷氣道:“孫策好比山中猛虎,習慣了霸王地位,哪里會屈人之下?就算真的會投降,只怕也是養虎在身,什么時候被反咬一口也不知道。”

郭嘉不贊同道:“這個倒不一定,久聞孫策寬弘雅量,豁達大度,又知恩圖報,想我主公前次義釋孫策,后又約法三章,如果此次再勝,也是有可能的。”

程昱還是抱著懷疑態度道:“前些日子,主公攻陷細陽城的時候,不是殺了其親弟孫翊,此仇孫策怎么能不記在心里呢?”

郭嘉笑道:“此不必擔心,孫翊戰死,只怕孫策和周瑜難逃其疚,孫翊與孫策不合人人皆知的事情。當日孫堅戰死,兩人為爭繼承,明爭暗奪。這事情不會是難題。”

程昱動了動嘴,雖然感覺可能性不大,但一時間找不出什么理由反駁。

郭嘉明白忽然神秘道:“仲德,你不要忘了孫策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哦。”

“啊?”程昱一下明白郭嘉的意思,眉飛色舞道:“孫策家人都在汝南,只要到時候拿住他們,就不信孫策不乖乖就范。”

郭嘉笑道:“還有,日下主公已派人星月趕往歷陽,去請兩人來。”

程昱眼睛一亮,脫口而出道:“難不成是孫策從兄孫賁,其舅吳景?”

郭嘉大笑道:“正是其二人。”

程昱拍掌叫道:“此事可定矣。孫賁與孫策關系深厚,吳景又對孫策恩寵有加,其母對吳景更是言聽計從,到時候只要在邊上善加引導,問題不會很大。”

郭嘉得意道:“到時間主公又要多一員得力大將了。”

程昱開心道:“遠不止這個,孫策手下能人不少,主公極為推崇的周瑜,新蔡守將魯肅,無不是精通兵法,而黃蓋、程普之輩更是勇貫三軍,只要能順利收編,到時在個個分化,他們想反也反不起來。”

正當兩人相談正歡時,有士兵上來通報道:“軍師,孫策正照著意料的路線往新蔡奔去,已進入埋伏點。”

郭嘉點頭表示明白,揮退士兵。

程昱這時候忽然有些擔心道:“軍師,此計會不會太毒,怕孫策挺不過這關。萬一命喪黃泉,一切大計都要落空了。”

郭嘉抬頭望著璀璨的星空,月光似水,天象閃耀,一臉自信道:“放心吧,仲德。”

秋夜里風,清清爽爽。

程昱笑道:“軍師,回去吧,我們應該開始準備拿汝南城了。”

郭嘉微笑的點了點頭,一群人慢慢消失黑夜之中。

徐晃已開始組織潰敗的士兵,準備反擊了。

孫策帶走一萬兵力,汝南城中估計還有一萬士兵左右,守將正是張纮。

但這都不是問題了,只要騙孫策出城,大局基本已定。

徐晃緊張的分派一切任務。

上游引水已近尾聲,汝南護城河日漸干涸,現在只等著徐晃一聲令下,然后背上沙包埋過護城河,利用奇兵“掘子軍”,暗里偷進城里,在里應外合,一舉拿下汝南城。

孫策來不及品嘗勝利的滋味,便連夜急行軍。此時天空已慢慢現出魚肚白,士兵臉上疲憊的表情一覽無遺,但孫策并不放松,仍是催軍隊全力前進。

這時孫策面前出現了兩條交叉路口,一條官道,一條小路。官道路平,然路程稍遠;而小路雖然難得,但卻是捷徑,行程幾乎可縮短一半。

孫策幾乎想也不想便選擇了小路。

小路一開始還好,但后面越來越難行,不但道路崎嶇,而且兩邊荊棘密布,蘆高三尺,雜草叢生,加上秋季干燥,孫策心里不由一陣煩亂。

一陣秋風吹過,蘆叢左右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

黃蓋見勢不對,拍馬趕到孫策身邊,急聲道:“主公,此地名為“白陵坡”,地勢狹長,兩邊又雜草叢生,一旦被火攻,恐怕全軍覆滅。”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零人,身長八尺,國之臉,剛過不惑之年便白須白眉,兩鬢生霜,身長八尺,身著厚甲,十分威猛,有如雄獅。他為人嚴毅,又善于養眾,多謀能斷,善曉兵機。是東吳時代的名將。

孫策關心則亂,給黃蓋一點,如夢初醒,果然是旁觀者清。

孫策臉色終是控制不住一變再變,一下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不安的感覺。那是天生對危險氣息的一種感應,如若不是關心周瑜亂了方寸,孫策也決不會大意到這個地步。

當孫策決定退兵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兩側的蘆草已經冒煙了,濃濃的煙霧四處飄蕩,緊接著火光開始四處蔓延。

孫策努力的讓自己冷靜下來,指揮著士兵想往來路撤離。

卻沒想到一聲炮響,從后方殺出一隊人馬,領頭兩員大將,貌似孿生兄弟,一槍一刀,領著不少人馬,死死卡住入口,掐斷他們退路。正是呂曠和呂翔。

孫策一時間沖殺不出,兩邊又火猛無比,無奈之下,只能帶人往前沖。

火借風威,風助火勢,狹長的叢林小道,此時開始燃起了熊熊大火。

滾滾熱浪翻騰面來,孫策士兵如炙中燒;又一陣濃煙嗆著他們直流眼淚。

一陣兵荒馬亂。

當士兵從絕望中反應過來的時候,控制不住的尖叫出聲。

這時候孫策部隊已亂成一團。尖叫聲、叫罵聲、吆喝聲、哭爹喊娘,雜成一團。士兵相互擁擠,馬匹各自踐踏,場面十分混亂。不少士兵身上已燃起火星。痛苦的在地上翻滾,而后面擁擠上來的士兵、馬匹,卻無情的踩了過去。

孫策看著身邊亂成一團的士兵,整人手足失措,一時間慌了。緊接著怒火燃燒,脖子青筋暴漲,在那閃耀的火光下,英俊臉上沒有一絲血色,蒼白的嚇人。從這一刻起,他開始絕望了,沒想到自己辛苦經營數年,還是斗不過張浪。

黃蓋見孫策緩緩閉上眼睛,心里大急,用力控制著座下受到驚嚇的馬匹,一邊大叫說道:“主公快逃啊。”

孫策呆呆望著黃蓋那滄桑的臉上關懷之情,整人傻了一般。

大火已毫無顧忌的四處蔓延,火焰在風的推動下,高達數丈,轉眼之間,已成一片火海。

士兵痛苦的尖叫著,無助的吶喊著,有的更是四處逃竄,尋找生路。

黃蓋銀發飄揚,咬著牙根用力的在孫策馬匹屁股上一拍,本來就受到驚嚇的馬,再受到外力刺激,放開四蹄,一路狂奔下去。

而黃蓋緊緊在后面跟了下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火勢非但沒有減少,反而來的更猛了。方圓數里之內,濃煙滾滾,火苗參天。而在這一場大火里,孫策最為精銳的部隊傷亡慘重,損失最少一半以上的戰斗力,而能逃出來,差不多都帶有各樣的燒傷,戰斗力已大大折扣。

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

當那些死里逃生的士兵忽然發現前出現一條小河里,興奮的叫嚷著,顧不上什么,一個個跳到水里,想借此消除身上灼熱的感覺,有的更甚,把甲胄也脫了下來。

就在他們慶興天無絕人之路時,從四面八方又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鼓聲,接著江東軍便如潮水一般,從兩側漫山遍野的涌出。

孫策的軍隊措手不及,當場被殺了一大片。鮮血染紅小河,浮尸水面。

從左側而來的是手拿名器“陷陣”的高順,他一身厚皮甲,與其妻張楚,領著三千兵馬,一路氣勢如虹,擋者披靡。

舊袁紹降將李豐、橋蕤也領著三千士兵,從右側小道斜殺而出。

孫策軍早已軍心大亂,士氣跌至谷底,兩軍一交鋒,便倒下一大片,而更多的是四散逃竄。

高順左沖右突,眼尖的他忽然大喝道:“孫策,哪里跑。”

眾將精神大振,朝高順方向沖去。

孫策就算他武藝如何高強,從漫天大火沖出來,俊秀的臉蛋已如黑炭,身上衣甲多處焦痕,此時哪有心戀戰,一路且戰且走。

眼看高順就要追上之際,孫堅三大遺將之一黃蓋,這時挺身而出,領著數百人死戰斷后。

高順冷笑兩聲,指揮“陷陣營”不斷沖擊敵軍,自己則拿著“陷陣”來戰黃蓋。

黃蓋精神抖擻,手中名器“著火鐵鞭”,一招“野馬分鬃”來戰高順夫婦。

高順夫婦也不管江湖道義,兩人雙戰黃蓋。

黃蓋單挑有許不會輸上多少,然而高喊夫婦雙戰,威力無邊。黃蓋雖勇,但卻不可匹敵。

來回走上三十回合,黃蓋不但不能擊退對手,反被牢牢套住,脫不了身。

高順見黃蓋年齡和自己相關無多,卻銀發白須,心中嘖嘖稱奇,又見他手中鐵鞭霸道無比,不由后躍,橫刀立馬,大喝道:“來將何人?”

黃蓋鞭打柳葉,擊退張楚攻勢,聞聲應道:“吾乃黃蓋是也。”

高順贊道:“英雄也。”

黃蓋不說話,惡戰張楚。

高順也不插入,在邊挑言戲道:“黃蓋,你還是早點投降我家主公吧,吾見你武力不弱,是為一難得人材,今日如若殺你,實在可惜。”

黃蓋怒聲道:“逆賊如此大言不慚,要黃蓋投降,先問問我手中的“著火鐵鞭”同不同意。”

高順冷眼旁觀,果然在自己別有用心的挑斗下,黃蓋一心兩用,結果為張楚連連強攻,逼的手忙腳亂,守多于攻。這時高順看準時機,催馬而上,“陷陣”如飛龍出海,直掛羚角。

黃蓋大驚,沒想高順來勢如此之快,眼看“陷陣”就要破甲而入,黃蓋只能硬生生馬上移動身體,雖然閃過“陷陣”奪命一擊,卻被張楚飛起一腳,踢下馬來。

黃蓋順勢連翻兩個身子,剛想起身,卻見高順那明晃晃的槍頭已離喉嚨不足兩寸。

黃蓋呆住。

這時邊上的士兵一哄而上,馬上把黃蓋壓住在地,五花大綁起來。


上一章  |  風流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