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第十一章 徐州之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流三國 >>風流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徐州之危

第十一章 徐州之危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浴火重生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浴火重生 | 風流三國 
王允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咬牙磨根,心里激烈交戰,想到如果張浪是來殺自己,那么應該早就得手了,那為什么他還不下手呢。如果他真的是如他所說那樣來幫我,那我又憑哪點相信他呢?他說的要求又是會什么要求?王允一剎間想了很多,此時見張浪已推開房門,就要離去。

外面衛兵火把點的像白晝一樣,里一層外一層的把這間房子圍的水瀉不通。

見張浪就踏門而出,王允忽然下了重大決定似的,沉聲喝道:“壯士留步。”

然后王允追上幾步,先對門外的士兵喝道:“沒你們的事情了,你們散了,該休息的休息,該巡夜的繼續巡夜吧。”

眾多兵衛見王允安然無恙,同時心松口氣,接著有些不解王允的命令。有一衛兵首領膽大一些,擔心指了指昂首挺立臉色似笑非笑的張浪道:“那刺客如何處置?”

王允兩眼復雜的望著張浪一會,才緩緩道:“這事我自己處理,你們下去吧。”

衛兵首領這才不解的領一堆士兵下去。不到半分鐘,本來密密麻麻的衛兵走的七七八八。

張浪臉上帶著勝利的笑容,在王允左思又想中,又一次進了廂房,然后關上門。

待王允沉著臉坐好后,張浪才笑嘻嘻來到他身邊。

開口笑問道:“王大人,你也不用裝了,我們明人不說暗話,你的心里早把董卓恨之入骨了,恨不能一刀就捅死他,食其肉,飲其血,別人也許不知道你的心思,我可是一清兩楚。只是可惜董賊怕死的很,進進出出都有近千親衛兵,而且他的假兒子呂布也時刻在邊上保護,要想殺他,難比登天哦。”

王允還是沒有說話,不過看他神色是默認了,他的眼珠直轉,不知道在想什么。

張浪也懶的去猜,洋洋道:“我有一計,可殺董卓,呂布。”

王允大喜,在橫量再三后,自己也豁出去了,大漢日漸衰弱,朝綱不振,與其自己這樣度日如年,生不如死,還不如鋌而走險,破釜沉舟,致于死地而后生。興于能救天下百姓。

王允又想起董卓禍亂朝庭,涂害生靈,誅殺忠誠,淫亂后宮,不由熱淚滿眶,跪地俯拜泣道:“望先生教允,鏟除惡賊。”

張浪急忙扶起他,見他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心里感動道:“董卓國賊,但凡忠心愛國,有志之士人人思誅,在下也不例外,不過還望司徒大人能先答應我一個要求。”

王允正容道:“如若先生能教允殺國賊,不要說一個,就是十個百個,允必答應。”

張浪心里暗道那就好,嘴上卻說:“聞大人手下有一侍女叫刁秀兒,可否讓與在下?”

王允一愣,他沒有想到張浪會是這樣的要求,不過馬上很痛快道:“當然可以,此女麗姿天生,惹人憐愛,正是英雄佩美人,老夫怎敢不從。”

原來刁秀兒本是朝中一小官員刁平一女,前些日子得罪奸人,被罷為平民,沒幾天刁平就氣絕而亡

王允心惜他為一志士,又見刁秀兒玲瓏可愛,楚楚動人,怕她淪為風塵,就收留了她。

張浪這才松心一笑,然后把聲壓低道:“今董卓將欲篡位,朝中文武,無計可施,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此乃正是我等報效朝庭大好時機。我觀董卓,呂布二人皆好色之徒,可用連環計,先取一貌美女子,而忠心絕無問題,又善查眼觀色,可將她先許嫁呂布,后獻與董卓。然后使她從中做更,離間他們父子反目,呂布雖萬夫之勇,然頭腦簡單,又極好魚色,又令女兒與他暗通曲好,時機一到,呂布必殺卓,絕此大惡,那時我大漢可重扶社稷,再立江山。”

當然張浪知道就算董卓死后,這個漢朝還是要亡,不說后來的長安之亂,就算自己也絕不放手的。天下不亂,那自己一統亂世的機會不就是沒了?

王允聞后大喜而泣,直呼跪拜道:“救天下蒼生者,全皆先生之力。吾代死去忠良拜謝先生。”

張浪又急扶起來,心里十分好笑道:“那大人可要好好省時渡事,這名女子,一定要慎而慎之。”

真不知道刁秀兒走了,王允獻連環這個美女又會是誰。

王允急忙點頭,這才帶張浪去見刁秀兒。

刁秀兒本來熟睡,后來給刺客驚醒,此時剛想解衣熄燈入眠。忽見有人敲門道:“秀兒,秀兒。”

秀兒聽出是王允的聲音,雖不知這么晚了他還來找自己有何事,可是一點也不怠慢,上前開門,然后盈盈一福嬌滴滴道:“大人。”

張浪這才有機會打量這個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秀兒長得非常有高貴之氣,婀娜多姿。骨肉勻亭,姿態優雅,像一朵靜靜綻放的蘭花一樣清新。

雖沒有文姬的秀氣文雅,才華四溢,也沒有楊蓉的魔鬼身材,巾國氣概,然卻是文靜中有著楚楚動人的豐姿,讓人心生愛憐。

見到秀兒陪著那個讓自己刻骨銘心,借著酒意輕薄自己,偏偏一生又忘不了的男兒,忽然驚呆了。

然后露出驚愕的神情,誘人的小嘴輕啟,十分迷人。會說話的烏黑大眼,在張浪灼灼熱眼中,變的有些迷離。

她雖身著丫鬟打扮,卻怎么也擋不住迷人的風情。

王允好似也看出什么端倪,要不然怎么張浪一開口就要她呢,不過王允還是說出一些很讓張浪很興奮的話:“秀兒,你來老夫這里有些日子了,平時老夫也沒什么關心你,現在開始你就跟著這位壯士吧。你要好生侍候。知道了嗎?”王允一付慈父教女的樣子。

秀兒不知道是驚是喜,還是怎么,不過表現的還是十分恬如其份,嬌聲道:“是,大人。”

張浪這才滿心喜悅連夜把秀兒帶回蔡府,不過沒有就地正法,明天一大早可要趕路呢,在說蔡邕知道不K了自己才怪,這里說女兒有病了,那里還在亂搞。

第二天一早,蔡邕急向董卓辭行,董卓得知蔡邕要回老家一次,也沒什么阻擋,只是希望他快點回來。這個時候蔡邕發現多了刁秀兒,因為以前刁秀兒就是和文姬閨中密友,兩人十分要好,所以也不十分奇怪,連同蔡夫人,張浪駕馬直出長安。朝徐州而去。

一路下來,馬不停蹄。這時候天下形勢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

首先,孫堅攻擊劉表戰死峴山,年三十七歲,子孫策用虜將黃祖換回孫堅靈柩,罷戰回江東,葬父于曲阿之原。喪事已畢,引軍居江都,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漸漸投之。

董卓得知孫堅已死,去除一心腹之患,愈加驕橫,自號為“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司徒王允下設連環計,董卓大鬧鳳亭儀,接著呂布殺死董卓,長安大亂。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降,王允不許,結果反被圍長安。長安城破,呂布大敗投袁術而去,王允被殺。馬騰、韓遂為勤王室大舉西涼之兵,李催,郭汜謀士賈詡獻計,只緊守關防,不出戰。結果未到兩月,西涼兵糧草用盡,無奈退兵,結果在陳倉大敗。

就在此時,山東黃巾又起,太仆朱儁保曹操,李催令曹操會合鮑信,一同興兵,大敗黃巾兵于壽陽。鮑信殺入重地,結果為黃巾兵所害。曹操追趕賊兵,直到濟北,降者數萬。曹操即用降兵為先鋒,兵馬到處,無不降順。不過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曹操擇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其余盡令歸農。曹操自此威名日重,實力空前得以壯大。并在兗州書報到長安,朝廷加曹操為鎮東將軍。

曹操在兗州,招賢納士。有叔侄二人來投操,潁川潁陰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緄之子也;舊事袁紹,今棄紹投操,操大悅,遂為行軍司馬。其侄荀攸,字公達,海內名士,曾拜黃門侍郎,后棄官歸鄉,今與其叔同投曹操,以為行軍教授。又有淮南成德人,姓劉,名曄,字子陽。曄又薦二人:一個是山陽昌邑人,姓滿,名寵,字伯寧;一個是武城人,姓呂,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這兩個名譽,就聘為軍中從事。滿寵、呂虔共薦一人,乃陳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為從事。又有一將引軍數百人,來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則。操見其人弓馬熟嫻,武藝出眾,命為點軍司馬。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鎮山東。

一日,曹操忽然想起其父曹嵩。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瑯琊郡取父曹嵩。曹嵩自陳留避難,隱居瑯琊,當日接了書信,便與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帶從者百余人,車百余輛,徑望兗州而來。道經徐州,此時張浪剛好在回歸徐州路途之中,未知這事。徐州刺史陶謙,欲結納曹操,正無其由。得知曹操父親經過,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設筵宴,款待兩日。曹嵩要出行,陶謙親自送出城,又特差都尉張闿,將部兵五百護送。曹嵩率家小行到華、費間,時夏末秋初大雨驟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都尉張闿三更時殺盡曹嵩全家,取了財物,放火燒寺,與五百人逃奔淮南去。

張浪歷時三月,回到徐州。

蔡邕到徐州后看到文姬完好無損的在自己面前時候,心里哭笑不得,同時也知道董卓已亡的消息,心里自是知道張浪的用意。不過心里還是氣憤,大罵張浪令自己不忠不義。不過事后,張浪對他說漢史已變,要他好好的在徐州從新記載歷史。蔡邕默受。

而郭喜在得到程昱的書信后,連夜棄官而去,直奔徐州。

田豐也在北海找到太史慈,連用他老母,一同請到徐州,并楊蓉仔細查病,不久全愈,太史慈本是一孝子,見母親病好,大喜,投靠張浪。

這時,應劭部下有逃命的軍士,報到曹操。操得知消息后,哭倒于地。眾人救起后,曹操咬牙切齒道:“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今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劉曄,領軍三萬守鄄城、范縣、東阿三縣,其余盡殺奔徐州來。夏侯惇、于禁為先鋒。曹操下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以雪父仇。”

有九江太守邊讓,與陶謙交厚,聞知徐州有難,自引兵五千來救。曹操聞后大怒,使夏侯惇于路截殺。時陳宮為東郡從事,亦與陶謙交厚;聞曹操起兵報仇,欲盡殺百姓,星夜前來見曹操,苦苦相求不從,唯有退去。本想投陳留太守張邈,后想想又去徐州令陶謙早生防備。而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掘墳墓。拋骨千里,徐州震蕩。

陶謙在徐州,聞曹操起軍報仇,殺戮百姓,仰天慟哭又病倒在地。

下人救醒后,急召眾將商議。

55555....書友如此支持,浴火.十分感動...

偶一定會努力加油的....


上一章  |  風流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