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354回、童心不識來歸路,浮生初見三夢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354回、童心不識來歸路,浮生初見三夢峰

354回、童心不識來歸路,浮生初見三夢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正文

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誦出無量光的三句偈語,搖頭自言自語道:“這是青帝斷緣自斬前一瞬的遺言,似欲解我心中大惑,而我思悟良久終不可得。今日偶遇韓愈先生,問論古今之道,忽然明白了另一件事,原來青帝所說的就是‘不可得’三字,那么就不可得罷!”

仙家妙語聲聞中講述了今日在文昌鄉路遇韓愈叔侄的經過,知焰笑道:“韓愈與你有道緣,韓湘與你有仙緣,而你今日明了不可得,此番來蕪州,還要停留多久?”

梅振衣:“不必太久,正一三山會后便離去,以我今日修為,來處去處尚不可得證,那就于立足處修求。”

正在這時,有兩位“長輩”到訪正一三山,沒有驚動晚輩弟子,但龍騰、魚躍、雙全、秋水、應愿、阿斑、金蟾、玉環等人全部迎到齊云峰下。將這二位迎至山中的結緣草廬,還未來得及去隨緣小筑稟報梅振衣,梅振衣與知焰已經親自登門了。

來的是張果與星云這一對神仙眷侶,張果早已歷天刑成仙,這么多年以來除了參加天庭東海一戰,一直在烏梅山莊陪伴星云,如今兒子思恩早已長大成人,連孫子輩都有了。這一世總算沒有白等,星云終于修至世間法盡頭,歷天刑超脫輪回。

星云超脫輪回后沒有在仙界駐足,與張果一道來正一三山找梅振衣,結緣草廬中相見,梅振衣自然是一番恭喜。

先聊了烏梅山莊的近況,梅思恩現為莊主,而梅五中的后人也開枝散葉,成了一個世外桃源似的所在。梅振衣心中清楚,那里應是千年之后的梅家原。在自己幼年大夢中,共和國四十年(公元有一個嬰兒戴著句芒之心出現在梅公河灘。

青帝在封天臺上拋下句芒之心砸中了梅振衣,竟若無物穿過的金仙的身體,消失于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不知何處。

青帝斷緣自斬的前一瞬,梅振衣靈臺中就似聽見了他的一番話語:“在這一剎那,終于看透你,以我全部地神通法力,此刻這一瞬玄之又玄不可思議大神通,和你開個玩笑,也幫你一個忙,否則你很難求證金仙極致境界,難解來處、去處。”

究竟是什意思?他已看透梅振衣那一場大夢,或者清楚千年之后句芒之心會出現在何處?是看清楚還是他故意如此,將句芒之心扔到了那個時間地點?

千年之后的某個夜晚,真會有那么一個嬰兒出現在梅公河畔嗎?假如沒有,梅振衣還會有那一場大夢嗎?若沒有那一場大夢,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似乎會有所不同,但天上人間的發生的事情也可能不會改變。至少有一點梅振衣很清楚,自己不是在夢中改變了世界。

這段時間梅振衣一直在思悟這些問題,但以他的修為見知尚且回答不了,今天才忽然開朗,青帝遺言就是“不可得”,明確的告訴他回答不了。那么就不用去勉強回答,不必去空想,于立足處修求便是。

眾人又聊到張果與星云打算去何處駐足清修,張果想帶著星云一起去昆侖仙境無名山莊陪伴梅振衣,梅振衣卻說不必。

仙界當然比人間好,身心存在狀態是完全不同地概念,僅用仙靈之氣充盈、逍遙自在之類的語言是形容不出來的,超出人間美好山河所蘊含的一切,實際上也無法形容。要讓梅振衣自己選,他也愿意在仙界清修,有必要時才會下界行走。

遠離天庭二百年不得涉足,確實是一種懲罰。道侶知焰、提溜轉、弟子劉海,隨梅振衣一道下界也是應為。而張果與星云不同,雖然張果自稱老奴,但梅振衣一直把他當做長輩看待,對星云地態度也是一樣。

晚輩有過,讓無關的長輩陪著受罰,于情于理于緣法都說不通。梅振衣勸阻道:“鐘離師父在天庭東開辟東游谷洞府,仙家來往事務還需有人協助,請二位去天庭關照,我最放心。……但此去之前,我想托張老再回烏梅山莊一趟,幫我辦一件事。”

梅振衣取出青帝所贈地打猴鞭交給張果,并私下交待了一番話。第二天,張果帶著打猴鞭趕回烏梅山莊叫來兒子思恩,秘囑一番,并留下了打猴鞭。做完這些,張果帶著星云飛升仙界,而梅振衣并未立時離開蕪州。

回蕪州看望嫂侄并游歷散心,年輕的韓愈再度遠赴長安,韓湘在青漪江邊目送船帆遠去。見天色還早,韓湘沒有立刻回家,想起了那天在文昌鄉路邊所見的茶肆以及茶肆中奇妙的幾人,心有忽有感念,于是趕往蕪州郊外的文昌鄉。

韓湘的記性非常好,他清晰的記得茶肆所在的道旁有一株香樟樹,連枝的形狀都似印在腦海中。但到了地方一看,樹還在,可原茶肆地所在卻是一片水塘,長滿青翠荷葉與粉蕊蓮花。

韓湘愣住了,他早就猜測此地有玄機,但證實之后,仍然感到震驚與意外。他沒有失聲驚呼,恍然間卻有幾番朦朧的喜悅,就這么傻傻的站了半天。

身后有路人經過,腳步聲沉重異常,就似從地面傳入身心的敲擊,將韓湘從恍惚中震醒。回頭一看,一位黑面大漢從西邊走來,虎背熊腰身材甚是魁梧。韓湘迎上兩步,很禮貌拱手問道:“請教這位大叔,您是本地人嗎?”

“算是吧,你有什么事?”黑大漢說話聲若洪鐘,震得人耳膜嗡嗡響。

韓湘下意識的退了半步:“請問這處水塘,是何時、何人開挖?”

大漢掃了水塘一眼,又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韓湘道:“天雨匯流,此塘天成,無人開挖,只是你看見了。”

韓湘張了張嘴還想再問,一轉念間卻沒有多說什么,施了一禮道:“謝過,打擾了,您請!”

大漢見他不再多問,反而不走了,饒有興致的看著水塘問道:“蓮花荷葉,能見大千世界否?小子,你在找什么嗎?”

咦,這大漢話里有話,難道了解此地的玄機?韓湘不禁抬頭仔細打量,懵然間又吃了一驚,張口結舌道:你,我見過你嗎?好生眼熟!”

大漢:“眾生輪回往來,世間過客匆匆,你見過我也不稀奇。”

不,蕪州城中翠亭庵,山門殿原有一座護法神像,上個月重修時才撤去,看見你,我差點以為那座神像下來行走了,簡直是一摸一樣。”

大漢熊掌般的大手一拍胸脯,瞪眼道:“一樣嗎!你看我是泥塑木胎?”

不,大叔當然不是,晚生一時失語,請您勿怪!”韓湘趕忙道歉。

大漢沉著臉瞪著韓湘,瞪著瞪著突然露出了笑意。他一笑,東邊也有一人笑道:“熊居士不要為難小孩,人家說的是實話。”

轉頭一看,梅振衣不知何時走了過來,韓湘此時如夢初醒,明白了眼前兩位都是深不可測地高人,連忙長揖道:“見過梅道長,請問二位究竟是何方神圣?”

梅振衣一指大漢道:“他叫熊居士,我就是梅道人,不必問我們是誰。你既然回到這里尋找,便是有緣,請問我送你的那一卷《省心身調攝》,看了沒有?”

韓湘:“已熟讀成誦,正求甚解,多謝道長!若有緣,還想多請指點。”

“你若真能體悟卷中所述之境,持此卷去齊云觀,自會有人見你。若不能,也就不必去了。”梅振衣留下了一句話,同時在韓湘地神識中留下心印。

一陣風吹來,荷葉舒卷,蓮花搖曳,韓湘不由自主一瞇眼睛,再向四周望去,熊居士與梅真人已經不見。然而他地腦海深處就似聽見了一番話,梅振衣不僅留下了修行心印,還向他講述了天條。

以梅振衣地身份,在世間指引仙緣本不必親自出面,他已留下正一門道統傳承。但韓湘是他自己碰到的,而且質資與悟性都非常出色,所以親自現身指點仙緣。

“這孩子心性很出色,凡人中罕見,既然認出我了,舉止并無失常。”離去之后,熊居士暗中向梅振衣贊道。

梅振衣:“我師孫思邈曾教誨,你莫管他是人是仙……這孩子地行止,無意中與之諳合,我很欣賞。”

熊居士點頭道:“未受驚駭就很不簡單,心里明白了之后,并不窮究只是隨緣,這更難得了。”

梅振衣笑道:“他若不是這種人,我們也不會這樣現身,他也就沒有今日緣法。

這年冬至的正一三山會后,梅振衣在蕪州祭玉真公主,然后攜眾弟子返回昆侖仙境,應愿身為正一門掌門并未隨行。龍騰、魚躍、雙全、秋水、阿斑、玉環、金蟾等人全部去了無名山莊,而劉海、元充早在無名山莊中等候。

又過了三年,應愿飛升在即,將掌門之位傳于藍采和,也來到昆侖仙境無名山莊,給師尊帶來了三個消息。

其一是韓湘已在一年多以前去了齊云觀,入修行門徑,如今即將成就大成真人。其實梅振衣早已知曉,他當然很高興,韓湘是迄今為止他親自點化的最后一位傳人。

其二是九華高僧金喬覺已于上月圓寂,確切的時間是大唐貞元十年(公元農歷七月三十日,這一世人間享壽九十九歲,與善無畏人間一世地壽數一樣。

梅振衣心中感慨頗多,他已知道地藏菩薩帶著神犬諦聽歸天復位,不論是金喬覺這位高僧還是地藏這位菩薩,行止都堪稱修士立足人間、仙家行走紅塵的楷模與典范。

第三個消息應愿卻有些吞吐,神情猶豫道:“還有一件事,弟子不知當講不當講?”

梅振衣一皺眉:“你已是待詔之地仙,不必這樣說話,若游不定,那就不要開口。”

“師父教訓的對,為敬師尊,弟子不言。”應愿果然住口不再說,但卻用無語觀音術告訴了師父,有修行的高人之間交流,果然既玄妙又方便。

方正峰上一番殺伐,了斷修行界混亂前因、重伸散行戒劃定兩昆侖,當時地場景事后回想,仍讓人不寒而栗。梅振衣雖然沒有現身,但修

高人不乏心念通透之輩,眾仙家知情者也不少,明的手段。

所以人們談論評價地時候,提的不是應愿與張湛,而是正一門的祖師梅振衣。傳來傳去,不知從何時起,梅振衣在修行界得了一個公認的“尊號”——神君!

神豈有君乎?這不是任何一種修行果位,聽上去很威風,但含義貶卻很復雜。表面上主恩威殺伐之意,既體現了一種敬畏,也隱含著一種怨忌,對于超脫輪回地仙家而言,這并不是什么好聽的稱號。

后世之人談及梅振衣往事,往往都以一代神君稱之,而梅振衣本人當時獲悉,只是搖頭一笑而已,笑容中有幾許無奈。

光陰荏、轉眼穿梭,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十九年,公元一九八七年,距青帝于封天臺上斷緣自斬整整過去了一千二百年。

出蕪城市往西南方向行走三百公里,千里的丘陵地帶中有一片險峻的山區,突起溝壑峰巒。這一片山區綿延數百里,大小山峰層層環繞分布像一個天然的法陣。在群山環抱地最中間,有一片極幽深的空谷,空谷中央坐萬人也綽綽有余。

周圍群山上都是原始森林,喬木高大灌叢茂密,山谷中卻不生長樹木,奇花異草星羅棋布。在這片谷地正北方,有一座高聳入云的巨大山峰,山勢險不可攀。

然而山壁上卻像被開天巨斧劈出了一道裂縫,有一條筆直而陡峭的山路插入山峰向上直入云間。

這片深山空谷,叫作浮生谷。這座山峰,就是忘情天宮所在的三夢峰。而那條山路,就是千年傳說中地忘情天梯。忘情天宮是如今獨立于東、西兩昆侖之外的道場洞天,除了傳承千年地修行各大派的前輩尊長,極少有人知道它地所在。

據說忘情宮中的眾修士早已飛升,如今只有一人,就是現任宮主天月大師。沒人清楚她在三夢峰上渡過了多少歲月,也沒人見過她地容顏,天月從未走下過三夢峰。天月大師在修行界的輩份如何?人們只知比如今修行界輩份最高地正一門掌門守正真人還要高。

時間是夏天,正是學生放暑假的日子,這一天剛擦黑地時候,寂寥清悄地浮生谷卻來了一個人。

他撥開樹叢來到浮生谷的邊緣,腳上穿的涼鞋已經濕了,胳膊與小腿上被叢劃出一道道紅色的淺痕,表情很是憂慮焦急,撅著嘴一直想哭。他年紀看上去只有十二、三歲,是一個迷了路的孩子。

這孩子迷路怎會闖到這里?說來有些奇特——

周圍山區有一處國營大礦,小男孩的二姨父在礦上工作,今年上完初一放假,他跑到二姨家來玩。這孩子很調皮,早上吃過飯跑到附近山中采野生的草莓,跑著跑著就走遠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置身一個不認識的地方,四面山林都差不多,也記不清來時的方向。小孩有點慌了,還好他在山坡下找到了一處山泉,又順著泉眼找到了一條山澗溪流。

根據常識,在山中順著溪流走一般很快就能走到有人煙分布地所在。小男孩就順著這一條溪流走了,小小年紀有如此舉措已經很不容易,他很聰明。

這條溪流在山中不知流淌了多遠,小男孩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涼鞋也被濕了,他也不清楚自己這一天怎會走出這么遠。最后這條溪流沒有到達人煙,盡頭消失在一片山谷邊緣地水潭中。小孩終于驚慌,跌跌撞撞的分開樹叢,到達了浮生谷中。

放眼是一片廣闊地深山幽谷,遠處是高聳入云的三夢峰,四野不見人跡。此時天已經黑了下來,小孩沒有心情去欣賞美景,越來越害怕。

小時候大人們所講地那些嚇唬小孩的故事,故事中那些嚇人的形象,花斑豹、大灰狼、貓頭鷹、土拔蛇、民間傳說中的鬼魅黑老爺、白老爺……此刻全都想了起來,越想越怕。他只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很自然的做了一件事,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哭著哭著,天已經完全黑了,四面山林幽森,谷中的草葉搖影都像是鬼魅在跳舞,小孩不敢往周圍看,閉上了眼睛。哭了半天聲音未啞,倒也是中氣十足。

仙家洞天外圍道場浮生谷,怎會有害人的毒蟲猛獸,小孩純粹是自己嚇自己。但無論誰身處這種無助、無知的環境,都會感到害怕的。

哭泣間,小孩忽有一種奇異的感覺,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以無比輕柔的動作,正在拭去他臉蛋上的淚珠。

換一種場合,這感覺也許很溫柔,但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此刻絕對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獨處黑暗的山野中,四面陰森心中恐懼,嚇得閉上眼睛直哭,不知從何處突然伸來一只手摸你的臉,簡直令人毛骨悚然!別說小孩,膽大的成年人都有可能被嚇死。

本站現在本站財政狀況是入不敷出。為生存引進了彈窗。但是本站彈窗30分鐘內只彈一次。請朋友們放心!!!另:本站的朋友們。請在看到感興趣的時,看看。謝謝!!!如果有好的小說本站沒有提供,請Email我們:u05org126。謝謝!!

54元老群群⑴群號:28637878。。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