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345回、清風散盡青帝殞,白發銀光化羽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345回、清風散盡青帝殞,白發銀光化羽絲

345回、清風散盡青帝殞,白發銀光化羽絲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廣告①

廣告②

廣告③

爬書網靈山

諸天世界若有另議,請此刻另議,若不然,請神當立。(//”青帝在封天臺上又說了一句話,諸天世界聽的清清楚楚。

這句話在有些仙家聽來覺得不可思議,諸天世界多少修士,若一齊神念立愿,青帝言下之意他都能分別,而且也清楚誰未愿,難道他的修為已經達到靈臺中照徹十方的境界嗎?

梅振衣看著青帝,突然想起了剛剛突破金仙大羅之境的大天尊,青帝走上封仙臺應早知面對的結果,難道他的修為也將突破,進入那玄之又玄的境界?那就無從斬落了。

想到這里,梅振衣心頭有幾多感慨,也有一絲欣慰。就在此時,魔王波旬說道:“且慢!”

“波旬,你還有什么話要說?”青帝的聲音不大,卻帶著難以形容的威壓,若不是梅振衣的身形被大神通定住,此刻也要忍不住后退。

波旬卻沒有后退,挺身前走兩步道:“若是他人在封天臺上自斬,我無話可說,但青帝不同,觀自在菩薩,你以為呢?”

仙家妙語聲聞中說了一番道理,青帝和別的仙家不一樣,已至金仙大羅之境,而且是古往今來第一位被斬落之后還能恢復形容心境之人,修為顯然在諸仙家之上,也許只有鎮元子與法舟才能窺探其玄妙,連波旬都不清楚。

倘若青帝自斬之后,還能回來呢?這一點還好說,今日青帝已非古時青帝,其實僅是仙童清風地一種修證而已,修為見知已與古時青帝無關,但另一種情況可就不好說了。

假青帝也與大天尊一樣,在自斬的同時破關修證三生萬物、玄之又玄的境界,又怎么辦?這種境界是不能隨意修證的,修為再高也不行,需證混成心境,立天條正是此種大功德,看今日之青帝儼然已在堪破邊緣。

假這樣的話,天條甫立,立天條而自違卻破關精進,證入玄之又玄,豈不是個巨大的諷刺與笑話?

一直閉目垂簾地法舟此刻抬起眼皮。面無表情地瞄了波旬一眼。似有些不悅。又閉上了眼睛。觀自在本不想說話。聽波旬點名問她。不得不答道:“此言有理。青帝應當言明。”

本來青帝話。諸天世界一陣感慨。天條也將立下。波旬來了這么一出。事情又起了波折。

假梅振衣此刻能動地話。真恨不能舉起金擊子狠狠地敲在波旬與觀自在地腦門上。諸天世界眾仙家此刻都望青帝不言。場面又恢復了僵持。

青帝長嘆一聲。這嘆息聲就似清風在諸天世界回旋不止。只聽他說道:“大天尊能。而我不能。此刻方知!清風之修行從未入輪回。從清風中所化生。一世求證至。封天臺上此方知有缺。未歷世間之劫。不破金仙大羅不得了然。此時了然卻已無言。

以波旬之腹渡青帝之心嗎?那好。我給諸天一個交待。若天條不立。我也下不了封天臺。當自斬而去。諸位應無話可說。若天條得立。我則違天條。當為被天條斬落之第一人。且斷緣自斬!”

斷緣自斬?梅振衣雖已證金仙。卻不明白這四個字。但青帝地仙家妙語聲聞中已經說清。

前文說過所謂斬落,就是殞身墮入輪回,多少世修行盡消,神識重新洗盡,徹底的了結。一僂殘神若有幸化生出現在輪回中,管他是貓是狗,也完完全全是另一種情形,根本無法也不能與“以前”相論。

這本無所謂斷不斷緣,但波旬說出了自己地疑問。青帝則立誓,若天條立他將自斬,具體會是什么結果誰也管不著,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修行心境求證。若天條能立,他應率先維護天條的尊嚴,成為被天條斬落輪回地第一人。——但怎能保證呢?

青帝將斷絕一切緣法,不論是清風還是青帝,所有的形容、心境、修為、見知、神識、法力全部斷絕,若一縷殘神若有幸于輪回中化生,也永遠不會恢復,不論是青帝還是清風,也將永遠不在。

說話的同時,青帝從羽衣的胸口處扯出一樣東西,看上去是一片翠綠地樹葉,表面還有葉脈狀紋理,約一寸大小,卻比普通的樹葉厚的多,有一根黃色的細繩連著。此物質地非金非玉,黃色的細繩與碧色的葉子之間沒有穿孔,而是連成一個整體,就像環形細藤上長了一片葉子。

仙家妙語聲聞中介紹了此物叫句芒之心,包含清風修行中所有地神識見知,以及所證青帝的形容心境凝結而成,化為一件與形神一體地神器。若天條不立,青帝則帶著句芒之心自斬,若天條得立,青帝將拋去句芒之心自斬。

句芒之心包含著青帝修行端源起,以及最終所證的心境,若自斬時拋去了這些,他不可能證入玄之又玄地境界,絕對會洗盡神識法力再入輪回。

除非與此刻青帝一樣求證金仙大羅之境,否則就算得到此物,誰也不知句芒之心中包含著什么?若有金仙大羅之境,頂多也是了解到多年以前有一位叫青帝的仙家所經歷地故事,清楚了他當年的大宏愿。

就算青帝有幸于輪回中化生,后來“人”又得到了句芒之心,也沒有什么意義,因為那時他已斬落于輪回中,句芒之心只是一件別人的物品,與其它人得到沒什么兩樣。

青帝的仙家妙語聲聞中還有最后一句交待,自斬之后連他自己也不知結果如何,若句芒之心不回,就算生而仙身,譬如明月仙童或蓮華生大士那般,他也不再有一絲仙家神通法力。

“這些,夠不夠護天條之威嚴?若此天條不立,波旬,我自斬之前先斬落你,管他自在天世界崩不崩壞。”青帝手持句芒之心再度說話,此時語氣中沒有多少威嚴,淡然如風地柔聲細語。

波旬連退三步,臉上竟有懼意,低下頭不敢仰面于青帝對視,再也沒有言語。青帝的神色莫名有些疲倦,輕聲的問了一句:“我已擬天條三則,諸天世界是否立愿共守?”

以仙家心境,此刻若不反對,就必須立愿,諸天世界所有仙家神念一起出,這其中

含梅振衣的神念。立愿共守天條,等同送青帝斷梅振衣亦深深無奈,他自問——這三則天條,是否立愿共守,答案當然是立愿。

手中的金擊子突然一松,那股定住他的力消失了,不是青帝收了法術,而是青帝已不在,同一瞬間梅振衣立愿的神念了出去。有一物莫名無形,為仙家形神一體所化,從梅振衣地靈臺中自然被斬落,滴落在捧著金擊子的手上。

那是仙人淚!

青帝隨手拋出了句芒之心,這一物從封天臺落到了廣場中,正砸在梅振衣的身上,卻似無形無質穿仙身而過落,又穿過明黃玉鑿建的斬仙臺,落入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最終不知落到何方。

看見這一幕,很多前輩高人已經反應過來,青帝的修為確實已經突破了金仙大羅之境,但卻沒有像大天尊那樣證入玄之又玄的境界,他歷劫未成被斷緣而斬。真仙證金仙需愿歷化形天劫,金仙欲突破大羅之境也需混成愿心歷劫。

這一劫不知何名,眾仙家不知何妙,也許一切都是緣法?登上封天臺擬天條就是青帝地求證,雖明知結果他還是上去了,斷緣斬落輪回,不論是自斬還是被斬,也許并無區別。

青帝是歷劫失敗還是歷劫尚未圓滿?誰也說不清。但不論是清風還是青帝,已永遠不在,就如這番天人大亂中被斬落的其它仙家。

句芒之心落下,青帝的身形也化為一陣清風散去,封天臺上無數銀絲飛舞,分不清是羽衣地光芒還是他的長,散盡之后再無一絲痕跡。

青帝斷緣自斬的前一瞬,金色的眸子深深地看了梅振衣一眼,梅振衣竟然讀懂了他眼神中的含義,靈臺中就似聽見一番話語:“在這一剎那,終于看透你,以我全部的神通法力,此刻這一瞬玄之又玄不可思議大神通,和你開個玩笑,也幫你一個忙,否則你很難求證金仙極致境界,難解來處、去處。

你也幫我一個忙,除了此前所托,請你向明月傳一句話,清風曾守望明月一千二百年,她若愿意,也可守望一千二百年。一千二百年后會有人登上九天玄女宮,不是青帝也不是清風,我也不知是誰,她若不愿見,那就不必再見……”

通明法眼只能看透輪回外的眾生,看不透超脫輪回的仙家,青帝終于看透梅振衣,說明這一瞬修為已在金仙極致之上。他也許對斷緣自斬后的事知道些什么,但也不是十分清楚,梅振衣已落下仙人淚,青帝竟還有心情“開玩笑”。

句芒之心地下落,梅振衣是清楚的,此刻卻有無限疑惑一齊涌入靈臺,而青帝已不在。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青帝似知道梅振衣地疑惑,靈臺中竟傳來無量光的一句謁語,這是梅振衣“聽”見青帝或清風地最后一句話。

封天臺,那碩大的白玉碑上此刻多了三行字,它可以是任何一種文字,仙家所見自然能識——

不可妄擬天心為己心

不可在世顯圣自稱神

不可欺奪他人之信

以人間歲月,大唐貞元三年(公元787年),梅振衣求證金仙,玉皇大天尊突破金仙大羅之境求證玄之又玄,青帝斷緣自斬,天條立。

當梅振衣仙人淚落盡,轉過身來時,波旬、法舟、米迦勒等來自天庭外地眾仙家已回歸諸天世界本座,但天庭眾金仙并未離去,都已退到南天門下看著他,斬仙臺廣場上空空蕩蕩只剩下梅振衣一人。

事情還未完,他頭戴大天尊的信物玉皇簪,天庭眾仙正在待他話,而諸天世界的顯像仍環繞封天臺,若天條在,此地就是這般玄妙的景像。

“靈宵寶殿守護神將楊戩,從今日始,為封天臺守護神將,所屬各部神將司職如常,監察諸天世界。”梅振衣直截了當的下令,氣宇之間儼然竟有幾分大天尊的風范。

“喏!”楊戩手持三尖兩刃兵,躬身行禮領命。

“天庭之規不變,為眾仙家清修福地,各金仙洞府中自行約束,外圍道場有天庭巡海護法神隊維護清靜,各金仙洞府指派弟子為護法神將,眾位金仙推何人為巡海大神?”梅振衣下了第二道命令,同時問了一句。

“仍為靈珠子。”眾金仙齊聲答道。

梅振衣朝靈珠子拱手道:“天庭巡海大神,依大天尊法旨,我當遠離天庭二百年內不得再回,可否容我回東游谷安頓完門中事務?請巡海大神請隨行監視。”

靈珠子擺手道:“監視就不必了,給你三柱香的時間,只能去東游谷不得去天庭別處。”

東游谷中,知焰問道:“這二百年,我們將去何地呢?那三大天條只是約束眾仙家輪回內外行止,斬斷天人之亂,但你與自在天世界的私怨,說定還會有人糾纏。”

梅振衣淡然答道:“誰要糾纏就糾纏吧,怕也沒用,我也不會怕,去昆侖仙境無名山莊,我就呆在人間看著!”

提溜轉在一旁道:“怕什么,我家梅公子是好惹的嗎?斬仙臺上與大天尊一戰,相信也沒人再敢輕易招惹,就去無名山莊待兩百年。”

梅振衣還有些不放心:“東游谷必將成眾仙家往來頻繁之地,我們都走了,只留劉海一人,他能對應得了嗎?”

鐘離權搖扇道:“你放心吧,我本想隨你一道下界,但此刻又改變了主意,想與你商量一件事。”

梅振衣隨即起身道:“師父是否要開辟金仙洞府?恭喜您老人家金仙修為已入知常境界!”

鐘離權的語氣很感慨,甚至有些傷感:“果然是我的好徒兒,為師之事一言即知。但不必恭喜,不知為何,為師此刻總覺慚愧!前些年受鎮元子之邀,曾想去萬壽山,如今決定就在此開辟金仙洞府,借現成之名,叫東游谷仙府如何?”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