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293回、樹欲靜而風不止,明王去復天使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293回、樹欲靜而風不止,明王去復天使來

293回、樹欲靜而風不止,明王去復天使來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大中小

按→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當今卷:人世間

劉海見師父責問提溜轉,趕緊在一旁解釋道:“玉環姑娘不會有事,我吩咐金蟾在山莊中關照她。”

提溜轉低著頭,表情有些訕訕的說:“我也沒什么惡意,只是讓她稍微經歷人間冷暖,楊玉環從小嬌生慣養,看似金貴,到頭來還不是讓養父換了黃金?那些雜務,山莊中的眾人可以做,我二百年前也在做,讓她去動手有何不可?就算不親身經歷人間困苦,也要在見知中閱歷人情,這樣有助于修行開悟。”

梅振衣瞪著她,追問道:“我沒說你有惡意,但你的想法不止于此吧?”

提溜轉頭更低了:“我確實有為難、考驗她的意思,梅公子與她前世緣法復雜一言難盡,今生又見人間絕色……”

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梅振衣打斷了:“什么一言難盡,你想偏了!若說緣法復雜,那也不是與我,而是與劉海和金蟾。”

劉海插話道:“師父您也看出來了,她就是那小狐貍精韋九真轉世?”

想當年梅振衣在彭澤大孤山發榜約戰群邪,做亂淫祠妖邪的頭目是一對昆侖仙境青丘山來的九尾狐貍精,姐姐叫韋九藍,妹妹叫韋九真。當年那一戰有梅振衣、梅毅、狄仁杰、李元中、提溜轉、劉海在場,梅毅等人見那一對狐貍精與少爺言語曖昧,摸不準他們的關系都沒向兩人下殺手,那一對姐妹最后死于劉海之手。(注:詳見本書210回)

劉海與狐貍精姐妹的關系可以再往前追溯十年,當年在彭澤縣城外。披發道人劉海收金蟾。卻被狐貍精姐妹暗中戲弄,城樓都給燒了,連累王縣令丟了官。劉海一度聲名掃地,入山中反省清修,這是他修行之初遇到的最大挫折同時也是一種磨礪。

十年后狄仁杰為彭澤令,逢群邪做亂鄉間,發榜招賢斬妖除魔。無旁人敢應征,劉海卻挺身而出去相助狄仁杰,先為使者請來了梅振衣,最終參加了大孤山一戰。

以金蟾地修為尚看不清轉世之人,但她是瑞獸出身。又被韋九真豢養了十年,神識中有一種奇異地感應,見到楊玉環就覺得很熟悉親近,于是把劉海叫來暗中一觀。劉海如今已有地仙成就,神識中認出了韋九真。

提溜轉當年見過那一對狐貍精,激戰之余還好奇的多嘴問過梅振衣與她們是什么關系?一見楊玉環隱約也看出了來歷,窺測出她是韋九真轉世,因此心里犯嘀咕。

梅振衣事先并不知道。但事情就是這么巧。等見到楊玉環,才清楚她竟然是韋九真轉世。難怪劉海與提溜轉等人心中都有想法。梅振衣也沒多解釋,只是朝劉海點頭道:“她既是韋九真轉世。前世曾死于你手,今生再見。有何感念啊?”

劉海搖了搖頭:“一世盡前塵已了,今生的她就是楊玉環,與韋九真無關。倒是金蟾清楚楊玉環是韋九真轉世之后,對此人總有感念,想當年韋九藍幾次想殺了金蟾煉藥,都是被韋九真阻止并小心豢養,金蟾的修為心境尚淺,堪不透這些事,對楊玉環心懷感激,一直也很關心她。”

梅振衣微微一笑:“你派金蟾去關照楊玉環,還真是找對人了,但你自己真無一絲感念嗎?”

劉海想了想:“也不能說無有,想起前世的韋九真仍頗有感嘆,見到楊玉環總有幾分憐意,若有可能,這一世愿指引她修行之緣。”

梅振衣:“有就好,那指引此人的緣法就交給你辦了。”

劉海在云端上躬身行禮:“多謝師父!”

梅振衣忍不住又笑了:“這有什么好謝為師的?你應該答遵命才是,指引這樣一位女子修行入門,是一件頗為費心地事,看來你把它當成福緣了,可見還是有心的。……她前世為你親手所斬,今生有指引她修行之心,甚妙!”

一旁的提溜轉此時突然反應過來,抬起頭噢了一聲,一指劉海道:“原來是你的緣法,那我就放心了。”

梅振衣又呵斥了她一句:“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提溜轉笑道:“先前有點誤會,給玉環姑娘找了些麻煩,但也不算壞事,我決定了,以長老地身份親自收她為徒!算是補償,你們看怎么樣?”

劉海吃了一驚:“大總管要收玉環為徒?”

提溜轉有些得意的說:“對呀,你是梅真人的徒弟,楊玉環是我的弟子,有什么不可以嗎?”

梅振衣哭笑不得:“可以倒是可以,但你等楊玉環修行入門之后再說吧,暫且交給劉海去處理。就算你想收徒弟,可知她的天資有何擅長?也不能隨便亂教啊。”

提溜轉眨了眨眼睛道:“玉環姑娘確實挺特別的,這二百多年來我還從未見過有人捧著豬食槽去井邊去洗,那樣子就似西施浣紗,太有意思了!”

梅振衣:“不是她特別,什么事落到你手里都能變得這么滑稽。那楊玉環精通歌舞音律,天資聰慧堪稱色藝雙絕,喂豬當然不是她的擅長!”

提溜轉確實是個搞怪的天才,自古只聽說過貴妃醉酒,讓這小鬼一攪和,卻來了一出玉環喂豬,一般人想破頭也想不到還有這種事。一聽這話,提溜轉睜大眼睛道:“音律?這我也不擅長,得去找知焰仙子好好學學,將來好教徒弟。”

“那你就去學吧。”梅振衣又轉身拍了拍劉海地肩膀道:“再告訴你一些事,玉環姑娘今生喜食荔枝,好在溫泉中沐浴,妙門山中多溫泉。是個行游地好去處。”

說完這句話。梅振衣拉著提溜轉走了,只把劉海一人留在了云端。

初月落空階,楊玉環還在房中與金蟾說話,門外有個柔和的男子聲音道:“請問玉環姑娘休息了嗎?若方便地話,懇請一見。”

金蟾一拍玉環地手背,面露喜色道:“門外就是仙山掌門大弟子劉海,他終于親自來找你了。”

楊玉環整理儀容。在堂屋中迎接劉海,門外走進地是一位道士,看上去約三旬年紀,兩道劍眉相貌甚是端正俊朗,舉手投足隱約有仙家風骨。眼光掃來如春風拂過,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男子。不知為什么,楊玉環看見劉海莫名有些心驚肉跳,但與他淳和地眼光一接觸,心神隨即安定下來。

楊玉環欠身施禮,卻忘記請來人坐下,劉海也沒有坐下,就站在堂中道:“玉環姑娘在山莊中這些日子。受了些委屈。而經歷世間人情冷暖,對修行也有助益。貧道這里有一盞徘徊玫花露。有安神養顏之效,請服用壓驚。今日已晚。姑娘暫且休息,明日欲邀你游賞仙山。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楊玉環自然不會拒絕,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有連連點頭。

梅振衣將傳說中的楊玉環弄到了蕪州,迎來的卻是韋九真轉世,總算安置妥當,剩下的事就讓劉海去操心吧,若真能指引修行入門也算一段佳話。再推演下去,假如將來劉海與玉環、金蟾結為道侶,梅振衣也樂見其成。

至于這么做是不是在改變歷史,梅振衣也悟透了,其實無所謂,身在這個時代,身后留下地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歷史軌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既已超脫輪回成仙,只求不枉不妄。

然而樹欲靜卻風不止,年前梅振衣命人送一批蕪州特產與歲入銀錢到長安南魯公府,越年初春,弟弟梅振庭又捎回了一封信安祿山的下落找到了。也不能怪梅振庭多事,這是梅振衣早年交代的,楊玉環找到了,安祿山地下落梅振庭也一直在留意打聽。

安祿山是混血胡人,早年喪父,母親帶著他改嫁給突厥人安延偃,他也就改姓為安。安祿山游手好閑勇猛擅斗,三十歲那年在范陽節度使張守麾下從軍,他不僅勇猛而且熟悉胡人的生活習性、邊疆一帶的山川地勢,每次出擊做戰都能取勝,張守甚為欣賞收為義子,并以軍功舉薦他為左騎衛將軍。

梅孝朗雖已逝世,但在軍中朝中還有不少門生故吏,張守舉薦安祿山的上疏送到朝中,梅振庭立刻就得到了消息,寫信告知兄長。至少從現在來看,安祿山還是大唐一位驍勇善戰的功臣良將。

梅振衣接信之后,心境中已無當初之糾葛,只是輕輕嘆了一口氣,在隨緣小筑中與親眷打了聲招呼,獨自一人離開了青漪三山。

梅振衣飄然飛天北去,出河北道、來到契丹部落屬地的上空。他也無需落下云頭打聽尋問,以仙家神識掃過腳下人煙,窺聽眾人閑談議論,就已知安祿山所在。

安祿山此時正率領一只軍隊出發,去剿滅叛亂劫掠的契丹人部落,在大漠草原中作戰先要找到敵蹤,此時正行軍到中途。晚間靠山扎營點起篝火,安祿山在大帳前席地而坐,與手下幾位偏將正在吃獵來的烤羊。

此人地身形極為壯碩,滿臉胡須膀闊腰圓,坐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初春北國風涼,然而他卻敞衣襟袒胸露乳,手里扯開一只烤地滋滋冒油的羊腿,大塊吃肉大口喝酒。頭盔與腰間地佩劍已解下,放在身邊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他地身材雖然雄壯,但長著一張胖呼呼的圓臉,小眼睛圓鼻子,看上去憨態可掬。

安祿山捧著羊腿啃地正香呢,潛意識中突然覺得有什么不對勁,總感覺到有人在天上冷冷的盯著他,抬頭看了好幾眼卻沒有發現什么,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戰。他抬眼掃向天空的時候,憨態不見了,眼神有幾分陰鷙。

就在這時,安祿山腦海中聽見一個聲音緩緩的、清晰的說道:“祿山,祿山。今生莫做亂。莫致人煙涂炭,自招骨肉離殘。”

“你們聽見有什么人在說話嗎?在喊本將地名字。”安祿山放下羊腿,眼神驚疑不定,開口問身邊將士。

“沒有啊,我們什么都沒聽見,將軍聽見什么了?”眾將士齊聲答道。

安祿山一咬牙,臉上地肥肉抽搐了一下。抹嘴端杯道:“沒什么,管他娘的,喝酒!……今夜好好休息,明日出征殺他個痛快!”

梅振衣于云端上冷眼看著安祿山,正以無語觀音術開口說話。突然神色一驚,雷神劍自然從發髻上飛出指向身后,人也急轉過身來。

有一“人”不知何時出現在天際,距離也不知是遠是近,梅振衣放眼望去,只見此人身高兩丈,紅發上沖如火,八臂環身、三面猙獰。正是不動尊明王顯象。

梅振衣與善無畏在慶教寺門前演法論高下。曾有約定,不動尊明王不得在人間顯圣。意思指的是他不得在人間向尚無窺見明王修為者顯象,也不得向本宗修士以外的人展露神通。在云端之上。于佛國動念顯象于梅振衣這位真仙身前,并不算違反約定。

“明王來此。意欲何為?”梅振衣沉聲問道。

不動尊明王猙獰的面孔上竟浮現出一絲嘲笑之意:“我無意為何,倒是想看看你意欲何為?”

梅振衣淡淡道:“我來此觀賞這北疆的人煙風景,而在人間見到你,倒令我甚感意外,你在我面前顯象雖不違前約,但也有些突兀,若無事不當如此,所以該是我問你才對。”

不動尊明王:“無事?我在看梅真人是否會行邪魔之舉,故現忿怖之象。”

梅振衣嘴角微微一挑,似笑非笑道:“明王想的太多了,心猿既能斬,自可破魔障,今夜在此觀人煙眾生象而已,卻意外見到了明王忿怖象,若無他事,明王請回吧。”說話時左手中出現了一支黑如意,右手祭出一面青銅鏡,與不動尊明王手中地八件法器相對峙。

不動尊明王收起嘲意,忿怖之色更盛,就在此時,梅振衣身后卻傳來一股龐大的法力氣息,蔓延過梅振衣的身形直接逼到不動尊明王身前。不動尊明王六只眼睛陡然閃爍光芒,紅發無風自動、飄揚如火,口念一聲佛號漸漸隱去他竟然這么痛快就走了。

梅振衣轉身行禮道:“加百列大天使,我們又見面了,你是來找我的嗎?”

云端之上的另一側,來者正是金發藍裙、冷艷高貴地天使長加百列,見不動尊明王隱去,她收起手中銀色的戰斧,按心還禮道:“我是來找清風的,但清風不露面只得來找你,卻見你的處境有些不妙,你不是方才那位惡神的對手。”

梅振衣笑道:“方才顯象者并非惡神,乃是佛國不動尊明王,他并非要與我斗法,只是看我來此的行止。但無論如何,也多謝大天使助我聲勢!請問你找仙童何事?”

加百列:“你忘了天國之約嗎?我來取回我那一根頭發,我與清風曾有約,另擇地點演法相斗,但他總不來找我,我只得自行前來,卻無法相見。當日之事你是見證人,自然要找你詢問。”

一聽這話,梅振衣的臉色有點苦:“仙童并沒有忘記當初之約,但此時與你動手恐怕很困難,他出了一點狀況,一千三百年的金仙修為法力被一筆消去,至今尚未恢復,說起來還與剛才那位不動尊明王大有關系呢。”

說話時伴隨仙家妙語聲聞,已將前因后果解釋清楚。加百列難掩驚訝之色,一步邁出就到了梅振衣眼身問道:“怎會出這種事情?我能去看看他地情況嗎?”

梅振衣搖頭道:“恐怕不方便,仙童在山中休養,曾說過無事莫來找我,有事找我也沒用,去年我與幾位仙家在山門前嗦了幾句,都被仙童哄了出來。”

其實以清風與加百列地約定,以及他們的行事風格,加百列完全可以此時去找清風演法,清風也不能拒絕。善無畏落在清風腰間地那一筆,前因后果都是清風自找的,與加百列沒關系。

修為有了靈臺化轉之功,一般不會出清風這種狀況,難道加百列還永遠不能來找他了?沒有這個道理。每個人行事地后果都應當自己承受,清風身為金仙當然也一樣,比如再次演法相斗可能會輸給加百列就是后果之

梅振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很擔心也很頭痛,此時的清風絕不是加百列地對手,再輸的話徒然讓天國得意,那柄秩序之刃也借不來了。梅振衣也沒辦法阻止加百列,只能從一旁相勸,希望這位大天使不要“趁人之危”,但從仙家緣法論,加百列也談不上趁人之危。

加百列若有所思道:“原來還有這么回事,謝謝你告訴我,知道了,自會去敬亭山找他。”

梅振衣有些著急了,攔在加百列身前道:“大天使真要去找他嗎?此時演法,似乎有些不合適。”

加百列掃了梅振衣一眼:“看上去你比上次見面強大多了,但有些事情還是你無法理解的,修行到了我和清風這種境界,命運就是經歷,否則也談不上你們所謂的靈臺化轉之功。……何時演法,你說無用,只有我與清風本人清楚。”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