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291回、誰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彈眼前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291回、誰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彈眼前人

291回、誰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彈眼前人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南魯公梅振庭來到楊府,楊玄琛恭恭敬敬將國公爺迎進客廳,連大氣都沒敢出。梅振庭落坐之后聊了幾句長安城中的閑話,楊玄琛只是應承并未多言,南魯公喝了一口茶終于開口說出了來意:“此番到訪,是受兄長、天子御封三山弘法正一真人所托,來向楊府索一女,這是我兄長的親筆信。”

楊玄琛不明所以,接過了梅振庭手中的一封信,只見上面寫道:“貧道聞楊家有女小字玉環,年方十四養在深閨,天資聰慧才藝佳絕。愿千金往求,迎至山中侍琴乘鶴,共結仙緣。”

楊玄琛看信的時候,梅振庭吩咐道:“梅升,把聘禮抬上來。”

梅升帶著四個仆人將兩口朱漆樟木箱子抬到了廳中,打開之后滿眼生輝,里面是整齊的金錠,總共黃金一千兩,果然是千金相求。梅振衣順嘴有個口誤,說的是“聘禮”二字,梅振衣可不是這個意思,但在他人看來都一樣,就是向楊家索要一名叫玉環的養女。

楊玄琛放下信,再看著廳中的千兩黃金,整個人已經呆住了,張大嘴定在了那里。

他這種反應梅振庭心中有數,不緊不慢又喝了一口茶才問道:“楊監丞,若欲結此緣,可否將玉環叫來一見?七寶香車就在門外等候。”

“當然當然,這是楊某滿門之幸!……來人啊。將這兩口箱子抬到后堂,再叫玉環請出來見恩主。”楊玄琛突然似夢中驚醒,掐了自己地臉頰一把,表情是在笑,容顏卻走形了顯得有些古怪,連聲招呼下人將箱子收下。

楊玄琛并不是楊玉環的親父,他收養這位族中孤女。自幼教習歌舞音律,無非是想養大后嫁與貴人,攀個好門第。不論是南魯公梅振庭還是皇上冊封的正一真人,都是楊玄琛平時巴結不上需要仰視的人物,上門來索一女,哪敢、哪會不答應?

更何況以黃金千兩相求,就算把整個楊家都賣了也換不來這箱子的一小角啊,楊玄琛是欣喜若狂,當著南魯公的面又強忍狂喜之色。差點沒暈過去,以為自己在做夢呢!若是以黃金千兩向唐明皇去求楊貴妃,那是吃錯藥了,但此時向楊家求閨中的玉環,簡直太大方了,是令所有人震驚地手筆。

時間不大,就聽腳步聲與釵環響,后堂走進一名少女,只見她膚如凝脂體態豐腴,明艷皓麗骨肉停勻。眉不描而黛、發不漆而烏、頰不脂而紅、唇不點而朱,果然傾國傾城。玉環走到廳中向梅振庭欠身行禮,南魯公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親手攙扶。

楊玄琛又把自己的兩位親女叫到前廳見客。恨不得也被貴人看中。可惜梅振庭并未多留意。

梅振庭身為南魯公也算閱美無數。一見楊玉環也是眼前一亮心神晃動。好一個美人胚子。年紀尚小就有如此姿容!大哥好眼光啊。遠在蕪州竟然知道長安楊家有此絕色。邀至山享仙緣。仙家見識果然不可思議。梅振庭是佩服地不得了。

梅升將楊玉環帶回蕪州。梅振衣早有命令。將玉環安置在菁蕪山莊好生照顧。若有仙緣就傳以道法。他本人并沒有去見楊玉環。只是交待他人安置。

楊玉環進蕪州這一天。梅振衣心中有些紛亂難以安定。獨自一人離開青漪三山沿江漫步。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飛盡峰下。心念忽動轉身登上了飛盡峰絕頂地飛盡巖。當年向孫思邈拜師之處。

自從青漪三山洞天建成之后。方正、承樞、法柱三峰就從人間隱去。九連山只見六座蜿蜒相連地主峰。以飛盡峰為最高。在此可遙瞰蕪州人煙。梅振衣坐了下來。入靈臺定境。恍然乎又見到了恩師孫思邈。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師父。弟子有事想請教您老人家。插手歷史。將楊玉環帶到蕪州。究竟是對還是錯?”梅振衣悵然問道。

孫思邈地笑容一如既往地慈祥。溫言道:“騰兒。你二十歲那年。在方正峰上向鐘離仙師講說幼年未醒之前地大夢。不是已經想通了嗎?”(注:詳見本書回)

梅振衣:“是地,當時如脫枷甚感輕松,而今日之事是我無端插手故作糾纏,與所堪悟仙家心境有礙,但讓我坐視不理又很為難,因此不知是對是錯。”

孫思邈沒有糾纏這個問題,直截了當的自問自答道:“你欲阻安史之亂嗎?那么殺了李隆基才是關鍵,或讓天下人早持刀兵更能成事。”

靈臺中的孫思邈說話直指關竅,歷史上的楊貴妃雖然得唐明皇恩寵,但并未有亂政之舉,提到干政還不如此時的武惠妃。李隆基晚年嬉于后宮,就算沒有楊玉環也會恩寵于他人,重用安祿山做大最后反叛席卷關中,問題的根本在李隆基自己身上,更在于大唐盛世多年的文閑武嬉之風。

插手弄走一個楊玉環可以,但解決不了問題,從根源上來講不如殺了李隆基。那樣或許沒有安史之亂,但立即會天下大亂,梅振衣自己與梅氏一族也很難脫身。更好的辦法是改變大唐盛世這種文閑武嬉的風氣,他能做到嗎?

梅振衣不過是一位超脫于生死輪回的仙人,求證了另一種存在地方式而已,他不可能不應該讓天下人都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那還不如讓天下人都成仙呢,相比之下后者還容易一點。

見梅振衣不答話,孫思邈又微笑著說道:“方才所言非仙家之語,你亦心如明鏡。若談歷史。無所謂改不改變,每一個人地行止都是歷史,你此時就身在其中,做與自己修行相印地事,這就是歷史,無所謂插不插手,這番道理你早已明白。為何還要問我?”

梅振衣點頭道:“我確實早已明白,近日勘悟真仙境界之極致,知何為悲憫冷眼,卻有些糾葛難行,修為未得超脫更進。”

孫思邈喟嘆一聲:“為師在世時,一心精誠濟世,但也不能強求民生無病啊!放下這些糾葛,體味真悲憫之境,楊玉環之事你并無錯。但所行莫與所證相違,否則莫談以仙緣渡人,恐己身也要自墮輪回了。眾生輪回不得脫,這就是世間相。”

梅振衣于靈臺中下拜道:“弟子已悟,多謝師父點透!”

孫思邈輕輕嘆了一口氣,搖頭道:“騰兒啊,你于靈臺中聞我之語,實是己心未盡之言,借為師之口點出而已。若想更有所聞,可另求他人見知。且聽萬家酒店中肖妖王之語。”

梅振衣在靈臺中見到了孫思邈,是老人家本人又不是本人,靈臺中地心印以及孫思邈留給他的所有印像匯聚而成。按通俗地理解。相當于梅振衣與自己心目中的孫思邈在對話。仙家神識敏銳,他當然也知道肖妖王此時正在萬家酒店喝酒。

五彩雉雞精肖妖王曉鳴。成仙之后經常在青漪三山廝混,徐妖王和張妖王等人自重身份不會像在龍空山那般胡鬧。但肖妖王比較隨意,經常與晚輩弟子嬉鬧。和大家混地都很熟。他喜歡在蕪州一帶亂跑,這一天又被人拉到萬家酒店來喝酒。

今天請他喝酒地是一位梅家仆從,齊云鄉一個小莊戶頭地兒子,姓白名言則。此人還有幾分修行資質,學了三十六洞天的顯傳前六洞天,勉強能入門徑,但還在考察中沒有正式收為三山弟子。平時三山中的日用之物,也經常由他駕船送入山中,與山中晚輩弟子都很熟,也見過肖妖王。

白言則并不清楚肖妖王的來歷,也不知道這是一位妖雞成仙,只見山中眾修士對他都很尊敬,而這個人沒什么架子和誰都能混在一起,只道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修行前輩。白言則也有攀附緣法之心,找了個機會請肖妖王喝酒,還真把他請出來了,地點就在萬家酒店。

肖妖王并無什么狡詐心機,什么人都能結交,別人請他喝酒他也很高興,在酒桌上天南海北的亂侃,話一多酒就喝得多,肖妖王無所謂,但白言則已經有七分醉意了。

“肖前輩,你說世上真有神仙嗎?我聽說過,但從未親眼見過。”白言則帶醉問道。

肖妖王滿不在乎的反問:“有又怎樣,沒有又怎么樣?”

白言則的神情突然變得有些激動,一頓酒杯道:“假如真有神仙,我想好好痛罵罵他們一番!”

肖妖王笑瞇瞇地說:“自古訶佛罵祖者甚眾,你又想罵些什么,讓我聽聽。”

白言則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我爺爺的爺爺對我爺爺說,我爺爺又對我說,我家祖上也曾是貴胄大門閥,五胡亂華時渡江南逃來到建康,家道已經開始敗落。隋末戰亂時家園被毀,聽說梅知巖在蕪州起事保境安民,收拾細軟逃往蕪州,路上遇到游兵劫掠東西全被搶去了,到了蕪州幾乎身無分文,流落為梅家田莊佃戶。

幸虧父親勤勞能干,辛苦一輩子當了個小莊戶頭,我才有幾個閑錢請前輩出來喝酒。若世上真有神仙,五湖亂華的時候他們在哪里?天下戰亂民生涂炭的時候他們又在哪里?”白言則義憤填膺的喝問。

肖妖王不驚不怒,舉杯搖頭道:“不過癮不過癮,罵的不過癮,繼續!”

“還能怎么罵?”白言則有些不解的問。

肖妖王笑了:“我替你罵罷!你想升官發財時,菩薩為何不保佑你?你想呼奴喚婢時,神仙為什么不幫你?你被人打的頭破血流時,神仙為什么不救你?世上盜匪橫行時,神仙為什么不抓賊?你婆娘想生個胖兒子。神仙為什么不……”

白言則忍不住也笑了,舉杯打斷道:“兒子有了好幾個,這事就不用神仙幫忙了,前輩話雖有點過,但也是這么個理,我有時候忍不住就這么想,越想越生氣。”

肖妖王看著他連連點頭道:“白言則呀白言則。你這名字起得好呀,干脆叫白眼賊得了。”

白言則吃了一驚,瞪眼問道:“前輩是什么意思?”

肖妖王一拍胸脯:“如你所愿,今天見著神仙了,我就是仙人,也問你幾個問題好不好?”

白言則醉眼朦朧,有些不敢相信地問:“前輩真是仙人?”

肖妖王:“我是五彩雉雞精成仙,這家酒樓有一道名菜叫燃炒野雉,你也吃過吧?你們在這里吃野雞地時候。我在哪里?今日我成了仙,是不是該把這酒樓里的人包括你,都給宰了呀?”

見白言則錯愕不能答,肖妖王不緊不慢又說道:“修行歷苦海劫,見前世輪回種種,誰敢保證自己曾是什么東西,蒼鷹縛兔、兔子蹬鷹,是幫豬說話還是幫狗說話呢?觀眾生如我生,觀世人如一人,這才是超脫的心境。如此方能成就仙道,我不與你計較,也無虧欠你之處。”

白言則愣了半天才問了一句:“前輩不是開玩笑吧。就算你說地是真地。為什么要變的樣子?”

肖妖王:“人身爐鼎最利于修行,你天生如此已是福緣。照你地說法,我是不是該罵輪回不公。讓我此世托舍成雞?不能這么說,緣法無所怨。”

白言則表情已經有點傻了:“仙家真的不虧欠于人嗎?”

肖妖王:“那也說不定。只是不虧欠你而已。離這里不遠有一位金仙,曾虧欠于一棵樹,你知道人家是怎么還地嗎?想破你的腦袋也想不出來!”

白言則猶自強辯道:“我是想不出來,廟里地菩薩號稱普渡眾生,也沒來渡我呀?”

肖妖王:“菩薩是你家養的嗎?我不是菩薩只能談我自己,我欠你的嗎?眾生之亂象是眾生自取,故此在輪回中不得解脫。談修行先談為人,罵祖宗不爭氣致自己破落,那就自己爭氣別讓子孫再罵,罵世道紛亂,那就自己莫亂于心,如此才不枉輪回中一世。……所謂仙緣,是跳出這輪回,所謂大慈悲,是留緣法指引眾生超脫這輪回。”

白言則皺眉道:“我就知道我過的不好,世上很多人過的都不好,憑什么神仙能逍遙世外?”

肖妖王一指酒樓中眾食客道:“一眼望去,這些人都會死,以仙家歲月而論,幾乎都是死在眼前,你是否要罵我見死不救?人間疾苦或可醫治,但生死輪回不可免,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只看你自己如何渡過、何日超脫?……以你地心性,雖有些資質,若不醒悟的話,別說修仙之門,連世間立身之門都摸不著!”

白言則直眨眼,又仰脖灌了一大口酒,喝得太急嗆著了,咳嗽幾聲漲紅臉道:“前輩剛才的話有些道理,比如我也想給子孫留個好前程。”

肖妖王:“那你就留吧,只是不知你所指前程為何物?輪回中仍是你,你仍在輪回中,以仙家法眼宏觀,眾生今日所受,乃眾生前日自留,仙家于輪回之外只能以緣法接引規勸,不可能強求也無所謂強求。”

白言則酒喝多了眼神已經有點發直了,醉醺醺的又問了一句:“肖前輩,你真的是神仙嗎,不會是逗我玩吧?”

肖妖王一瞪眼:“神仙在做什么事,需要向你稟報嗎?你既然不知就不要妄言!你認為我在逗你玩,那就是在逗你玩。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覺得后脖子一緊被人提了起來,然后眼前一花就到了敬亭山腳下的桃樹林中,回頭一看很不滿的喝道:“老徐,你搞什么鬼,和人聊的的好好地,干嘛把我拽出來?”

徐妖王橫了他一眼道:“都是成仙的雞了,怎還那么多廢話呢?別人請你喝一頓酒,也不管有沒有仙緣,你就告訴他你是仙人,這與你無益,與他也無益。與無竅凡夫莫自稱仙家之語,該論什么就論什么,這才是仙家修行之正道。”

肖妖王很不服氣的說:“你成了仙,我也成了仙,憑什么你說地就是仙家修行之正道?有本事你變個金仙給我看看啊,哪怕變個麒麟也行啊!”

這時桃林外有人笑道:“肖妖王酒樓中所言,對我甚有點撥,在此謝過了!……而徐妖王所言也是正理,該論什么就論什么,不必自恃仙家之語,讓世人空生譏妄之心。”隨著妙語聲聞,梅振衣分開樹影走了出來。

兩位妖王齊聲朝對方道:“你看,梅公子也贊同我地說法!”

梅振衣勸道:“二位妖王不必在此斗嘴,各人修行經歷不同,依見知各有所證悟,可相借鑒。待到仙家修為更進,可能心境又有所不同,直至太上忘情,尚非我等所能體悟。”

“換個地方嗦,休要在我門前呱噪!”三位仙人的神念中突然聽見了敬亭山上傳來清風仙童地聲音。方才的仙家妙語聲聞凡人聽不見,而敬亭山中金仙清風可是聽得清清楚楚,嫌他們在山前羅唣,開口喝了一句。

這位仙童能在山中喝破仙家神念,比起當初站都站不穩地樣子,法力應當恢復了不少。稍微復雜了些。文中各人有各人的見知,一點小小地提示,文中各種人物此時的觀點,不代表作者,若要討論或批判,請就文中此時的人與事而論。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喜歡本章的內容,請為作者吧,同時請把天天推薦給您的朋友!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