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91回、指尖猶沾明月淚,留情大羅成就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91回、指尖猶沾明月淚,留情大羅成就丹

191回、指尖猶沾明月淚,留情大羅成就丹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知焰:“以張果與星云的修為,皆有飛天之能,勉強能穿過瑤池結界。”

梅振衣:“他們能過去,可能會受一些傷,但若有妖王扣防身,應該就無恙了,可妖王扣還留在乾元山阿斑那里。”

知焰:“就算有妖王扣,以他們兩人的修為,到了昆侖仙境穿越荒野也十分兇險,我們送他們去龍空山嗎?”

梅振衣:“還是讓兩人結伴行游比較好,我們不要送,當初以你我的修為穿越荒野也很兇險,憑的是什么?”

知焰:“紫電、青霜劍?但須兩人心有靈犀方有聯手合擊之妙,這兩人不好說啊。”

梅振衣:“不還有妖王扣嗎?一人戴一只,神識感應想通,也可使用紫青雙劍聯手合擊。”

知焰:“這是個好辦法,假如他們結伴行游深入荒野到達龍空山,遇事則神識感應相通,又攜手過了奈何淵,不是道侶也是道侶了,正遂了張果的心愿。”

梅振衣:“我就是這么想的,所以還是勸他們再等等,我們接阿斑回來后,把妖王扣與紫青雙劍交給他倆,讓他們自己去。”

知焰:“你呀,竟然幫著自己的管家算計廟里的師太,菩薩不會高興的!”

梅振衣:“菩薩高不高興無所謂,要看他們自己搞不高興,也不礙別人什么事。這也不能說是算計,星云師太愿意和張果作伴,西海行游這一路,你還沒看出來嗎?……我現在只擔心一件事,他們能過得了奈何淵嗎?”

知焰:“機緣已至,就算不去奈何淵,遲早也要歷苦海劫,還是讓他們去吧。若有張妖王那等高人護法,就算過不去。也不至于陷身其中。”

梅振衣:“那好,就這么決定了,到時候我再給他們一件信物,好去見十大妖王。”

神念交流速度極快,片刻間就商量完畢,梅振衣沖星云道:“師太心有所感,欲去奈何淵。這是修行機緣。但是穿越瑤池結界不太容易,行走仙境蠻荒也異常兇險,我不是小看的師太的修為與勇氣,但凡事還是考慮妥當比較好。”

張果問道:“少爺有什么好建議嗎?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的。”

梅振衣:“我有三件神器要交給二位。還有些事項要叮囑,只要二位按我說的做,即可安然到達龍空山。”

知焰也說:“其中還有一件神器留在昆侖仙境,另一件神器暫時不便離身,二位等否稍等一個月,我與振衣從昆侖仙境接阿斑回來后再說?”

星云師太看了張果一眼,張果沖她微微點頭,她起身道:“多謝二位費心指點。不在乎多等幾個月時間,先祝你們此去一路順風。”仙境。指的是妖王扣,而另一件神器暫時不便離身,指的是清風給的那個葫蘆,也是他們要給張果的信物,葫蘆里地藥還沒有全部煉入拜神鞭。在家中又留了數日,再次出發之前,知焰問梅振衣:“你去不去何家村,看一眼何幼姑?”

梅振衣想了想,輕輕搖頭道:“不去了。等我能救她的時候再去找她。若救不了她,就讓她好好過完自己地日子。不再去打擾了。白牡丹已不在,我依然要煉制九轉紫金丹。”

知焰:“你還有什么愿望?”

梅振衣:“白牡丹已去,物傷其類,我為另一位花神感慨,一定要幫波若羅摩找到韋曇居士。……臨行之前,先去見清風仙童一面,有些事情要請教。”

“我不認識韋馱天,也不知道他發生了什么事,有機會的話,可以問問熊老哥,他或許知道些什么。”在敬亭山上,清風對梅振衣如是說。

梅振衣又問:“我還有一事不解,那韋馱天已是跳出生死輪回之人,怎會殞身重入輪回?”

清風:“我問你,長生久視超脫生死,是否就等于無敵無忌?”

梅振衣:“當然不是,假如人的天年百歲,也會在壯年死于刀兵,仙人長生不老,出入世間仍有天刑。清靜無為自然無事,但若卷入爭端,一樣會身受劫難。這些我能理解,但我想問的是各乘天果位究竟是什么修為境界,韋曇又是怎么回事?”

看來這個問題清風也不好答,沉思片刻才開口道:“修為境界或有想通印證之處,但佛門修行畢竟追求不同,果位不好簡單比較。各乘天果位,可依附于佛國仙界開劈自己的佛國凈土,靈臺造化與佛法印證想通。但不似金仙有獨立造化之功,別人也不可在他的凈土中合力鑿建與延伸開辟,畢竟未證宏愿心,凈土只為我之凈土。”

梅振衣:“這些我也稍有了解,不是我想問的。”

清風:“不講清楚這些也回答不了你地問題。比如佛家借古蓍那六道輪回之說,在你看來就很含混,地仙修為也可以視為天人,你卻不是從輪回中入天人道,白牡丹無地仙修為,一樣在天人道中經歷五衰。而道家只說天、地、人三界而已,就沒這些刻意分別。

在你看來,只要能出入無邊玄妙方廣世界,就算成就真仙。又譬如我說天刑雷劫,佛說世間業障,是一回事,但理解不同。所以,先分清你的修行次第,旁門的果位之說只要了解就行。各乘天境界在我看來,有金仙修為卻未求證金仙成就,就如你當初脫胎換骨圓滿卻未歷苦海一般。”

梅振衣:“我明白了一些,不明白的則更多,所知愈多,所未知就愈多。說來說去,韋曇究竟是怎么回事?”

清風:“各承天境界再入輪回做眾生,據我推演可能有三種情況。其一就像大乘天那樣,發宏愿心證菩薩果,重入輪回為玄奘。如今已是大乘天菩薩。其二是在在天刑中或與人相斗時被斬滅,在輪回中消業去了。若不歷苦海他也不知道這段經歷,但不論知不知道,他已不是當初之人。”

在《西游記》中,唐僧到了大雷音寺被如來封為“旃檀功德佛”,而清風卻告訴梅振衣,玄奘人間圓寂之后,回到佛國求證了“大乘天菩薩”。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問梅振衣道:“波若羅摩親口所言,韋馱天是隕身入人世間嗎?”

梅振衣點頭:“是地。”

清風:“那就是第三種情況了,所謂殞身,是自愿入輪回。卻又不得不入輪回。來到人間似化身又非化身,前世本尊法身已滅,他也不知自己是誰。”

梅振衣打斷他的話道:“等等!據你推演?這么說你也并不了解“殞身”的實情?”

清風:“我不是佛門韋馱天,怎知他如何殞身?我見過韋曇,根據金仙殞身之說推演,自愿入輪回,又不得不入輪回。”

梅振衣更詫異了:“金仙殞身之說?既然是自愿,又怎么是不得不呢?”

清風:“以你現在的境界很難講清楚。可以想一想世間之人也有自盡而亡的,尋死自然是出自無奈。但也有人是從容自愿的,就這么理解吧。”

梅振衣:“世人之舍生取義我理解,但我不理解金仙殞身之說,修行已超脫生死輪回,有靈臺造化之功可開辟愿望天地,就算有什么事情難解,斬出化身去了斷也就足夠了,哪用得著自我殞身呢?”

清風笑了:“你覺得不解,我也覺得玄妙。只是有這么一說而已。其實我也從未見過。……你來找我,就是為了問這些與你的修行尚不沾邊的玄機嗎?”

梅振衣:“當然不是。只是順便提起,我有一個問題倒是真想請教。我在走過奈何淵成就地仙,苦海中卻未經歷前世種種,按師父教我地法訣,往后的修行只得陽神出現,卻無法修成種種化身,這怎么解?”

清風看著他,就像看著什么新奇地未知事物,好半天沒說話。這眼神讓梅振衣有些發毛,晃了晃手道:“仙童,為何這么看著我,不是認識了嗎?”

清風嘴角微微一撇,似笑非笑道:“梅振衣,你是否忘記自己是誰了?你非我座下弟子,你我有緣,我愿為你講解修行境界之玄妙,但我不會直授法訣,你問錯人了。”

梅振衣也意識到自己所求過多了,他供奉給清風一座山,但是清風也幫了他不少忙,包括那么多煉制九轉紫金丹的靈藥,自己也不能什么事都來麻煩清風。象這樣的問題,應該問自己的師父鐘離權才對,畢竟丹道修行法訣是鐘離權所傳,清風不必也不便開口。

想到這里,梅振衣深施一禮道:“今日多謝仙童指點,如果您有什么事吩咐,我一定盡力去辦。在乾元山遇到月明與風清,他們托我把這個葫蘆還給你,還說多謝你當年的指點與所贈。”他取出一個雪白晶瑩的葫蘆遞了過去,就是當年清風在乾元山留下的那個。

清風揮手道:“我當年說送靈丹與瑞草靈苗,卻沒說送葫蘆,他們就把這葫蘆還回來了,即然這樣,就送給你了!……嗯,你怎么是這樣一幅表情?”

梅振衣撓著耳根答道:“怪不好意思地,這神器葫蘆你已經送了我一個,現在又送一個,拿人的手軟啊。”

清風白了他一眼:“你在我這里拿地東西還少了嗎?知道什么是神器嗎?”

梅振衣:“知道,不論威力大小,妙用能隨神念化形變幻地法寶可稱神器,比如這個葫蘆。”

清風:“我也不白給你,囑托你一件事,你若練成九轉紫金丹,留下一顆給梅毅將來渡劫之用。”梅振衣不是清風座下弟子,但是梅毅地修行得自清風點撥,也算是清風地半個傳人吧。

梅振衣怔了怔道:“仙童不提,我也自會照護梅毅,您的意思難道是說梅毅不容易歷劫?”

清風:“其實你我心里都清楚,梅毅殺劫太重。他不怕傷神之念糾纏,但在天刑中爐鼎難保。有朝一日恐是帶著神識轉世重修的命數,你練的九轉紫金丹,下一世給他正好。”

梅振衣眨了眨眼:“仙童,其實我有個更好的辦法。”

清風眼中光芒一閃:“什么更好的辦法?”

梅振衣:“還是九轉紫金丹,但卻是原方所載,我換個名字叫它大羅成就丹。如有此丹,或可助梅毅歷天刑。”

清風:“上哪里去弄?”

梅振衣笑的有些鬼祟:“我想打聽一件事。五觀莊中如今是否還有人身果?如果有,我就有辦法煉成大羅成就丹。”

清風:“有倒是有,據我所知還有七枚人身果,但我不會幫你去找鎮元子。這種東西他也絕不可能輕易給你,至于去偷去搶,你趁早別打這種主意。”

梅振衣:“有就好,我自然不會去偷去強。不論鎮元子有多高地修為,但我知道該怎么與他打交道,就有辦法求得一枚人身果。”

清風:“你又改變心意要練大羅成就丹了?這名字起的不錯!白牡丹不在了,可是何幼姑與提溜轉還在,他們不能服用大羅成就丹。難道你就不管了嗎?”

梅振衣:“當然不是,如今這一爐還是煉制九轉紫金丹。至于下一爐……我可是聽明月仙童說了,你身上至少還有煉制兩爐大羅成就丹地靈藥,也聽九靈元圣說了,一枚人身果可以煉制十二爐。”

清風瞪了他一眼:“你打我的主意也就罷了,還把心思動到鎮元子頭上,你真是什么都敢想,想了還真會去做!……這些事,等波若羅摩花開,你煉成九轉紫金丹之后再說。”

梅振衣:“自然是到時候再說。仙童。我絕不會白拿你的靈藥,只要煉成。其中三枚大羅成就丹歸你,另外還有一枚給梅毅,剩下的我與鎮元子再分。”

清風終于露出了笑意:“你想用煉成后的大羅成就丹為條件,與鎮元子交換一枚人身果?好吧,我答應,只是再要一枚你此番煉成的九轉紫金丹,屆時給你靈藥便是。”

梅振衣連忙點頭:“好說好說,只是那藥引仙人淚只能求仙童你了,否則我也煉不成那么多丹藥。”

清風嘆息一聲:“你曾見過明月在天地靈根殘枝前流淚,也見過我為她拭去淚水,但你怎么敢肯定,六十年后我指尖還有藥引?”

梅振衣:“因為我清楚何為藥引,也知道明月仙童絲毫不染凡塵俗氣,所以千年之后,雖然淚痕早干,但藥引還在你的指尖,卻無法象平常煉藥那么采用,請您告訴我應該怎么辦?”

清風:“你沒有辦法,還是將拜神鞭給我吧。”

梅振衣取出拜神鞭遞給清風,清風一揮袖,細長地鞭身如一道流水從他的右手指尖拂過。眼前地場景有些恍惚,梅振衣目不轉睛地看著,彷佛就是一瞬間地事,但回神來發現日頭已西斜,而剛才分明還是早上。

“藥引已化入鞭中,足夠煉制十爐靈丹,你去吧。”清風將拜神鞭還給梅振衣,神情很少見地有幾分落寞與疲倦。

梅振衣不敢再打擾,立刻躬身告辭,然而還沒走出幾步,清風又叫住了他:“你等等,還有一件事。”

梅振衣轉身:“仙童還有何吩咐?”

清風:“不是吩咐而是提醒,你的若分不出化身來,是無法同時煉制兩爐大羅成就丹的,因藥引之限,你又只能以拜神鞭煉藥,無法找別的煉藥高手同時幫忙。所以你算計雖妙,還是受此時的修行困擾。”問題轉了一圈又回來了,梅振衣不再問修行關竅,清風反而主動開口提起。

梅振衣:“這我知道,修行一步步來,先出神再入化,有機會我會去請教鐘離師父。”

清風:“這是你自己特有的關口,他人修行中未遇,我與東華先生開口你恐怕感悟不深,等修行到了,你可以先去請教明月,再去找另一個人,或許能有堪破的機緣。”

梅振衣:“再去找誰?”

清風遙指蕪州城:“就是九林禪院將來地住持,智詵所待之人,到時候你一定有事會找上他的,我言盡于此。”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