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85回、昨夜漫山花夢綻,可憐春來人未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85回、昨夜漫山花夢綻,可憐春來人未還

185回、昨夜漫山花夢綻,可憐春來人未還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靈山第六卷:子非魚

祝賀歪歪書吧網站整體升級成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梅振衣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很多,比如九轉紫金丹的藥引,丹方所載是傳世特意留的缺筆,因為此丹太過神奇,有移轉爐鼎造化之功。孫思邈雖為一代神醫,外丹造詣天下無雙,但他也從未煉制過九轉紫金丹,因為丹方中的藥材是萬難收集齊全的。

千大明砂之類就不說了,只說兩味藥,一是波若羅摩花,人間根本沒有,更難得的是另一味藥草還丹。這種東西梅振衣上哪里去弄?

有一件事清風仙童沒說,那就是草還丹也分兩種,一種是天地靈根上結的,叫人身果,扎根于人間卻如同仙界,一萬零八百年才得三十六枚。還有一種情況,同樣一株樹并無仙靈不染之氣匯聚,那么就不是天地靈根而是普通的草還丹樹,三十年一結果。但這種情況只是理論上存在,因為到目前為止,草還丹樹只有那一株天地靈根。

清風仙童是昆侖仙境第一藥田的開辟之人,又守護了天地靈根一千八百年,不僅熟悉天下各種靈藥,而且很了解草還丹的藥性。所以他知道可以用另一種東西代替九轉紫金丹中的草還丹,那就是溫心寒玉髓。

丹方與藥方一樣,也講究君臣配伍,如果一味藥有缺,可用同樣藥性的另一味藥代替。比如后世同仁堂所制“牛黃安宮丸”,原方中要用到天然牛黃與犀牛角,用人工牛黃代替天然牛黃區別不大,但是犀牛角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再用。只能用水牛角代替,藥性是一樣的,而藥力卻大打折扣。

用溫心寒玉髓代替草還丹。同樣存在這個問題,所煉成九轉紫金丹的藥力與原方所載相比是有折扣地,或者說是另一版本的九轉紫金丹。而用千年靈血為藥引代替仙人淚。藥性不會受影響,卻能影響成丹的數量與成功率,這是煉丹與普通制藥不同之處。

假如一切按原方煉制成九轉紫金丹,用人身果入藥,有什么藥力呢?

服用之后在千年之內,只要定坐運轉周身神氣,法力增長即可精進無礙。如同身處仙靈洞天。另有一樣奇效。如果本尊法身被毀,只要神識未散就可以重新凝聚法身,相當于多了一個真正地渡劫法身,不必轉世托舍重修。

用人身果入藥,一枚可以同時煉制十二爐,條件是煉丹者能搜集其十二爐其他的藥材與藥引,并且有本事同時煉制十二爐九轉紫金丹。這簡直是不敢想象的,當然了。煉丹者也可以只煉制一爐,人身果多余地部分可以給別人服用,也不算浪費。

為什么是給別人服用而不是煉丹者自己服用呢?因為人身果離枝之后不可久存,必須在兩個時辰之內啟爐煉丹,就沒時間定坐化轉人身果的藥力,最好是把剩下的部分給別人服。

這樣煉成的九轉紫金丹自然藥力最為神奇,可是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普通人甚至一般修行弟子根本無法服用。修為不到地仙境界。服用此丹等于消融爐鼎血肉的致命毒藥。

清風讓梅振衣用溫心寒玉髓取代人身果煉丹。藥力是有折扣的,但卻有一樣好處。那就是普通人也可以服用,雖然過程也很兇險,但只要小心護法,還不至于一定斃命。如此“改方”非常巧妙,藥力并不一定就是越強越好,還要看用藥的目地,假如是原方中地九轉紫金丹,不僅難以煉成,而且白牡丹、何幼姑、提溜轉等人根本就無法服用,也偏離了梅振衣煉丹的本意。

就算是藥力打了折扣,但是“改方”后的九轉紫金丹仍然神奇無比。

它首先有移換爐鼎之功,對于有修行根基的人相當于脫胎換骨、爐鼎新成之妙,就算對普通人,也等于擁有全新的、毫無缺陷身體,有生之年青春永駐。對于那些化為人形的妖物來說,服用此丹可以擁有真正的化形之身,還可不失去原有的特異神通。

它還有一樣奇效,那就是對有出神入化修為者來說,假如因為各種原因隕落重入輪回,只要神識未散,不論輪回為何人,服用九轉紫金丹之后,雖不能立即恢復前世地修為,卻可以恢復與前世一樣的身體爐鼎只要你愿意的話。

既然有丹方傳世,說明以前有人煉制過原方中九轉紫金丹。梅振衣推測,心猿悟空在兜率天宮偷吃的那一批九轉紫金丹,應該就是按原方所煉,因此他煉就了金仙不滅之身,至于道祖當年在哪里得到的人身果,梅振衣就不清楚了。

話說孫思邈傳下的九轉紫金丹方,在人世間有兩派傳承,一是丹霞派,二是正一三山中梅振衣的后世弟子,傳世仍留缺筆,藥引寫的還是仙人血。

正一三山秘傳地丹方中加了兩處注解,一處是在草還丹后面,寫著“可用溫玉髓替”,一處在藥引后面,寫著“可用千年靈血替,只成丹一枚”。在藥方地最后,梅振衣還加了一句話“此為副方,仙界另有正方,吾別稱為大羅成就丹。”這些都是后話了,暫且不提。

上述這些內容,是梅振衣聽聞九靈元圣講解藥引時想通的。他怎能在一時間想明白這么多事呢?別忘了他如今已有地仙修為,雖剛歷苦海還算不上出神入化,但也有了靈臺推演之能。推演別地事或許生疏,根據自己的所學、所見、所聞,推演自己最擅長煉藥之道還是很自如的。

梅振衣在靈臺中推演,同席的月明、風清卻很意外的問道:“道友欲煉制九轉紫金丹,竟然不是為自身修行所用,而是為了救人。這與我太乙門的祖師爺當年之舉差不多,不知你要救的是何人?”

“洛陽牡丹花神,她叫白牡丹。”梅振衣答話地同時還在靈臺中推演。說出“白牡丹”三個字,忽然神識一動,靈臺推演定境全部散滅。沒來由的有了一種非常不妙的感覺,有一個念頭似是憑空鉆入腦海白牡丹出事了。

說話地好端端的,梅振衣臉色突然就變了,一手撫額一手扶著桌子站了起來。眾人都注意到梅振衣的變化,知焰扶著他問道:“振衣,你到底怎么了?”

“靈覺有感,白牡丹情況不妙!”梅振衣喘了一口氣答道。修為有了推演之能。往往遇事之時靈臺中有自然地感應。稱為仙家靈覺。

這種仙家靈覺不是無所不能,受到很多限制,同時還要機緣巧合。比如對其他人的莫名感應,必須是你很熟悉,并且是能夠牽扯心念的人。梅振衣對白牡丹不能算很熟悉,但對付小青卻是再熟悉不過了,白牡丹絕對能牽扯他的心念。

他來昆侖仙境采藥就是因為白牡丹落難,此時提起白牡丹。機緣巧合以致靈覺忽動,覺得白牡丹出事了。這種感覺很難形容,也說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是一種朦朧的感應。

知焰:“既然如此,我們速回人世間,到洛陽一看究竟。”

白牡丹假如真的出事了,還真不是時候,波若羅摩花要在兩年后才能開放。梅振衣尚未煉成九轉紫金丹啊!

上次他見過白牡丹。雖然衰弱已極,自身修行無回天之力。但是在清靜小園中尚可藏身。有玉骨扇與紫石芝,五年之內應該沒什么大兇險,所以梅振衣才會想到煉制九轉紫金丹相救,移換爐鼎讓她從中脫身。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梅振衣歷苦海初成地仙,采到了千大明砂收服十大妖王,接著找了波若羅摩,又巧遇九靈元圣講解丹方,運氣簡直好到了極點。但白牡丹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事,真有些樂極生悲之感,具體是怎么回事還不清楚,要趕去洛陽了解究竟。

梅振衣與知焰說走就走并未耽誤,臨行前給龍空山十大妖王寫了一份請帖,邀請他們速來乾元山聽聞九靈元圣金仙法會,并叮囑若干行止注意事項,莫與其他昆侖修士起不必要的沖突。

他們將阿斑暫且留下,吩咐道:“阿斑,你要聽元圣大老爺與風清、月明兩位仙長地話,不要調皮闖禍,守好波若羅摩花,我們辦完事就回來接你。”然后就匆匆離開了乾元山趕往瑤池,穿越昆侖仙境結界門戶回到人世間,飛天往洛陽而去。

這一路行游歷練,來時是那么悠閑從容,去時又是如此匆忙急切。

人世間已是大唐載初二年(公元690年),梅振衣離家行游之后,洛陽發生了很多事。

去年地時候,有一位僧人法明杜撰《大云經》四卷,經中稱武后為彌勒出世,當為閻浮提主。所謂“閻浮提”是梵語,含義很廣,可引申為“美好人間”之意,所謂“閻浮提主”,就是指代人間帝王之意。武后非常高興,下令頒行天下,長安與洛陽皆建寺珍藏。

接著侍御史傅游藝又邀集關中百姓近千人,搞出一份聯名上書,呼吁武后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周。武后駁回上書,卻升了傅游藝的官。

這樣一來朝野內外就熱鬧了,百官宗親、四方屬國、各大士族,還有僧人、道士,總計六萬余人再次上書,“強烈要求”武后從傅游藝所請,竟呈逼宮之勢,武后既不惱怒也不恩準。

武后崇佛天下皆知,僧人上書也就罷了,道士們湊什么熱鬧?這叫識時務見風使舵。和尚道士未必就是守望、鐘離這種修行高人,混個身份享受供奉待遇的俗人有的是,遠比真正的修士多得多。唐代有馮小寶這等淫僧,現代也有梅正乾這種只會騙錢花的江湖道人。

其實大家看得都很清楚,朝野內外雖熱鬧,獨缺一個人的上表,那就是當今皇帝李旦。自古雖有退位與禪讓之說,但都是父讓位于子、君禪位于臣,可是兒子將皇位讓給母親。千古以來聞所未聞,既不是退位也不是禪讓,除非是造反。否則無先例禮法可參照。

轉過年來,皇上李旦過二十九歲生辰,于離宮設宴。群臣按禮到賀,這才有機會見到幽居的皇帝。席間就有人直言不諱,提醒皇上也去勸武后從傅游藝所請,以順應天意民情云云。

李旦滿面愁容,退席之后尋了個機會找來南魯公梅孝朗,私下問道:“南魯公為三朝宰輔,忠心耿耿有大功于唐。必不會害我。請問如今之計,我當如何自取?”

梅孝朗拜倒于地,小心翼翼地答道:“帝王家事,臣不敢言,只說臣之家事,當年高祖起事立唐,各路煙塵酋首投奔長安異姓封王者不少,而如今繼位子侄何在?臣之父南魯王。臨終自請削子嗣王爵,臣幸有寸功得沐隆恩,仍為三朝首輔。竊以為,陛下應思春秋長遠之計。”

李旦嘆息一聲,親手將梅孝朗扶起來道:“梅公地意思我明白,但我怎么做才能春秋長遠?且此事千古未聞,無禮法可循,公有何可教我?”

梅孝朗:“自古改朝。天子易姓。言盡于此,陛下莫要再逼問于臣。”

李旦默然良久。終于揮手道:“知道了,你去吧。”

梅孝朗躬身告退,第二天李旦于宮中上表,要注意,他的身份是皇帝,寫的這個東西卻是“上表”而不是“下旨”,因為內容很特殊祈請武后賜姓為武,愿兒從母性。

武后不是喜歡改別人地姓嗎?那就連兒子的姓一起改了吧。民間也有兒從母姓的事例,勉強說地過去。武后下懿旨恩準,緊接著李旦發了一道圣旨,言自古帝王改姓則江山改號,請天后登基,改國號為周。

雖然也是退位,李旦這種做法卻要巧妙地多,不是簡單地原意退位就行了,還要想自己的下場,這么做,是能想到地、最好的保身之計了。

為什么要改國號為周呢?因為“武”這個姓氏起源于周朝王室,與李唐追封老子為先祖一般手法,武后也追封周文王為先祖,立國號為大周看上去名正言順。

事情至此皆大歡喜,武后下旨改唐為周,親自登基為帝,武旦也沒廢,就是降了一格,立為大周皇太子。自古以來從皇帝“降級”為太子的,武旦是頭一個。

武皇不僅改國號,還給自己起名,自創一字上“明”下“空”,名稱“武”。當年改元為大周天授元年,下旨大赦天下。大赦之旨由文昌臺發出,梅孝朗接旨之后問了一句:“大赦天下,赦不赦被陛下貶出洛陽地牡丹?”

武皇與牡丹花沒什么仇,說實話,她原先最喜歡地就是牡丹花,西苑所植也最多。當初下旨開花,偏偏是牡丹未開,當著群臣之面武后格外生氣,百花宴就是給群臣看的,貶牡丹也是給群臣看的。

如今已經登上皇位,也沒什么好計較的,武皇心情正好,當即答道:“普天同慶,大赦天下,當然也赦牡丹花。”

洛陽城中已無牡丹,但就在第二天出現了一件奇事,城外山野中有不少牡丹花開放,也不知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有好事者如傅游藝之流,甚至還上表祥瑞,說什么牡丹花自知悔過,于城外山野中迎春綻放,慶賀大周立國武皇登基。武后一高興,又命人從城外山野移植牡丹入西苑,還下旨封為百花之首。

還有人紛紛猜測各種可能,最流行性的一種說法,當初連根拋出城外的牡丹殘株,生機頑強扎根山野,終于又開花了。至于內情究竟如何,只有花神白牡丹自己知道了。這件事,恰好發生在梅振衣到達昆侖仙境乾元山之時。

梅振衣與知焰飛天而來,眼看離洛陽城不遠,正要落下云端,知焰忽然一指下方的山野道:“振衣,你快看,這里開地是什么花?”

梅振衣落下云頭,來到一叢花樹前,所見赫然就是早已絕跡的洛陽牡丹。他是再熟悉不過了,當初梅振衣曾將各色牡丹都親手移植到南魯公府后院。此花怎會出現在這里?剛才從天空往下看,遍野中散落分布的還有不少。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