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73回、奈何淵穿音波障,苦海劫無前世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73回、奈何淵穿音波障,苦海劫無前世身

173回、奈何淵穿音波障,苦海劫無前世身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靈山第六卷:子非魚

祝賀歪歪書吧網站整體升級成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奈何淵前后只有一十八里,最窄處不到一丈寬,兩邊都是陡峭怪異的黑色山崖,山崖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孔洞,洞口大多有一丈方圓,面黑漆漆幽深無比。奈何淵放眼望去是一片泥濘的沼澤,泥沼的表面還在微微的蠕動,不斷有氣泡冒出來。

站在奈何淵的入口處,風中傳來狹長幽谷沼澤中的各種氣息,時而是一陣濃香,時而是一陣惡臭,各種氣息交錯參雜怪異莫測,讓人不由自主感到一陣陣的暈眩。

“好怪異的地方,看來真的不好通過呢!”梅振衣皺著眉頭道。

知焰:“知道師父為什么說你歷苦海的機緣到了嗎?就因為你要來這里采藥,過奈何淵如同渡苦海。”

千年之前,奈何淵曾吸引許多修行高人來此,原因無他,就是為了試煉修為,能走過奈何淵,就等同歷盡苦海劫,成就地仙境界或悟緣覺乘。這比定坐中歷苦海直接明了,只要走過這十八里峽谷就可以了,有很多人為試其修為來此尋機緣,企圖走過奈何淵。

當年走過奈何淵的很多前輩高人,如今早已是佛國、天庭的菩薩、金仙,但也有無數修行人在此隕落,陷入泥沼之中重入輪回。原因很簡單,修行神通沒到地步、沒那種修為心境,你就走不過去。

千年以下,來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因為前輩高人創立了各門各派地傳承,各有其歷劫心法,修行到了機緣也到了。自可在定坐中歷苦海,沒有必要去走奈何淵,師父也不鼓勵弟子這么做,于是龍空山逐漸荒涼。

前輩高人不鼓勵弟子走奈何淵還有一個原因,這片爛泥沼澤給人的感覺實在不是很舒服,走過之后沒有人愿意再走一遍。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為什么會這樣呢?走過了才知道!知焰就是這么告訴梅振衣的,最后說道:“振衣。你必須得過去,且只有歷苦海劫圓滿,才能走到奈何淵地另一端。”

梅振衣苦笑:“假如我過不去呢?是否就陷入泥沼重入輪回了?”

知焰搖頭:“不會的,如果那樣,我一定會盡全力把你救出來,但你就等于歷劫失敗了,一身修行恐怕要重頭再來。”

梅振衣:“這是強歷苦海啊,你已有地仙修為,應該能過得去。”

知焰:“可惜我不精采藥、煉藥,只有你才能采到千大明砂。我過去了沒用。”

梅振衣又望了望狹長的奈何淵:“你也是剛歷苦海不久,修為還有不足,如果我走不過去,你能救則救,假如救不了,也別把自己陷進去。”

知焰淡淡一笑:“你何必這么想呢?師父說你修為已到,又有法寶護身,應該能走過去。

梅振衣也笑了:“是啊,不就是一條路嗎?多遠、多兇險的路我也走過了,又何懼這十八里奈何淵?看這樣子你也不愿意走這條路。就站在此地等我,如果我能安然通過你就不用進去了,我采回千大明砂再來找你。”

知焰點頭:“如此甚好,我就站在這里看著你走過去。”

梅振衣屏息凝神正要舉步。突然想起什么又回頭從懷中掏出一件東西道:“知焰,臨行之前,我要送你一件禮物,謝你在丹霞峰上回贈拜神鞭之情。”

知焰有些好奇的問:“你又要送我什么?我記得你送過我的兩個坐墊。”

“那不算數,只是道友之間的往來,而這塊藏神真如佩,是我送給道侶的信物。”他遞過來一塊玉佩,就是那塊藏神石所煉制。反復煉化最終成器之后只有兩寸大小。薄薄地一片。玉佩呈現溫潤柔和的清白之色,形狀像一朵卷起之后瞬間定格的浪花。又像天空隨風舒卷的一片流云,造形精美自然宛若天成。

玉佩上有一個小孔,用一根淺紫色的細繩系著,這根細繩是梅振衣在路上隨手采了一根百年紫藤,以其芽莖煉化而成,與玉佩合為一體。知焰接過來驚嘆道:“好漂亮的玉佩!它叫藏神真如佩?”

梅振衣:“是的,你喜歡這個名字嗎?它有一種妙用很特別,只要貼身佩戴,在你收斂神氣不動時,此玉佩可以隱去各種氣息波動,讓你難以被查覺,也可幫助安穩形神。……來,我給你戴上。”

貼身佩戴怎么戴?梅振衣將藏神真如佩掛在了知焰胸前,看了看,又將它放入衣襟之內,就貼在知焰的雙乳之間。知焰臉紅了,低著頭輕聲道:“如此法寶,何不先拿去佩在自己身上?回頭再送我也不遲。”

梅振衣微笑道:“你戴著它用處更大,有沒有此物對我能否走過奈何淵幫助不大,你不是準備救我嗎?萬一有什么意外,你要進入奈何淵,它可以讓你感情更輕松。”說話間趁勢將知焰摟在懷中,拍了拍她的后背,就這樣靜靜的站了良久,這才轉身走向奈何淵。

泥沼之中無法立足,梅振衣運轉內息施展神行之法,足不沾塵飄然前行。有人闖入奈何淵,兩邊巖洞中立刻就有什么東西被驚動了,傳來撲動翅膀地聲音,一開始只有輕微的幾處,漸漸越來越多成千上萬密密麻麻,兩側整片山壁以及奈何淵中都發出嗡嗡的共鳴之聲。

如果定心不堅、爐鼎不強,這四面八方無處不在的嗡嗡共鳴聲,就能將人的神識振散、五臟六腑震傷。聽得見的聲音已是如此厲害,還有聽不見的聲音。

在這嗡嗡的共鳴聲中。還夾雜著一種奇異地尖銳沖擊,一般人的耳朵聽不見,可修行人地神識中能夠感應到。這種沖擊能夠穿透厚厚地山壁巖石。更別提凡人的血肉之軀體。更特別的是,它厲害之處不是針對身體,而是侵入神識無所不在。

一道奇異地尖銳音波攻擊,就能在神識中激起一念,千萬道尖銳的沖擊侵入神識,能激起萬千之念,初如漣漪不斷,漸成驚濤駭浪。這聽不見的音波所激起的各種神念。是喚醒一個人腦海深處的種種記憶,折射放大成世間眾生地各種心念。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沒有經歷過很難形容,勉強打幾種比方吧

你曾在馬路邊揀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此時這一幕重現。有個聲音告訴你,這是無聊找事,另一個聲音告訴你,這是欺世盜名,再有個聲音告訴你。這是偽善之極。還有不同的聲音在夸獎你,這是拾金不昧,這是偉大情懷,這是圣人之舉。另有聲音提醒你,為什么不去驗證警察地身份?為什么不去尋找失主?你犯下了種種大錯!

就是簡簡單單地一幕經歷,在這些穿透神識的無數沖擊下,扭曲延伸無限放大到荒誕地程度,成為種種神念沖擊。平常情況下人們可能根本就不會想這些,但此時卻是靈臺受沖擊激蕩,不論你想不想。它就這樣強行切入神識。

你曾在落歡橋邊潑了一瓢水。這是如何自惹因果、如何壞人好事、如何罪大惡極。又有聲音告訴你這是多么善良、多么無私、多么有悲憫情懷。還有不少聲音在質問你,為什么不這么做,為什么不那么做,你有多少種不堪!

你曾在湖邊打了一條魚。是如何多管閑事,如何泯滅天性,如何殘害生靈,是如何虛偽罪惡違背天道。又有聲夸你是如何心靈手巧、如何手段高超、如何維護人道尊嚴。各種神念糾扯,仿佛要將平常心智沖擊的面目全非

你三歲時曾在街邊的電線桿下撒了一泡尿,有聲音指出這一生是多么的沒有教養,是多么地無恥,是多么的毫無顧忌。又有聲音夸贊是多么的天性率真、多么的自然瀟灑、多么的諧趣超脫。還有聲音說雞雞太小丟人現眼。有聲音說這是人間萬惡之源。接著有聲音質問你為何身懷世間萬惡之源?

你曾靜坐山中數年不問世事,有聲音斥責你冷血無情。是古往今來歷史的罪人,世間有那么多血淚之事,都是你的責任!又有聲音夸你清靜無謂,是真正高高在上的神仙。你曾行出手懲治惡人妖魔,有聲音夸獎你行俠仗義,有聲音咒罵你顯弄強權欺凌世間。

總之前塵往事林林總總、巨細無遺,被萬千道奇異的尖銳沖擊喚醒回憶,在靈臺中不斷閃現,伴隨的各種侵擾還能疊加放大,將千奇百怪、亂七八糟地神念強行印入腦海之中。萬千執念放大到極至,接連不斷在神識中糾纏,絕對不好受!

梅振衣此時才明白為什么走過奈何淵等同歷苦海劫,他一生的經歷包括穿越前的記憶,全部被喚醒了,所經歷各種事情都在奇異的尖銳沖擊下激起種種神念,交纏激蕩心神。然而奇怪地是,走過奈何淵時并沒有種種前世的記憶,據梅振衣所知,這與一般人的苦海劫經歷不一樣,難道自己是沒有前世之人?

這一路上不僅有山谷中的嗡鳴與尖銳的沖擊包圍,走入峽谷沒多遠就出現了傳說中的白蝙蝠。

白蝙蝠并不是純白色的,身體漆黑,長著尖利的牙齒和暗紅色細長地舌頭,腦袋頂到后背一線以及兩邊地翅膀上,共有三道醒目的白色條紋,撲扇著翅膀從巖洞中飛出,體形有野雞般大小。這是奈何淵中獨有地一種異獸,嗡鳴聲與尖銳沖擊的源頭都來自于它。

開始只出現了一兩只,越往前走白蝙蝠越來越多,鋪天蓋地在峽谷中紛飛,梅振衣宛如走入到一片嗡鳴顫動的黑云之中。最大的侵擾還是來自于那無數沖擊神念,梅振衣卻不能收斂元神斷絕外緣,因為他正在沼澤上行走,還要施法前行才能不陷入其中。

他成了白蝙蝠地目標。有無數白蝙蝠繞著他盤旋煽動翅膀,聽不見的神念沖擊幾乎是貼著身體發出。梅振衣既要保持定心不亂,在不斷的前塵往事涌現中化解種種神念沖擊。一邊施法神行之法在沼澤上行走,同時以妖王扣施展護身之術,避免被無數白蝙蝠地利爪獠牙所傷。

這也許是有史以來速度最慢的“神行”,梅振衣不可能走的很快,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長時間又走了多遠,已經進入了一種奇異的似定非定的狀態既像入境觀法回望自己的前生,同時也在斗法相抗。梅振衣自己不知道但知焰看的清楚,十八里路。他走了整整七天。

突然間糾纏的萬千神念一空,嗡鳴聲也消失在身后,梅振衣這才發現已經走出了奈何淵。他地感覺并不是走完了一條路,而是走完了幾生幾世,人世間能遇到的、能想到的各種心念糾纏他都領教了,差一點被剝蝕的體無完膚,最終卻沒有將他的靈臺淹沒。

有何得失,有何領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一切都過去之后,靈臺中前所未有的爽朗清明。似乎從奈何淵中走出的是一個無比清晰的“我”。如果說破妄成真是身心內外真如不二、修為境界不失,那么歷盡苦海之后,身心已經經過了一番徹底的洗煉,心境不失神識不滅。

奈何淵是一條上山的路,越往前走地勢漸高,穿過之后就等于走出了峽谷,來到毒舌嶺地山下。巨大的毒舌嶺如一根舌頭刺向天空,山腰下卻有一片平緩的坡地,坡地上有一座廟,廟不大。門卻不小,大門幾乎占了整個正面山墻的一半。門檻有一尺多高,門楣上掛著一塊匾上面寫著三個大字幻法寺。

門檻上坐著個小和尚,長的圓頭圓腦。臉蛋嫩白里透著粉紅,只有五、六歲的年紀,手捧一個一尺高金燦燦的花瓶,花瓶里插著一支綻放的紅梅花。他正眨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帶著好奇之色,笑瞇瞇的看著走上山來地梅振衣。

雖然從未見過這個小和尚,但看他的神情姿態,梅振衣總覺得有些面熟。想起了另一個小和尚。在洛陽城外遇到的法舟。但這個和尚也太小了,竟然只有五六歲樣子。出現在這里既可愛又古怪。

梅振衣可不敢有絲毫輕視,整了整衣襟上前行禮道:“請問,你就是守望大師嗎?“不必叫我大師,我就是守望和尚。”小和尚聽見梅振衣開口,答應一聲放下金瓶梅。高興一蹦多高,哈哈大笑道:“太好了,太好了,你終于來了!”他跳到身前,向上伸直手使勁的拍著梅振衣地肩膀,就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梅振衣嚇了一跳,趕緊一側身問道:“守望,你認識我嗎?”

守望一晃圓圓的小光頭:“不認識!請問你是哪位?”

梅振衣哭笑不得:“我是人間修士梅振衣,前來龍空山采藥。您既然不認識我,見到我為何那么高興?”

守望一拉他的袖子,一股無形的力量包容,梅振衣不由自主就被守望拉了過去,在幻法寺門檻上坐下,只聽守望很興奮的說道:“我在這里守望了一千六百多年了,這三百年來,你是唯一一個走過奈何淵歷盡苦海的修士。”

梅振衣不解的問:“既然三百多年沒人來,你又何必在此苦等呢?我也沒看出此地有什么好。”

剛才還興高采烈地小和尚突然象小大人似地嘆了一口氣:“唉,梅施主有所不知,我在一千六百三十八年前發下宏愿,要在此地渡萬人歷盡苦海,這條奈何淵就是我開辟的。剛開始來地人真挺多的,有不少人走過奈何淵歷盡苦海,可是后來的人越來越少,這三百多年一個人都沒過來。今天太好了!你走過了奈何淵。”

梅振衣怔了怔問道:“請問,我是第幾個?”

守望又笑了:“走不過來重入輪回的太多了就不算了,只說走過來的,已經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人,而你恰好是第一萬個!”

梅振衣又吃了一驚,拱手道:“那真是巧了,祝賀大師!……但是我有個問題,這一萬人包括我在內,并非是你所渡化,就算過來十萬人,貌似與你也沒什么關系啊?”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