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042回、心頭照見幡影動,世事總如往來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042回、心頭照見幡影動,世事總如往來風

042回、心頭照見幡影動,世事總如往來風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孫思邈說的還真沒說錯,這的確是梅振衣醒來之后親手盛的第一碗飯,以前這些事自己從來沒動過手。梅振衣面帶愧色道:“騰兒自知有失檢點,往日過于奢靡鋪張,在師父面前很慚愧。”

孫思邈看著他點了點頭:“身處人間煙華之中,如不能看透,修行也無法更進,所以世上高人大多會出世清修。”

梅振衣問道:“師父這是建議我出世清修嗎,去山中遠離富貴奢華?”

孫思邈又搖了搖頭:“出世清修這一步,在修行中不可免,但入世歷練這一步,在修行中更不可免。貧也罷、奢也罷,不曾迷,又如何去悟?不曾夢,又談何知醒?不是一味避世就可得超脫之境的。”

梅振衣一皺眉:“那師父是什么意思?”

孫思邈:“你的日常言行,為師一直看在眼中,有些事情不點破,就是看你能否有自省之心。如果我早些年遇到你,可能會帶你去世間游歷,如今則不必了。能教你的東西,我都會教給你,但師父不會永遠在你身邊時時提點,你的自省之心很重要。你沒有讓我失望,而那長安來的程玄鵠先生,也沒有讓你失望吧?”

孫思邈從來不主動干涉梅振衣的私事,但是梅振衣的一舉一動老人家都看在眼里,他對這弟子下的心血很大。孫思邈說如果早些年碰著梅振衣這樣的傳人,會帶他到世間去游歷試練,而如今只能教導梅振衣一年時間,剩下的很多事需要他自己去解決感悟了。而巧合的是,梅振衣在穿越前早已有過二十年的人世間歷練,非常清楚老人家說的是什么意思。

這段時間,梅振衣也經常去菁蕪山莊向程玄鵠請教,雖未正式拜師,但也恭恭敬敬以師禮待之,至少在下人們眼里,程先生確實將少爺“教導”的很服帖。至于具體怎么回事恐怕只有程玄鵠與梅振衣自己心里清楚了,程玄鵠對梅振衣的印象很不錯,至少這位少爺明知他的來意卻不再為難,讓他落了個兩頭都能討好。

平靜的日子總是過不了多久,很快又出變化了,事情來自長安那邊。轉眼到了秋天,有兩件大事發生,其一是邊關傳來捷報,裴行儉討伐突厥大獲全勝,其二昆侖仙境中的妙法門派弟子找上門來了。

南魯侯梅孝朗離開長安時的推測一點不錯,此次貶出京師是福非禍,而且是個以退為進的機會,用不了多久就會打勝仗,他也能立功而還。現在時間還不到一年,大軍雖未回師,但戰報傳來凱旋指日可待,此次立軍功者甚眾,甚至與遠在蕪州的程玄鵠都能扯上點關系。

其時東突厥作亂早已被滅,西突厥殘部阿史那與阿史德氏二部歸唐,按番俗封可汗,改云中府為單于大都護府。朝廷安撫甚厚,而二部反復無常屢生叛亂,一有機會就興兵劫掠,這一年裴行儉領軍深入突厥腹地征討,以梅孝朗為副使。裴行儉與梅孝朗分兵兩路,左路先鋒曹懷舜,右路先鋒程務挺,而程務挺就是程玄鵠的遠房堂叔。

曹懷舜率先遭遇戰陣,被突厥可汗、阿史那部首領伏念用詐降計所敗,棄軍逃走后方敵軍滾滾追來。此時裴行儉率中軍趕到長城口,聞前方軍敗,于是固軍自守,并遣使送金帛給伏念,與他罷兵結盟,并勸伏念一起攻打阿史德部。伏念見裴行儉大軍據守無機可乘,收了金帛回軍,而裴行儉密令梅孝朗的右路軍輕騎繞道出擊,斷了伏念與阿史德部的聯系后路,先鋒程務挺將伏念后方的糧草輜重以及妻子一并虜獲。

前有守軍、后路被斷、糧草妻子被虜,伏念只得派使者再向裴行儉乞和,裴行儉依結盟之言,讓他拿下阿史德部首領溫傅再說。而此時梅孝朗率軍從側后急攻,裴行儉也撥營追擊,把伏念逼得走投無路,又派使者表示愿意限期執獻溫傅到軍前。阿史德部被梅孝朗大軍所阻,尚未得到伏念消息,落入反間計中,伏念突然率軍殺來猝不及防,首領溫傅被擒,被伏念綁到裴行儉軍中投誠。

這一戰大獲全勝,除了左路先鋒曹懷舜敗陣,其余戰役唐軍損失極小,主要是設計逼突厥兩部自攻,目前兩部首領被擒,大軍正在清剿流串殘敵。聽到邊關的消息,裴玉娥是既高興又郁悶,高興的是丈夫即將立功歸來,郁悶的是歸來之后梅家必受封賞,連梅孝朗的兒子也很可能會賜爵,又是梅振衣那個小崽子白白占便宜。

程玄鵠派到蕪州的日子已經不短了,不斷有書信回報,梅家在蕪州的田產、仆役、帳目收支等情況也查點的差不多了。那位大少爺確實奢侈糜費,被一干下人慣壞了,但在程玄鵠的調教下已經變的服服帖帖。不過就是個十三歲的孩子嘛,好收拾,裴玉娥在心中就是這么想的。

就在此時,她娘家裴府來人了,詢問梅家在蕪州的狀況,重點竟是齊云觀與梅家大少爺梅振衣的關系。這是怎么回事?說來就復雜了——

前文已經提到,那個年代人世間龍蛇錯雜,人妖混居,神仙隱現。修行高人并不刻意隱匿,各顯神通插手人間爭斗,甚至朝堂之上的一些高官名將,本身都是修行有成的高手。在人間聲名顯赫的各大世家,多少都與各修行門派有點關系,或者家中就供養修行高人,其關系盤根錯節一直能牽連到昆侖仙境中那些不問世事的仙家高人。

昆侖仙境是一處傳說中的所在,據說是人間修士道法大成之后的飛升之所,那里廣袤無邊,是天成的福地洞天。各門各派的尊長修為達到飛天之境時,往往會遠去昆侖,揮手向弟子告別,飛升仙境。也有人修為不足飛升失敗,當場隕落,世人稱之為渡劫。

昆侖仙境與世間不可同日而語,其仙靈之氣充盈,不需鑿建隨處都相當于世間的仙家洞天。況且無凡塵俗事所累,瓊花異草遍地、天材地寶漫野、珍奇瑞獸廣布,地域遼闊,且有歷朝歷代飛升的前輩高人在此散居,是超脫之后的另一番新天地。修行高人飛升至此,自然會潛心修煉,以求證得終究大道,大多無心再回人世間。

這些高人是不是真的飛升成仙了?其實也沒有,但是至少要在修成大成真人之后,再往上達到脫胎換骨的境界,可以御器飛天,才能來到昆侖仙境。自古以來,這里是各派高人修煉出神入化大神通時,最佳的出世清修場所。世間俗人說他們飛升成仙了也未嘗不可,能夠去往昆侖仙境的高人,在凡人眼中也和仙人差不多了。

修行人來到昆侖仙境,潛心修煉只為真正的飛升前往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也就是俗稱的仙界。在昆侖仙境中也有真正的仙人,有的是已經達到了仙人修為,卻因為種種原因并未飛升仙界,也有的是已經達到更高的金仙境界,從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下凡而回的,因為種種原因留駐此地。總之在這個地方與人間不同,來的人也很少會回去插手凡塵俗事。

但是這種狀況在五胡亂華時發生了改變,當時天下大亂,而且那一場動蕩很特殊,牽涉到九州各族各部,不同信仰傳承的許多群體之間都有爭斗,各修行門派大多卷入到紛爭當中。各派以往的尊長雖已飛升到昆侖仙境不問世事,但在人間還留下了親友弟子,這些傳人卷入紛爭,也派高人飛到昆侖仙境去請以往的師長回世間幫忙。

有第一個回來的就有第二個,昆侖仙境漸漸不再僅是出世清修的洞天福地,簡直成了來回穿梭的高人大本營,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天下生靈涂炭很是亂了一陣。直到隋、唐兩朝立國,天下一統,這種亂相才漸漸止住。李唐自稱老子后人,信奉道家為尊,開國過程中也曾經得到了昆侖仙境中很大一批勢力的支持。

到唐太宗貞觀年間,天下安定,此時觀自在菩薩從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來到人間,點化圣僧玄奘西行求法,為大唐開國征戰殺戮中的亡魂超渡,了結了唐太宗的一場心病。由此佛門道統在人間復興,與道家并尊,這一點看當時的唐律也很清楚。

那時在人間立道統的可不止佛道兩家,拜火教、摩尼教、景教(信奉上帝)、回教(信奉真主)、薩滿教等等凡是現代社會能看見的當時都有,現代社會中已經消失的在當時長安也能見到,各立道場招聚信徒。時至唐高宗年間,各大顯赫世家往往都與昆侖仙境中的某些勢力多少有牽連。

比如宰相裴炎家,祖上就曾經是昆侖仙境中妙法門留在人間的弟子,時至今日裴氏子弟仍然供祭妙法門祖師。妙法門的祖師是誰?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西王母早已飛升仙界,但其道統仍留在昆侖仙境與俗世間。那位騙子道士呂純陽曾經使用的法器飛云岫,就是妙法門流落世間之物。

前文提到,呂純陽曾經救過一個重傷垂死的修士,得傳法器飛云岫和一卷道法秘籍。此修士并非妙法門弟子,這兩件東西也是無意中得到的,是一位妙法門高人在斗法中殞身而遺落。后來妙法門弟子查到線索,向這個修士追索兩樣東西,修士不愿交出起了沖突,帶傷逃到人間遇到了呂純陽。

去年梅振衣廢了呂純陽的修為,又奪了他的箓書,把他趕下齊云峰不得再叫原先名號,從此這位呂道長就失蹤了,世間再也找不到。蕪州百姓只知道呂純陽做了一場大功德,離開此地云游天下去了,四處傳揚稱頌。

那卷秘籍自然是落到了梅振衣手中,上面講述的并不是根基道法修行,而是如何煉化與使用無形之器,梅振衣暫時用不上,很大方的連著飛云岫一起給了張果,這位老妖精倒是得了一個大便宜。

而妙法門傳人一直沒有放棄對門中秘典以及法器的追索,前不久查到了線索,是一名叫純陽子的道士救了那名修士,估計要找的東西落到了純陽子手中。自從天下安定之后,妙法門的正傳弟子很久沒有走出昆侖仙境來到人間了,這一次為了尋找師門遺物,派了一名法號知焰的女弟子出山。

知焰來到人間,首先招集了留在太行山中妙法門世間傳人尋問消息。其時純陽子受蕪州萬民稱頌,已經離開齊云觀下落不明,但是齊云觀是梅家供奉的道場,梅府大少爺梅振衣自從純陽子走后就一直住在齊云觀,妙法門眾弟子懷疑本門典籍以及法器飛云岫落入梅氏之手。

知焰當即就要趕往蕪州去找梅振衣,被其它人勸阻,有人建議去洛陽一趟,向裴家問問情況,眾所周知宰相裴炎與南魯侯梅孝朗是聯姻,也許事情很好解決。于是知焰就帶著妙法門世間掌門鳴琴與護法彩琴、素琴,四名高手一起來到裴府。裴炎一見昆侖仙境中的仙長下凡,又帶著妙法門世間掌門一起來到,當然小心接待,問明情況之后立刻派侄子裴沖趕到長安梅府。

裴玉娥見到堂兄問明情況之后也很是意外,也沒想到梅振衣在蕪州竟會卷進這樣的事情中。

她想了半天對裴沖說:“我家確實供奉過一位仙長號純陽子,此人已經離開齊云觀。據蕪州來信,這位呂仙人留下的東西都在騰兒手里,不知妙法門仙長要找的物件是否也在其中?這樣吧,我寫一封書信,交待騰兒如果東西確實在他手中,就讓他還給知焰仙子。這封信你帶到洛陽給妙法門高人,讓她們拿去蕪州當面交給騰兒便是。”

這番話毫無破綻,也看不出有什么險惡用心來,就算傳到了梅孝朗耳中也挑不出大毛病。裴沖滿意而去,裴玉娥卻在心中暗道:“梅振衣呀梅振衣,這回是你自己惹的麻煩怪不得別人!”她早就聽說仙家高人喜怒無常凡人難測,假如梅振衣拿不出東西或者東西在手中卻舍不得拿出來,那知焰仙子一旦動怒后果就難說了,她甚至隱約期待著這樣的結果。

人心一旦險惡走偏,到底會滑落到什么程度,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在平常情況下,裴玉娥頂多是看梅振衣不順眼,想維護自己親兒子在梅府中的地位,這多少也是人之常情。裴玉娥還不至于親自下手去謀害梅振衣,梅孝朗對于這一點看的也很清楚。

但是情況出了意外的變化呢?比如有人可能會傷害到梅振衣,此時裴玉娥首先想到的卻不是去幫助他與保護他,這就是一念之差。很多人對于自己平時看不順眼的人,通常并不會主動去害對方,但是看見對方出了事往往第一念是幸災樂禍,而不是去拉一把。

那封信倒沒什么,可裴玉娥沒有派人首先給梅振衣報信,而是交給了知焰仙子本人,也就是說她沒打算提前通知梅振衣出了這件事。

非常巧合的是,恰恰在這個節骨眼,梅孝朗從前線派人傳信,招遠在蕪州的梅毅與程玄鵠趕到塞外軍營。信使來到蕪州,梅毅也非常不解,他剛剛把家眷接來不久,已經準備在蕪州好好過一段時間了,侯爺之前派他來的意思就是讓他在蕪州長住保護小少爺,怎么突然又要把他調到前線軍營去?難道是戰事吃緊?此時蕪州還沒有聽說邊關大捷的消息。

梅毅心中疑惑,就去問少爺,梅振衣想了想笑著說:“毅叔不必擔憂,我看不是邊關戰事吃緊,而是即將告捷。假如作戰不利,幾十萬大軍,單單缺你一人之力嗎?正因為凱旋在望,我父才會調你入軍營,好在軍功簿上留一筆,謀一場現成的功勞。這是體恤你在蕪州辛苦,特意照顧你。……那位程玄鵠先生也被招為行軍書記,恐怕也是這個原因。”

梅振衣猜的一點都不錯,梅孝朗此時招梅毅從軍就是這個目的,梅毅忠心耿耿為他辦事,他也要為梅毅著想,這才是御人之道。至于招走程玄鵠,原因類似,但還有另外一層用意。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