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57回、仙境千年生亂象,人間自有清明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57回、仙境千年生亂象,人間自有清明時

157回、仙境千年生亂象,人間自有清明時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熱門作品推薦:

神風浩蕩,卻沒有將那五人從天空卷落,他們的護身霞光連為一體互相護持,身形雖被逼出很遠可還是穩在天空,清風咦了一聲道:“這門道法有些妙處。5CcC.net”

那五人的反應是驚駭欲絕,九鳳大喝一聲,五人護身霞光陡然刺眼大盛如有實質,看不清其中的身形,然后只見這熾烈的霞光膨脹,一道巨大劍形鋒芒延伸而出,耀眼生輝不可逼視。

下一瞬間天地間突然一暗,原來是清風一揮衣袖,銀絲大袖舒卷而出有百丈方圓,將霞光中的五個人與剛剛生成的鋒芒全部罩了進去。在聞醉山這么久,鎮元大仙開講的“萬流歸宗訣”他當然也有所了解,也能使得出這一手“乾坤袖”法術。

然后清風大袖一抖又收了回去,五個身形被拋了出來跌落塵埃,摔的是七葷八素。有意思的是他們的護身霞光暗淡微弱卻還沒完全湮滅,在地上滾落都是朝一個方向,仿佛無形中仍連為一體。

等回過神來收去將滅的霞光,五人發現自己并沒有受傷,但是神氣衰竭半天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清風落下云頭,領著明月飄然而去。\\\\\\

“這片藥田地氣很好,看規模也不算小,怎么靈藥有些稀疏,只有你們兩人守護?”

“這里是太乙門的道場,門中長輩修行有成都飛升仙界去了天庭東極妙巖宮,仙界多好啊,去了也不回來。如今昆侖仙境道場中只剩下我們這些沒有仙緣弟子,百里藥田只有我們兩個守護,所植靈藥已經不少了。”

這是在昆侖仙境太乙門道場外圍,遠處山中是太乙門道場中樞金光洞仙府,附近這一片地方叫作乾元山。清風、明月路過此地。見一片藥園地氣不錯卻有些荒雜,上前仔細觀瞧正好碰到一對藥園童子。

這一對童子的面貌大約十五、六歲,也是一男一女,身著箭袖式的短打扮,服色大紅大紫,五官很是俊俏。明月很好奇。上前搭話問了一句,藥園童子也還禮答話。

清風道:“仙界修行時日不能以凡間道理記,有可能定坐而出,再回人間已物是人非,你們修行時日還短,沒有見過門中仙長回山很正常。祖師留下修行法訣與道場洞天,為仙緣接引。卻不能替你們修行成仙,二位的不該有抱怨之心。”

那邊男童嘆道:“我們不是抱怨,只是有些感嘆而已,道友說的很對,我與明月多謝指點了!”

明月一指那女童道:“什么,她也叫明月。那么你呢?”

男童:“我叫清風,請問二位道友尊號?”有意思,他們也叫清風、明月,是乾元山的清風、明月明月笑瞇瞇的答道:“我也叫明月,他也叫清風,我們來自聞醉山。”

“聞醉山地清風?”那二位童子臉色大變,向后連退幾步守在藥園的門口,一臉緊張的看著清風。

清風的表情看不出是氣還是笑,望著他們淡淡道:“不錯。我就是聞醉山清風。爾等又待如何?”

那邊一對童子亮出了一對棒槌,男童上前一步攔在女童身前道:“聞醉山清風,你休想在此地亂來,我們太乙門的祖師爺可是天庭金仙太乙天尊!”

清風:“太乙天尊又怎么了,你把他叫來啊?”

乾元山清風道:“我守在這里,明月,你去通知金光洞中的諸位同門。轉載自我看書齋”

乾元山明月道:“不,我守住藥園。師兄你速回金光洞。”

清風:“現在才想起來叫人。晚了!”

“你們誤會了,清風哥哥不會采你們藥園中地靈藥。我們也不必向二位求藥。”明月拉了清風一把說道,然后又轉身沖清風說:“別再說話了,看你把他們給嚇的!清風哥哥,我們快走吧。”

那一對藥園童子手握棒槌,屏氣凝神戒備,看著清風、明月的身形消失遠方群山之中。他們剛剛送了一口氣,又聽見清風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二位修行尚未脫胎換骨,這里有乾元造化丹九枚,正可助你們修行。切記,靈藥只助爐鼎元氣的修為,心境要到地步才行。……葫蘆里還有幾種瑞草之籽,是你們園中所缺又適合種植。”

乾元造化丹,就是太乙門的修行靈藥,金光洞最近好幾年都沒有煉制了,怎么出現在別人手中?乾元山清風、明月正在疑惑間,遠處一道雪光飛來,眨眼間已到面前。

他們不分清是什么東西也不知是不是法術襲擊,男童上前一步揮起棒槌正要施法格擋,憑空卻伸出一只手接住雪光,原來是一個二尺長雪白晶瑩的葫蘆。

只見面前不知何時出現了一位長發道人,他地眉梢也很長,銀灰色的眉梢垂過了耳邊,與胡須合在一起看,恰似五縷長髯,正是他突然現身接住了葫蘆。兩位童子嚇了一跳,覺得面前的人很是眼熟,仔細回憶卻從未見過,而籠罩在道人周身的那種仙家氣息,無形中讓他們不由自主心生敬意。

“這個清風,既然送靈藥,兩個童子卻送九枚靈丹,要人怎么分啊?……這樣吧,就借這個緣法,本祖師再賜你們九枚乾元造化丹,正好足數,再多對你們也沒用了。\\\\\\”長發道人對兩位目瞪口呆的童子說道。

“弟子拜見祖師!”兩名童子此刻已經反應過來面前的道人就是太乙門祖師太乙天尊,立刻倒身下拜。剛才還在感嘆門中長輩飛升仙界不回,轉眼就見這位金仙親自下界了。

太乙天尊微笑著對兩人道:“你們去通知太乙門弟子,并向昆侖仙境眾散修傳信,本祖師下個月要在乾元山金光洞開會,點化仙緣。”說著話將葫蘆拋給了男童。種種經歷,不必一一細述,象路過妙法群山以及九鳳追擊之類的遭遇曾有多次。離開乾元山之后。昆侖仙境傳出了太乙天尊數百年來首次下界,要在金光洞仙府開會的消息,轉移了在一眾行游散修的興趣,清風與明月這才消停了幾天。

這一日他們來到瑤池岸邊,明月看著千里波光道:“天庭有個瑤池仙界,昆侖仙境中也有瑤池。”

清風:“西王母就是借此地之名。在天庭開辟瑤池,想來當年修行時很喜歡這個地方。這里也是人世間出入昆侖仙境的結界門戶,西王母給她所開辟的仙界起那么一個名字,就有接引飛升之意。”

明月:“聽說下個月太乙天尊要在金光洞開講仙緣法會,我們離開乾元山時,那位趕到地仙人就是太乙天尊嘍?”

清風:“是啊,就是當年金光洞主太乙真人。”

明月:“數百年來太乙天尊首次下界。與之相比,鎮元子每六十年召開一次聞醉山地仙之祖法會,倒是勤快的緊吶。”

清風:“鎮元子有大宏愿,當然更忙更急,如今聞醉山弟子眾多良莠不齊,也不能說與鎮元子的做法無關。只可惜我們走了,掌門喬散人今后一定很頭疼。”

明月:“鎮元子沒有把話交代清楚就回萬壽山仙界了,于是有了我們遇到地這些麻煩。清風哥哥善推演,在聞醉山收走靈藥時,就明知將有什么遭遇是不是?”

清風點頭:“喬散人明知說出那句話會發生什么,還是要說除非我踩在他地身上才能離去。\\\\\\我明知在昆侖仙境會有什么遭遇,還有要收走聞醉山靈藥。而你呢,明知隨我而去的麻煩,還是要跟著我。”

明月:“清風哥哥。你錯了。我就是想隨你離開,沒想過什么麻煩。”

清風看著她搖頭而笑:“如今我們很難在昆侖仙境清靜容身了,該去哪里?”

明月:“我知道清風哥哥要去人世間,去就去唄,不必問我。”

清風抬頭看天嘆了一口氣道:“人世間剛剛由戰亂回歸平定,而昆侖仙境看似千年祥和卻亦有亂象,仙界恐也不得太平了,這種事我也無法推演。不知應劫而生者與應劫而滅者是何人?”

大唐龍朔元年(公元661年)。橫斷山,大庾嶺。

有一名二十出頭地年輕人戴著帽子身著便衣。穿山越嶺一路走來面露倦色,在大庾嶺上解下包袱席地而坐稍事休息。雖然在山野之中、疲倦之時,他的身姿也自然而然不見一絲偏斜。

年輕人剛坐下不久,就聽見來處山路上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他嘆息一聲站起身來,只見山道上趕來一位身材魁梧壯碩的僧人,手中還拎著一把明晃晃的戒刀。年輕人于路中合什道:“惠明師兄,何苦追逼數百里到此?”

那叫惠明的僧人以刀相指道:“惠能,木棉袈裟何在?”

原來這年輕人叫惠能,與后面趕來地和尚惠明都曾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地門下,惠明早已剃度受牒,而惠能只是寺中一個打理雜役的行者。不久前,弘忍召開法會,囑門下弟子各個頌一偈抒己見,以定禪宗六世法嗣,其形式類似道家“口占仙緣”地考教。

上座大弟子神秀頌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弘忍認為其尚未堪破佛法根本門徑,恰在此時,寺中舂米的行者惠能也頌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認為惠能所頌更合禪家空無之道,因此秘傳心法于惠能,并將一部《金剛經》和一件木棉袈裟傳給了他,吩咐道:“惟傳本體、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莫傳、今后佛法、由汝大行。”

那一件木棉袈裟非同小可。據說在靈山法會上佛祖拈花、迦葉微笑,釋迦牟尼將正法眼藏傳于迦葉,同時傳了木棉袈裟為禪宗信衣。梁武帝時達摩祖師西來在嵩山少林寺開創了中土禪宗,木棉袈裟一直傳到五祖弘忍手中。它不僅是佛祖在人間親傳的佛門至寶,也是禪宗法嗣的象征。

惠能悄然離去三天后,弘忍才宣布此事,門下弟子一片嘩然。爭奪這件袈裟其實對開悟正法無益。但世上就有那些不開悟地僧人要來搶奪,因為擁有它所象征的身份有莫大的名利,就算不為名利,為了貪求佛門果位,也會有人來搶。

這也是因為得到袈裟的惠能身份地位過于卑微了,他連字都不識。也不是正式受度牒地僧人,弘忍門下許多弟子心有不甘。

惠明身強體壯有一身過人的武藝,出家前曾為三品云麾將軍,他的腳程最快也最擅追蹤,第一個在大庾嶺追上了惠能,持刀逼問木棉袈裟下落。

惠能見惠明拿刀指著自己,面色淡然毫無懼意。一指路旁的草叢中的包袱道:“信衣就在那邊,將軍可自取之。”他不再稱呼惠明地法號,而改口稱他為將軍。

惠明說了一聲:“得罪了!我只為信衣而來,并不想害你。”他走進草叢彎腰去拾那個包袱,然而使盡全身力氣卻根本拿不起來,就連包袱皮上地一個褶子都紋絲不動。小小一個包袱仿佛與虛空凝結為一體不可撼動。

惠明滿頭大汗還不知松手,這時聽見身后惠能道:“佛祖靈山拈花之時,迦葉尊者可曾持刀?不悟空明之境,縱有萬鈞之力,又怎能于空中取物?”

見此景,聞此言,惠明心中熾念全消,放下戒刀轉過身來下拜道:“此刻方知我不是為衣而來,而是為求法而來。此衣為法衣。不得法有衣何用,望行者為我。”

惠能在道旁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緩緩道:“你既為法而來,刀已放下,請將來時心中諸緣屏息。暫莫思善思惡,應先明了此世來去原本面目。”

惠明又問:“行者慈悲,弘忍上師有何密語相傳,祈請告之。”

惠能搖頭道:“我若能與你口說。即非密語。你若能返照己心,自然面目清明。”

惠明默然良久。又下拜道:“我雖修習佛法,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行者即惠明師也。”

兩人正在說話間,惠明身后傳來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咦,這是什么衣服呀,難道也是一件袈裟?”

又有一個童子的聲音答道:“聽小和尚剛才的話,這就是禪宗信衣木棉袈裟,如來佛祖人間寂滅前所傳,與觀自在菩薩燒掉的那件錦袈裟可大不一樣啊?雖無一絲光彩,你卻愿意伸手去拿,若是換成那件錦袈裟,你恐怕連碰都不會碰。”

惠明驚回首,惠能也抬頭,只見路旁草叢中不知何時已站著一男一女。男的看上去十三、四歲,身披一件銀色羽衣一臉淡然,女的只有七、八歲,長地是粉雕玉琢,笑瞇瞇地表情煞是可愛。

那小女娃已經解開了剛才惠明以千近神力也拿不動地包袱,手中抖著一塊輕飄飄的布,就是聞名千年地禪宗信衣木棉袈裟。沒有光華流轉,顯得是那么平凡普通,這是一件真正以碎布補綴而成的百衲衣,每一片都不算太規則,大大小小縫補在一起,看顏色也是深淺新舊不一。

“清風哥哥,你披上袈裟也不像菩薩呀?”小女孩很調皮將袈裟披在了羽衣童子身上,瞪著大眼睛左看右看道。

羽衣童子眉頭微皺,似乎并不喜歡披上這件袈裟地感覺,但是小女孩這么做他也無奈,只有溫言道:“我本來就不是和尚。……這是那個小和尚的東西,不要亂動,快給人家收拾好了。”

小女孩哦了一聲,將袈裟從童子身上拿開折好放回包袱中,又將包袱系好捧在手里,一路碎步小跑過去遞給惠能道:“你的包袱拿好,不要亂丟嘛。”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