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55回、錦襕袈裟飛煙滅,明月不歸隨風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55回、錦襕袈裟飛煙滅,明月不歸隨風辭

155回、錦襕袈裟飛煙滅,明月不歸隨風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在已有的仙界中開辟仙山洞府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是原先開辟仙界的主人同意,仙界本就是靈臺所造化,造化者不同意,別人也不能在此基礎上延伸開辟。書家文學其二是修行道法要有相通之處。

至于第一點,原先的仙界中的主人通常不會拒絕,因為這對他也有很大的好處。仙界本是他的靈臺中化轉而出,他人以法力在此基礎上延伸開辟,所造化出的一切也印入仙界之主的靈臺之中,等于延伸了他的神識與見知,互相都有益處。

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最大的一片仙界就是天庭,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自洪荒時開辟,初時的規模并不算太廣大,不過是一片凌霄圣境,后來西王母飛升至此,與玄穹高上帝結為道侶,以力開辟瑤池圣境與蟠桃園。

蟠桃園中的蟠桃堪稱仙家第一異果,其效用不亞于天地靈根上的人身果,玄穹高上帝與西王母在仙界召開蟠桃法會,引來了最早的道家十二金仙,共同在此開辟仙山洞府,仙家景象規模越來越大,號稱天庭,成為了游散仙人的飛升之地,可謂功德無量。

天庭是在凌霄圣境的基礎上,多位大德金仙靈臺造化之功而成,除了各金仙各自開辟的洞府之外,還有廣袤的空間,正適合仙人們在仙界修行。沒有金仙境界的仙人雖無開辟之功,但可以在既有仙界中建立洞天與各類仙家境象,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雙重原因,天庭已經成為中土眾修行人心目中仙界的代名詞,游散真仙飛升后都會來到此地。而金仙開辟各自的仙界,也會選擇天庭為基礎連成一片再成規模。

至于佛門修行另有講究,佛家弟子修行有成,寂滅往生后都會去西天教主無量光開辟的佛國仙界。又稱靈山圣境,人間是他們的輪回修行之所,也是接引眾生渡入佛國的功德之地。各菩薩開辟仙界道場,也有各乘天之說。佛國與天庭,是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中兩片最大地仙界。

仙界本屬凡人不可思議之地,談論起來貌似有限,實則開辟無邊,無邊玄妙方廣世界并沒有界限。

那么另一個問題就來了。怎么從一片仙界進入另一片仙界呢?沒有路,只問靈臺心境。如果你本身有進入無邊玄妙方廣世界的修為,又愿意且能夠了解對方的修行心境。就可以進入對方的仙界。換句話說,即使你是修金丹大道的仙人,也可以拜訪佛國。再進一步講,如果你能夠了悟景教中人的修行心境。甚至可以去拜訪所謂高德上帝的天堂。

當然了,拜訪作客是一回事。如果想在一片仙界中延伸開辟。那必須有同源修行功果。

鎮元子開辟的萬壽山仙界,卻獨立于天庭與佛國之外,雖然經過了千年地經營規模不小,但都是他自己門下的弟子飛升之所,并無其它的金仙來合力開辟,也無地仙人飛升至此安置洞府,因此遠不能與佛國與天庭相比。

那么鎮元子今日在五觀莊這一番人身果會,結交佛道兩家。盛事將傳遍人間與仙界。往后定會有不少佛道兩界的高人往來萬壽山作客,不僅能吸引高人與其門下弟子在此常留。也能吸引那些不愿去天庭的飛升散仙來萬壽山。鎮元子的好處顯而易見。

清風說到這里已不必再多講,明月睜大眼睛連連點頭都明白了,她問了一句:“鎮元子想把自己地萬壽山變成仙人飛升之所,還想結交那些尚未開辟仙界的金仙來萬壽山。但是天庭有蟠桃法會,萬壽山有什么,人身果法會嗎?”

清風:“天地靈根只有一株,與蟠桃相比,人身果實在太少。”

明月直眨眼睛:“鎮元大仙有靈臺造化之功,可以在萬壽山造化人身果園,就像當初西王母造化蟠桃園一樣啊?”

清風伸手刮了她地小鼻子一下:“靈臺造化受見知之限,鎮元子再大地法力,也無法在萬壽山植造人身果園,普天之下有此神通者只有一位金仙,就是你明月!”

明月哦了一聲:“我剛剛成就金仙,就有這么大的用處啊?讓我好好想想,如果讓我開辟仙界,我真的什么都不會,只會在靈臺中造化天地靈根。”

清風:“修行有此一用,對于鎮元子來說就足夠了。他妙算無疑,連你的修行都想到了,假如不是五觀莊這一出,你也不會這么巧能在此時入劫、歷劫成就金仙。其中過程對于你來說真兇險啊,卻不是他本人的兇險!”

說道這里清風長嘆一聲,又接著問:“有此經歷,我的推演之道也更為精進,恐怕是唯一出乎鎮元子意料之外的事。……明月,你愿意隨鎮元大仙去萬壽山開辟靈臺仙界嗎?”

明月想也不想就反問道:“清風哥哥,你去不去?”

清風:“我不愿再隨鎮元子。”

明月:“為什么?你不是不生他的氣嗎?”

清風:“但我也不喜歡這樣地事情,盡管你成就了金仙,不必問為什么,我就是不愿。”

明月又問了一句不相干地話:“我們都成就了金仙,金仙是不是很多呀?”

清風:“不能以多少論,據我所知天庭中有數十位,但不超過百數。”

明月訝道:“這么少?”

清風笑了:“確實不多,仙家修行不是那么簡單的,你心念純凈一絲不染,所以沒有什么艱難感覺,但不要小看你自己。”

明月又問:“一千二百年前清風哥哥成就金仙,但一直守護天地靈根不能去別處,現在一千八百年地約定已滿,你可以去想去的地方了,為什么不去天庭開辟自己的靈臺仙界呢?”

清風搖頭:“我的愿心有些自私,不傷天下有靈眾生,也不受天下有靈眾生所傷。我靈臺中的天地山河。就是眼前所見的眾生世間,不必也無法在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中開辟。”

明月:“那我也不愿留在鎮元子地道場。”

清風輕輕嘆了一口氣:“你和我不同,失去天地靈根仙靈不染之氣的庇護,人世間沒有你喜歡的容身之地,修為也很難更進。”

明月:“那沒關系,我們可以一起找啊。”

“我們?”清風的眉頭似皺非皺。

“當然了,就是我們,難道清風哥哥不愿意帶我一起走嗎?”明月用可憐巴巴的眼神看著他。

清風也看著她。默然半晌才道:“你真是這么想的?”

“嗯!”明月很認真的點頭,抿著小嘴表情很嚴肅。

清風站了起來,撣了撣衣袖道:“那好吧。我實在拒絕不了你的要求,自會把你帶走。”明月很開心地笑了:“謝謝清風哥哥,你現在要去哪里啊?”

清風道:“人身果法會開的差不多了,我要去前面給鎮元子一個交代。也擾亂他對你我的算計。”

明月很不解:“你不是說鎮元子妙算無遺嗎,你怎么擾亂?”

清風:“我有我地辦法。讓他的一番推演重歸混沌不可知。須另起緣法。心猿悟空之乖張行事,本就在鎮元子推演之中,到頭來他與心猿悟空結為兄弟皆大歡喜,卻偏偏無端把我算計,我怎能眼看著心猿猖狂無忌?”

說完話清風讓明月上天地靈根暫且休息,他辦完事之后自會來帶她離去,獨自走出了后院。一出門只見外面站著一名魁梧的黑大漢,以無語觀音術道:“小童子。說的好。事情本就不該這么便宜!”

清風很詫異地問道:“這不是普陀道場的熊居士嗎,你怎么也來了。是來參加人身果法會嗎?”

熊居士上前躬身施禮:“非是為法會而來,而是為相謝而來,那心猿悟空無端打死我兩位至交好友,今日仙童打了他地師父玄奘以懲戒,為我出了一口惡氣,故此特地相謝!”

清風回禮道:“熊居士心中總有狠意糾纏,也非修行之福,這樣吧,今天讓你消去心頭恨意,日后也好在仙界清凈道場中潛心修行。”

熊居士有些吃驚,伸手攔住他道:“小仙童,你想做什么?菩薩在前殿,還有諸位仙家高人,可不能亂來。”

清風搖頭道:“世上沒有做惡地菩薩,也沒有亂來的金仙,我要做的事也是助人修行,至于有人領不領情,我并不在意。你不必多說,就等著看一出好戲罷。”

清風來到前殿,鎮元子與心猿悟空結拜已畢,眾位仙家、觀自在菩薩、玄奘師徒、萬壽山眾弟子正在人身果法會上談笑風生很是歡恰。

見清風進門,鎮元子舉杯招呼道:“仙童,來來來,快坐下,這法會也少你不得。多謝你守護天地靈根一千八百年,也祝賀你成就金仙一千二百年,我剛才還和眾位仙家提到,邀請各路高人到仙界萬壽山作客,也歡迎你去萬壽山開辟靈臺仙界。”

清風淡淡一拱手:“多謝鎮元大仙的好意,如今一千八百年之約已滿,我是來辭行的,將與明月仙童一起離開此地。”

挑選這種場合來說辭行的事,清風可真不給面子,鎮元子愣了愣,隨即笑道:“仙童要走可自便,也歡迎常來萬壽山作客,但明月仙童乃天地靈根感化而生,你也要把她帶走嗎?”

清風坦然道:“不是我帶她走,而是她愿隨我走。……況且你我有約,我守護天地靈根修行一千八百年,并在聞醉山下開辟藥田,可自取天地靈根上所結三枚果。明月乃天地靈根中仙靈之氣感化而生,成就人身靈性,我帶她走便是一枚守護之果。日前玄奘師徒路過五觀莊,我已取兩枚人身果,加上明月正合三枚之數。……于情于理,她都可以隨我走,眾位仙家與菩薩在此。想必也不會認為不該。”

鎮元子收起了笑容,捻須道:“如此說來也有道理,明月要隨你走我不能阻止。但她的修行離不開仙靈不染之氣的庇護,何不留在天地靈根之下,或去萬壽山仙界開辟天地靈根,你也可常來看她,順便來我道場作客。”

清風只答了四個字:“明月不愿。”

鎮元子看了看周圍眾仙家,沉吟道:“明月欲隨仙童去行游。那就去吧,法會之后,煩勞明月援手將天地靈根移回聞醉山藥田。就可以自行離去。”

清風搖頭道:“明月只答應幫你將天地靈根移來五觀莊,尚未答應幫你將天地靈根移回聞醉山,鎮元大仙神通廣大,就自己移樹吧。反正你當初曾明言。不論明月幫不幫忙,你都會移走草還丹樹。那么這次就恕明月不幫忙了。”

觀自在菩薩插話道:“清風。這本是隨緣之事,何苦不與人方便呢?清風轉向觀自在拱手行了一禮:“結緣隨緣,隨緣本是善,不隨善也不是惡,菩薩你說是不是?不愿則不為而已!我倒有個建議,就把天地靈根留在此處,以紀念今日人身果法會地盛事。……菩薩,既然你開口。我正巧有一件事想請教。”

觀自在:“仙童有何事請教于我。難道想與明月去我普陀道場?那也無妨。”

清風:“非也,只想問一件東西。菩薩可曾賜給玄奘法師一襲錦袈裟?”

觀自在地臉色有些莫測,點頭道:“確有此事,不知仙童問它何意?”

清風轉向對面的玄奘,朗聲喝問道:“就因為那么一塊遮身地布,惹動人心禍亂,觀自在禪院放火,黑風山上殺人!千年古剎成斷瓦殘骸,山中修士無端殞命,而你也險些為賊僧所害,可有此事?”

玄奘臉色一變,站起身來低首合什,愧然道:“確有此事,貧僧之失。”

清風地語氣淡然,語意卻十分逼人:“既知如此,你還能披著那樣一件袈裟去求慈悲真法嗎?你還要把它當作一件不舍的佛寶嗎?在眾位仙家與菩薩面前,你還要帶著它西行嗎?”

玄奘面容一肅,回頭道:“悟空,去把錦袈裟取來。”

心猿悟空看著清風擠眉瞪眼,卻又無計可施,只得將熠熠生輝的錦袈裟取來交給師父。玄奘捧著袈裟遞到觀自在面前道:“弟子師徒有愧,而佛衣無辜,請菩薩收回。”

清風卻又說了一句:“若僅是神器法寶,自然無辜。”

就這半句話讓觀自在菩薩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有喟然一彈指,一片真火在佛衣上升起,帶著大神通法力。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玄奘手中的錦袈裟于火光中化為烏有,玄奘的雙手卻毫發無傷。菩薩念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玄奘聞言拜倒在菩薩面前,又對幾名弟子道:“還不過來拜謝菩薩的示法點化!”心猿悟空抓耳撓腮也無奈,眼睜睜的看著寶貝袈裟被燒掉了,還得過來拜謝菩薩。

鎮元子的臉色就如火光起滅般陰晴不定,他萬沒想到清風臨走前會來這么一出。在這人身果法會上,他剛剛與將來會成佛門重要人物地心猿悟空結為兄弟,清風就讓觀自在菩薩燒掉了那件曾被心猿悟空賣弄過的錦袈裟。

當著眾位仙家的面,鎮元子對此也無話可說,只能沉聲道:“仙童好一番苦心啊!不知還有什么見教?”

“沒事了,到此為止,清風告辭,也替明月一道辭行!”清風向廳中諸位轉圈拱手行禮,轉身出門而出。他還沒走進后院,熊居士大步迎上前來,俯身下拜道:“多謝仙童消我心頭之恨!錦袈裟煙滅,玄奘拜謝菩薩,熊某也應拜謝仙童地點化。”

清風伸手攙扶:“不必客氣,結緣隨緣而已,這也是你我的緣法。……唉,說到修行緣法,那廳中的心猿悟空真是好福緣。”

“你說他嗎?”熊居士悄然說了四個字:“上面有人!”語氣頓了頓然后也嘆道:“滅六賊、斬三尸、去二心,這西行求法是玄奘的宏愿功德,也是心猿悟空地修行之路,五觀莊前已滅六賊,前面路上又該斬三尸了。”

清風:“這等修行之路,你身為居士,不也是很清楚嗎?福緣在人,修行卻在己。”

熊居士:“知易行難啊,不說別人了!仙童,既然那鎮元子能與心猿悟空結為兄弟,我老熊也有個不情之請,想與你結為兄弟。”

清風微微一怔,隨即又笑道:“與你結義?呵呵,看你的形容,我該叫你一聲熊老哥。”風、熊居士、慧能三人合神念對梅振衣“講”地一段往事,交代清風、明月的來歷與前文中的一些伏筆。篇幅不會超出“談”這一卷,也就是說在158回之前,梅振衣就會“聽”完這個故事。最近書評區爭執很多啊,我來轉移一下話題,大家不妨推測一下,梅振衣聽完這段故事要用多長時間?這段時間內可能又發生了那些事情?(手機,電腦.還可以下載電子書TXT,CHM,UMD,JAR電子書)

網手機問:電腦訪問:

網站分類導航: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