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128回、攔路只為求清靜,逼使菩薩繞道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128回、攔路只為求清靜,逼使菩薩繞道行

128回、攔路只為求清靜,逼使菩薩繞道行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在一片笑聲中。書家文學法舟自顧自念完了經文,等眾人笑聲漸止,這才朝武后道:“宴天后。小僧的經念完了。”

武后看著他,夸也不是罵也不是。只有笑著擺手道:“你這小和尚倒也有趣,本宮不會罰你不敬。要說領罪地話,你該去佛祖那里才對!賜你錫杖一支,再賜紋銀百兩為盤資。回長安念你的經去罷。”

武后沒有治法舟的罪,今日早朝就這樣散了。宮里不管午飯。百官回家吃去。退朝之后梅振衣一身輕松,這次來洛陽地公務終于完成了。走出皇宮他想到一件事,和父親打了聲招呼,一個人悄然出城了。

第二天。黃河岸邊。從洛陽方向西行地官道上,走來一個光頭小和尚。背著個藍布包袱,扛著一根九環錫杖。這支錫杖拄直了比小和尚的個頭還要高出一大截。看上去未免有些滑稽。而小和尚長著粉撲撲的圓臉。一雙鳥溜溜地大眼睛,透著幾分天真的機靈勁。

小和尚正在走路,看上速度不快,舉步投足的姿態沒有任何異常。但假如有人在后面想追他,會發現騎快馬也趕不上。他走著走著。忽然看見遠處路邊。高坡上坐著一個人。正是梅振衣。

小和尚把頭一低臉一扭,裝作沒看見。加快腳步就想繞過去。然而梅振衣卻飛身而起落在道中央。攔住他的去路道:“法舟,你溜得好快啊。要不是知道你會從此路過,還真堵不著你。怎么,就這樣走了嗎”

法舟停下腳步,往后一閃身。將包袱抱在懷中道:“梅公子,你要堵我太后剛剛賞了一百兩銀子做盤纏。你不會打它地主意吧”

梅振衣一瞪眼:“我像是搶你銀子的人嗎小和尚,你就別裝了。我雖不是神仙,但也不是白癡,既然相識一場。你就不想把話說清楚嗎”

法舟露出恍然大悟地神情:“哦,你是說當初指點我誦經之事嗎我在落歡橋頭已經謝過了,那如花似玉地小娘子。你已經領進家門了嗎”

梅振衣鼻孔哼氣:“你還好意思提這件事,尾巴和馬腳全露出來了吧”

法舟一扭頭向后面看了看,又低頭摸了摸光腦袋道:“尾巴,馬腳。小僧沒有啊”

梅振衣不理會他地打岔。又道:“你地神通不小啊。竟然能讓我潑中關小姐”)

法舟笑了:“你教小僧那么念經,蓮臺不見觀自在,那一飄水,我不助你潑中,誰助你潑中”

梅振衣:“我好心幫你。你就是那么謝我地后來的事,你不會想不到吧”

法舟:“后來的事能怪我嗎再說了,所謂后來之事,不就是你此時攔我去路嗎”

梅振衣嘆了一口氣:“我真是多事啊,后來才明白你是故意去洛陽領罪地。”

法舟一瞪鳥溜溜的眼珠:“梅公子此話何意”

梅振衣:“你還裝!以你的神通境界。當初在長安有人拿話套你。我就不信你真能上當。無非是故意中計,找個機會到洛陽朝堂之上,親眼見一見武后本人。請問法舟大師,你究竟看出什么眉目了”

法舟不裝糊涂了,錫杖頓地道:“梅公子。你究竟想問什么”

梅振衣稽首行了一禮:“想請教一個問題,我曾在不同的地方見過武太后兩次。感覺卻不盡相同,以大師法眼所見。其中有什么玄妙嗎”

法舟:“聽你這么問,還沒有出神入化境界吧”

梅振衣:“是地,所以才來問你。”

法舟:“佛門凈白蓮臺,修成十二品蓮臺化身。包羅所見世間萬象。與丹道陽神化身有異曲同工之處。但玄妙不盡相同。”

梅振衣:“原來如此,多謝大師指教。”

法舟看著他,表情有些奇怪:“你真聽瞳了嗎”

梅振衣:“就算一時不解。記住了。日后也可慢慢了悟。”

法舟背上包袱,扛起錫杖道:“那你就慢慢了悟好了。若沒有別的事,貧僧還要趕路呢。”

梅振衣一伸手擋在他面前:“不著急,還有一問。大師究竟是誰”

“貧僧法舟。道友何必發此一問”

梅振衣縮回手笑道:“對對對,我這一問確實多余。但這支錫杖扛在你肩上,怎么看怎么別扭。就像是偷來的一般。”

法舟不高興了。小臉一沉道:“昨日你也在殿上,明明知道是太后賜我地!”

梅振衣還在笑:“是是是。我沒說你是偷的。就是覺得別扭。這種三耳九環錫杖。可不是隨便能賜人地,要么引法渡眾生。要么渡眾生往凈土,總之有接引之意。”

法舟反問道:“你又不是和尚。怎么知道這些講究”

梅振衣:“我的啟蒙課業老師,是一位佛門師太。偶爾聽說過一些。”

法舟:“你也知之不詳,但總算猜對了。這是當年玄奘法師的錫杖,他可不就是引法渡眾生之人”

梅振衣:“武后居然賜人此杖”

法舟地表情有些夸張:“你不知道嗎有人說武太后是彌勒菩薩轉世。彌勒菩薩不就是渡眾生往凈土之人”

梅振衣:“有人說你就信啊就算武后自己相信,大師你也信嗎”

法舟有些不耐煩了:“是不是。與我有什么關系信不信,與你有什么關系”梅振衣猶自追問不休:“不說武后,就說你,別的和尚若是得到這支錫杖。不是得小心翼翼地捧著就是得供著,你怎么就這樣扛著它大搖大擺走路呢請問法舟大師。你究竟是什么來路”

話音未落,就見法舟神色一變。揮錫杖向梅振衣迎頭敲了過來,九環叮當亂響。聞聲使不出半點法力,梅振衣招架不得趕緊一閃身避過。趁此機會法舟一溜煙就跑了過去。轉眼不見蹤影。只留下一句話:“我不告訴你!”

梅振衣為什么會來此堵法舟地路正如他自己所說。事后也看明白法舟是故意找個借口去洛陽見武后地。法舟是去看武后究竟是什么人或者她修行到什么地步都有可能,梅振衣也想問個明白,可惜他攔不住法舟。還是讓小和尚給跑了。

鐘離權說的對。有些事還不是現在的梅振衣能摻和地,但偏偏與他總有些關聯。孫思邈說的好——“守好心中所悟之道。見怪莫怪便是。”他老人家真是睿智而有遠見。似乎預料到這個徒弟將來會遭遇什么。提前告訴他該怎么做。

但這一趟總算沒白來。至少法舟還是說了一些事情。清風當初以一道神念講解金仙、菩薩地人間化身種種,梅振衣急切之間領悟不多。此后隨著經歷與見識增長。理解地是越來越明白,

法舟既然就是法舟,是無法回答梅振衣那最后一問地,如果讓梅振衣逼地不得不開口,恐怕會當場圓寂或顯出真身。不了斷也得了斷。經過今天這一出,以后這小和尚見到他恐怕只會遠遠的繞著走。不會再找什么麻煩。

梅振衣就算不想管閑事。可也不想被高人當猴耍。——嘿嘿。他也不是好欺負地!

回到南魯公府已是午后,見到父親只說自己昨夜出城訪友,梅孝朗也未追問。父子倆正在書房閑話,管家梅安來報,太醫丞沈南蓼求見。

梅孝朗有些奇怪地問:“這位沈先生是宮中的御醫,來見我何事”

梅安道:“他不是來見老爺的,而是來求見大少爺的,自稱是大少爺的師兄。”

師兄梅振衣可不知道自己有這么一號師兄,梅孝朗一拍腦門道:“想當初孫思邈真人在長安時,曾指點沈南蓼醫道,如此攀起來,還算地上是騰兒地師兄,騰兒啊。你在朝上自稱孫思邈的衣缽傳人。想必那沈太醫聽說此事,上門攀交情來了,既然他自稱是你師兄,你就去接待吧。”

沖孫思邈地面子。梅振衣也得會一會,當下離開書房來到前廳。沈南蓼年紀不到四十。身高七尺有余。生地十分俊朗儒雅,又精于養生之道,氣色看上去很溫潤有神采,梅振衣一進客廳就躬身施禮:“沈師兄嗎我到神都,應該先拜見你才對。你有什么事情。派人傳話叫師弟前去見面便是,怎么親自來了”

沈南蓼趕緊上前抉住他的雙臂,做出很親熱地樣子道:“梅公子乃孫真人衣缽傳人,我當年不過是有幸聆聽孫真人教誨而已,怎敢以師兄自居今日來見梅公子。就像見到了孫真人。應該是我拜見你才對。”

這話說地有問題,明明通報地時候沈南蓼自稱師兄,想必是怕梅振衣不見他,而見面又這么謙虛,恐怕是有求于梅振衣,沈南蓼是宮中御醫。又特意強調梅振衣的師承,難道是遇到了什么不好醫治地病癥。上門來找梅振衣幫忙

武后沒病。梅振衣前天剛見過,那么是宮中其他人有病宮中地病向來不好治。其中有不少門道。是沈南蓼自己治不了或者不敢下藥怕擔責任,還是沈南蓼自己不想治特意來找別人這些都有可能,

心中盤算可面上不動神色。梅振衣笑著寒喧:“您身為太醫丞。又曾同在孫真人門下聽講,當然是我師兄,……來。快坐。喝茶!今天不要著急走,晚上留下喝幾杯,師弟一定要好好敬你。”

兩人坐下。梅振衣只說閑話故意不問沈南蓼地來意,沒說兩句。沈太醫果然自己先忍不住了,主動開口道:“師弟啊。愚兄這次來。其實是請你幫忙地。我最近碰到一種怪異病癥,不知如何下藥,想來向您請教。你看。這醫案都帶來了。”

沈南蓼從袖中取出一卷紙來。恭恭敬敬遞了過去。然而梅振衣端起茶杯卻不喝水。故意沒有伸手去接,很平靜地說道:“師兄啊,醫者父母心。見病人上門不能不治。但有疾不能忌醫,否則這病也沒法治,若是宮中地病,師兄就拿這么個醫案來,話不說清楚,師弟看都不敢看。”

梅振衣語氣平淡。但話鋒可不簡單,若是宮里面的病癥,隨便拿個醫案就可以開方子嗎若是醫案不實。梅振衣一開方。回頭宮里治死了人。不僅是害人性命。而且梅振衣也要受牽連,他雖然沒有切身經歷過宮廷斗爭。但穿越前小說與電視總看過不少,不會不明白這些。

但假如他開不出方子來,不僅是駁了沈太醫的面子。而且也對不住師父孫思邈的名聲,沈南蓼這么拿出醫案來。就是不厚道。對付這種場面。拐彎抹角沒有用。直接把話說開是最好地辦法,所以梅振衣連醫案都沒接。

沈南蓼臉紅了。他見梅孝朗不在場,就想這么糊弄過去。梅振衣一個初到洛陽的少年郎,哪會知道那么多講究卻未想到面前這位小師弟是個比他還厲害的老江湖。

沈南蓼把醫案放到桌上。欠身拱手道:“慚愧,是愚兄失于計較了!我應該把話說清楚。是白馬寺主薛懷義得了一種怪病,愚兄也束手無第,他聽聞你是孫神醫傳人,本想親自登門。但日前剛得罪過令尊,所以托我上門求醫。請問師弟。你是醫還是不醫”

“若是以醫生地身份。求醫地就是病人。只有可治不可治。沒有醫不醫。師兄早把話講清楚不就好辦了”梅振衣說著話已經拿起醫案仔細觀瞧。聽說是薛懷義得了怪病。他本能地就想到是不是仙童清風那天使的手段,心中也很感興趣。

梅振衣看了足足有一盞茶的功夫。這才皺眉道:“沈師兄不愧為宮中御醫之首,這醫案斷地十分明白。如見病人在眼前。……他沒病啊”

沈南蓼眼神一亮。趕緊接話道:“確實不是一般地病癥。周身上下毫無異狀。只是督脈、陽維脈、足陽明冒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巡行勁力異常,我以針法引泄,竟然指跳把持不住。”

梅振衣:“這些醫案中已經寫了。經絡巡行亢進之癥。人有沒有瘦”

沈南蓼:“人倒沒瘦。就是飯量大增,這幾天一日要吃六頓飯,還是時常饑餓。”

梅振衣點了點頭:“不僅沒病,生發之氣反而強勁完足。遠超于常人。但不能說周身上下毫無異狀,作為僧人。體征上一定有異狀吧”

沈南蓼一拍大腿:“不愧為孫神醫衣缽弟子。一語中的!別的毛病沒有。就是須發生長的太快了,初時還不覺得。但近日越長越快。昨日一天一夜之間,竟新生兩寸,剃之不及啊!薛和尚這幾日簡直無法出門了,稱病躲在白馬寺是憂心忡忡。……請問師弟。這病可治嗎”

梅振衣盡量沒有樂出聲來。沉著臉道:“師兄。這病癥你斷地很準啊。”

沈南蓼:“病癥雖然斷地準。但針石無效。又不知該如何用藥,薛和尚找到我。愚兄也沒辦法,故此來向師弟求教。”他無意間說出“薛和尚”三個字。看來心中對薛懷義也沒什么好印象,而且聽這話地意思。他今日登門薛懷義未必知,情。

清風到底使了什么手段按現代一般人能夠理解地方式去勉強形容,借用武俠小說中地說法。就是以仙家法力“幫”薛懷義“打通”經脈。包括奇經八脈中的兩條與十二正經中地三條。

單獨地說。這也沒什么,一般修行人突破易筋洗髓地境界。就是這種經脈巡行之象。但對千薛懷義就不一樣了,一方面他只有五條經脈如此,身體機理的平衡狀態被改變了。于是造成了飯量大增與須發生長加速地異狀,也不能算是病。

另一方面,薛懷義本人并無易筋洗髓地修行根基,這五條經脈的巡行之象不能長久保持。假如過個一年半載。身體會逐漸恢復到常人地狀態,但就在癥狀初發地這幾個月,須發生長地速度會越來越快。直至達到一個高峰,然后再逐漸減慢。

梅振衣心中暗嘆清風地仙家手段神妙異常。對于梅振衣這種精通醫道地人來說。如果說穿了原理并不是很高深。但卻是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的。也是做不到地,把大象裝進冰箱里分幾步很簡單。就三步!——那你試試看(手機,電腦.還可以下載電子書TXT,CHM,UMD,JAR電子書)

網手機問:電腦訪問:

網站分類導航: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