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字獄開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血 >>明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字獄開端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字獄開端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茅 | 明血 
第二卷血戰中原

是這種事又豈能一道命令就禁止,表面上雖然禁止了報的流傳反而更廣,人都有好奇心,越是朝廷禁止的東西越要看。

滿人這種形同奴隸制的落后制度,在關外人少時尚可以實行,而且更加有效率,可是到了關內,哪怕他們只據了京畿、山西、山東三地,人口和以前相比也增加了至少十倍,文化更是先進了數百年,自然不是滿人簡直的制度能夠適應。

歷史上,滿人雖然用武力迅速征服了全國,可是接下來的就是反復的起義,直到十幾年后,將明朝的各項制度吸收完畢,完善了滿清自己的各項典章制度后,天下才開始平靜,真正將所有漢人都變成滿清需要的奴才,至少是要到百年后的乾隆時期才行。

只是多鐸一場大敗,將滿人速勝的希望成為泡影,沒有武力的全面壓服,滿人政權各種水土不服的癥狀就如雨后春筍一般,一茬茬冒了出來,多爾袞雖然被皇太極封為睿親王,那是指他的軍事才能,看他在入關之后的所作所為,以及死后迅速被清算,連尸身都被人挖出來鞭打,完全是一個政治白癡。

若是有洪承疇這個熟悉大明各項事務之人提點,多爾袞或許會想到辦法化解,可是偏偏洪承疇死了,連以前那個落第秀才范文程也不在,雖然攝政王府的文臣還有不少,卻沒有人能夠真正比得上洪承疇和范文程兩人,多爾袞應付起來顧此失彼也不為怪。

從三月份開始,大明朝廷每半月就發出一份邸報,邸報上的內容形式多樣,每次都有一篇對滿清官員的勸告,而且對于滿人的一些野蠻制度大加批判,將滿人一概以韃子、蠻夷之類稱呼。

每次大明邸報出來,大概一周左右就會在北方出現,半個月就可以到達北京,雖然有禁令,許多官員還是互相傳抄,屢禁不止之下,多爾下達了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宣布無論身居何職,凡膽敢私藏、傳閱明朝邸報者,一經查實,立斬不赦。只要懷疑有人私藏,衙役就可以直接拿人。

對于多爾袞的這條禁令,許多漢大臣極為反感,他們在大明享受慣了說話的自由,哪怕是一個普通的士子也可以對朝政說三道四,更不用說那些御使便是連皇帝也敢亂噴,雖然有打板子的時候,可是當一件事惹起群臣反對時,皇帝也只能退讓,在滿人這里,他們不但失去了說話的自由,連看一份大明的邸報也要處于極刑,兩下一比較,誰高誰低一目了然,更多的人轉著心思,是不是也要找機會辭官歸鄉?

紫禁城清脆的鳴金聲響起來,各個滿漢大臣從太和殿魚貫而出,漢大臣還穿著寬大的官服,頭發垂肩;滿大臣卻穿著窄服,前額光亮,腦后留著金錢鼠尾,兩者涇渭分明,互不混淆。

不過,也有例外,各個滿漢大臣都已離開后,一人五十歲左右的人慢悠悠的出來,此人身上是寬大的漢服,只是額頭光亮,后面留了一根金錢鼠尾,可謂是滿漢不分,不論不類。

說起來,此人大大有名,姓孫名之獬,祖籍山東,仍天啟二年進士,改庶吉士。館試第一,授檢討,后升侍講,如今在大清任禮部侍郎。

天下未定。滿人入關仍允許明朝降臣上朝時穿明朝服飾。只是滿漢大臣分立。各站一邊。孫之獬斷定大清將取得天下。為了表明自己降清地決心。他率先剃發易服。把自己打扮成滿人模樣。上朝時企圖和滿人站在一起。只是滿人將領剛入關。正是信心百倍之時。根本看不起漢人。又如何允許一名漢人混入他們地行列。毫不猶豫地將孫之獬推了出來。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對于這些士大夫來說。頭發。服飾看得比對王朝地忠誠還重要地多。雖然同是投降滿人。孫之獬地行為還是讓多數漢臣不恥。當孫之獬被滿人推出來想重回漢人大臣隊列時。幾名漢大臣故意手挽手。同樣不讓孫之懈站回原來地地隊列。

徘徊于兩班之間地孫之獬進退不得。狼狽萬狀。惱羞成怒之下向多爾上書。書中言道:“大清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制。獨存漢舊。此乃大清之從漢舊。而非漢舊之從大清。難言平定。難言臣服也。”

歷史上。孫之獬地上書迅速被多爾袞采納。多爾袞悍然下令所有漢人都必須剃發易服。“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全國各地一時掀起了一股血雨腥風。無數不肯剃發易服之人被殺。孫之獬因而得到賞識。而禮部侍郎躍

尚書。

只是這位剃發易服地首倡者也沒有得到好下場。他為兵部尚書不到一年。就被人告發貪污受賄。結果丟官去職。只好卷起鋪蓋回到老家。恰逢謝遷起義。孫之獬一家都落到義軍手中。義軍上下都對孫之獬恨之入骨。孫家男女老幼一百多人都被義軍斬首。孫之獬本人被五花大綁達十多天。頭皮上被戮滿細洞。義軍爭相用豬毛給他重新植發。最后還把孫之獬嘴用大針密密縫起。肢解碎割而死。

不過,此時歷史卻被改變,當多爾袞剛要接受孫之獬的建議時,多鐸失敗的消息傳來,多爾袞頓時如冷水澆頭,對漢人大臣安撫還來不及,哪敢下達剃發易服的命令,孫之獬的上書頓時被束之高閣。

這一年多的時間,孫之獬幾乎成為一個笑柄,滿人看不起他,漢人更看不起他,孫之獬一怒之下,越發標新立異,干脆身穿漢服,卻依然留著滿人頭發,此人也算隱忍,每次上朝,無數滿漢大臣異樣的目光就落到他身上,若是一般人,恐怕早已經主動提出辭官了,孫之獬卻毫不理會,連順治小皇帝也特別注意到他

久而久之,滿漢大臣也都習慣了這個異類,把孫之獬當成小丑看待,也算是上朝時的一道風景,哪知道此時孫之獬心中已經醞釀起了一場風暴。

看著前面消失的各個滿漢大臣,孫之獬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你們這些瞧不起本官的狗東西等著,本官注定要成為一鳴驚人,踩著你們的尸骨登上一個個臺階。

“老爺,上轎吧。”孫之獬心中發恨時,已經來到文武百官上轎的地方,一名同樣留著金錢鼠尾的,穿著全身補丁麻衣的仆人彎腰向他道,在這名仆人身后,站著穿著同樣破舊的三名仆人,他們中間是一頂有點破敗的小轎,小轎只能勉強坐下一人,四周的簾子經過風吹日曬已經顯得非常破舊,橫桿上許多地方油漆剝落。

“好,上轎回家。”孫之獬利索的跨進轎中,以往他每次見到這頂小轎都會感覺到一陣不舒服,這次卻反而有點留戀,他有信心過不了多久,自己就再也不用坐這頂破轎了,即使換成八抬的綠呢大轎也不是不可能。

孫之獬雖然做著禮部侍郎的高官,只是這一年多來日子無疑過得非常窘迫,不但同僚瞧不起他,就是下屬對他也毫無尊敬,這種情況下,自然沒有什么外快,單靠禮部侍郎那點薪俸就是塞牙也不夠,好在孫家在山東是大戶,可以補貼一點,否則這一年他可能連這項破轎都坐不起。

轎子晃悠悠的抬著孫之獬回到家中,他馬上吩咐仆人:“給老爺磨墨,今日老爺要向皇上寫奏章,無論誰人過來一律擋駕。”

仆人小聲的嘀咕:“有人來才怪?”整個孫府可以說是門可羅雀,除了老家偶爾來人外,一年也沒有人上門。

孫之獬朵聽得不是很清楚,只是卻知道仆人沒有好話,他心中氣急,得不到滿人的重視,在家中連一個仆人也敢說自己閑話,他大喝道:“掌嘴。”

那名仆人無奈,只得輕輕的扇了自己幾個耳光,孫之獬沒有看得太清,聽到仆人耳光打得響亮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狗奴才,自找苦吃。”跺著腳走進書房。

次日上朝,太監剛剛宣布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孫之獬馬上站了出來:“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孫之獬一出來,所有人都是一片嘩然,自從一年前他向小皇帝的和攝政王提出剃發易服被駁后,孫之獬還是第一次在朝堂上奏,一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孫之獬身上。

小皇帝饒有興趣的看著孫之獬,對于小皇帝來講,孫之獬穿著和頭上的發式是唯一與眾不同之人,自然也就記住了他,小皇帝有點興奮的道:“愛卿請講。”

“微臣彈劾鮑承先、高進庫……等不遵禁令,私藏偽明邸報,請皇上明察。”

孫之獬一口氣彈劾了三十多名大臣,其中滿漢都有,大殿上頓時一陣大亂,一些彈劾到的人紛紛斥責孫之獬胡說八道,一些人卻是臉色蒼白。順治頓時手忙腳亂,用眼睛瞄著多爾袞:“攝政王,此事如何處理?”

多爾袞冷冷的掃了一眼大殿,剛才還亂成一團的大殿頓時安靜下來,多爾袞嘴里吐出一個字:“查!”


上一章  |  明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