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四十一章 淮安攻防(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血 >>明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淮安攻防(三)

第四十一章 淮安攻防(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茅 | 明血 
第二卷血戰中原

一桿明黃色的旗幟飄揚在淮安城頭,旗幟上面布滿了塵土,中間還有一個破洞,只是這桿旗幟卻清楚的表明,淮安城還在明軍手中。

這座滿人本來以為至多兩天就能拿下的城池,現在已經堅守了四天,每次在城池快要破時,城中的軍民馬上又會爆發出最大的力量,將進入城內的清人趕了出來,攻城的清軍甚至感覺到城池越來越難攻入,哪怕是被大炮轟擊的缺口,明軍也象釘子一樣釘在上面,讓攻城的清軍寸步難行。

看著每天的傷亡,多鐸、舒克薩哈、譚泰、勒克德渾等滿清貴族心都要出血,大部分收編的漢軍都在徐州城下防備著明軍,來到淮安城下都是滿人的中堅力量,漢八旗、蒙八旗固然傷亡慘重,光是滿八旗丟棄在城下的尸體就有二千多具。

多鐸早已下達了屠城的命令,他要以淮安全城人的鮮血來殺雞駭猴,漢人在南方至少還有數百個城池,只要其中有十分之一能象淮安一樣堅守,就可以將大清的血流干,只有將漢人都殺怕了,大清才可以一統天下,至于漢人投降官員那一套少殺,多收攏人心的話,早讓多鐸丟到腦后。

可是這個屠城令一下,攻打城池的清軍固然士氣大振,淮安府上下也自知沒有了活路,原先城中的一些殷實人家還打著投降的主意,這一會兒也大有破家抵抗的架勢,不但拿出大量錢糧供軍用,自己的護院子弟也派了上去守城,淮安府十數萬人齊心協力,竟然將城池守得更加穩固。

短短四天城頭的拼殺,葉羽已經成了一個老兵了,他身邊正跟著四名剛剛加入軍隊四名青壯,說是青壯,其實只有一人算得上,其余三人。一人是一個剛滿十五歲的半大小子,二人卻足可以當葉羽的父親,已經四十多歲了。

這四人,只有那名年齡比葉羽大上幾歲的青年手中握著一支長槍,其余三人手中拿的都是自己自制的武器,兩名老者手中都握著一把鋤頭,鋤頭前面已經磨的蹭亮,少年手中地武器好一點,那是一把魚叉。四根利齒發出寒光,若是被叉中,足可以在人身上叉出四個血窟窿。

眼下這四人正在用崇敬的眼光看著葉羽,聽他講守城的技巧。

“席大哥,江娃子,你們兩人站在垛口兩邊,只要有韃子上來。就用你們手中的兵器狠狠剌過去,記住,你們兩人要同時刺,韃子厲害著呢,一個人刺他就要躲過去了,若是讓韃子上來,我們都會有性命之憂,記住了嗎?”

“大人放心。我們記住了。”姓席的青年和姓江的少年用力的點了點頭。

“席老爹、江老爹,你們的鋤頭暫時不好用,就放在身邊好了,等下韃子開始爬城。你們就將城頭上的石頭和滾木往下丟就可以了,如果敵人太多,可以喊后面地席大媽,江大媽她們趕快把熱油端上來,向下面澆去,然后把火把丟下去,燒死這些狗韃子。”

席老爹、江老爹兩人也連忙點頭。將手頭緊握著的鋤頭丟到一旁。一人抱起了一塊大石,葉羽連忙擺手:“不必這樣急。有力氣也要等韃子攻城時再用,眼下先休息。”

“是。大人。”席老爹、江老爹兩人這才訕訕的將手中石頭放下,不好意思笑了起來,席姓青年和江姓少年臉上卻是一紅,替他們父親害燥起來。

“對了,守城時千萬不要把身子伸出去,韃子的箭厲害著呢,一不小心中箭就要沒命了。”

四人這次連忙一齊點頭,這幾天,城頭守城明軍死傷沒有一半,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死在韃子的利箭下,他們四人都組織過抬傷員和尸體,自然都知道。

“大人,不把身子探出去,又如何能看到韃子攻城?”席姓青年問道。

“這你們不用管,我會小心察看敵人的動靜,總之,只要你們聽從命令,就可以多殺韃子,自己也安全。”

“是,大人!”

一陣鐵甲磨擦的聲音傳來,十余名親兵擁著一名武將和一名文官并排而行,看到這兩人,附近地官兵都連忙行禮,葉羽和他的四名手下也不例外,待那名將領走過去后,葉羽才道:“看到了嗎,那就是總兵劉大人和知府許大人,有總兵大人在,我們淮安必定是穩如泰山。”

“那是,那是。”席老爹和江老爹都拼命的點頭,他們平常能見到官府的人多半就是衙役,總兵官有多大,兩人都說不上來,不過,他們知道,眼下整個淮安城的主宰就是這位總兵大人。高高大上的知府大人也要暫屈于總兵大人之下。

許鴻遠任淮安府知府不過數月,他原先只是河務同知,淮安經常水患,許鴻遠在淮安曾組織人力浚湖七十里,水落田出,又引百姓歸業,在淮安百姓心中,許鴻業無疑是一個好官,劉澤清余部據城作亂,黃得功將淮安攻下后,原先淮安官員死的死,貶的貶,許鴻遠因為專注水務并沒有受到牽連,又因治水有功,反而升遷知府。

“大人,城中軍心民心皆可以用,能護住淮安,皆總兵大人調度之功。”

“哪里,哪里,沒有許知府地協助,本帥可無法組織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此翻若能守城成功,知府大人的功勞本帥一定會向朝廷稟明。”

巡視一圈下來,無論是許鴻遠還是劉肇基都非常滿意,心中也樂觀起來。雖然許多軍士都是匆匆加入的民眾,武器也不齊整,但兵力可是剛開始地數倍,士氣也高昂,滾木,擂石、火油等物資都還充足,這些剛組織起來的百姓野戰當然不成,守城卻可以讓清軍受到很大的損失。

劉肇基原先打著主意,只要城池一破就撥劍自盡,也算全了自己為國盡忠之心,只是幾天下來,劉肇基的信心卻越來越足,在沒有耗光城中守城物資和青壯之前,清軍休想入城,這一切都要拜眼前這個不起眼的文官所賜,若沒有他,守軍根本無法動員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劉肇基要給許鴻遠請功之語完全不是虛言。

許鴻遠卻是嘆了一口氣,他以前一心整飭河務,對于官場的學問卻不精通,沒想到不但避過了災禍,反而天下掉餡餅,一舉升任為淮安知府,許鴻遠倒是有一些書呆子地脾氣,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這番守城下來,即使守住了,城中地青壯恐怕也要死傷大半,剛恢復一點元氣的淮安又要元氣大傷了。

若不是迫于韃子屠城地壓力,許鴻遠未必就愿意組織全城青壯送上城頭。這倒不是許鴻遠有投降韃子的念頭,當真城破,自己舉家自盡就是,也算對得起朝廷,對得起自己地良心。

“咚!咚!咚!”下面的鼓聲響了起來,劉肇基伏在城頭的垛口向下望去,城下一隊隊清軍正在來來往往的調動,看來不久下面的清軍又要發動進攻了,這是清軍的第五天進攻,劉肇基卻是毫無慌亂之色。

“許大人,韃子馬上要進攻了,城頭兇險,你先下城去吧。”

許鴻遠知道自己留在城頭幫不上忙,拱了拱手:“下官先下去了,城中安危系于大人一身,總兵大人也要保重。”、

劉肇基凝視著城外,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韃子,來吧,無論多少,本帥都有讓你們碰得頭破血流。

城下帥帳內,多鐸正在給這些桀驁不馴的滿人將領訓話:“四天,小小的淮安城阻我六萬大軍四天,損兵折將萬人,滿人勇士在城下死傷二千多人依然拿不下一個城池,無能,簡直是無能,鰲拜、勒克德渾,你們的精力是不是全部用在女人的肚皮上了,譚泰、舒克薩合,還有你們,你們昔日的武勇到哪里去了?”

一干滿人貴勛被多鐸罵的抬不起頭來,尤其是鰲拜,他自認武勇,只是昨日攻城時他明明突入了城中,卻被一幫拿著雜七雜八兵器的農夫模樣之人趕了出來,若非跑得快,他就要死在鋤頭和木棍之下,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也有不服氣的將領在心中誹謗,要說玩女人,哪有你豫親王厲害,竟然連大學士的小妾也搶,這些天,哪晚不挑兩名從附近搶來的清秀漢女泄火,只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多鐸是攝政王的弟弟,打了敗仗,多鐸多半沒事,他們之間免不了替死鬼,這話當然沒有人說出來。。

“豫親王,今天我帶著正紅旗的兒郎親自沖陣,一定把淮安拿下。”勒克德渾表態道。

“豫親王,正黃旗從不落人身后,今天我愿與勒克德渾比一比,若是后進城,就算輸了,任由豫親王處罰,奴才絕無意見。”鰲拜應道。

“我鑲黃旗……”

“我鑲紅旗……”

其余七旗的人馬紛紛表態今天必定出死力攻城,唯有豪格帶著正藍旗的將領不言不語,豪格為皇太極長子,皇太極在時,誰不巴結三分,皇太極死后,上三旗人馬還全力支持豪格繼位,與多爾袞爭執不下才將皇位讓給了福臨,只是一轉眼,多爾袞成為皇叔攝政王,諸王之首,豪格被壓在下面,對多爾袞尚且不滿,又如何會對多鐸服氣。

多鐸用眼睛斜睨著豪格,其余將領也跟著紛紛向豪格看去,一時大帳內彌漫出一股緊張的氣氛。


上一章  |  明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