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四卷帝國東升第六十二章南洋攻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血 >>明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卷帝國東升第六十二章南洋攻略

第四卷帝國東升第六十二章南洋攻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茅 | 明血 

明血

“我們回來了我們回來了……”

看到遠處的上海港,南洋艦隊上所有官兵都忍不住歡呼起來,遠離家鄉一年之久,如今重返家圓,不少人一邊歡呼,一邊臉上卻流出熱淚。()

一艘飛剪式通信船從上海港駛了出來,船上的信號兵飛快的打出旗語:“歡迎回家”

“回家。”顧三麻子嘴里喃喃的重復著這一句話,一年來各種酸甜苦辣的滋味頓時涌上心頭。

一百多年來,由于朝廷時斷時續的禁海政策,昔日曾是朝廷內海的南洋已遍地是腥膻之地,西人在南洋到處圈地,這次南洋艦隊出巡,竟然有種找不出地方下腳的感覺。呂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滿喇加,馬古魯群島,爪哇等相繼成為荷蘭人的殖民地。

看到這些,整個南洋艦隊上下都頗為憂慮同時又感到有一些欣慰,好在朝廷已經組建了兩支海洋艦隊,否則再過幾十年,整個南海恐怕都要落在夷人手里,到時萬里海疆任由他人橫行,說不定就會惹出比嘉靖年間倭寇更大的亂子。

面對大明艦隊的大舉出動,最為不安的就是西班牙和荷蘭兩國,兩國在南洋有著重大利益,尤其是荷蘭,自從搶了葡萄牙人的滿喇加后,完全壟斷了香料群島的貿易,每年給荷蘭帶來數千萬荷蘭盾的利潤,若是大明這個巨人插手香料群島,必定會給荷蘭造成巨大的損失。

若不是大明的艦隊過于強大,荷蘭人恐怕會忍不住出動艦隊攔截,而不是僅僅出動快船跟隨。

荷蘭人的擔心不無道理,若不是南洋艦隊另有使命,顧三麻子不介意將荷蘭人所屬的島嶼打下來,而不是避開夷人的殖民地,僅僅建立一些補給點,航行數月之后,艦隊順利的找到皇帝所說的澳洲。好在澳州沒有被夷人所據,經過數月搜索,對搜尋了不少大陸上特有的物種,這塊大陸有一個了解后,留下一半人先期在大陸建立據點,艦隊開始返回,一來一去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

“大明實在是太大了。”看著歡呼的人群,一名荷蘭商人忍不住嘆道。

“不但大,而且還富有。”一名西班牙商人用酸溜溜的口氣道。

自荷蘭從西班牙獨立以來,兩國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五十余年,而在南洋,只是為了奪取馬尼拉,荷蘭人前后與西班牙進行九次戰爭,前一次戰爭才發生在弘光三年,距今不過四年,可是在面對大明帝國這個龐然大物,兩國自然是同仇敵愾。

如果僅僅是大而富也就罷了,南美的印加帝國人口高達一千多萬,軍隊數十萬,西班牙前期僅僅依靠110人就擊敗印加數萬大軍,將印加國王俘虜,當著印加數千大軍之面,將印加國主活活吊死。

馬拉尼總督曾經幻想組織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征服大明,寫信回國要求得到支持,在馬拉尼總督看來,這也是對大明高估了,只是沒想到單是一個上海港口就讓兩國暗中組織的力量碰得頭破血流,也徹底讓西班牙人死了征服大明的心思,倒是擔心呂宋會不會被大明奪取。

只是他們擔心也無用,在海貿方面,大明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絲綢、瓷器、茶葉都是大明特產,偷偷摸摸也就罷了,若是哪國得罪大明,只要大明封鎖其貿易,哪國就會承受巨大損失。

南洋艦隊的歸來引起了轟動,除了那幾乎和中原相當的土地,最令普通百姓感興趣的是南洋艦隊帶回來的各種動物,如腹部有口袋,跳著走路的袋鼠、比母雞還要大十幾倍的大鳥、身體臃腫,長著一只黑油油鼻子,酷似胖胖孩兒臉,憨態可掬的考拉……

顧三率著南洋艦隊官兵回京那一天,整個南京萬人空巷,都趕著看邸報上描寫幾種神奇動物,當他們親眼看這些動物時都嘖嘖稱奇,不少市民都把幾種動物當著祥瑞,之后數月,整個南京城都在議論著這幾種動物,不少市民帶著全家人到新開放的動物園看個希奇。

顧三被內侍引領進大殿,看到皇帝和內閣大臣都端坐在一起,連忙向皇帝方向跪下:“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顧愛卿快快平身,賜坐。”

這已是顧三回京的第四天,回京當天,皇帝親令內閣大臣在南京城門外迎接,并下旨封顧三為靖海侯,準許南洋這次回來的艦隊官兵休假一月,全體官兵獲得一級忠勇銀質勛章,另加每人錦緞十匹、棉五匹、銀幣二百枚,賞賜可謂豐厚。

“謝皇上。”顧三從地上起身,小心的端坐著錦凳上,偷偷的打量著皇帝,一年不見,皇上的容顏未改,只是雙眉緊鎖,仿佛神色間有著重重憂慮。

“顧愛卿,此次出海辛苦了。”

“回皇上,為大明開疆拓土,臣不辛苦,倒是皇帝對臣等賞賜豐厚,臣等區區微功,受之有愧。”

君臣兩人閑聊了幾句,皇帝才話語一轉,道:“顧愛卿,你將這次出海的經過,還有澳洲地區的情況給內閣幾位大人和朕詳細說說。”

聽到皇帝此語,馬士英、錢謙益等人馬上集中精力,雖然這幾天內閣已經將顧三的報告看過一遍,但報告又如何能與顧三親身講述相比。

“臣遵旨。”顧三回道,講出海的經過慢慢細說了一遍,當講到夷人幾乎占遍了南洋各國時,馬士英等人的眉頭都緊皺起來。

和以往大明對海洋毫不關心相比,這些年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廷,對海洋關注一直在上升,無它,利益而已,去年大明海關稅入達二千六百萬兩之多。今天前七個月統計,海關稅入高達一千九百余萬兩,預計全年稅入過三千萬,這已超過崇禎時期全年的稅入。也成為大明第二大稅種,而農稅則滑到第三,商稅在摘除鹽稅后躍為第一稅種,去年合計二千九百余萬兩,今年預計可達三千五百萬兩。

崇禎年間,為了遼東戰事,最高時全國加稅不過九百余萬兩,已經逼得全國烽煙四起,眼下雖然全國稅入是崇禎年間三倍有余,但若貿然少了數千萬兩歲入,朝廷不至于加稅才能維持,各種預算肯定的過緊,嘗過了這些年歲入大增的甜頭,誰也不愿意再過從前沒錢的苦日子。

“顧大人,夷人如此猖狂,憑借南洋艦隊能否將夷人清除?”首先發問的卻是史可法,內閣眾人中,若是對夷人最無好感的非史可法莫屬,在他看來,夷人一切以利益為先,毫無禮義廉恥可言,大明離那些夷人越遠越好。

“這個……”顧三遲疑了一下,才道:“回史大人,單以南洋艦隊的實力,并不足予清除。”

史可法臉一沉,不客氣的道:“顧大人,依你而言,西班牙一國在馬拉尼軍隊不過二千余人,荷蘭一隊也不過五千余人,而南洋艦隊將士不下三萬余人,即使西荷兩國聯手,南洋艦隊實力也遠超兩國,何況兩國素有宿怨,為何不能將兩國夷人清除?”

“回史大人,以西夷為例,其經營呂宋已數十年,島上除軍隊外,還有居民萬余人,西夷人以火槍為主,并不禁私人擁有,一旦有戰事,只要臨時召集,足可以將軍隊擴充數倍,加上歸附的土著,甚至有可能將軍隊擴充十倍,荷夷也是如此,分布在各南洋各處的荷夷不下數萬,又占據地利,若是戰事一起,夷人必定拼命擴充軍隊……”

顧三的解釋讓內閣眾人都皺起眉頭,夷人擴充軍隊,大明自然也可以增加軍隊,只是戰事顯然不能短時間結束,一旦戰事曠日持久,不但影響大明的海貿,而且向南洋移民也無法進行。

看到各個內閣大臣表面沉重,王福故作輕松的道:“各位愛卿不必多慮,南洋離大明近而離夷人遠,朝廷可以先期移民,等移民在南洋站穩腳跟,再將夷人驅逐不遲。”

聽到皇帝此話,各人凝神一想,表情也都輕松下來,回道:“皇上圣明。”

是啊,夷人最多也不過數萬人,只要等上數年,朝廷可以輕松向南洋移民百萬,就是用人海淹也可以將夷人淹沒。

“為防移民被夷人和土著欺壓,朕有一個提議,在南洋移民中開放槍禁,允許移民購買火槍自保,如何?”

什么?馬士英、錢謙益等人震驚的看著皇帝,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火槍威力巨大,若是允許移民購買火槍,萬一和官府對抗,后果不堪設想。

王福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大明的軍隊經過一番裁減,目前還達七十萬余人,眼下大明周邊形勢,七十萬軍隊足夠使用,只是七十萬軍隊中,只有一半左右裝備火槍,其余還是冷兵器為主。

不是王福不想將軍隊全面裝備火槍,而是裝備火槍的花費遠超冷兵器,一支火槍成本雖然只是冷兵器的一點五倍,但平時維護成本則是數倍,戰事一起,消耗更是數十倍。以如今大明的財力,如是將七十余萬軍隊全面換成火器也感到難予承受,隨著大明軍器局的研發,大明已經開發出第二代燧發槍,射程和使用壽命都超過第一代不少,價格自然也更高,如果將第一代火槍換下來,正好可以買給民間,所得錢財則可以用來購買第二代火槍裝備軍隊。

當然,為了防止民間擁有武器對抗官府,至少中原地區暫時不會開放槍禁,邊疆地區則可以考慮有限開放對抗邊疆的蠻夷。而南洋,如果以后的官府真的那么不得民心,被推翻又何妨?


上一章  |  明血目錄  |  下一章